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8
34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16层螺旋CT维重建技术在肋骨损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择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617例胸部外伤患者,对其实施16层螺旋CT扫描,并将原始数据传输工作站做容积再现(VR)、最大密度影(MIP)、表面遮盖显示(SSD)等维重建技术检查,观察肋骨损伤情况,并统计多层螺旋CT对肋骨损伤诊断的准确性。结果617例患者合计检出1380处肋骨骨折,骨折多位于4-10肋,其中5-7肋发生率最高;骨折类型包括粉碎性骨折、错位骨折、线性骨折、凹陷骨折及肋软骨骨折5种。结论多层螺旋CT维重建技术可清晰、直观的观察患者肋骨及肋软骨的受损情况,临床应合理应用维重建技术对胸部外伤患者进行诊断,这有助于提高肋骨骨折的临床诊断率,从而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 标签: 螺旋CT 三维重建 肋骨损伤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黄体酮胶囊联合间苯酚治疗先兆流产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妇产科2012年4月-2013年12月收治的98例由于黄体功能不全所引起的早期先兆流产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黄体酮胶囊进行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加用间苯酚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成功率、症状消失时间、用药天数以及治疗前后血清孕酮(P)水平变化情况。结果联合组患者治疗成功率为93.8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用药天数、症状消失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P水平均明显的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联合组治疗后血清P水平升高更加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体酮胶囊联合间苯酚治疗早期先兆流产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机体孕酮水平,具有较高的保胎成功率,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黄体酮胶囊 间苯三酚 早期先兆流产 临床效果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卡前列素氨丁醇应用于孕产妇产后出血的治疗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8年5月期间于我院接受治疗的产后出血孕产妇68例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为34例,对照组应用缩宫素进行治疗,试验组应用卡前列素氨丁醇与缩宫素联合用药治疗,观察两组产后2h出血量和止血时间以及临床疗效。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94.11%相较对照组76.47%有显著优势,且产后出血量及止血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卡前列素氨丁醇治疗孕产妇产后出血,可在短时间内止血,从而大大减少了患者的产后出血量,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 产后出血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经阴道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子宫切口妊娠的临床价值,以为临床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8月24日-2017年8月23日我院收治的子宫切口妊娠患者43例,均行经腹部B超与经阴道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观察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结果。结果经阴道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子宫切口妊娠的准确率为95.35%,显著高于经腹部B超检查的76.74%(p<0.05),且经阴道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子宫切口妊娠分型的准确率与术后病理检查的准确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阴道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子宫切口妊娠的准确率较高,可为临床提供可靠的依据,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子宫切口妊娠 经阴道三维超声 彩色多普勒超声
  • 简介:临床免疫学检验历经百余年的发展,己成为一门医学领域的应用学科。临床免疫学检验涵盖了免疫学检测理论、技术、应用,免疫性疾病的发病机制、免疫诊断及防治等。目前,临床免疫学检验是医学检验专业本科生必修的专业主干课程,也是临床检验诊断学专业研究生最重要的课程之一。

  • 标签: 临床免疫学检验 发展 现状 地位
  • 简介:长年沿续下来的旧医疗制度正随着医疗改革的进程被逐步取代,而传统的医疗设备管理方法也应乘着医改的东风不断健全和改善.因此,重视和加强设备科医改后的发展就极其重要了.

  • 标签: 医院改组 采购科 医院 发展趋势
  • 简介:摘要临床用药是医药工作者关注的重点内容,涉及到药物的合理使用和规避药品不良反应等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行为。中药学是经过祖祖辈辈流传下来历史悠久的学科,中药学内容广泛,知识结构清晰,但是有些中药药理作用不够明确。因此,开展临床中药学是为了更好地促进中药学的发展。十九大之后,国家将重点培养临床中药学人才,以满足新时代社会环境下对中药学的要求。

  • 标签: 中药学 临床中药学 发展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我国医学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养生的重视需求程度也不断提高,所以中医养生保健也不断发展进步。中医养身保健能够提升人的身体素养,保证人的身体健康,但是在中医养身保健发展的过程中,依然存在着一些缺陷,这些缺陷不仅影响中医养生保健效果,严重时甚至会损害应用人员的生命安全。所以这就需要根据中医养生保健的相关理论知识,结合其实际社会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解决,以不断完善中医养生保健的方法。

  • 标签: 中医养身保健 发展现状 保健效果
  • 简介:摘要在分析中西医结合的基础上,提出了中西医结合的复杂性科学概念。讨论了非线性、动态发展的特点,大于整体的总和,整体不等于宏观层面。认为中药的发展需要微观分析和西药的补充。然而,我们应该在复杂性科学的指导下,继续总结和发展新的辨证规则。

  • 标签: 中药学 复杂性科学 探讨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发展的需求,社区医疗服务迫在眉睫,我国政府部门和人民群众已经开始广泛重视社区医疗服务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尤其是全科医学和全科医生的知识和技术服务对社会医疗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其地位也在不断提升,也逐渐成为了我国若干年后卫生改革的重要内容。本文主要针对社会医疗服务受到了全科医学的何种影响给予了分析,以供参考。

