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脑小血管病(smallvesseldisease,SVD)是一个复合术语,神经影像上脑小血管损害是其特征,包括白质高信号(whitematterhyperintensities,WMH)、腔隙、微出血、血管周围间隙扩大、急性皮层下小梗死和脑萎缩。随着严重程度的增加,SVD与认知功能和步态障碍有关。高血压是脑小血管病的重要危险因素。抗高血压药物(antihypertensivemedication,

  • 标签: AHM SVD 微出血 血管周围间隙 脑小血管病 STROKE
  • 简介:1病例资料男,42岁,因反复头痛3年、加剧4d入住我院心内科.入院前3年,多于疲劳或精神紧张出现头痛,呈阵发性搏动性胀痛,程度轻中度,每次持续数分钟至数小时,休息后可好转.曾就诊于当地医院,测血压偏高,此后多次测血压至少3次非同日血压大于140/90mmHg,最高达180/120mmHg,诊为“高血压病3级”,予降压治疗(药名不详),症状缓解,此后未行系统诊治,服药规律,测血压均偏高,头痛症状仍时有发作,无进行性加重.

  • 标签: 椎动脉动脉瘤 头痛 高血压 栓塞治疗
  • 简介:目的:了解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与苏州地区高血压脑出血的发病情况及预后的影响因素,探讨高血压脑出血的最佳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至2003年两地区80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高血压脑出血的平均年龄小于苏州地区,但发病率高于苏州地区;气温变化较大季节,发病率高;低哥拉斯哥昏迷量表评分、血肿较大与预后不良相关;手术治疗的疗效优于保守治疗;早期甚至超早期手术病死率较低。结论:重视高血压治疗可减少脑出血的发病;手术时机与预后密切相关;早期微创手术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有效方法。

  • 标签: 高血压脑出血 大兴安岭 苏州 调查分析
  • 简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与高血压关系密切,可能是某些继发性高血压的主要病因之·,对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高血压患者采取综合性治疗对控制高血压及心脑血管病可能有益处。

  • 标签: 高血压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动态血压
  • 简介:目的探讨全脑室系统出血铸型的治疗方法,评价其治疗效果.方法36例全脑室系统出血铸型患者采用立体定向侧脑室前、后角置管引流、脑室内灌注尿激酶、生理盐水间断交替冲洗的方法进行治疗,并对手术病人进行随访.结果36例血肿消失时间分别为2d7例,3d15例,4d10例,5d4例.3个月~2年随访(ADL分级法),Ⅰ级10例,Ⅱ级12例,Ⅲ级9例,Ⅳ级5例.结论立体定向侧脑室前、后角穿刺引流治疗全脑室系统出血铸型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 标签: 立体定向技术 侧脑室 脑室内出血 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伴高血压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变化及意义。方法选择临床上发病3天内入院的伴有原发性高血压病的急性前循环脑梗死患者65例,不伴原发性高血压病的急性前循环脑梗死的患者43例,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30例,健康对照组30例,采集空腹静脉血。用ELISA法检测其血清MMP-9水平。结果伴有原发性高血压病急性脑梗死组患者血清MMP-9水平(316.18±52.26ng/ml)明显高于其他三组(均P〈0.01),不伴原发性高血压病的脑梗死组患者血清MMP-9水平(287.65±48.83ng/ml)明显高于原发性高血压病组(206.82±44.22ng/ml)和健康对照组(112.16±36.28ng/ml)(均P〈0.01)。原发性高血压组患者血清MMP-9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高血压病患者及脑梗死患者血清MMP-9均有明显增高,血清MMP-9的活性增强可能是高血压导致脑梗死发生的机制之一,血清MMP-9可能在高血压脑梗死患者的发病及继发的病理损害中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血清MMP-9可以作为高血压病患者脑梗死前的预警指标。

  • 标签: 脑梗死 高血压 基质金属蛋白酶-9 血清
  • 简介:脑胶质瘤约占颅内肿瘤的45%~50%.此类肿瘤以恶性者多见,传统的手术治疗复发率高,预后较差.近年来的基因疗法为从根本上治疗胶质瘤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但由于胶质瘤系多基因突变造成,而以往的单基因治疗有其自身优势的同时也存在劣势,目前的研究多着眼于各种基因疗法的联合应用.本文将近年来的有关报道作一概述.

