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2
422 个结果
  • 简介:目的:研究氯坦钾胶囊及其片剂在健康人体内的药动学特征,并评价两种制剂间的生物等效性。方法:20名健康男性志愿受试者随机交叉单剂量口服试验制剂和参比制剂50mg,清洗期1周,LC-MS/MS法测定血浆氯坦和代谢物氯坦羧酸(E-3174)浓度。药代参数的计算与统计分析使用DAS2.0软件。结果:口服试验制剂和参比制剂后,受试者的氯坦和E-3174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如下:氯坦Cmax分别为(183.83±91.30),(176.45±93.97)μg.L-1;AUC0-t分别为(333.18±105.00),(323.75±101.92)μg.h.L-1;AUC0-∞分别为(344.88±104.15),(341.32±106.13)μg.h.L-1;t1/2分别为(1.84±0.52),(1.99±0.60)h;tmax分别为(0.70±0.22),(0.98±0.62)h。E-3174Cmax分别为(344.85±114.33),(329.95±106.42)μg.L-1;AUC0-t分别为(2445.09±608.97),(2332.54±564.72)μg.h.L-1;AUC0-∞分别为(2503.45±612.62),(2390.92±567.03)μg.h.L-1;t1/2分别为(4.17±0.49),(4.13±0.66)h;tmax分别为(3.14±0.72),(3.39±0.96)h。试验制剂氯坦钾胶囊中氯坦和E-3174相对生物利用度分别为(104.9±20.7)%和(105.2±12.1)%。结论:本试验采用的氯坦钾胶囊和氯坦钾片为生物等效制剂。

  • 标签: 氯沙坦 氯沙坦羧酸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 生物等效性
  • 简介:2006年5月1日,华盛顿《纽约时报》发布信息,美国百时美施贵宝公司已证实了准备停止生产和销售加替星(Gadnoxacin)的消息。公司发言人称,这一决定是在公司对该产品进行了商业评估后作出的。

  • 标签: 百时美施贵宝公司 加替沙星 市场
  • 简介:目的考察影响盐酸洛美星分散片体外溶出度的因素。方法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案,以溶出度为考察指标,对盐酸洛美星分散片制剂配方筛选,考察可能影响溶出度的因素。结果按优化配方制备的分散片溶出较好,分散较快。结论优选配方制备的盐酸洛美星分散片溶出度较好,影响溶出度的主要因素为聚维酮k30浓度、羧甲基淀粉钠和微晶纤维素的用量。

  • 标签: 盐酸洛美沙星 喹诺酮 敏感细菌 感染
  • 简介:目的:考察盐酸洛美星阴道泡腾栓的稳定性,为制定其有效期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光照、高湿、高温、低温影响因素试验,恒温、恒湿加速试验及室温留样观察,并测定洛美星含量及有关物质含量,观察该制剂的稳定性.结果:盐酸洛美星阴道泡腾栓怕光、怕湿,用铝塑包装后,加速试验和室温留样观察结果表明,其发泡量、洛美星含量、有关物质(分解产物)含量相当稳定.结论:盐酸洛美星阴道泡腾栓组方合理,以铝塑包装,质量稳定,有效期可达2年.

  • 标签: 盐酸洛美沙星 阴道泡腾栓 质量控制 稳定性考察
  • 简介:目的:探讨依普坦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UAP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硝酸酯类药物、阿司匹林、β-受体阻滞剂及他汀类药物等常规用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依普坦600mg,1次/d,连续服药6个月。观察两组患者用药前、用药后6个月的临床疗效,心电图ST段变化,血压水平及血清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水平改变,左室肥厚的逆转及舒张功能指标改善等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6个月后,心绞痛临床疗效、心电图ST段变化、血清ET和NO水平改变、左室肥厚逆转及舒张功能指标改善程度与用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压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普坦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确切且安全。

  • 标签: 依普沙坦 不稳定型心绞痛 疗效 安全性
  • 简介:目的:建立梯度洗脱RP-HPLC测定格列汀中有关物质的方法.方法:采用WatersXBridgeC8柱(4.6mm×150mm,3.5μm),流动相为0.01mol·L^-1磷酸二氢钠溶液-乙腈梯度洗脱,柱温35℃,流量1.0mL·min^-1,检测波长215nm.结果:格列汀及其5个已知杂质在各自测定浓度范围内的线性关系良好(r≥0.999),格列汀、杂质A,B,C,D,E检测限分别为0.15,0.32,0.26,0.77,0.33,0.60ng(S/N=3).结论:建立的方法可用于格列汀中有关物质的测定.

  • 标签: 沙格列汀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梯度洗脱 有关物质
  • 简介:目的:在中国健康成年志愿者中,评估连续口服甲磺酸加替星片的耐受性.方法:根据GCP原则设计试验方案,选择10名18~40岁健康男性受试者参加连续口服甲磺酸加替星片耐受性试验,口服甲磺酸加替星片每次400mg,每日1次,连续10d.观察临床症状、体征,包括体温、脉搏、呼吸频率、血压等指标;实验室指标包括心电图、脑电图、血常规、凝血功能、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等.结果:入选受试者给药后及给药期间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均未见有临床意义的改变.试验中未见严重的临床不良反应,有2例受试者出现GPT、GOT轻度升高,可能与药物有关,停药1wk后恢复正常.结论:10名健康受试者连续口服甲磺酸加替星片10d,每日400mg,可安全耐受.

