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参与血栓形成的因素十分复杂,包括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一些止血基因因子的变化与血栓形成明显相关,如蛋白C(PC)、蛋白S(PS)缺陷、莱顿五因子(FactorVLeiden)突变和凝血酶原G20210A突变等[1];另一些因子变化的病因虽尚不清楚,但其血浆中蛋白浓度的变化与血栓形成密切相关,包括FⅧ、FⅪ、FV等,其中FⅧ水平增高与血栓性疾病的关系目前最令人关注,因为其发生率和相对危险远高于PC、PS和抗凝血酶(AT)的缺乏.

  • 标签: 血浆凝血因子Ⅷ 血栓性疾病 心肌梗死 静脉血栓形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健康体检中,超声诊断甲状腺疾病所发挥的检查价值。方法选择我院在2015年5月~2017年4月进行门诊体检的体检者300例体检资料进行研究分析,体检者均进行超声诊断甲状腺疾病,统计检查结果,分析超声诊断甲状腺疾病所发挥的诊断价值。结果男性体检者的甲状腺疾病发病率为39.34%,女性体检者的甲状腺疾病发病率为35.04%,组间数据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高的体检者甲状腺发病率明显更高,相比低年龄段的体检者甲状腺发病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健康体检中采用超声诊断对于甲状腺疾病的发现和诊治均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有助于疾病的早期确诊和治疗,保障体检者的健康安全,值得推广。

  • 标签: 健康体检 超声诊断 甲状腺疾病 诊断价值
  • 简介: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完成标志着人类正式迈进基因组时代,而其得益于测序技术和设备的快速发展,以及费用的不断下降,才使针对个人的基因测序成为现实,人类由此进入精准医学时代。由于人体生殖细胞或受精卵的遗传物质在数量、结构或功能上发生改变(如基因突变或染色体畸变),并引起上代向下代传递的疾病,称为遗传性疾病。遗传性疾病大多属于罕见病,影响了世界总人口的约10%。

  • 标签: 遗传性疾病 精准医学 分子诊断 高通量测序 挑战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生化检验项目在患有肝硬化疾病患者的临床诊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于2017年1月~2018年1月选取我院收治的肝硬化患者共40例作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期来我院行健康体检者4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均行生化检验,对比观察两组受检者的生化检验结果。结果观察组在清蛋白、总蛋白两项指标方面均低于对照组,在胆红素、丙氨酸转氨酶、谷丙转肽酶、总胆汁酸等生化检验指标均高于对照组,两组生化检验项目比较均存在统计学差异且P<0.05。结论肝硬化患者应用生化检验诊断的临床效果显著,可为临床后期治疗提供有利依据,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生化检验项目 肝硬化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ERCP技术在治疗老年与非老年胰胆疾病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5年1月—2017年5月该院收治的100例胰胆疾病患者,男性54例、女性46例,实施ERCP治疗。结果100例胰胆疾病患者中,ERCP技术条件下内镜手术治疗成功例数为96例,成功率为96%。结论ERCP技术在胰胆疾病临床治疗中操作简单,疗效显著,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ERCP技术 胰胆疾病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与研究肝硬化疾病诊断中生化检验项目的价值。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2016年9月至2017年6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50例肝硬化患者,并把这50例患者设为观察组,同时在选择这一期间进行体检的50例体检志愿者设为观察组,两组患者均接受生化检验,比较两组患者的肝功能指标与纤维化指标。结果观察组的患者的肝功能指标与纤维化指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化检验项目可以有效提高肝硬化的诊断准确率,为后续的治疗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 标签: 优质护理 小儿扁桃体炎
  • 简介:摘要当前随着我国呼吸道疾病发病率的升高,呼吸道内科护理工作也显得越来越重要。如何在呼吸道内科疾病的护理过程中提高工作的质量,避免医疗事故的发生和疾病突发风险的出现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通过实际工作中内科呼吸系统疾病的护理工作做下简要分析,然后根据护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相关的解决措施,以供参考。

