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7
323 个结果
  • 简介:“黄氏增精丸”是我院著名男科专家黄海波教授于1980年根据祖国医学理论,针对男性因肾虚造成的精子异常而致不育。以补肾为要,筛选具有补肾壮阳生精药理作用的中草药,自行研制治疗男性不育症的有效方剂,故命名为“黄氏增精丸”。经过20余年临床实践应用与研究,随证加减,灵活运用,对多种病因导致的男性不育有显著疗效。现将笔者对治疗少精子症和弱精子症的临床运用体会分述如下:

  • 标签: 男性不育症 治疗 黄氏 1980年 医学理论 精子异常
  • 简介:1991年美国胸科医生学会与危重感染急救医学会在芝加哥召开的讨论会上,指出严重感染、创伤患者出现菌血症、败血症、脓毒症、脓毒性休克时,都有一个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到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相似的过程,并一致建议停止使用“败血症”一词,统一使用SIRS和MODS的概念。

  • 标签: 连续性血液净化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急性肾衰竭 血液滤过 血液透析
  • 简介:血管通路是尿毒症患者的生命线,前臂桡动脉头静脉吻合是动静脉内瘘的首选。随着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寿命的延长以及糖尿病、高血压、肥胖等患者增多,前臂动静脉内瘘建立愈加困难,针对此类患者,近年逐渐采用高位动静脉内瘘术。传统的高位动静脉内瘘常选择肘上内瘘,我院于2010年开始行肘下高位动静脉内瘘手术,即肘下桡动脉起始段与正中静脉或其交通支吻合,现报道如下。

  • 标签: 动静脉内瘘术 临床应用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 尿毒症患者 高位动静脉内瘘 动静脉内瘘手术
  • 简介:1临床资料患儿,男,8岁。被他人将缝衣针置入尿道5h入院。5h前患儿被他人将缝衣针置入尿道内不能取出。自觉会阴部尿道疼痛,伤后未排尿。无尿道口流血。查体:阴茎、阴囊会阴部无肿胀,尿道口处无血性液。会阴部有触痛,未触及缝针。骨盆尿道斜位片示:缝衣针有孔端位于尿道球部。

  • 标签: 腹腔镜 尿道 异物
  • 简介:腹透管植入在腹膜透析中占据重要地位,腹透管亦可被视为腹透患者的"生命线".临床上多采用传统的外科直视手术植管.但是,我们发现有不少在植入后不久便出现引流障碍,主要是由于移位、扭曲、大网膜包裹等原因.鉴于此,我们对17例透析患者,采用在直肠镜结合指检下植入腹透管,并回顾性收集同期传统外科直视手术患者21例,比较两种方法植管引起的并发症.

  • 标签: 腹透管植入 腹膜透析 直肠镜 指检
  • 简介:良性前列腺增生(benignprostatichyperplasia,BPH)是老年男性常见病,是引起老年男性下尿路症状的最主要原因,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ransurethralresectionofthepros-tate,TURP)作为公认的BPH外科治疗的“金标准暠已有80余年历史。从1992年钕激光第一次用于治疗BPH开始,前列腺激光治疗不断挑战着TURP的“霸主暠地位,美国2000年至2008年TURP手术率下降了46%.

  • 标签: 良性前列腺增生 激光治疗 临床应用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 男性下尿路症状 老年男性
  • 简介:中医学认为,人只有身心健康,形神充沛,才会有正常的性事。所以,一个人的性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整体健康水平。如果先天不足,后天失养,壮年早衰,年老体弱,慢性疾病消耗诸多因素,使人体阴阳失和、肺腑衰弱、气血亏虚、精力不济。并常在整体虚弱的同时,伴有性欲淡漠,性机能逐渐衰减乃至丧失,同时每兼有倦乏神疲、眩晕耳鸣、纳呆腹胀、健忘失眠、腰膝酸痛等症。笔者采用龟蛾丸治疗观察性功能障碍虚损病证30例,获效满意。今总结报告如下:

  • 标签: 性功能障碍 虚损病 龟蛾丸 治疗观 临床研究 身心健康
  • 简介:目的探讨膀胱肿瘤中免疫逃避作用引起的细胞凋亡与P53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33例移行细胞癌,8例膀胱腺癌11例膀胱炎组织石蜡切片中Fas-L与P53的表达.结果P53Fas-L在膀胱炎肿瘤中的表达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膀胱腺癌与移行细胞癌中P53、Fas-L的表达无显著性差异(P>0.05).G1、G2、G3级中P53表达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Fas-L的表达无显著性差异(P=0.07).在膀胱肿瘤中,20例P53阳性患者中14例Fas-L阳性(70%),P53与Fas-L表达无显著性差异(p=0.238)相关性(p=0.393).结论P53可能通过免疫逃避作用使肿瘤细胞凋亡下降,但不是唯一因素.

