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临床检验中血清分离胶对检验结果中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随机从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来我院进行血液生化临床检验的患者中选取200例血液样本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并根据检验的先后顺序,将上述血样划分为对照组(n=100例)和研究组(n=100例)。对照组血样通过普通真空玻璃采血管进行采集,研究组血样通过血清分离胶采血管进行采集。经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验,分别对比两组患者的生化指标检出情况。结果研究组血样的GLU、LDH、CK、AST,以及AMY等生化指标的检出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临床检验中使用血清分离胶采血管采集血液样本,有助于加速血样凝固,保证血清稳定性,提升生化指标的检出准确率,值得在临床范围内大面积推广和应用。

  • 标签: 临床检验 血清分离胶 检验结果 生化指标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乙肝5项指标定量与定性检测结果的差异及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2月~2021年3月期间收治的112例门诊及住院乙肝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抽取所有研究对象晨起空腹静脉血3~5ml作为血清样本,进行乙肝5项指标的定量与定性检测,对2种检测方法下乙肝5项指标阳性结果进行分析与比较。结果:定量检测的检验得出,乙肝5项指标阳性例数分别为,HBsAb(25例)、HBsAg(71例)、HBcAb(72例)、HBeAb(29例)、HBeAg(27例),在定性检测的检验下得出,乙肝5项指标阳性例数分别为HBsAb(20例)、HBsAg(69例)、HBcAb(74例)、HBeAb(32例)、HBeAg(26例),2组乙肝5项指标阳性例数差异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2种检测方法下,乙肝5项指标共有13例出现不同检测结果,通过对比得出,定性检测乙肝5项指标的阳性符合率分别为HBsAb(91.6%)、HBsAg(97.1%)、HBcAb(96.2%)、HBeAb(97.3%)、HBeAg(100%)。结论:乙肝5项指标定性检测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会受到操作方法及多种外界因素的干扰而造成假阳性以及假阴性的检验结果,定量检测的敏感度以及稳定性相比定性检测更高,且受外界干扰因素相对更少,具有较高的临床使用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乙肝五项指标 定量检测 定性检测 结果差异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用溶栓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将其分为采用溶栓治疗的观察组和常规治疗的对照组,各28例。对两组患者心电图、血清CK-MB峰值、临床症状等指标进行检验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血管再通率和治疗有效率。结果 观察组各项指标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均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急诊溶栓 血管再通率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凝血检验指标在弥漫性血管内凝血诊断中的作用与效果。方法 于我院 2018年 4月 -2019年 4月间收治的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患者中随机抽取 62例为试验组研究对象, 62例患者均行凝血指标检查。并随机选取 62例同期进行凝血指标检查的健康人员为对照组研究对象,比较两组检验后的内源性凝血状态和纤维蛋白时间以及外源性凝血状态和纤维蛋白原含量。结果试验组患者检查后的 APTT和 TT以及 PT等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检查后的 APTT和 TT以及 PT等指标,两组数据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 P<0.05)。试验组患者检查后的 FIB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检查后的 FIB指标, P<0.05,两组数据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 在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疾病的诊断过程中,通过凝血检验指标检查可以准确、快速的筛选出发病者。其作用与效果均非常显著,针对患者不同指标的异常情况来进行针对性治疗,有利于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 ,促进患者的身体康复,临床推广价值显著。

  • 标签: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凝血检验指标 诊断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社区慢性病管理用于糖尿病前期的价值。方法:2019年1月-2021年1月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诊糖尿病前期病患80例,随机均分2组。研究组采取社区慢性病管理,对照组行常规管理。对比糖代谢指标。结果:针对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和餐后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研究针对性护理对冠心病合并高血压老年患者血脂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2020年06月-2021年06月期间收治的70例冠心病合并高血压老年患者进行此次研究,按照随机分组的方法将所有患者均分为参照组(35例)和研究组(35例)两组。其中给予传统护理的为参照组,给予针对性护理的为研究组,比较两组血脂相关指标及血压。结果 研究组患者三酰甘油和总胆固醇等血脂指标均明显优于参照组(P<0.05),收缩压和舒张压明显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 针对性护理对冠心病合并高血压老年患者血脂相关指标具有积极影响,起到良好的降脂降压效果,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针对性护理 冠心病合并高血压 血脂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采用药物指导干预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1年9月期间我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11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其中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而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再运用药物指导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不合理用药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生化指标 糖尿病 药物指导 合理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 在骨折手术后,针对气血亏虚证患者开展治疗的过程中,使用自拟益气养血汤,分析这种药物为营养指标产生的影响。  方法 随机选择80例患者,所有患者全部为骨折患者,需要接受手术治疗,收治开始时间为2021年4月15日,结束时间为2022年1月,随机均分,A组使用左旋糖酐铁片,B组额外使用自拟益气养血汤,分析两种不同治疗方法为营养指标产生的影响。  结果

