学科分类
/ 13
254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的龟板提取物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中分化抑制蛋白1(inhibitorofdifferentiation1,Id1)的作用。方法将构建成功的PGL3-Id1启动子用磷酸钙共沉淀法转染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龟板提取物分别作用于转染后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12、24、36h,选取作用最为明显的36h,每组分别加入0、1、3、30、100μg/mL龟板提取物,药物作用36h后收集细胞分别应用萤光素酶报告基因系统、RT-PCR和Westernblotting检测Id1的表达。结果早期、小剂量龟板提取物对Id1的影响不大;随着时间和剂量的增加,Id1的表达水平也逐渐升高。结论龟板提取物促进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中Id1的表达,剂量越大,作用时间越长,促进作用越明显。

  • 标签: 龟板提取物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分化抑制蛋白1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PHLPP1在喉鳞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 。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21年1月期间我院耳鼻咽喉科的70例喉鳞癌患者的病理资料,所有患者均采取过手术切除后经病理科诊断证实。所有研究对象中,17例发生过癌转移的患者将其作为研究组,而剩余的53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20例正常喉黏膜的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三组PHLPP1的表达情况,同时分析 PHLPP1在喉鳞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PHLPP1的表达主要在细胞质,细胞核略有表达,主要是呈现为黄色或者是棕黄色的颗粒。PHLPP1的阳性表达率为44.29%,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100%;PHLPP1在转移组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23.53%,明显低于观察组50.94%,组间具有差异性(P<0.05)。结论:PHLPP1与临床分期及是否发生过淋巴结转移具有相关性,表明PHLPP1可能在喉鳞癌的发生发展及转移过程中发挥重要的调控作用。

  • 标签: 喉鳞癌 临床病理特征 癌转移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Galectin-3及PD-1在溃疡性结肠炎中的表达及意义。 方法 选取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2016年1月~2020年7月确诊为UC的患者63例作为UC组,另选取同期在我院健康体检行肠镜检查正常者40例作为对照组。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Galectin-3及PD-1在两组肠粘膜中的表达,探讨两个指标在两组中的表达情况、在不同 UC分级中的表达情况及两个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Galectin-3在对照组中高表达(P<0.05);PD-1在UC组中高表达(P<0.05)。Galectin-3在UCⅠ级与Ⅱ级、Ⅲ级间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D-1在UCⅠ级与Ⅲ级间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UC组中Galectin-3和PD-1的表达具有关联性(P<0.05)。结论:Galectin-3、PD-1通过对炎症的双向调节及负性调节作用共同参与了溃疡性结肠炎发生、发展的过程。

  • 标签: 溃疡性结肠炎 Galectin-3 PD-1
  • 简介:目的探讨苦参素对活化肝星状细胞(HSC)整合素αv的表达和矢巢凋亡的影响。方法把培养激活的大鼠肝星状细胞株(HSC—T6)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以不同浓度的苦参素干预,蛋白质印迹(WesternBlotting)法检测整合素αv的表达,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脱氧三磷酸尿苷缺口末端标记法(TUNUL)检测凋亡指数。结果药物干预后整合素αv的表达随干预浓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P〈0.05).凋亡指数则逐渐增高(P〈0.05),且呈浓度依赖性(r分别为-0.76、0.81);整合素αv与凋亡之间呈负相关,r为-0.79。结论苦参素能通过抑制活化HSC的整合素αv的表达促进其凋亡,在肝纤维化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矢巢凋亡 苦参素 肝星状细胞 整合素ΑV
  • 简介:目的:从分子生物学水平探讨盐酸埃他卡林(iptakalimhydrohloride,Ipt)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pontaneouslyhypertensiverats,SHR)肾组织KATP亚型表达的影响.方法:SHR于第12周龄进入实验,实验设Ipt1、3和9mg·kg-1·d-13个剂量组,盐酸苯那普利(benazepril)3mg·kg-1·d-1治疗组及SHR空白对照组,另设同周龄同种属正常血压大鼠(wistarKyotorat,WKY)为正常对照组,灌胃给药每天1次,连续12周,观察盐酸埃他卡林对血压和肾组织KATP亚型表达的影响.结果:SHR肾组织SUR2、Kir6.1、Kir1.1mRNA表达较WKY大鼠明显升高,盐酸埃他卡林1、3、9mg·kg-1·d-13个剂量组治疗后均可明显降低血压同时下调肾脏高表达的Kir6.1、Kir1.1mRNA水平,而对SUR2表达无明显影响.结论:盐酸埃他卡林对SHR降压治疗对肾脏的保护作用可能与其影响Kir6.1、Kir1.1基因表达有关.