  • 标签: 表达 膀胱肿瘤 免疫逃避 膀胱腺癌 膀胱炎 临床意义
  • 简介:目的探讨阴茎神经鞘瘤的临床特点诊治要点。方法报告1例阴茎神经鞘瘤病例,患者以阴茎根部肿块收治,术前细胞学穿刺报告为神经纤维瘤,行肿瘤切除术。结果患者术后病理诊断为阴茎神经鞘瘤;术后恢复较好。结论阴茎神经鞘瘤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术前诊断较为困难,穿刺活检有助于诊断鉴别。确诊需依靠病理学证据,必要时可加做免疫组化,手术切除为主要治疗方法

  • 标签: 阴茎肿瘤 神经鞘瘤 诊断 治疗
  • 简介:消化道症状是慢性肾衰竭(chronicrenalfailure,CRF)患者早期出现的临床表现,并且随着病情的进展而日益突出,治疗消化系统症状,不仅能改善CRF患者的营养状况微炎症指标,而且能延缓患者病程发展进程。传统观点认为尿毒症毒素是导致CRF消化系统症状的主要因素,近年研究越来越重视胃肠激素在其发病中的作用,并且在治疗上提出了新思路、新方法。本文对其发病机制中西医治疗研究新进展综述如下。

  • 标签: 消化系统症状 中西医治疗 慢性肾衰竭 发病机制 消化道症状 尿毒症毒素
  • 简介:目的:探讨过敏性紫癜肾炎(HSPN)患儿血、尿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的水平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33例HSPN、21例HSP患儿以及20例健康对照组儿童血清和尿液MIF水平,进行比较并分析其与24h尿蛋白(TUP)、尿红细胞的关系。其中11例HSPN患儿进行肾穿刺活检术获得肾组织标本,比较不同病理程度血、尿MIF水平的变化。结果:HSPN组尿液MIF水平显著高于HSP组对照组(P〈0.05,P〈0.01);3组血MIF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SPN患儿中尿MIF水平随蛋白尿水平增加而逐渐增加,TUP≥1.0g组显著高于0.15g≤TUP〈1.0g组和TUP≤0.15g组(P均〈0.01);3组之间血MIF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肉眼血尿组尿液MIF水平高于镜下血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血MIF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SPN病理Ⅲ~Ⅳ级组的尿MIF水平显著高于I~Ⅱ级组对照组(P〈0.05,P〈0.01),病理I~Ⅱ级组的尿MIF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病理Ⅲ~Ⅳ级组的血MIF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但与I~Ⅱ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IF表达上调可能是HSPN肾损害的重要机制之一,尿MIF水平能反映肾病理损伤程度,动态监测其变化可作为判断HSPN病情的一个非侵入性指标。

  • 标签: 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 过敏性紫癜肾炎 病理学 儿童
  • 简介:目的比较血清胱抑素C(CystatinC)血清肌酐(SCr)诊断儿童肾功能损害的敏感性。方法对136例儿童肾脏病患者分别测定CystatinC,SCr内生肌酐清除率(Ccr),以校正的Ccr值将患儿分为4组。A组62例,Ccr≥80ml·mim^-1·(1.73m^2)^-1;B组33例,Ccr50-79ml·mim^-1·(1.73m^2)^-1;C组30例,Ccr30~49ml·mim^-1·(1.73m^2)^-1;D组11例,Ccr<30ml·mim^-1·(1.73m^2)^-1。CystatinC采用颗粒增强散射比浊法测定。以Ccr<80ml·mim^-1·(1.73m^2)^-1为肾功能减退,比较CystatinC与SCr检测肾功能损害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以及该两项指标与Ccr的相关性。结果Ccr与上述两项指标均呈负相关。CystatinC与Ccr的相关性优于SCr与Ccr的相关性,且CystatinC的敏感性和准确性较佳。结论CystatinC发现肾功能损害敏感性好,准确度高,适用于患儿肾功能监测。

  • 标签: 血清胱抑素C CYSTATIN 比较分析 儿童 血肌酐 颗粒增强散射比浊法
  • 简介:随着血液净化技术的发展以及医疗保险的不断普及与完善,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的寿命显著延长。随着透析治疗时间延长,血液透析患者肾性骨病的发生率逐渐增加,骨折发生率明显增高,已成为影响其生活和生存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本课题就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骨折的相关危险因素护理干预进行分析探讨。