  • 标签: 胶质瘤 基因治疗
  • 简介:高血压脑出血是一种常见的、危害极大的疾病。作为脑卒中高发国家,我国高血压脑出血年发病率高达50.6/10万~80.7/10万,位居我国老年人三大死亡原因之首。近年来,随着微侵袭神经外科和神经内镜技术的进步,如何降低手术创伤并提高手术疗效已成为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治疗的未来发展趋势。

  • 标签: 神经内镜 高血压脑出血 微侵袭神经外科
  • 简介:目的研究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DTI)在判断高血压性壳核出血视辐射(OR)损伤中的作用。方法纳入36例经保守治疗高血压性壳核出血病人作为脑出血组,并选取30例健康成人(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均行DTI检查,重建双侧OR,将OR损伤类型分为Ⅰ、Ⅱ、Ⅲ型,测定OR-FA值、OR-ADC值,并对检测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对照组左、右两侧ORFA值、OR-ADC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脑出血组病侧与健侧OR-FA值、OR-ADC值差异显著(P〈0.05),病侧OR明显受损;血肿体积与病侧OR-FA值、OR-ADC值均不相关(P〉0.05)。脑出血组OR损伤Ⅰ、Ⅱ、Ⅲ型分别为10、12、14例,3种损伤类型间OR-FA值、OR-ADC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发病3~5d时比较,3个月后复查OR-FA值明显升高,OR-ADC值明显下降(P〈0.05),病人OR损伤情况明显改善。结论高血压性壳核出血OR损伤率高,血肿体积与OR损伤程度无关,DTI可观察血肿与OR三维关系,判断OR受损程度,对评估病人视野缺损有重要价值。

  • 标签: 颅内出血 高血压性 壳核 视辐射 扩散张量成像 视野缺损
  • 简介:目的分析颞浅动脉植入联合脑膜反转治疗烟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6例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证实的烟雾病患者,均采用颞浅动脉植入联合脑膜反转手术的方法治疗。结果16例患者随访6~18个月,未再发生脑缺血或脑出血,所有病例都没有新脑梗塞出现,临床症状均好转,复查见颅底血管网增加,血液供应有明显改善,伴侧支血管形成。结论颞浅动脉植入联合脑膜反转是治疗烟雾病的一种选择。

  • 标签: 烟雾病 手术治疗
  • 简介:脑室出血并非罕见,以自发性脑室出血为例,约占脑出血的3%~5%,但55%的病人出血量少,预后好,出血量大者预后严重,多迅速死亡.故探索治疗脑室出血的措施对提高重型脑室出血抢救治疗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现将我们应用外引流术与尿激酶注入联合治疗重型脑室出血25例体会,报告如下:

  • 标签: 脑室出血 尿激酶 治疗 外引流术
  • 简介:目的探讨囊性肺癌脑转移瘤采用立体定向活检与陀螺刀相结合治疗的疗效。方法对58例囊性肺癌脑转移瘤在CT导向下立体定向穿刺活检,并穿刺引流囊液使囊腔缩小,再行陀螺刀治疗。结果58例患者57例明确了病理类型,肿瘤体积缩小,患者临床症状改善,陀螺刀治疗效果提高。结论立体定向手术联合陀螺刀治疗囊性肺癌脑转移瘤具有微创、安全、并发症少、有明显的近期效果和有效的肿瘤控制率等优点。

  • 标签: 立体定向手术 陀螺刀 转移瘤
  • 简介:目的对顽固性癫痫病人,将几种手术方法联合使用,并对其临床疗效进行评价以探讨不同类型顽固性癫痫最佳的治疗方案.方法手术治疗顽固性癫痫患者31例.单纯部分性发作6例,复杂部分性发作12例,部分发作发展至全身发作10例,强直-阵挛性发作3例.术前均行头皮脑电视频连续监测及头MRI检查,其中14例行SPECT检查.局部致癫痫病灶切除术6例,局部致癫痫病灶切除术+皮层软膜下横纤维切断术3例,局部致癫痫病灶切除术+皮层热灼术3例,局部致癫痫病灶切除术+皮层热灼术+胼胝体切开术2例,前颞叶切除术+皮层热灼术10例(海马切除8例,杏仁核切除6例),立体定向核团毁损术6例,迷走神经刺激术1例.结果31例病人无手术死亡及术后并发症.随访3~12个月,手术总有效率871%,优良率为67.7%.结论多种手术联合治疗顽固性癫痫病人安全有效.