  • 标签: 盐酸埃他卡林 自发性高血压大鼠 基因表达 肾脏 ATP敏感性钾通道
  • 简介:子宫腺肌病广义上是指子宫内膜的腺体及部分间质侵入子宫肌层,进行性生长,合并出血,致子宫肌层局部或广泛增大的一种预后良好的疾病,临床表现为经量持续增多、经期延长和或继发性、进行性加剧的痛经,痛经率甚至高达64.8%~77.8%[1]。其具有粘附、侵袭及转移等类似于恶性肿瘤的生物学特性。目前该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但发生原因与机制并不十分清楚。本研究拟探讨整合素-β3及ER、PR在子宫腺肌病中的表达并分析其意义。

  • 标签: 子宫腺肌病 整合素 孕激素受体 临床意义 β3 进行性生长
  • 简介:目的:HERG基因编码快速激活延迟整流钾通道(Ikr),HERG钾通道功能性障碍可引起长QT间期综合征(LQTS)。用于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As2O3可以通过阻碍hERG蛋白转运至细胞膜以减少hERG钾电流,从而诱发2型LQTS,这一心脏毒性限制了、As2O3的临床应用。我们的研究是寻找可以降低由As2O3诱导的心脏毒性的药物。

  • 标签: HERG通道 AS2O3 蛋白表达异常 诱发 药物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在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心衰患者中的表达及影响因素。方法入组2014年4月至2015年5月上海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住院治疗的高血压患者125例。其中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心衰患者51例(心衰组),不合并心衰患者74例(对照组)。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的表达水平。将血浆同型半胱氨酸与血肌酐、尿素氮、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BNP、醛固酮、D-二聚体、叶酸、肾素等指标作相关分析,对影响同型半胱氨酸的因素做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心衰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16.8(12.4,23)mmol/L明显升高。将血浆同型半胱氨酸与肌酐、叶酸等指标进行相关分析,同型半胱氨酸与肌酐(r=0.479,p=0.000)、尿素氮(r=0.371,p=0.000)、尿酸(r=0.439,p=0.001)、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r=0.178,p=0.047)、BNP(r=0.278,p=0.002)、醛固酮(r=0.363,p=0.000)呈正相关,与叶酸(r=-0.374,p=0.000)呈负相关。对同型半胱氨酸作多重线性回归分析得出线性回归方程同型半胱氨酸=尿酸×0.225-叶酸×0.342+尿素氮×0.206。结论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在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心衰患者中明显升高。尿酸、叶酸、尿素氮是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心衰患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的影响因素。

  • 标签: 同型半胱氨酸,原发性高血压,心力衰竭,尿酸,叶酸
  • 简介:目的检测结直肠癌患者组织中的胎盘型谷胱甘肽转移酶(GST-π)、P-糖蛋白(P-gp)以及胸苷酸合成酶(Ts)表达情况,并评价表达与肿瘤临床病理的关系,以求为临床选择化疗药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结直肠癌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病理标本常规固定、包埋、切片后用免疫组化染色检测GST-π、P-gp和Ts表达,光学显微镜下观察染色结果,根据结果计算GST-π、P-gp和Ts阳性率及耐药率,并与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比较。结果结直肠癌患者切片中GST-π检出阳性率为94.0%,耐药率为86.0%;P-gp检出阳性率为83.0%,耐药率为54.0%;Ts检出阳性率为88.0%,耐药率为52.0%;GST-π的阳性表达与年龄、性别、肿瘤直径等患者临床资料无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淋巴结转移的患者P-gp检出阳性率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患者;肿瘤直径〈5cm的患者Ts检出阳性率显著高于直径≥5cm的患者;P-gp与GST-π表达呈正相关,与Ts表达呈负相关(均P〈0.05)。结论GST-π、P-gp及Ts均具有较高的阳性表达及耐药性,且有淋巴结转移的患者P-gp检出阳性率更高,肿瘤直径小的患者Ts的阳性表达水平也高于肿瘤直径大的患者,且P-gp与GST-π表达呈正相关,与Ts表达呈负相关;说明联合检测GST-π、P-gp及Ts的表达有助于帮助患者确定化疗方案,及早筛查肿瘤转移情况,对患者预后具有一定的意义。

