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4
26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综合护理在人工心脏起搏安置术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次选取2016年12月至2017年11月人工心脏起搏安置术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随机表法分为观察组(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常规护理措施);并对60例患者的HAMA评分、护理满意度进行观察且分析。结果两组人工心脏起搏安置术患者在HAMA评分对比中存在一定差异,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人工心脏起搏安置术患者在护理满意度对比中存在一定差异,观察组(96.67%)高于对照组(76.67%)(P<0.05)。结论综合护理在人工心脏起搏安置术患者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可以有效的缓解负面情绪,从而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应用及推广。

  • 标签: 综合护理 人工心脏起搏器安置术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术切口层保护在阑尾炎手术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9月-2017年9月我院收治的阑尾炎患者48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常规方法进行护理,研究组应用手术切口层保护进行护理。结果研究组护理效果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阑尾炎治疗过程当中,手术切口层保护在阑尾炎手术护理中的治疗效果理想,临床上应当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手术切口层保护器 阑尾炎 伤口感染 手术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探究置入宫内节育后所取得避孕效果,分析不良反应。方法选取2016年02月20日—2017年02月20日于我院进行避孕的育龄妇女中盲选400例作为本文研究对象,参照组200例应用TCu220节育,验组200例行MCu220节育,比较两组避孕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在脱落率、取出率、带妊娠率、续用率的对比分析中,实验组脱落率、取出率、带妊娠率明显低于常规组,实验组续用率明显高于常规组,组间对比存有明显差异(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参照组,组间对比存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应用MCu220节育进行避孕,可取得良好的避孕效果,优于减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推广。

  • 标签: 避孕 TCu220节育器 避孕 不良反应 MCu220节育器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永久起搏植入术后患者早期功能锻炼的临床疗效。方法入选自2010年7月至2011年5月于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心脏中心行永久起搏植入患者117例,其中康复组62例,对照组55例。康复组患者术后按照设计的8天循序渐进的方案进行功能锻炼,出院后按上述方案序贯锻炼。对照组患者术后进行常规宣教。手术后1、2、3个月进行随访,观察起搏植入术后患者有无术侧肩部疼痛和功能障碍。结果经过康复锻炼,在肩部疼痛及活动障碍等并发症的发生方面,康复组与对照组相比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随访期内均未发生电极脱位、伤口延迟愈合、囊袋迟发性出血等并发症。结论起搏术后患者早期功能锻炼可降低肩部疼痛及活动障碍.

  • 标签: 永久起搏器植入 康复锻炼 肩部疼痛 关节受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自制色彩标识输液管道标识在管道安全护理管理中的实践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5月~2017年7月收治的80例行多导管管道患者平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使用自制色彩管道标识,观察两组患者应用管道的安全性,并统计实施护理标识制度期间护理差错发生率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进行调查统计。结果研究组管道安全事故各个方面发生率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研究组护理差错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管道安全护理管理中临床多导管患者护理中应用自制色彩管道标识,能够有效降低护理事故发生,提高护理安全性及患者的满意度,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色彩标识输液器 管道标识 护理安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骨折复位外固定治疗下肢复杂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7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0例下肢复杂性骨折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每组50例;参照组采用常规AO钢板固定治疗,实验组采用骨折复位外固定治疗,对比两种方法的临床价值。结果实验组临床效果与并发症发生情况均好于参照组,与参照组行卡方检验,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骨折复位外固定器用于下肢复杂性骨折患者中,在临床上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该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医学中推广使用。

  • 标签: 骨折复位外固定器 下肢复杂性骨折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微生物检验结果影响因素,并提出具体的质量控制策略。方法选取本单位实施微生物检验质量控制期间的检验标本50例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本单位未实施微生物检验质量控制期间的检验标本5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样本微生物检验结果的误差率,分析微生物检验结果影响因素。结果对照组检验误差率12%,观察组检验误差率4%。观察微生物检验结果的影响因素,发现主要包括人员因素、操作因素、标本因素以及微生物检验工具消毒不严格等。结论应对微生物检验人员加以培训,提高其素质、严格操作流程、提高标本送检规范化水平,提高微生物检验结果准确度。