  • 标签: 全科医学 社区 医疗 影响
  • 简介: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tumourcells,CTCs)是指由原或转移肿瘤病灶主动或被动脱落,并进入血液或淋巴循环中的肿瘤细胞。外周血中CTCs的数量很少,采用目前的检测方法每毫升血液可检测到1个到数百个不等的CTCs。很多研究表明,监测CTCs的变化有助于评估肿瘤复发及转移风险、观察治疗效果、判断患者预后,辅助评估患者的临床分期、分级。

  • 标签: 循环肿瘤细胞 检测 技术 现状
  • 简介:国外医学人文教育经过几十年的创新与变革,形成独具特色的发展形式。该文通过对办学模式、医学人文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等方面,对国外医学人文教育发展现状进行探讨。反思我国医学教育中,应注重学生思想、情感、意志、德行等人文素质的培养,努力塑造现代医科大学人文精神。

  • 标签: 医学人文教育 办学模式 课程设置 教学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0-25岁儿童早期发展不同干预方式对促进正常婴幼儿智能与心理行为发育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7年12月在我院出生并自愿参加早期发展指导的0-3月正常足月儿150例为实验组,分为直接干预组、间接干预组、综合干预组组,每组50人;同期在我院出生并在我科定期体的正常足月儿50人作为对照组。分别在8个月、12个月、18个月、24个月前后应用Gesell婴幼儿发展量表进行智能测查,2-25岁时进行儿童行为家长问卷调查。结果所有实验组的智力发育指数(MDI)在以上4个年龄组均高于对照组且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直接干预组与间接干预组无显著性差异,且均低于综合干预组,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这种差异随着年龄的增大持续存在。2-25岁时行为偏差的发生率在直接干预组与对照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而间接干预组及综合干预组均低于对照组,结果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间接干预和直接干预均可以促进正常婴幼儿的智能发展,而综合干预的作用更为明显。间接干预或综合干预更有利于降低儿童行为偏差的发生率。

  • 标签: 早期发展 直接干预 间接干预 智能发育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80例创伤性骨折患者进行多层螺旋CT维重建技术的诊断检查,探究多层螺旋CT维重建技术在创伤性骨折中的应用,为日后临床上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随机选取从2016年11月到2017年11月我院收录治疗的80例创伤性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患者进行DR平片检查及多层螺旋CT维重建技术分析的对比。结果病历显示80例患者总体骨折数共确诊了120处,经过DR平片检查共检出85处骨折,检出率为70.8%,采用多层螺旋CT维重建技术共诊断出113处骨折,检出率为94.2%。结论采用多层螺旋CT维重建技术诊断创伤性骨折检出率较高,大大降低误诊率,能够为设计治疗方案提供参考,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 创伤性骨折 应用分析
  • 简介:摘要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elvicFloorDysfunction,PFD)是由于盆底结构、形态及功能异常而引起的一系列疾病的总称(如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盆腔器官脱垂、粪失禁及性功能障碍等)1。这些问题轻者让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受漏尿的困扰,严重时可造成日常活动受限、性生活受影响,甚至因脱垂器官的长期外露而磨损、糜烂甚至癌变。PFD现已成为严重影响妇女身心健康与生活质量的医疗问题和社会问题,已婚女性中发病率很高2,而且逐年上升3。PFD病因较为复杂,分娩是其独立首位因素4。维超声检查是评价PFD严重程度的简单、客观方法,不仅能清晰显示盆底结构,而且还能从形态和功能方面为女性PFD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更加直观的影像学证据。本文就PFD的影像解剖基础及维超声在PFD的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 超声检查 三维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甲钴胺联合卡马西平治疗叉神经痛的效果观察。方法我院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46例叉神经痛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在征得患者家属以及患者本人同意的情况下按照是否给予甲钴胺联合卡马西平将所有患者分为实验组(23例)与对照组(23例),对照组给予卡马西平治疗,实验组在卡马西平治疗基础上联合甲钴胺治疗。结果实验组患者近期总有效率为91.3%,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远期总有效率为91.3%,高于对照组,P<0.O5。结论对于叉神经痛患者给予甲钴胺联合卡马西平治疗可有效缓解个体症状,远期疗效好。

  • 标签: 甲钴胺 卡马西平 三叉神经痛
  • 简介:摘要目的对第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进行调查并分析其药理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期间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针对用药频率、药物剂型进行统计。结果研究时段内,我院第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的使用频次与构成比较第一代与第二代低,较代复方制剂与第四代多高,差异鲜明,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第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的DDDS仅次于第二代。结论第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在我院的使用良好,且其患者接受度较好,具有很好的应用趋势,对于改善我院用药结构,提升用药科学性上,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 第三代 药理分析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奥卡西平治疗原发性叉神经痛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0年1月-2013年12月神经内科收治的102例原发性叉神经痛住院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奥卡西平治疗,观察记录两组患者在治疗2周后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进行比较和统计学分析。结果经2周的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6.08%(49/5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39%(41/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6.04,P=0.01)。观察组的不良反应率为7.84%(4/51),对照组的不良反应率为5.88%(3/5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字2=0.00,P=1.00)。结论采用奥卡西平治疗原发性叉神经痛具有良好疗效,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安全性高,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原发性三又神经痛 奥卡西平 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