  • 标签: 结直肠癌 谷胱甘肽转移酶 P-糖蛋白 胸苷酸合成酶 多药耐药 相关性
  • 简介:目的探讨乳腺上皮粘蛋白(SBEM)基因在三阴乳腺癌MDA-MB-231细胞中的表达,进一步筛选出蛋白的保护性抗原表位.方法应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免疫细胞化学和流式细胞仪检测SBEMmRNA和蛋白在MDA-MB-231细胞中的表达;应用生物信息学方法结合SYFPEITHI和ProPred-I表位预测数据库,预测乳腺癌中SBEM蛋白的白细胞抗原(HLA)-A*0201限制性表位.结果SBEMmRNA在MDA-MB-231细胞中呈阳性表达,SBEM蛋白在MDA-MB-231细胞膜上呈高表达.对候选抗原表位进行筛选和分析,获得两条九肽作为SBEM的候选HLA-A*0201限制性抗原肽.结论SBEM基因在恶性程度较高的MDA-MB-231细胞中呈高表达,筛选出的SBEM蛋白保护性抗原表位为个体化治疗乳腺癌转移提供理想的干预靶点及新的治疗思路.

  • 标签: 乳腺上皮粘蛋白 乳腺肿瘤 表位
  • 简介:目的探讨氯沙坦对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AngⅡ)诱导的内皮单核细胞黏附的影响及可能分子机制。方法AngⅡ(10-6mol.L-1)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4h或24h,并加入不同浓度的氯沙坦(1、3、10μmol.L-1)预处理1h。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eactiveoxygenspecies,ROS)水平、内皮单核细胞黏附、上清液中白介素-8(interleukin-8,IL-8)水平、IL-8受体CXCR2mRNA表达以及核转录因子(nuclearfactorkappaB,NF-κB)活性。结果AngⅡ(10-6mol.L-1)培养内皮细胞后显著增加细胞内ROS水平,上清液中IL-8水平,激活NF-κB,增加内皮单核细胞间黏附,上调IL-8受体CXCR2mRNA表达。氯沙坦呈剂量依赖性地抑制AngⅡ诱导的ROS水平的增加,抑制NF-κB的激活,减少IL-8的释放,下调CXCR2mRNA表达,从而抑制内皮单核细胞黏附。结论氯沙坦可能通过抑制氧化应激-NF-κB-IL-8/CXCR2通路抑制AngⅡ诱导的内皮单核细胞黏附。

  • 标签: 血管紧张素Ⅱ 氯沙坦 内皮细胞 白介素-8 趋化因子受体
  • 简介:目的在验证不同浓度叶酸培养影响人正常肝细胞系增殖、周期和迁移能力的基础上,应用转录组测序(RNASeq)技术筛选差异表达基因,为进一步探讨叶酸缺乏与基因差异表达以及正常肝细胞恶性转化之间的相关性打下基础。方法不同浓度叶酸培养(无叶酸组0mg/L,正常叶酸组40mg/L)的人正常肝细胞系QSG-77016个月,应用CCK-8实验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细胞周期、细胞凋亡、Transwell小室检测细胞迁移;利用RNA-Seq技术对两组细胞中的mRNA进行检测,筛选差异mRNA;通过用实时定量PCR对RNA-Seq的结果进行验证,并结合统计学和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差异mRNA。结果无叶酸培养显著提高QSG-7701细胞的增殖能力,促进细胞由静止期进入分裂期,促进细胞的迁移能力;RNA-Seq检测得到含有16774条差异mRNA的数据集,初步分析显示其中391条差异mRNA可能与不同浓度叶酸培养相关,其中上调的115条,下调的276条;随机对其中11条进行实时定量PCR验证,72.73%的结果与RNA-Seq一致;分析显示,差异mRNA相对应的基因与细胞周期等生理过程以及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结论最终筛选出参与叶酸调控正常肝细胞恶性转化相关的基因,RNA-Seq技术能有效地用于差异基因地筛选。