  • 标签: 影响 微生物 检验结果 因素分析 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临床微生物检验和细菌耐药性监测表现。方法对收集的微生物检验与细菌耐药性监测标本展开药敏试验,共获得300株致病菌株,分析致病菌的抗菌敏感性与耐药性表现。结果300株致病菌株中革兰阳性菌占62.33%(187/300),革兰阴性菌占37.67%(113/300);其中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97株(32.33%),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85株(28.33%),肠杆菌50株(16.67%),非发酵菌38株(12.67%),肠球菌30株(10.00%)。不同菌种对不同抗菌药物耐药性①MRCNS对青霉素耐药性100.00%(97/97)、氨节西林100.00%(97/97)、头孢他啶49.48%(48/97)、氧氟沙星68.04%(66/97)、环丙沙星63.92%(62/97);②MRSA对青霉素耐药性100.00%(85/85)、氨节西林98.82%(84/85)、头孢他啶48.24%(41/85)、氧氟沙星40.00%(34/85)、环丙沙星36.47%(31/85);③肠杆菌对青霉素耐药性0、氨节西林94.00%(47/50)、头孢他啶64.00%(32/50)、氧氟沙星20.00%(10/50)、环丙沙星22.00%(11/50);④非发酵菌对青霉素耐药性0、氨节西林94.74%(36/38)、头孢他啶97.37%(37/38)、氧氟沙星23.68%(9/38)、环丙沙星13.16%(5/38);⑤肠球菌对青霉素耐药性0、氨节西林16.67%(5/30)、头孢他啶23.33%(7/30)、氧氟沙星30.00%(9/30)、环丙沙星23.33%(7/30)。MRCNS、MRSA对各类抗菌药物耐药性最为突出;在抗菌药物中青霉素、氨苄西林在不同菌种耐药性更为突出。结论临床治疗用药中需重视对病原菌耐药性分析,结合其敏感性与耐药性选择疗效较优的抗菌药物,提升治疗效果。

  • 标签: 微生物检验 细菌 耐药性 监测探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病原微生物检测儿童细菌性腹泻的治疗价值。方法选2016年8月至2017年9月吴忠市某医院收治的儿童细菌性腹泻患儿160例作为观察对象,对所有患儿进行病原微生物检验,对病原菌药敏结果进行分析,探讨防治的措施。结果160例患儿当中,病原菌检出158株,志贺氏菌属有80株,弧菌属有40株,气单胞菌有20株,其他菌种有18株。所检出的所有病原菌对头孢菌素类抗生素药物有着较强的耐药性。结论按照病原微生物检验的结果与药敏试验的结果,针对性的合理使用抗生素药物,能够有效的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对患儿的预后及发育有改善的作用,促进临床治疗效率,值得临床推广及运用。

  • 标签: 病原微生物 儿童细菌性腹泻 治疗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生物标记物[超敏c反应蛋白(hCRP)、白细胞(WBC)、D-二聚体、B型尿钠肽(BNP)、降钙素原(PCT)]预测急性缺血性卒中相关肺炎(SAP)的可行性。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5月在我院连续收治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165例,入院24小时内分别测定hCRP、WBC、D-二聚体、BNP、PCT,根据是否发生肺炎分为肺炎组(30例)和非肺炎组(135例),比较两组基线特征和生物标记物水平,筛选预测SAP最佳的的生物标记物。结果SAP组患者hCRP、PCT水平高于非SA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Logistic二元回归分析显示PCT、hCRP是SAP发生的危险因素(P均<0.05);联合PCT和hCRP预测SAP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78%、82%。结论联合PCT和hCRP可有效预测SAP高危患者。

  • 标签: 急性缺血性卒中 肺炎 生物标记物 预测
  • 简介:摘要生活饮用水对社会上生存的每一个人来说都是必不可少的,国家政府和相关部门要保障人们的生活质量水平和身心健康就必须要重视起用水安全问题,这样才能更好的维持社会的安全和稳定。在本文中,笔者将针对生活饮用水中的卫生检测进行讨论,特别是针对总大肠菌群的两种检验方法进行讨论,希望能够帮助民众在未来更加安全、放心的用水。

  • 标签: 生活饮用水 微生物检验 方法和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疾控中心微生物实验室质量控制影响因素,提出具体解决对策。方法以疾控中心2015年12月-2017年1月作为实验研究阶段,2015年12月-2016年6月落实常规质控管理阶段为实验前,2016年7月-2017年1月实施全面质量控制管理阶段为实验后,各取150份微生物检验样本。对比实验前后质量问题发生率以及具体影响因素。结果实验后对比实验前质量问题发生率明显降低,样本因素、仪器因素为主要影响因素,P<0.05。结论微生物实验易发生质量问题且影响因素较多,全面落实质量控制管理可以提高实验质量。