  • 标签: 手术方法 联合治疗 顽固性癫痫 疗效观察 外科手术
  • 简介:目的探讨溶栓后即刻置入支架的方法治疗急性椎基底动脉系统卒中溶栓术后血管重新闭塞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宣武医院2003年7月-2004年12月采用动脉内溶栓加支架置入治疗的7例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尿激酶超选择动脉溶栓,溶栓后对血管狭窄行支架成形术。结果7例溶栓后均再通。基底动脉尾段狭窄1例,主干狭窄4例,头段狭窄2例.动脉狭窄率平均为85%.即刻置入冠脉支架。置入支架后造影显示血管形态良好.残留狭窄率小于20%。术后复查点片状脑出血2例。术后症状好转或消失6例,围手术期死亡1例。结论超选择动脉溶栓联合支架治疗能够防止血管再闭塞及卒中复发,改善病人预后。

  • 标签: 基底动脉血栓 动脉溶栓 支架
  • 简介:本刊于2006年第4期279页的“论著”栏目刊出彭化生医生“高血压合并无症状性大脑中动脉狭窄患者的药物干预研究”一文之后,收到于德林医生的来信,对文中病例纳入与排除标准、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指标的选择以及数据计算结果等内容提出质疑。作者亦对此予以回复。我们现将来信及作者回复公之于众,并邀请本刊编委北京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超声科华扬教授对该文进行审读且予以,点评,同时也欢迎广大读者参与讨论。

  • 标签: 症状性大脑中动脉狭窄 读者来信 药物干预 高血压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超声检查指标
  • 简介:抑郁症是一种患病率较高,复发率较高的病症。临床常表现为存在自伤、自杀行为,同时伴随妄想、幻觉等精神病性症状。有关研究发现,青少年抑郁症患病率还在不断增高。青少年抑郁症正在威胁青少年健康,阻碍青少年发展,所以需要提高对抑郁症控制重视。青少年抑郁症会表现出情绪低落、愉快感丧失、言语活动减少、疲劳迟钝等症状,同时还伴随认知功能减退、躯体症状等,严重影响患者正常生活水平,给家庭、社会、医疗带来负担,因此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及时采取有效方法治疗。氟西汀治疗青少年抑郁症能够缓解抑郁症状。叙事心理治疗也能够改善患者抑郁情绪。两种方法结合治疗治疗效果将会大大增强。

  • 标签: 氟西汀;叙事心理;青少年抑郁症
  • 简介:目的探讨立体定向下多靶点联合毁损脑内核团治疗难治性精神病的效果。方法对82例难治性精神病患者,根据临床表现、诊断分类实施立体定向不同靶点组合毁损治疗。结果本组82例患者经颅内多靶点联合毁损后,显效28例,有效40例,无效14例,总有效率为82.9%(68/82),术后智力均无变化。术后并发症包括高热4例,小便失禁12例,缄默9例及摸索7例,经对症处理后2~21d恢复。结论立体定向多靶点联合毁损是治疗难治性精神病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

  • 标签: 立体定向 难治性精神病 多靶点联合毁损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低分子右旋糖苷治疗小儿脑动脉炎的的疗效.方法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河南商丘人民医院儿科脑动脉炎的30例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15例)和对照组(1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抗病毒和营养神经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复方丹参注射液6~20mg,同时加用低分子右旋糖苷10ml/kg,静脉滴注,1次/d,部分颅内压增高患儿,给予20%的甘露醇,2~5ml·kg-1·次-1,1次/12h,或短期加用地塞米松进行治疗,持续用药2~4周,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和复发情况.结果治疗组14例有效,总有效率93.3%,对照组10例有效,总有效率66.7%,两组复发率分别为6.7%和26.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2.160,P<0.05).结论丹参注射液联合低分子右旋糖酐治疗小儿脑动脉炎疗效满意,有效扩张脑动脉的同时可对红细胞聚集和血栓的形成达到一定的预防作用,患者大多预后良好,复发率低.

  • 标签: 复方丹参注射液 低分子右旋糖苷 脑动脉炎
  • 简介:目的:探讨老年脑卒中后睡眠障碍患者采用药物联合心理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解放军102医院收治的老年脑卒中患者12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采用药物联合心理治疗。比较2组患者睡眠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患睡眠质量、治疗后睡眠进程、治疗后睡眠结构,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老年脑卒中后睡眠障碍患者采用药物联合心理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睡眠质量,提升患者生命质量,值得推广。

  • 标签: 药物联合心理治疗 老年脑卒中 睡眠障碍 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