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3
25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脑梗死护理中应用康复护理干预患者生活能力及对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神经内科脑梗死患者共计20例为研究对象,应用护理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常规护理对照组(n=10),康复护理研究组(n=10)。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生活能力及对神经功能的变化。结果:研究组患者护理后的生活能力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脑梗死 康复护理干预 生活能力及 神经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冠心病患者护理需求,研究集束化护理对患者预后的积极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20年1月-2021年4月期间的冠心病患者,共80例。全部采取PCI术治疗。进行对照组、观察组随机分组,前者进行常规护理、后者进行集束化护理干预。比较2组冠心病患者护理效果,包括生活质量、自我管理能力、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集束化护理 冠心病 PCI术 满意度 生活质量 自我管理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Snyder希望理论护理干预对宫颈癌术后患者希望水平及自护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9年3月~2022年2月于我院妇科收治的70例宫颈癌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Snyder希望理论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希望水平及自护能力。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的自护技能、自护责任感、健康知识等评分及Herth希望量表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Snyder希望理论 宫颈癌 自护能力 希望水平
  • 简介:【摘要】目的 浅析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实行延续性护理的干预效果及对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取80例2020年7月-2022年7月在我院就诊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研究,以平行对照法随机分组,常规护理纳入对照组(n=40),延续性护理纳入研究组(n=40),比对两组干预效果。结果 研究组较对照组明显升高括约肌控制、行走、转移、交流及社会认知评分,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实行延续性护理,能够增强病患生活能力,提升护理满意度,保证干预效果,实践价值较高。

  • 标签: 高血压脑出血 常规护理 延续性护理 生活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医院-社区-家庭护理模式对肠造口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及造口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1年7月-2022年7月收治的肠造口患者4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2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医院-社区-家庭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的负面情绪和自我护理能力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负面情绪进行评价,结果显示护理前差异性并不明显,虽护理后两组均有所缓解,但均以观察组参数值更具优势,P<0.05 ; 观察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进行评估,结果显示护理前差异性并不明显,虽护理后两组均有所提升,但均以观察组参数值更具优势,P<0.05 。结论 医院-社区-家庭护理模式能够提高肠造口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可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 肠造口 医院-社区-家庭护理 自我管理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  以新入职护士为对象,探析开展以岗位胜任能力为导向的规范化培训的作用价值。方法  把2020.1~12时段新入职护士29名作为对照组,采取常规培训。把2021.1~12时段新入职护士29名作为观察组,采取以岗位胜任能力为导向的规范化培训。分析操作、理论成绩,护士综合能力。结果  对照组理论成绩、操作成绩均低于观察组,有显著(P<0.05)。对照组综合能力评分低于观察组,有显著(P<0.05)。结论  对新入职护士开展以岗位胜任能力为导向的规范化培训,其效果良好,有助于护士操作、理论成绩的提升,而且还有助于护士护理综合能力的提高。

  • 标签: 护士 规范化培训 岗位胜任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颅脑外伤术后患者行围手术期护理干预的效果,尤其是对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9年8月-2020年6月收治的颅脑外伤疾病患者,从中选取符合此次研究条件的8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颅脑外伤手术治疗基础上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围术期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颅脑外伤手术患者护理情况,包括日常生活能力、情绪状况以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提升幅度大于对照组,P

  • 标签: 围术期护理干预 颅脑外伤 日常生活能力 神经功能 情绪状况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全程规范化护理干预对慢性稳定性心衰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慢性稳定性心衰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选择时间为2021年2月至2022年7月。将所选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研究组患者46例,接受全程规范化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46例,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记录并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的不良情绪、心功能指标、护理满意度。结果:焦虑评分和抑郁评分方面,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左心室舒张末径及心率方面,研究组均高于对照组;左心室射血分数方面,研究组低于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方面,研究组高于对照组。所有相关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慢性稳定性心衰 全程规范化护理干预 自我管理能力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分析对乳腺癌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的作用。方法 94例乳腺癌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入院时间为2021年3月到2022年3月。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对其分组,接受常规护理的47例为参照组,接受临床护理路径干预的为研究组,观察不同护理方法取得的效果。结果 研究组的护理满意率高于参照组(P

  • 标签: 乳腺癌 临床护理路径 满意度 自护能力 对比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行动研究法的协同护理模式对血液透析患者护理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以2019年1月~2020年12月为限,对84例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血液透析患者进行研究,对其随机分组,其中对照组(n=42)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n=42)采用协同护理模式,对比自我管理行为能力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实验组护理后自我管理行为能力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行动研究法 协同护理模式 血液透析患者 护理能力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实施介入治疗的心血管患者在术后采用延续性护理措施,对患者自护能力具有的影响及意义。方法:将本院收治的实施介入治疗措施的心血管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研究需求采取随机式均分120例患者的措施,将划分后的两组分别命名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人数各为60例。对照组术后采用的护理方式为常规护理,而观察组术后则采取延续性护理措施,对比两组患者的依从性与自护能力。结果:观察组采用延续性护理措施后,在依从性与自护能力两个方面都要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护理采取介入治疗的心血管患者时可实施延续性护理措施,可显著提升患者依从性及自护能力,促进了治疗效果有效提升。