  • 标签: 疾控中心 实验室质量 微生物检验 相关因素
  • 简介:目的:建立我国健康男性志愿者服用西酞普兰(CIT)的群体药动学(PPK)模型,并比较PPK模型与非房室(NCA)模型法估算CIT生物等效性的价值。方法:23名健康男性志愿者服用CIT后采集0~144h血标本,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串联质谱法分析血浆中的CIT浓度,采用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NONMEM)法评估CIT的PPK模型,并用NAC模型法和PPK模型法评价CIT的生物等效性。结果:CIT的PPK模型符合一房室模型,估算的CIT清除率和分布容积分别为(15.90±0.70)L/h和(702.0±19.2)L。采用NCA和PPK模型估算的CIT相对生物利用度90%可信区间分别为96.4%~105.4%和92.5%~103.4%,达到生物等效性的标准。结论:NONMEM法可用于评价CIT的生物等效性。

  • 标签: 西酞普兰 群体药动学 生物等效性 非房室模型
  • 简介:随着我国高校现代教育事业的发展,多媒体素材库的建设受到越来越广泛的重视。临床微生物学与检验是检验医学专业本科生的主干课程之一,通过多媒体素材库的建设,有效提高了该课程的教学质量。

  • 标签: 多媒体素材库 建设 应用
  • 简介:多媒体教学是我国医学院校教师普遍采用的现代化教学形式,并已成为医学院校教学信息化的重要标志之一。在临床微生物学检验教学中,尽管多媒体教学提供了多样化教学方式和多维化教学空间,但应注意使用多媒体教学后可能存在的一些的问题,从而合理地使用多媒体教学,进一步提高临床微生物学检验的教学质量。

  • 标签: 多媒体教学 临床微生物学检验 教学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阿法替尼(Afatinib)对T24细胞增殖、凋亡和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不同浓度的Afatinib(0,1,5,10,20umol/L)作用T24细胞,用噻唑蓝(MTT)法研究Afatinib对T24细胞的增殖能力的影响;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Afatinib对人膀胱癌T24细胞凋亡的影响;用Transwell实验研究Afatinib对T24细胞的侵袭能力的影响。结果Afatinib对膀胱癌T24细胞的增殖能力有着抑制作用;对T24细胞有着促进凋亡的作用,Afatinib对膀胱癌T24细胞的侵袭能力有着抑制的作用。结论Afatinib抑制了T24细胞的增殖和侵袭能力,促进了T24细胞的凋亡。

  • 标签: Afatinib 侵袭 增殖 凋亡
  • 简介:该文围绕提高临床微生物实验教学质量而进行积极的尝试。根据目前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实验带教方法、实验课件制作、实验报告的评分及实验考核方法等方面进行了阐述,通过教学活动的实践,取得了较好的预期效果。

  • 标签: 实验教学 临床微生物检验 教学改革
  • 简介:摘要目的对检验科生物化学检验质量控制措施进行分析和讨论。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我院2017年1月-2017年2月检验科生物化学检验样本700例,将其根据不同质量控制方法完成平均分组,每组3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质量控制,研究组实施加强质量控制,对两组合格率进行对比。结果在合格率以及差错率方面,对照组分别是71.43%和28.57%,研究组分别是94.29%和5.71%,研究组合格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差错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统计学意义均成立(P<0.05)。结论加强质量控制不仅可以确保检验科生物化学检验指标的准确性,同时也可以促进工作效率的提高,值得临床工作不断推广和采纳。

  • 标签: 质量控制 检验科 生物化学检验
  • 简介:摘要现阶段,随着医学发展的不断进步,相关医学技术设备的功能不断改进,目前的医学影像学发展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医学影像与生物医学工程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两者的有效结合能够促进医学影像学和生物医学工程学的共同发展进步,对此,研究医学影像学和生物医学工程对于这两方面的发展进步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医学影像学发展现状进行介绍,探究医学影像学与生物医学工程学之间的关系,并探究医工结合的有效发展路径。

  • 标签: 医学影像学 生物医学工程学 医工结合 关系
  • 简介:毕业实习出科考核是检验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的有效手段,一套好的考核体系能真实反映学生的水平,同时也能反映出我们在教学中存在的不足。通过多年的实习带教,我们摸索出一套较为完善的出科考核体系,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 标签: 临床微生物学 毕业实习 出科考核 技能考试 临床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