  • 标签: 内科呼吸系统 护理安全隐患 措施
  • 简介:胰腺肿瘤的早期诊断一直是困扰医学界的难题,大多胰腺肿瘤患者发现时已属晚期。随着各种医学影像技术的发展.目前对胰腺微小病变的检出已成为可能,但临床对肿块性质的鉴别仍存在一定困难。由于胰腺为乏血供脏器,包括经腹超声(transabdominalsonograph,TAS)及内镜超声检查(endoscopicultrasonography,EUS)的超声(US)检查中,大多胰腺肿块均呈低回声改变,因此单纯的回声表现并无鉴别诊断意义,实际诊断准确率不高。

  • 标签: 六氟化硫微泡 胰腺疾病 诊断 超声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精神药物是指主要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能改善病态的精神活动,又不影响正常精神活动的药物。主要作用于边缘系统、间脑和脑干,对觉醒的影响较小,能选择性地对抗各类精神症状。现在国际上通常分为抗精神病药物、抗抑郁药物、抗躁狂药物和抗焦虑药物4大类。本文旨在探讨精神科疾病常用药物的副作用及用药护理。

  • 标签: 精神科疾病 副作用 用药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在肺癌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近两年来我院的89例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经组织病理学检查均被确诊为肺癌,389例患者入院后均先进行胸部CT检查、血清肿瘤标志物(TM)检测及纤维支气管镜(FB)检查,比较分析不同检测方法的诊断符合率。结果FB检测的阳性例数为361例,其中鳞癌145例,腺癌123例,小细胞肺癌93例,诊断符合率为92.9%(361/389);胸部CT检查阳性例数为212例,其中鳞癌96例,腺癌74例,小细胞肺癌42例,诊断符合率为54.5%(212/389);TM检测阳性例数为293例,其中鳞癌125例,腺癌98例,小细胞肺癌70例,诊断符合率为75.3%(293/389)。FB检查的诊断符合率相比胸部CT检查和TM检测的诊断符合率都更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Ⅱ级肺癌患者的FB检查阳性率低于Ⅲ+Ⅳ级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细化管理能有效促进患者麻醉后复苏,降低麻醉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在麻醉复苏的护理管理中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 标签: 纤维支气管镜 肺部疾病 诊断 应用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妊娠高血压疾病并发胎盘早剥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80例妊娠高血压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是否发生胎盘早剥将这些患者分为胎盘早剥组和无胎盘早剥组,每组40例患者。比较两组患者的分娩年龄、分娩方式、产后并发症及妊娠结局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年龄之间差异不显著,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胎盘早剥组患者阴道分娩率明显高于胎盘早剥组患者,两组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胎盘早剥组患者产后并发症情况明显优于胎盘早剥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胎盘早剥组新生儿窘迫、新生儿窒息、死胎等发生率明显低于胎盘早剥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高血压疾病并发胎盘早剥严重威胁着胎儿及新生儿的健康安全,因此加强产前检查,积极预防妊娠高血压的发生,及早期预防及诊断胎盘早剥对胎儿及新生儿健康安全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妊娠高血压 胎盘早剥 新生儿窘迫综合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诊手术治疗普外科疾病合并糖尿病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0月~2016年3月收治我院的90例普外科疾病合并糖尿病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4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采取急诊手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显著优于后者;治疗后观察组尿糖、血糖指标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7.78%显著优于对照组的82.22%(P<0.05)。结论对于普外科合并糖尿病的患者,及时实施急诊手术,可以提高治疗有效率,可以有效控制血糖,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推广。