  • 标签: 自拟益气养血汤 骨折 手术 气血亏虚证 营养指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输血或手术前患者感染性指标检测在医院感染控制中的意义。方法:选取2021年2月-2022年2月我院收治的需要在本院接受输血或手术治疗的患者22484例。所有患者均抽取血液样本进行梅毒螺旋体血清抗体(抗-TP)、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抗-HIV1+2)、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和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检测。统计分析所有患者的检测情况、抗-HIV1+2阳性合并其它感染的情况、抗-TP或(和)抗-HCV、HBsAg重复感染的情况。结果:在所有22484例患者当中,检测的四项指标当中至少有一项指标阳性的患者总共有5039例(22.41%);检测结果提示,HBsAg阳性者4647例(20.67%)、抗-HIV1+2阳性者20例(0.09%)、抗-TP阳性者370例(1.65%)、抗-HCV阳性者74例(0.33%)。在所有20例抗-HIV1+2阳性者当中,共有11例抗-HIV1+2阳性合并其它感染的患者。其中,抗-HIV1+2+抗-TP患者7例(63.64%)、抗-HIV1+2+HBsAg患者3例(27.27%)、抗-HIV1+2+抗-HCV患者1例(9.09%)。抗-HCV+HBsAg合并感染患者21例,抗-TP+HBsAg合并感染患者30例,抗-TP+抗-HCV合并感染患者5例,抗-TP+抗-HCV+HBsAg合并感染患者1例。结论:部分患者在输血或手术前就已经患有一种或者多种感染性疾病。在进行输血或手术治疗之前,对于患者的相关感染性指标进行常规检测,能够对患者的血液性传染性疾病的感染情况进行明确,对于防范医疗纠纷,有效地防控医院感染具有十分重要的积极意义。

  • 标签: 输血 手术 血液性传染病 交叉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脑梗死治疗中,高压氧联合血管内介入治疗对患者氧化应激指标的影响。方法 采取对照实验形式,将2022年月1月-2022年12月56例脑梗死患者均分为2组,组间人数相等(均为28例);以单纯血管内介入治疗为主导治疗常规组患者,以高压氧联合血管内介入治疗为主导治疗探究组患者,观察、比较2组治疗前、后氧化应激指标。结果 探究组治疗后SOD、GSH-Px指标水平对比常规组显著更高,MDA指标水平对比常规组显著更低(P

  • 标签: 脑梗死 高压氧 血管内介入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放射医护人员职业健康体检相关指标并提出针对性的防护建议。方法 选取2021年12月至2022年12月在我院就职的56名医护人员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是否在放射科工作过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为放射科医护人员,观察组为非放射科医护人员,每组各28名,检测并分析两组医护人员的各项血液指标。结果 观察组各项血液检查指标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放射科医护人员血小板计数(PLT)相较于非放射科医护人员更低,需要采取防护措施。

  • 标签: 放射科 医护人员 健康体检 防护建议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集束化护理对新生儿肺炎患儿血气指标与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以72例新生儿肺炎患儿为例,均于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我院治疗,随机分为2组,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对照组36例)和集束化护理(观察组36例),分别在护理前后,检测两组血气指标评估两组康复效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PaO2、SpO2水平更高,PaCO2水平更低,(P<0.05);观察组各时间较对照组更短,(P<0.05)。结论:对于新生儿肺炎患儿,治疗的同时应用集束化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儿的血气指标,促进其病情的康复。

  • 标签: 集束化护理 新生儿 肺炎 血气指标 康复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中西医结合特色护理在肠梗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录2023.1——2024.1期间于我院接受治疗的肠梗阻患者,合计收录样本量为50例,将其应用摸球法进行分组并开展不同临床护理手段,比较组间护理效果差异。纳入对照组、观察组样本量均有25例,所对应的护理方案为西医特色护理、中西医结合特色护理。结果:评价两组治疗效果,观察组评价值96.00%高于对照组评价值76.00%,P<0.05。患者肛门排气、肠鸣音恢复、排便及腹痛消失所需时长均以观察组更短,P<0.05。结论:在肠梗阻患者中应用中西医结合特色护理,对于提升患者治疗效果、促进其相关症状尽快改善的价值显著。

  • 标签: 肠梗阻 中西医结合特色护理 治疗效果 症状改善
  • 简介:摘要:慢性疾病是全球面临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之一,给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在寻求更多有效治疗方法的同时,中医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宝贵资源,受到了广泛关注。本研究旨在对中医治疗在慢性疾病管理中的应用与效果进行评估,并整合分析各项研究的结果,为中医在慢性疾病管理中的实践提供科学依据和指导,进一步推动中医在现代医学领域的发展。

  • 标签: 中医 慢性疾病管理 应用 效果评估 研究
  • 简介:摘 要:类风湿关节炎是临床上常见的风湿免疫系统性疾病,以滑膜炎为基本病理改变,表现为足、手小关节出现侵袭性、对称性、多关节、慢性关节炎症,患者往往合并血清类风湿因子阳性、关节外器官受累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选择有效的检查方法对于提高疗效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主要讨论在类风湿关节炎评估中应用肌骨超声的临床意义,现报道如下。

  • 标签: 肌骨超声 类风湿 关节炎 评估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肾结石患者围术期中快速康复护理的实施效果评估。方法此次调查以随机的方式进行,共选取66例病例进行调查和分析,选取时间为2017年5月-2018年9月。根据随机方式将病例分为2个小组,参考组和研究组,分组均分得33例。参考组运用了常规护理方式。研究组运用了快速康复护理方式。分析两组病例最终护理结果。结果参考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首次排便时间、首次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和研究组相比较高,经对比结果证实,两组之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快速康复护理可应用在肾结石护理中,护理效果明显,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 标签: 快速康复 肾结石 围术期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肺潮气监测在儿童急性支气管肺炎中的评估作用。方法选取急性支气管肺炎患儿200名纳入实验组和健康体检儿童200名纳入对照组,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儿童进行费潮气监测。结果急性期实验组患儿RR高于对照组,V/kg、TPTEF/TE、VPEF/VE、TEF25%、TEF50%均低于对照组,实验组患儿急性期RR高于缓解期,TI/TE、TV/kg、TPTEF/TE、VPEF/VE、TEF25%、TEF50%均低于缓解期,实验组患儿缓解期TI/TE、TPTEF/TE、VPEF/VE、TEF25%、TEF50%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肺潮气能够高效准确的检测儿童的肺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肺潮气 儿童 急性支气管炎 评估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