  • 标签: 临床试验 甲磺酸加替沙星 人体耐受性试验:I期临床试验
  • 简介:加替(gatifloxacin)是第四代喹诺酮类产品.具有良好的体外抗菌活性和药代动力学特性。2003年8月至2005年6月,本研究采用加替星注射液治疗泌尿系统感染50例,同时与左氧氟沙星注射液治疗48例患者进行对比.以评价加替星注射液治疗泌尿系统感染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标签: 加替沙星注射液 泌尿系统感染 治疗 临床分析 左氧氟沙星注射液 体外抗菌活性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拉考胺对小儿难治性癫痫的疗效和耐受性。方法:回顾分析我院及甘肃省儿童医院2019年3月到2020年9月就诊4-16岁难治性癫痫儿童62例,添加拉考胺治疗3个月以上,观察其有效性和耐受性。结果:开始服用拉考胺平均年龄为9.2岁。其中28名儿童患有局灶性癫痫;19名全面性癫痫,15名为慢波睡眠期电持续状态(ESES)。局灶性癫痫组患儿17例有效,全面性组7例有效,睡眠期电持续状态组8例有效,只有2例SMI减少50%以上。不良事件4例(9.5%),常见的不良事件是嗜睡、头痛、头晕、恶心和呕吐,均为轻微表现,。结论:总之拉考胺对药物难治性癫痫有效,具有较小的不良反应,可以为儿童难治性癫痫药物治疗提供新的选择。

  • 标签: 儿童 拉考沙胺 难治性癫痫
  • 简介:目的:随着奥利铂在临床中使用逐渐增加,其过敏发生病例亦渐增多,本文旨在研究奥利铂在临床使用中致过敏的发生率及其临床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3月~2009年3月在我科住院的胃肠肿瘤患者,化疗方案为FOLFOX,研究奥利铂致过敏反应的发生率及其发生特点。结果:奥利铂致过敏的发生率约10%,Ⅲ-Ⅳ度过敏反应的发生率约1%。结论:在临床中奥利铂致过敏反应的发生不容忽视,有时可能对患者的生命带来危险,一旦发生要及时给予患者脱敏措施,并在以后的应用中充分权衡利弊。

  • 标签: 奥沙利铂 过敏反应 药品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缬坦与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的效果评价。方法:本次研究从本院2022年7月-2023年4月收入的高血压患者中随机抽取64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了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

  • 标签: 缬沙坦 苯磺酸氨氯地平 治疗效果 高血压
  • 简介:【摘要】 目的 本文主要针对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治疗进行分析,并探讨在社区门诊治疗期间应用非洛地平联合缬坦的效果。方法 选取100例在我社区门诊接受治疗的高血压患者参与本次研究,开展研究期间以接受治疗的药物不同展开分组,将接受非洛地平与缬坦联合治疗的50例患者分在研究组,将仅接受非洛地平治疗的50例患者分在参照组,并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治疗前后血压水平进行分析,同时判断治疗效果。结果 计算各组总体治疗效果,治疗有效率50(100.00%)的为研究组、治疗有效率41(82.00%)为参照组,两组数差异性明显,对比后显示P<0.05。统计患者治疗前后舒张压、收缩压情况,治疗前两组各项血压水平差异较小,显示P>0.05;治疗后,患者血压占有优势的在研究组,相比于参照组差异较大(P<0.05)。结论 本次研究得出,对高血压患者采用多非洛地平与缬坦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更加确切,具有较高的治疗有效率,同时患者血压得以显著控制,治疗效果令患者满意,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推广意义存在。

  • 标签: 高血压 社区门诊 非洛地平 缬沙坦 联合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缬坦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用于社区高血压治疗的效果。方法:研究目标,取自社区高血压患者共68例,期限控制为2019年11月-2021年12月,随机电脑系统控制之下,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分别接受缬坦、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均纳入34例,对两组所得治疗结局。结果:研究组治疗后血压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血压水平对比,并无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临床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社区高血压治疗方案,选择缬坦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可有效控制血压水平,临床治疗效果明确。

  • 标签: 高血压 缬沙坦 硝苯地平控释片 血压水平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探讨高血压病治疗应用缬坦的药理机制和效果。方法 选取自2021年3月至2021年9月期间80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单一药物治疗,即使用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缬坦治疗;治疗结束后,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血压水平。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血压均有所降低,且观察组血压下降水平更低,两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高血压病 缬沙坦 药理机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替米坦联合氨氯地平在高血压治疗中的价值。方法:从我院2021年1月--2022年6月的高血压患者中选择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缬坦片和氨氯地平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替米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水平。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替米沙坦 氨氯地平 高血压舒张压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探讨高血压病治疗应用缬坦的药理机制和效果。方法 选取自2021年3月至2021年9月期间80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单一药物治疗,即使用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缬坦治疗;治疗结束后,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血压水平。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血压均有所降低,且观察组血压下降水平更低,两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高血压病 缬沙坦 药理机制
  • 简介:【摘要】目的:对急诊高血压患者采用缬坦与氢氯噻嗪药物并分析治疗效果。方法: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急诊高血压患者中进行随机选取,抽取的例数为70例,并将上述提及到的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组的例数与观察组一致,共35例,前者给予的药物为缬坦药物,后者为缬坦与氢氯噻嗪药物,并分析上述两组患者的血压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收缩压与舒张压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出现呕吐、头晕以及乏力的情况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药物缬坦与氢氯噻嗪医治可有效改善急诊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避免出现头晕、乏力、呕吐的情况,因此值得推广。

  • 标签: 缬沙坦 氢氯噻嗪 急诊高血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