  • 标签: 急诊手术 常规治疗 普外科疾病 糖尿病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我国卫生防疫和疾病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可行性对策。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网络检索、理论分析、重大灾害事故回顾等方式对我国卫生防疫和疾病控制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结果目前我国在卫生防疫以及疾病控制方面都还存在人们对卫生防疫与疾病控制的认识不高、医疗卫生资源分布不平衡、专业技术人员缺乏、政府财政投入不足、相关的法律体系不完善等问题。结论虽然建国以来我国在卫生防疫和疾病控制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由于疾病谱的改变,我国的卫生防疫和疾病控制工作还存在一定的问题。

  • 标签: 卫生防疫 疾病控制 问题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微生物检验在疾病预防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期间笔者所在机构收集的80例尿路感染患者样本,段尿培养分离到80株大肠埃希氏菌,采用随机分组方式,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40株。实验组,采用微生物检验,对照组,无任何处理措施,对比两组数据在预防疾病中的效果。结果基于一段时间的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感染情况,实验组感染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生物检验是控制疾病感染的有效措施,效果显著,值得广泛推广。

  • 标签: 微生物检验 疾病预防 应用 探索
  • 简介:摘要目的对健康教育与健康宣教在儿童保健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于2014年9月——2015年9月之间随机抽取我社区内两个小区各200名儿童及其家属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观察组儿童及家属进行进行健康教育和健康宣教,对对照组仅于小区内适当张贴健康教育宣传海报,对比两组儿童一年内疾病发生率及家长对儿童保健知识考察得分。结果观察组儿童一年内疾病发生率为31.50%,低于对照组儿童的一年内疾病发生率46.00%,开展健康教育及健康宣教后,观察组儿童家长回答得分为(89.6±3.7),高于对照组儿童家长的(62.9±3.5),并且P均<0.05,对比差异明显。结论在儿童保健中开展健康教育与健康宣教,能够降低儿童的常见疾病发病率,并增加儿童家长对儿童保健知识的了解,有利于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为我国提高人口素质奠定基础,值得进行推广。

  • 标签: 健康教育与健康宣教 儿童保健 应用效果
  • 简介:蛛网膜囊肿多发于儿童,为先天性,与妊娠7~8周神经管发育异常有关,尤其好发于颅内大脑外侧裂,我院从1990~2002年共收治儿童外侧裂囊肿11例,均采用手术治疗.现分析如下.

  • 标签: 治疗 儿童 外侧裂 蛛网膜囊肿 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ICU结核性脑膜炎儿童患者的临床特点和诊断方式,以能够依据其病症早期诊断结核性脑膜炎并进行治疗,改善预后。方法对儿童重症监护病房中的34例重症结核性脑膜炎儿童患者的临床特点、诊断方式和治疗举措进行分析。所有患有严重结核性脑膜炎的儿童都依据国家结核病规划指南中儿童结核病管理、实验室检查、病人病史、影像学检查进行准确性的诊断。结果34例患者中有26例病情好转,同时转院到结核病专治医院进行治疗,5例患者弃疗出院,死亡3例。结论ICU颅内感染患儿童要对重症结核性脑膜炎及时监测。结核性脑膜炎早期可以通过T-SPOT.TB试验进行辅助诊断。,脑脊液脑室穿刺减压以及侧脑室腹腔分流术有助于改善预后。

  • 标签: 儿童 重症 结核性脑膜炎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孤独症儿童行为干预中进行共同注意训练治疗的临床表现,归纳并总结出孤独症儿童治疗的应用方法及原则。方法在临床对孤独症儿童行为干预应用共同注意力从一级到五级差别强化训练,观察并记录孤独症儿童的临床表现,将其结果进行汇总归纳分析。结果共同注意训练在临床对孤独症儿童行为干预上有着良好的疗效。结论共同注意训练在孤独症行为上疗效确切,根据孤独症儿童共同注意力级别的不同,在临床上应灵活应用共同注意力训练。

  • 标签: 儿童孤独症 行为干预 共同注意训练
  • 简介:摘要本文概述近年来内毒素的相关研究,就内毒素引发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微循环障碍,出凝血功能障碍并最终导致多脏器功能衰竭的过程作此综述。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