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全程“风险管理”的数字化防控体系在慢病压力性损伤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6-24
/ 2

基于全程“风险管理”的数字化防控体系在慢病压力性损伤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符丽娜 彭建华 张琴慧

丹阳市人民医院(江苏 .丹阳)  212300

[摘要]目的:分析基于全程“风险管理”的数字化防控体系在慢病压力性损伤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6月19日~2021年6月19日本院接收的慢病患者102例为研究样本。这些患者存在发生压力性损伤风险。结果:对照组干预后压力性创伤发生率为29.41%,实验组为5.88%。两组相比,P<0.05;相较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相关知识知晓率更高,P<0.05。结论:针对慢病患者,实施基于全程“风险管理”的数字化防控体系干预能减少患者压力性创伤发生率,提升患者相关知识知晓率。可提升护理质量,值得推广。

[关键词]全程风险管理;数字化防控体系;慢病压力性损伤;护理质量;管理效果

早在2016年,美国压力性咨询委员会就把“压力性溃疡”更名为“压力性损伤”。压力性损伤可包括器械使用导致皮肤或者软组织局部出现溃疡并可伴随疼痛。由于压力损伤会增加患者治疗负担,甚至会引发医患纠纷,因此压力损伤是评估和预防一直是护理要点1】。护士需要通过有效方式,消除慢性病患者出现压力性损伤的因素,对患者做好护理工作。现阶段,以全程风险管理的数字化防控体系在慢病压力性损伤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研究尚少,结合实际情况,本文对上述命题加以分析,现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基线资料

实验选择2020年6月19日~2021年6月19日本院接收的慢病患者102例为研究样本。这些患者存在发生压力性损伤风险。

纳入对象:年龄60岁以上者、骶尾部无失禁性皮炎、知情同意者。

排除对象:恶性肿瘤完全患者、其他重大疾病患者、认知障碍者、拒绝参加实验调查者。现按照病患干预方式差异性,将其分为对照组在51例、实验组51例。对照组男性患者27例,女性患者24例,年龄范围61.22~79.63岁,年龄均值(68.21±1.18)岁;实验组男性患者28例,女性患者23例,年龄范围60.98~79.66岁,年龄均值(69.36±1.27)岁。经对比,两组慢性病者病患基线资料无明显差别,P>0.05.

1.2方法

两组患者入组后,均接受常规治疗。对照组接受传统护理干预。在此基础上,实验组患者接受基于全程“风险管理”的数字化防控体系护理干预,详细内容为:

  1. 组建慢病压力性损伤的防控体系开发研究小组

团队共计10人,职称情况:工程师1名、高级工程师1名、副主任医师2名、主任医师1名、主管护师2名、副主任护师3名。

相关人员具有丰富的临床、护理经验以及信息知识。该团队有着一定的科研能力。主管护师以及副主任护师为院内信息管理委员会成员。

  1. 创建“风险管理”的数字化防控体系

创建“风险管理”的数字化防控体系。该体系为院内信息技术以及管理层面积极推进,以院内信息系统为依托实现的。该系统模块介绍为:

  1. 病患信息模块。

病患床卡界面经图形方式,展现病患对应信息。其中包含年龄、疾病诊断、住院号等。

  1. 风险评估以及信息获取模块。

Braden风险评估模型可靠性高。结合本院风险管理要求,护士于病患整个时间点,开展Braden评分工作。监控病患出现压力性创伤风险。

护士在相关文书护理评估项目之中,创建风险评估表。表格内标记好记录时间段,压力性创伤分为四个评估维度,详细为1、2、3、4 分,详细包含患者知觉感受、潮湿、活动度、可动性、营养、摩擦力和剪切力。15-16分(≥70岁 17分)为低度风险,13-14分为中度风险,≤12分为高度风险。

  1. 风险预警模块。

该项系统识别不同分级的人群,连接患者病历,发出预警,自动形成病情评估。依照处置计划内的项目,评估分值。结合风险评估,建议不同的护理举措。详细为:

低风险:使用气垫床,床头悬挂压力性创伤标志,维持皮肤干燥,勤换衣物,受压位置消毒,使用水胶体敷料。具体的敷料更换时间结合病患局部在是否存在渗出进行评估,一般5次/d。湿度50.0%,室内温度25℃。

中风险:预防感染,避免弄破水疱。大水疱消毒后使用无菌注射器抽取液体,生理盐水清洗创面,依照情况,相隔2d换药1次。2h变化体位一次。将溃疡贴粘贴于真皮层损伤口。

高风险:患者已经形成压疮。因此要全面清创,清理坏死组织2】。在黄色期间和黑痂伤口实施药物清创,令伤口转为红色期。使用藻酸盐敷料覆盖在潜行伤口和高渗液量伤口位置,使用银离子敷料盖在伤口位置,控制感染。选择合适抗生素。经上述方式,实现病患病程规范化管理。

  1. 沟通信息模块。

涉及到病患转科交接防控设置。院内电子化交接单包含病患现状、背景、评价、建议方面。护理交接单项目,对应患者交接记录单、常规病患转科交接单、危重病患转运交接单。于对应菜单选择建议内,勾选出其余录入“重视慢病压力性创伤以及预防处置策略”等内容。交接信息确保护理措施实施连贯。

  1. 风险目视管理安全预防控制模块

本实验把目标管理应用在慢病压力性创伤数字化防控体系之内。该系统结合风险结果,识别出高危病患,同时于病历内病患模块左下角显示出紫色的高危信号。于整个病区动态统计信息项目内,清晰显示高危人数。方便工作人员针对高危群体重点关注。

1.3统计学原理

本实验使用SPSS21.0软件包,对计量资料使用T值计算,计数资料使用x2计算,当P<0.05.视为存在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慢病患者干预后压力性创伤发生率

对照组干预后压力性创伤发生率为29.41%(15/51),实验组为5.88%(3/51)。两组相比,P<0.05.

2.2慢病患者压力性创伤知识知晓率对比

对照组相关知识知晓率为68.63%,实验组为96.08 %。相较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相关知识知晓率更高,P<0.05.详见表1.

表1.慢病患者压力性创伤知识知晓率对比[n,%]

小组类别

例数

知晓

部分知晓

不知晓

总知晓率

实验组

51

40

9

2

96.08%

对照组

51

20

15

16

68.63%

X2





22.025

P





<0.05

3.讨论

以“风险管理”为基础的慢病压力性创伤数字防控体系指的是经网络以及计算机相关功能,以医院护理信息化平台为依托,融合风险管理创建的护理方式。其中的各项模块都由系统自动抓取,护理人员联系实现

风险预警等智能化功能。

本实验将医院护理信息化平台为依托,借力护理工作站硬件实施,创建以慢病压力性创伤全程风险管理数字化防控体系。该体系能减少患者压力性创伤发生率,提升患者相关知识知晓率。可提升护理质量,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赵静,吴金凤,李菁,等.OH压力性损伤评估表在老年患者压力性损伤危险预测中的应用[J].中国护理管理,2017,17(11): 1500- 1503.

[2]陆晴,李艳.社区卧床老年人压力性损伤风险及照护者压力性损伤防治认知的研究[J]护理学杂志,2018,33(24):79-81 ,95.

镇江市社会发展指导性科技计划项目
课题名称: 基于全程“风险管理”的数字化防控体系在慢病压力性
损伤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项目编号: FZ2020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