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7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弥漫性肺淋巴管瘤病(diffusepulmonarylymphangiomatosis,DPL)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以提高对该病的诊断水平。方法:观察1例DPL患者的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分析其开胸肺活检病理形态特征及免疫组织化学表型,并结合文献进行探讨。结果:患者为青年男性,主要临床表现为咳嗽、咯血和乳糜胸;胸部CT显示双肺多发结节影、网格影;病理示肺组织内淋巴管增生和扩张,免疫组化显示淋巴管内皮细胞CD31和D2-40阳性染色。结论:DPL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表现均缺乏特征性,双肺多发结节状和网格状阴影伴乳糜胸是其主要特点,明确诊断依赖于肺活检病理诊断。

  • 标签: 弥漫性肺淋巴管瘤病 诊断 鉴别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胸部创伤患者应用电视胸腔镜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行电视胸腔镜治疗胸部创伤的26例作为电视胸腔镜组,并选择行传统开胸手术治疗的26例患者为传统开胸组,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效果及相关临床指标。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比较无差异(P>0.05);但电视胸腔镜组平均住院时间、术后胸管留置时间、术后胸管引流总量、术中平均出血量指标明显优于传统开胸组(P<0.05),但在手术时间方面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电视胸腔镜技术在胸部创伤中应用效果较好,且可降低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胸管引流量等指标,值得在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 标签: 胸部创伤 电视胸腔镜 外科治疗
  • 简介:摘要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和设备的不断更新,再加上人们对微创手术治疗的需求不断增加,各种胸腹腔镜手术在临床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单孔胸腔镜手术常用于胸外科收治患者的临床诊治中,能够探查胸腔病变情况,并及时实施微创手术治疗。单孔胸腔镜手术能够诊治多种疾病,并且随着其应用逐渐广泛,该术式正不断向应用范围扩大化、手术切口个体化两个方向发展。本文重点对单孔电视胸腔镜手术的应用研究进行总结评述,以期为该术式在临床中能够得到更为广泛的应用提供参考。

  • 标签: 单孔电视胸腔镜手术 胸外科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医院的新闻宣传作为一个医院正常工作的重要组成,肩负着对医院品牌形象塑造、社会风尚弘扬、医疗特色传播及患者就诊引导等重要任务,做好新闻宣传工作,对于提高医院凝聚力、树立员工荣誉感及加大医院知名度等十分关键。对此,本文主要探讨在医院的新闻宣传的工作现状,从开展新闻宣传的意义出发,找出如何做好相关工作的主要途径,以期为促进医院有计划、有目的的宣传获取预期效果。

  • 标签: 医院新闻 宣传工作 途径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电视胸腔镜辅助下对胸部外伤患者实施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以88例胸部外伤拟行外科手术治疗的患者为受试者,随机分为胸腔镜组和开放组,分别实施电视胸腔镜辅助手术和开放手术治疗。以术中出血量、手术持续时间、术后引流量、术后引流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和并发症作为观察指标。结果胸腔镜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均少于开放组,且前者手术持续时间、术后引流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后者,前者总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后者,上述指标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胸部外伤患者采用电视胸腔镜辅助下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且并发症少。

  • 标签: 电视胸腔镜 胸部外伤 手术 并发症
  • 简介:摘要感染仍然是全球儿科死亡的主要原因,严重脓毒症和感染性休克的死亡率和发病率仍然很高。静脉输液,血管加压药和输血的靶向定量复苏策略,是改善脓毒性病症预后的关键,用以纠正由免疫介导的全身性炎症引起的疾病相关的循环功能障碍。早期发现休克过程中凝血功能异常指征出现,给予适当血液成分的输注,可明显改善预后,降低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发生几率,并降低输注过程中的疾病传播风险,为改善感染性休克患儿预后,提供新的治疗依据。