  • 标签: 叶酸 QSG-7701细胞 转录组测序技术 基因表达
  • 简介:目的:探讨TRAILR在肝细胞肝癌(hepatocellularcarcinoma,HCC)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原位,杂交方法检测了60例肝癌组织,两种肝癌细胞株以及20例正常肝组织中TRAILR的表达,并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60例肝癌组织及20例正常肝组织均表达死亡受体(deathreceptor,DR)DR5和DR4,但肝癌组织DR表达量显著强于正常肝组织DR表达量。54例肝癌组织不表达诱捕受体DcR1(90%),25例肝癌组织不表达DcR2(41.7%),而20例正常肝组织均表达DcR。肝癌组织中DR的高表达及DcR的低表达不同于正常肝组织中DR的低表达及DcR的高表达。两者间有显著差异性。两种肝癌细胞株中均检测到DR5,DR4,DcR2的表达。但DcR1表达缺失。HCC组织中DR的表达与肿瘤的分化。肿瘤分级有关。低分化的肿瘤DR表达减少(P<0.010。Ⅲ/Ⅳ期肿瘤DR的表达显著低于Ⅰ/Ⅱ级DR表达(P<0.05)。DR的表达与病人的性别,年龄,HBsAg阳性与否,AFP水平,肿瘤振奋小以及是否转移无关。肿瘤细胞耐药株DR表达降低。结论:HCC普遍存在TRAILR的表达,并存在受体类型的表达差异。DcR1的表达大多缺失有利于TRAILR治疗HCC。

  • 标签: 肿瘤坏死因子 肝细胞 TRAILR 凋亡 肝癌 细胞凋亡
  • 简介:本文采用基因克隆、膜片钳和微注射技术,分别将人的心律失常相关基因Kv1.5和Kv4.2cDNA转录入cRNA,将Kv1.5cRNA和Kv4.2cRNA分别注射蟾蜍卵母细胞(Xenopusoocytes),分别在蟾蜍卵母细胞上获得纯净,单一的超速延迟性整流钾电流(Ikur,ultrarapiddelayedrectifierK^+current)和瞬时外向钾电流(Ito,transientoutwardK^+current)表达,克服以往在筛选评价抗心律失常药物时,人新鲜心肌细胞取材困难,以及多种电流在细胞膜上共同表达等缺点,从而建立筛选评价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先进药理模型。

  • 标签: 心律失常相关基因 KV1.5 KV4.2 蟾蜍卵母细胞 表达 抗心律失常药
  • 简介:目的探讨miR-185与Apba-1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表达差异及调控关系。方法将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选择10只为假手术组,其余大鼠给予线栓法构建大脑中动脉梗死再灌注模型,将存活并且按Garcia评分法进行神经功能评分差值≤3分的30只大鼠随机分成3个实验组(术后1d组、3d组、7d组),每组10只。定量反转录酶-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各组大鼠脑组织miR-185和Apba-1mRNA表达。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Apba-1蛋白的表达水平。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检测miR-185与Apba-1的调控关系。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miR-185mRNA在各实验组脑组织的表达量明显升高(P〈0.05),且表达量随再灌注时间延长在各实验组间呈逐渐上升的趋势(P〈0.05);Apba-1mRNA在各实验组脑组织表达量明显降低(P〈0.05,P〈0.01);且表达量随再灌注时间延长在各实验组间呈逐渐下降的趋势(P〈0.05)。并且miR-185能直接作用于Apba-1的3'非翻译区预计靶位点从而调控Apba-1的表达。结论miR-185和Apba-1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均存在表达差异,且miR-185可负性调控Apba-1的表达