  • 标签: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 骨折发生率 相关危险因素 护理干预 血液净化技术 医疗保险
  • 简介:化学致癌物诱导的啮齿类动物的膀胱癌模型,与临床上膀胱癌的发生比较类似,因此其已成为评价膀胱癌新疗法的重要模型。该模型最大的弊端是对活体动物以及尸检时难以评估负荷瘤的生长状况。本文作者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简便、准确的方法。对60只雌性Wistar大鼠的饮水中添加0.05%N-丁基-N-(4-羟基丁基)亚硝胺(BBN),饲养35周,并定期超声检查麻醉大鼠膀胱中有无肿瘤发生。处死大鼠,称量肿瘤重量,数字化测量肿瘤大小,并进行组织病理学分析。发现在饮用含BBN饮水第5周时就出现尿路上皮点灶状过度增生,15周时出现重度异常增生,20周后形成移行细胞癌。数字化测量系统可辨别直径1mm的小肿瘤。

  • 标签: 化学致癌物 超声检查 膀胱癌 形态学特点 WISTAR大鼠 啮齿类动物
  • 简介:目的检测慢性肾衰竭(CRF)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TIMP-1)表达状况,拟在探讨其与肾脏纤维化的关系。方法采用ELISA法测定60例CRF患者(氮质血症期15例,肾衰竭期24例,尿毒症终末期21例)和20例正常对照组血清MMP-9、TIMP-1水平,同时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分析血清MMP-9、TIMP-1水平和MMP-9/TIMP-1比值与肾功能损害等临床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CRF患者各期血清MMP-9、TIMP-1水平明显升高,MMP-9/TIMP-1比值显著降低,随着肾小球滤过率(GFR)下降,MMP-9、TIMP-1呈降低趋势,而MMP-9/TIMP-1比值却逐渐上升。血清TIMP-1水平和MMP-9/TIMP-1比值与血肌酐、GFR血红蛋白呈高度相关性。结论血清MMP-9、TIMP-1参与了CRF的进展,血清TIMP-1水平或MMP-9/TIMP-1比值能较好地反映肾脏纤维化的程度。

  • 标签: 慢性肾衰竭 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 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
  • 简介:目的探讨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致病菌和耐药性,及其与转归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69例次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临床资料、致病菌与耐药性,探讨其与转归的联系。结果116例次培养阳性,培养总阳性率达68.6%,近5年高达87.7%。致病菌中G^+球菌占58例次(50%),G^-杆菌45例次(38.8%),真菌6例次(5.2%),G^+杆菌、G^-球菌混合感染7例(6%)。G^+球菌中最常见为葡萄球菌(56.8%);G^-杆菌中大肠杆菌阳性率最高(62.2%)。从耐药性看,G^-杆菌对氨苄西林的耐药率最高(76.7%),对阿米卡星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耐药率较低(2.9%、3.4%)。G^+球菌对万古霉素均敏感,对利福平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耐药率较低(2.1%、7.9%)。腹膜炎致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CAPD)退出率为10.1%(17/169),以真菌腹膜炎为主。结论近5年本中心培养阳性率较高,及时采用血培养瓶留取标本很关键。G^-杆菌对阿米卡星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较敏感,而万古霉素、利福平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宜作为抗G^+球菌的经验用药。真菌性腹膜炎是导致腹膜透析退出的主要原因。

  • 标签: 腹膜透析 腹膜炎 细菌感染 抗药性
  • 简介: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是促使骨髓多能干细胞向红系干细胞转换的关键因素,体内90%以上的EPO由肾脏生成,肾功能损害尤其是肾间质病变可造成EPO的产生减少,这是慢性肾衰竭伴肾性贫血的主要原因.补充外源性EPO作为一种理想的替代治疗方法有广泛的应用前景.重组基因人红细胞生成素(rhEPO)是利用DNA重组技术人工合成的激素,其生物学活性、免疫特征与天然EPO完全相同,它的使用避免了输血带来的危险(如感染AIDS、病毒性肝炎以及过敏等),目前尚未发现它的相关抗体,因此它在临床上的应用是安全有效的.本文旨在探讨国产的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济脉欣治疗肾性贫血的有效性,并对其进行经济学的评价.

  • 标签: 济脉欣 治疗 肾性贫血 有效性 卫生经济 评价
  • 简介:目的:调查烟台开发区城镇化农民饮食、生活习惯、代谢综合征患病率危险因素。方法:对该地区693名居民进行饮食、生活习惯、健康指标统计,计算代谢综合征相关指标患病率代谢综合征危险因素。结果:代谢综合征患病率19.21%,其中高血压患病率30.48%,高血糖患病率14.80%,高三酰甘油血症患病率28.3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缺乏运动、糖尿病家族史为MS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这一特定区域居民代谢综合征患病率较一般农村地区高,特别是高血压、高三酰甘油血症患病率偏高,应针对相关危险因素采取预防、控制措施。

  • 标签: 代谢综合征 患病率 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