  • 标签: 血浆 感染性休克 凝血因子
  • 简介:摘要2型糖尿病属于胰岛素分泌不足导致,通常口服磺脲类药物刺激体内胰岛素的分泌,和联合二甲双胍对胰岛功能进行增敏,并结合降脂等措施达到治疗效果,本例病人联合应用后降糖效果仍不理想,采用抓主症辨证施治、经方联合的方法有效控制了高血糖,并且达到理想的下降趋势,改善了患者生存质量。

  • 标签: 经方 主症 糖尿病
  • 简介:细针穿刺(fineneedleaspiration,FNA)细胞学检查由于经济、微创、操作简便、报告快速等优点,在甲状腺结节的诊断中已被普遍使用,然而,由于样本或观察经验等因素影响,FNA诊断甲状腺肿瘤的良恶性仍存在一定的假阴性或假阳性,在甲状腺癌的类型判别方面也存在一些陷阱。本文报道一例甲状腺髓样癌(medullarythyroidcarcinoma,MTC)FNA涂片被误诊为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thyroidcarcinoma,FFC)的病例,通过对照组织切片和免疫组化结果,复习FNA涂片,分析误诊原因,旨在加强认识,以提高FNA细胞学诊断的准确性。

  • 标签: 甲状腺髓样癌 细针穿刺 误诊分析
  • 简介:目的:利用CT和MRI检查诊断10例罕见的左肺动脉分支异常起源(partialanomalousleftpulmonaryartery,PALPA)患儿,并明确该疾病与气管支气管树间的关系及是否存在气管支气管异常。方法:回顾分析10例PALPA患儿的影像学和临床资料,探讨该疾病与气管支气管树间的关系,评估患儿气管支气管形态及其他合并的心脏畸形。结果:CT和MRI检查,能清晰显示10例PALPA患儿异常起源的左肺动脉分支走形,2例患儿可见一左肺动脉分支异常起源于右肺动脉,并走行于气管后方、食管前方,形成部分性肺动脉吊带;2例患儿异常起源的左肺动脉分支走行于左主支气管前方;6例走行于左支气管前下方。按气管支气管解剖形态,10例患儿可分为3种,正常气管支气管树形态(n=6);气管支气管树形态正常,但存在右侧气管性支气管(n=3);右肺上叶支气管闭锁、气管桥形成(n=1)。5例患儿行手术治疗,诊断结果与影像学诊断一致。结论:PALPA患者存在气管支气管异常和狭窄的可能性,影像学检查可提高其诊断准确率,并为手术治疗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 标签: 左肺动脉分支异常起源 气管支气管异常 先天性心脏病 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 核磁共振成像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电视胸腔镜(VATS)治疗外伤性血气胸的临床护理。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5-2017年采用VATS治疗的外伤性血气胸患者21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10例和对照组1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方法,坚持程序化护理,维持呼吸功能,严密观察病情变化,观察两组术后效果。结果护理配合治疗后,21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平均时间75min,术平均出血量72ml,引流液平均200ml,平均住院时间9d,术后观察组1例患者出现肺部感染,1例出现术后漏气,1例出现胸腔积液,无房颤并发症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30.00%,对照组2例患者出现肺部感染,2例出现胸腔积液,1例出现术后漏气,1例出现术后房颤,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54.5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术中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等方面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配合VATS治疗外伤性血气胸的方法安全可靠,创伤小、愈合快、并发症少,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 标签: 电视胸腔镜手术 外伤性血气胸 微创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阿加曲班注射液联合高压氧治疗下肢严重毁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科接受治疗的下肢严重毁损伤患者1例,给予静脉滴注阿加曲班注射液20mg每日一次,连续14天。同时行高压氧治疗共60次。比较治疗前后创面改善情况及关节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患处见新鲜肉芽组织新生,皮肤血运明显改善,创面愈合。关节活动度明显改善。结论阿加曲班注射液联合高压氧治疗下肢严重毁损伤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可能通过改善血流,发挥改善创面的作用。