  • 标签: 心血管 介入治疗 延续性护理 自护能力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慢性乙肝患者采用延续性护理干预对治疗依从性及自护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西安航天总医院收治的慢性乙肝患者98例,根据患者入院时间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9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延续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本院自制的依从性量表),采用自我护理能力量表(ESCA)评估患者护理前及护理后1个月的自我护理能力。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依从性(93.88%)高于对照组(79.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延续性护理 慢性乙型肝炎 依从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对慢性宫颈炎患者实施健康宣教配合延续护理干预对其认知能力、依从性的影响。方法:抽选于2020年4月-2022年4月期间我院共收治的慢性宫颈炎患者30例,随机划分组别,即对照组、研究组,各15例。对照组予以传统护理,研究组予以健康宣教配合延续护理。评价及对比两组的认知能力、遵医嘱依从性。结果:研究组的疾病知识、疾病检查、自我护理的认知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遵医嘱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慢性宫颈炎患者实施健康宣教配合延续护理干预,可提高患者对自身疾病的正确认知力,进而有效提升遵医嘱依从性,值得临床借鉴。

  • 标签: 慢性宫颈炎 健康宣教 延续护理 认知能力 依从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手术室护士多元化护理能力对手术患者负面情绪的影响价值。方法:使用随机数表法将本院2020年3月-2021年8月收治的手术患者60例分为参考组和实验组,参考组予以常规护理、实验组予以多元化护理,对护理前后护士的护理水平、患者负面情绪状态及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护理水平较参考组较高,P

  • 标签: 手术室 负面情绪 护士 多元化护理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罗森塔尔效应护理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情绪管理及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择治疗时间2019.4月至2022.3月的10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并对有关临床资料展开回顾性分析,以单双数为分组原则,c组50例,患者行罗森塔尔效应护理,r组50例,患者行常规护理,比较c组与r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治疗结局。结果 护理前,c组与r组患者的SAS评分与SDS评分接近(P>0.05);与护理前相比,c组与r组患者护理后的SAS评分与SDS评分均有降低,而c组SAS评分与SDS评分更低,差距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护理前相比,c组与r组患者的生存质量评分均有改善,而c组患者的生存质量评分更高,差距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罗森塔尔效应护理 维持性血液透析 负面情绪 自我护理能力
  • 作者: 王婷婷
  • 学科: 医药卫生 > 护理学
  • 创建时间:2022-11-11
  • 出处:《中华医学信息导报》2022年第37卷第16期
  • 机构:毕节市第一人民医院,贵州毕节551700
  • 简介:目的:研究基于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护理管理对门诊护士工作能力及自我效能的影响。方法:2020年4月-2021年5月从我院随机挑选25名门诊护士作为对照组,2021年6月开始实施基于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护理管理,2021年7月-2022年8月从我院随机挑选25名门诊护士作为观察组。对两组门诊护士的工作能力和自我效能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门诊护士沟通能力评分为(2.70±0.58)、质量管理能力评分为(2.56±0.45)、应急能力评分为(2.25±0.70)、独立完成工作能力评分为(2.70±0.28)、解决专科疑难问题能力评分为(2.55±0.40),工作能力要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从自我效能方面来看,观察组门诊护士自我效能评分为(35.70±6.95),对照组门诊护士自我效能评分为(25.49±5.90),前者要明显好于后者(p<0.05)。结论:针对门诊护士来讲,利用基于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护理管理是非常关键的,可以有效提升门诊护士工作能力和自我效能,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护理管理;门诊护士;工作能力;自我效能
  • 作者: 王婷婷
  • 学科: 医药卫生 > 护理学
  • 创建时间:2022-12-10
  • 出处:《中华医学信息导报》2022年第16期
  • 机构:毕节市第一人民医院,贵州毕节551700
  • 简介:目的:研究基于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护理管理对门诊护士工作能力及自我效能的影响。方法:2020年4月-2021年5月从我院随机挑选25名门诊护士作为对照组,2021年6月开始实施基于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护理管理,2021年7月-2022年8月从我院随机挑选25名门诊护士作为观察组。对两组门诊护士的工作能力和自我效能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门诊护士沟通能力评分为(2.70±0.58)、质量管理能力评分为(2.56±0.45)、应急能力评分为(2.25±0.70)、独立完成工作能力评分为(2.70±0.28)、解决专科疑难问题能力评分为(2.55±0.40),工作能力要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从自我效能方面来看,观察组门诊护士自我效能评分为(35.70±6.95),对照组门诊护士自我效能评分为(25.49±5.90),前者要明显好于后者(p<0.05)。结论:针对门诊护士来讲,利用基于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护理管理是非常关键的,可以有效提升门诊护士工作能力和自我效能,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护理管理;门诊护士;工作能力;自我效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高血压脑出血后遗症患者独立生活能力及情绪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方式将82例于2020年4月-2021年3月期间诊治的高血压脑出血后遗症患者分成两组,即对照组(n=41例,采用常规护理)和观察组(n=41例,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早期康复护理),对比两组护理前后独立生活能力评分以及负面情绪评分变化情况,明确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高血压脑出血后遗症患者护理的临床价值。结果:与护理前相比,护理后两组患者的FIM评分均明显升高,且观察组升高更明显,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高血压脑出血 后遗症 早期康复护理 独立生活能力 情绪
  • 简介:【摘要】目的:无陪护病房护理人员共情能力培训在老年人护理中的实践应用价值分析。方法:本次实验为对比实验,实验选取了无陪护病房治疗老年患者72例,为本次探究实验的研究对象,患者治疗时间区间为2021.1--2022.2,患者均在地无陪护病房治疗,并将患者分组处理,分组依据随机数表法,分组结果实验组(n=36)、对照组(n=36),对照组患者无陪护病房治疗期间护理人员没有进行共情能力培训,实验组实施护理的人员通过了共情能力培训,比较在老年人护理中的实践应用价值。结果:无陪护病房治疗老年患者对于护理人员共情能力评分,实验组护理人员实施护理观点采集、换位思考和情感护理三项指标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无陪护病房护理人员共情能力培训在老年人护理中实践,能够更好地优化护理人员共情能力,提升护理质量。

  • 标签: 老年人 护理人员 共情能力培训 无陪护病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