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43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中老年人血清脑钠肽(BNP)水平与年龄的相关性;评价根据年龄分层设定诊断界值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方法:选择96例心力衰竭患者和102例年龄和性别相匹配的体检健康人员(正常对照组)。按年龄分为3组:50~60岁为I组,61~70为Ⅱ组,≥71岁为Ⅲ组。所有对象均测定血清BNP水平,采用Pearson线性相关分析法分析BNP与年龄的相关性。采用ROC曲线确定各年龄组BNP在诊断心衰时的最佳临界值,计算各年龄组曲线下面积、比较不分组和按年龄分组后应用BNP诊断心衰时的准确性。结果:Pearson相关系数为0.347,P-0.016;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I组最佳临界值为124.8ng/ml,AUC面积为0.868;Ⅱ组最佳临界值为166.4ng/ml,AUC面积为0.808;Ⅲ组最佳临界值为204.2ng/ml,AUC面积为0.742。与不分组时的R0c曲线比较(AUC面积为0.689),分组后各组AUC面积均明显增大(P〈O.05)。结论:中老年人血清BNP水平与年龄密切相关;应根据年龄分层界定BNP在中老年心力衰竭诊断的临界值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 标签: 脑钠肽 心力衰竭 年龄 诊断界值
  • 简介:目的:探讨前S1蛋白(Pre—S1)在血清学诊断乙肝病毒复制的意义。方法:选择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250例。分别测定每份患者血清HBV标志物、前S1蛋白和HBVDNA。结果:HBeAg(+)组前S1蛋白阳性率97.2%(70/72),HBVDNA阳性率100%(72/72)。HBeAg(-)组前S1蛋白阳性率60.1%(107/178),HBVDNA阳性率63.5%(113/178)。前S1蛋白和HBVDNA的总符合率为89.6%(224/250),2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BeAg和HBVDNA的总符合率为54.8%(137/250),2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BsAg(-)检出前S1蛋白阳性2例。结论:前S1蛋白比HBeAg更敏感地反映HBV复制情况,且可弥补由于HBsAg基因编码区突变造成的漏诊。

  • 标签: 前S1蛋白 乙肝病毒DNA 乙肝标志物
  • 简介:目的:比较高效价抗人球(效价≥1:512)蛋白、抗人球蛋白试剂(效价≥1:4)(低效价)与微柱凝胶法在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实验室检测的优势。方法:首先以微柱凝胶法直抗试验筛选阳性血液标本,然后对上述标本分别用高效价抗人球蛋白(效价≥1:512)、抗人球蛋白试剂(效价≥1:4)做直抗半定量试验,γ中和试验。结果:微柱凝胶法易出现假阳性,抗人球蛋白试剂(效价≥1:4)易出现假阴性。高效价抗人球(效价≥1:512)未发现假阳性,而且凝集梯度明显,易于结果判断分析。结论:高效价抗人球(效价≥1:512)在AIHA直抗试验,较抗人球蛋白试剂(效价≥1:4)与微柱凝胶法具有结果更加准确的明显优势。

  • 标签: 高效价抗人球(效价≥1:512)蛋白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