  • 标签: 阿加曲班注射液 高压氧 毁损伤 创面 关节活动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手术在创伤性血气胸患者中的实践应用。方法本次医学研究对象为102例创伤性血气胸患者,以随机数字表分为两组。电视组实施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参照组实施开放性手术治疗。将术中失血量、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住院期间总并发症情况作为观察指标,对比两样本间数据差异。结果电视组术中失血量少于参照组,且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参照组,对应比较发现有统计学差异(P<0.05);电视组总并发症发生率(1.96%)低于参照组(9.80%),对比发现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创伤性血气胸患者采用电视胸腔镜手术创伤轻,失血量少,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低。

  • 标签: 创伤性血气胸 电视胸腔镜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电视胸腔镜下纵隔肿瘤切除术治疗纵隔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纵隔肿瘤患者(126例),选取时间2015年9月8日至2016年10月20日,将纵隔肿瘤患者(126例)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63例患者实施常规手术治疗)对照组,(63例患者实施电视胸腔镜下纵隔肿瘤切除术治疗)观察组。结果观察组纵隔肿瘤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6.35%与对照组患者具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纵隔肿瘤患者的术中出血量(352.01±100.45)ml、术后引流量(376.01±125.11)ml以及手术时间(70.25±15.11)min与对照组患者具有差异(P<0.05)。结论纵隔肿瘤患者实施电视胸腔镜下纵隔肿瘤切除术治疗后,取得显著效果,能促进患者康复,值得临床进一步应用。

  • 标签: 电视胸腔镜下纵隔肿瘤切除术 纵隔肿瘤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正中入路全电视胸腔镜手术(video-assistedthoracicsurgery,VATS)胸腺扩大切除的临床效果。方法2014年12月-2017年10月,正中入路全电视胸腔镜胸腺扩大切除28例,19例合并有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gravis,MG)。观察手术后恢复、并发症情况、近期效果。结果28例手术均以正中入路VATS顺利完成,无中转开胸,术后恢复顺利。合并重症肌无力患者,7例术后重症肌无力完全缓解,12例术后重症肌无力明显改善,溴吡斯的明减量。出院后电话、门诊随访3-18月,未见复发、重症肌无力控制良好。结论正中入路胸腔镜手术扩大切除胸腺瘤安全、可靠、效果良好。

  • 标签: 正中入路 胸腔镜 胸腺瘤 重症肌无力 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电视胸腔镜与传统开胸手术治疗外伤性血气胸的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2年2月~2014年9月本院收治的69例外伤性血气胸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按不同治疗方案分为两组,对照组33例行传统开胸手术治疗,研究组36例行电视胸腔镜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并发症情况。结果对照组疼痛指数、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多于研究组,且并发症的发生率39.4%显著高于研究组1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视胸腔镜术治疗外伤性血气胸的疗效显著。

  • 标签: 电视胸腔镜术 传统开胸手术 外伤性血气胸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电视胸腔镜与前外侧切口手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治疗效果。方法随机从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我院收治的NSCLC患者中抽取34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进行前外侧切口剖胸的手术方法,观察组进行电视胸腔镜的手术方法,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长,出血量少,住院时间短,组间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出现并发症的情况少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电视胸腔镜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效果显著,能够帮助患者尽快恢复,安全性能高,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电视胸腔镜 前外侧切口 早期非小细胞肺癌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实验将针对钛镍合金接骨板内固定(电视胸腔镜辅助)和传统开胸手术,在多发肋骨骨折的临床治疗方面进行优缺点的对比分析。方法本次实验选取了2014年6月-2017年4月在我院就诊的110例多发肋骨骨折患者进行回顾式分析,并根据患者的入院时间进行分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胸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电视胸腔镜辅助下钛镍合金接骨板内固定术治疗,并对比手术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等手术情况对比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存在显著差异,可进行统计学上的比较。与此同时,在治疗总有效率上,观察组为92.7%,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8.2%,因此,我们认为VATS治疗更佳有效。结论电视胸腔镜辅助下钛镍合金接骨板内固定术治疗多发肋骨骨折具有创伤小、安全性高的优势,值得在临床过程中推广应用。

  • 标签: 电视胸腔镜 钛镍合金接骨板内固定 多发肋骨骨折 开胸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