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1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系统评价我国链式管理控制压力性损伤,总结目前研究以及实践现状,提出下一步研究实践对策。方法:在多个中英文数据库中检索链式管理模式对压力性损伤的干预效果研究,均从建库至2022年7月30日检索,采用RevMan 5.4.1软件进行meta分析,筛选提取。结果:共纳入5篇RCT文献,共1856例患者,链式管理试验组929例,常规模式对照组927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对围术期患者的干预较常规健康干预模式能更好的控制压力性损伤发生率,合并效应量为:(RR = 0.60, 95% CI[0.50, 0.72], P

  • 标签: 链式管理 压力性损伤 发生率 Meta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为特需病房肿瘤手术患者提供风险量化评估联合三时段护理对压力性损伤防治的作用。方法:我院于2021年10月-2022年10月选取56例特需病房肿瘤手术患者,按照计算机表法进行对照组和研究组的划分,组别各为28例。对照组应用三时段护理,研究组应用风险量化评估联合三时段护理,对比两组的手术相关指标、术中的体温情况、低体温情况、压力性损伤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的手术相关指标较对照组改善;和对照组的术中体温情况、低体温情况比较,研究组各项指标更优;研究组的压力性损伤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研究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组间比对后的结果呈现差异性(P

  • 标签: 风险量化评估 三时段护理 特需病房 肿瘤手术患者 压力性损伤
  • 简介:【摘要】 目的:分析护理专案改善法在提高伤口联络员对压力性损伤分期判断准确率的影响。 方法:选择2020年到2021年伤口联络员60名为研究对象,将其进行护理专案改善法,分析实施前,实施后压力性损伤分期问卷得分以及伤口联络员对压力性损伤分期判断具体情况。结果:护理专案改善法实施后压力性损伤分期问卷得分明显高于实施前,伤口联络员对压力性损伤分期判断情况明显优于实施前,(P

  • 标签: 护理专案改善法 伤口联络员 压力性损伤 判断准确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集束化护理联合空气波压力治疗仪对子宫肌瘤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作用。方法:收治我院的50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本次研究核心,依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实施空气波压力治疗仪治疗,观察组实施集束化护理联合空气波压力治疗仪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护理满意度、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效果与护理满意度较之对照组,有明显提升,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集束化护理 联合 空气波压力治疗仪 子宫肌瘤术 深静脉血栓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手术患者在采取精细化护理干预时的影响。方法 2019年2月~2020年8月,选取85例我院神经外科收治的重症患者,以掷骰子法分为观察组(n=43例)和对照组(n=42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精细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临床满意率和Braden评分。结果 观察组满意率为97.67%,高于对照组的85.71%(P

  • 标签: 精细化护理 电动气压止血带 压力性损伤
  • 简介:【摘要】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早期使用气道压力释放通气(APRV)方法可以显著改善氧合,最大限度地增加肺通气,减轻肺损伤,而不影响血流动力学。与低潮气量肺保护性通气(LTV)相比,在ARDS患者中早期应用APRV可以使肺功能恢复得更快,并缩短机械通气的持续时间,本研究总结一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合并II型呼衰成功脱机拔管的患者护理体会。

  • 标签: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II型呼吸衰竭,气道压力释放通气,优质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间歇式冲气压力抗栓泵治疗泌尿科术后患者对静脉血栓栓塞(VTE)的疗效。方法:收集2020年12月-2021年11月在我院泌尿科应用间歇式冲气压力抗栓泵与常规患者的资料,比较分析间歇式冲气压力抗栓泵对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的预防作用。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间歇式冲气压力抗栓泵治疗。结果:观察组VAS、SAS、SDS、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数据分析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间歇式冲气压力抗栓泵 泌尿科 VTE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讨精神科护理人员中实施森塔尔效应干预对其职业倦怠及工作压力的改善价值。方法:选择精神科护理人员纳入小组进行研究,共计选取90名,通过双盲模式分组,两组均为45名,分析组实施森塔尔效应干预、参照组应用常规心理辅导,对比职业倦怠(情绪衰竭、去人性化、个人成就感)及工作压力评分。结果:分析组情绪衰竭、去人性化、个人成就感评分与参照组对比更低,(P<0.05),分析组工作压力评分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精神科护理人员采取森塔尔效应干预能够积极改善护理人员职业倦怠及工作压力

  • 标签: 森塔尔效应 精神科 护理人员 工作压力 职业倦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基于全程“风险管理”的数字化防控体系在慢病压力性损伤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6月19日~2021年6月19日本院接收的慢病患者102例为研究样本。这些患者存在发生压力性损伤风险。结果:对照组干预后压力性创伤发生率为29.41%,实验组为5.88%。两组相比,P<0.05;相较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相关知识知晓率更高,P<0.05。结论:针对慢病患者,实施基于全程“风险管理”的数字化防控体系干预能减少患者压力性创伤发生率,提升患者相关知识知晓率。可提升护理质量,值得推广。

  • 标签: []全程风险管理 数字化防控体系 慢病压力性损伤 护理质量 管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空气波压力治疗仪联合集束化护理干预预防神经外科患者术后双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效果。方法:2021年8月~2022年8月,在我院神经外科住院患者中选取128例,随机均衡分为两组,每组64例,将集束化护理给予对照组,观察组在其基础上加空气波压力治疗仪,对比组间发生DVT、下肢肿胀的情况、住院时间、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发生DVT、下肢肿胀几率较对照组低,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满意度较对照组高(P

  • 标签: 集束化护理 空气波压力治疗仪 下肢深静脉血栓 神经外科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探讨Braden评分表导向的针对性护理干预对长期卧床老年HF患者压力性损伤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2021年01月-2022年01月间86例长期卧床老年HF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采用等量电脑随机分组法,分为参照组(行常规护理)和研究组(行Braden评分表导向的针对性护理),各43例,比较应用效果。结果 研究组压力性损伤发生率低于参照组,压力性损伤面积小于参照组(P<0.05),每日翻身次数少于参照组,翻身耗时短于参照组(P<0.05),下肢深静脉血栓、肺部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 Braden评分表导向的针对性护理干预应用价值更高,可降低长期卧床老年HF患者压疮发病风险。

  • 标签: 长期卧床 HF Braden评分 压力性损伤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空气波压力治疗仪联合穴位贴敷对脊柱胸腰段骨折术后患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0年1月~2021年12月于我院收治的88例行脊柱胸腰段骨折术患者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空气波压力治疗仪联合穴位贴敷,比较两组干预前后凝血指标变化及下肢肿胀发生率、下肢疼痛发生率、DVT发生率、患者满意度情况。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的D-二聚体(D-D)水平、下肢肿胀率、下肢疼痛率、DVT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空气波压力治疗仪 穴位贴敷 脊柱胸腰段骨折 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