  • 标签: 脑缺血 再灌注损伤 miR-185 Apba-1 大鼠 Sprague-Dawley
  • 简介:目的通过观察复方黄金香提取液对水通蛋白4(aquaporin4,AQP4)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治疗创伤性脑水肿的相关机制。方法SD大鼠40只.参照Feeney法制作脑损伤模型(TBE模型).随机分组:祛瘀通腑汤组大鼠(10只)致伤后20min予以祛瘀通腑汤10mL·kg^-1灌胃,复方黄金香提取液组大鼠(10只)致伤后20min予以复方黄金香提取液10mL·kg^-1灌胃.对照组(10只)和创伤组(10只)同时同法给予相同剂量生理盐水。按12、24、72h分别处死大鼠.取标本分析AQP4表达的影响.并作HE染色。结果“复方黄金香提取液”与“祛瘀通腑汤”相比明显减轻脑水肿.其AQP4表达水平显著下调。病理学证实,“复方黄金香提取液”使脑组织水肿明显减轻.神经元坏死数目明显较少。结论早期应用“复方黄金香提取液”可明显减轻脑水肿程度;下调AQP4表达是其作用机制之一.

  • 标签: 祛瘀通腑汤 复方黄金香提取液 创伤性脑水肿 水通蛋白4
  • 简介:目的阿尔茨海默病(AD)的主要病理机制是β-淀粉样蛋白(Aβ)的聚集,本实验利用大鼠皮层神经元研究钙调磷酸酶抑制剂他克莫司(FK506)对Aβ产生的影响及可能的机制。方法体外培养大鼠皮层神经元,过表达突变型APP基因,将细胞分为4组,分别为对照组,FK506低剂量、中剂量及高剂量组。MTT法检测细胞活力;ELISA检测细胞分泌Aβ40及Aβ42水平;Westernblot及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β-分泌酶(BACE1)和synaptophysin的蛋白及基因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FK506显著降低Aβ40及Aβ42水平、下调BACE1的表达并上调synaptophysin的表达。结论FK506可减少大鼠皮层神经元分泌Aβ,阻止突触的丢失,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BACE1表达有关。

  • 标签: 阿尔茨海默病 Β-淀粉样蛋白 他克莫司 突触蛋白
  • 简介:目的观察补肾调冲方对卵巢早衰模型大鼠血清促卵泡刺激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抗缪勒管激素(AMH)水平及卵巢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TNF-a)、干扰素-γ(IFN-γ)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60只SD雌性大鼠随机分为6组:对照组,模型组,补肾调冲方低、中、高剂量(以生药计24、12、6g/kg)组,结合雌激素片(阳性药)组,每组10只.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均ig雷公藤多苷片造模14d,造模结束24h后,给予相应药物治疗36d.给药结束后,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FSH、LH、AMH水平,免疫组化法检测卵巢组织TNF-α、IFN-γ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血清FSH、LH水平、卵巢TNF-α、IFN-γ蛋白表达均显著升高,AMH水平显著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FSH、LH水平、卵巢TNF-α、IFN-γ蛋白表达均显著降低,AMH水平显著升高(P<0.01).结论补肾调冲方可提高卵巢早衰大鼠卵巢储备能力,抑制卵泡封闭及黄体细胞凋亡,对卵巢早衰可能有治疗作用.

  • 标签: 补肾调冲方 卵巢早衰 促卵泡刺激素 促黄体生成素 抗缪勒管激素 肿瘤坏死因子-α
  • 简介:第10号染色体丢失的张力蛋白同源的磷酸酶基因(PTEN)是迄今发现的第一个具有磷酸酶活性的抑癌基因。它在细胞内信号传导通路的调控中起关键作用,不但参与正常细胞生长、发育的调控.而且在肿瘤发生、发展及转移中起抑制作用。研究表明,PTEN是继p53基因之后发现的人类肿瘤中最易发生突变的抑癌基因。人类许多肿瘤中存在着PTEN功能的失活。本研究通过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PTEN蛋白在大肠癌组织芯片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与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现报告如下。

  • 标签: 抑癌基因PTEN 临床病理特征 组织芯片 大肠癌 免疫组织化学SP法 胞内信号传导通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