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4
47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病毒性肺炎患者应用人性化护理的效果进行观察。方法:在因病毒性肺炎于我院接受治疗的患者中抽取100例,并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0例,前者应用常规护理,后者应用人性化护理,对比护理效果。结果:从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呼吸困难缓解时间、咳嗽及咳痰消失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来看,对照组均不如试验组,t=6.524,6.447,7.301,7.554;P

  • 标签: 人性化护理 病毒性肺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参附注射液对脓毒性休克大鼠心肌损伤的影响。方法:选取20只脓毒性休克大鼠,随机分为观察组(参附注射液)和对照组(不采用参附注射液治疗)每组10只。通过改良盲肠结扎穿孔方法对脓毒性休克模型进行复制,对术后18小时心肌组织病理改变情况进行观察。结果:相比对照组,观察组心肌组织中核转录因子-КB、细胞间粘附分子-1的阳性表达均较低(P<0.05)。结论:参附注射液能够对脓毒性休克大鼠的核转录因子-КB活性产生抑制作用,并抑制细胞间粘附分子-1的表达,进而发挥保护心肌的作用。

  • 标签: 参附注射液 脓毒性休克大鼠 心肌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乙肝预防工作中采取综合防治措施教育时的作用。方法:2020年1月~2022年1月期间,选择本市100例接受乙肝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取综合防治措施教育,对照组仅予以常规管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满意率以及健康行为的遵循率。结果:观察组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健康行为的遵循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防治措施教育在乙肝预防工作中可提高满意度和健康行为的遵循率,有应用价值。

  • 标签: 综合防治措施教育 乙肝预防 满意率
  • 简介:目的利用排队理论来模拟医院的病人流程,寻找优化病人流程,提高医院效率的方法。方法以门诊分诊过程为分析重点,设计相应的排队数学模型,并从分诊人员的数量、熟练程度以及准确率等方面进行模拟分析。结果模拟显示分诊人员的分诊效率和分诊准确率与结果均呈非线性关系,提示在一定范围内,人员分诊效率和准确率的提升会大大缩短门诊分诊时间,从而改善病人流程。结论排队模型能在一定程度上模拟医院病人流程,并为改善病人流程,提高就诊效率提供理论上的参考。

  • 标签: 排队模型 病人流程 优化
  • 简介:立足于我国医疗卫生行业实际背景,以探究医院间战略协作联合发展机制为方向,创新性地提出了"资源转化→产品孵化→效益深化"三阶段概念模型,并以国内某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为研究对象,通过调研统计分析,对运行机制进行深度挖掘,为实际工作提供了系统理论支持及直观数据参考。

  • 标签: 资源共享 战略协作 联合发展 效应量 医院
  • 简介:目的探讨KANO分析模型在医院门诊管理及服务质量改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6月医院门诊患者为调研对象,采用基于KANO分析模型调查问卷,对门诊服务指标进行归类分析。2014年7—12月对必备指标进行改善、优化,魅力和期望指标提高后,比较2015年、2014年门诊患者的满意度情况。结果门诊服务经优化改善后,门诊就医环境、门诊标识,医师和护士的工作,患者等候时间,工作人员态度,门诊费用,共6项服务指标的满意度情况均高于2014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KANO分析模型运用于门诊服务的调研,有助于门诊管理提高基本质量,完善一维质量,创建魅力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

  • 标签: KANO分析模型 服务质量 门诊管理 患者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测量宫颈长度预测双胎自然早产的临床价值。方法:于2019年3月至2020年6月在我市妇幼保健院选择双胎早产孕妇150例,按不同测量方法分为3组,每组50例。分别用经腹超声、经阴道超声和经阴道超声测定双胎胎儿宫颈长度,比较分析双胎儿宫颈长度与自然早产的关系。结果:三组检测孕妇CL

  • 标签: 超声测量 宫颈角预测 双胎早产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故障预测与健康管理(prognostic and health management,PHM)是一种先进的视情维修,感知并预测设备故障发生的时限,可有效规避事后维修的弊端,并预防维修的过度,其理念和技术注重了解和预测设备的故障发生几率,或在出现未预测到的故障时,维修决策系统如何快速准确的开展维修工作,可有效提高设备开机率,并大幅降低使用周期内的维修频率和费用。基于此,以下对医疗设备故障预测与健康管理体系结构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 标签: 医疗设备故障预测 健康管理体系 结构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Ⅱ期心脏康复中心肺健康改善的预测因素。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1月-2023年1月)治疗的Ⅱ期心脏康复患者200例,对影响其心肺健康改善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患者的心肺健康改善状况和其年龄、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吸烟和左心室功能障碍等因素之间的差异显著(P<0.05);且基线特征之间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吸烟、左心室功能障碍及基线适应性不足等因素都会影响患者的代谢当量,继而对Ⅱ期心脏康复患者的心肺健康改善状况造成影响。

  • 标签: Ⅱ期心脏康复 心肺健康改善 预测因素
  • 简介:摘要: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医疗器械在医疗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医疗器械的可靠性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对医疗器械的可靠性进行分析和故障预测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首先介绍了医疗器械可靠性的重要性,然后详细阐述了医疗器械可靠性分析和故障预测,最后提出了提高医疗器械可靠性的措施和建议。

  • 标签: 医疗器械 可靠性分析 故障预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松节油腹部按摩对缓解病毒性肝炎腹胀患者的疗效。方法:研究资料为本院于 2018年 5月至 2019年 5月期间收治的病毒性肝炎腹胀患者,共 76例随机分组,对照组为枸橼酸莫沙必利治疗,观察组增加松节油腹部按摩治疗,各 38例,评价两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 94.74%,高于对照组 78.95%,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 2.63%,与对照组 5.26%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针对病毒性肝炎腹胀患者采用松节油腹部按摩治疗可进一步提高疗效,减轻腹胀,而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治疗价值较高,值得推广。

  • 标签: 松节油 腹部按摩 病毒性肝炎 腹胀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病毒性肝病患者临床诊断中使用生化检验技术起到的效果和作用。方法:本次实验时间为2020年1月至2022年6月,实验对象为该时间段在本院收治病毒性肝病患者50例,该50例患者为观察组。之后选取该时间段50例健康体检群众为对照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均进行生化检验,之后对两组患者一般生化指标、新型生化指标数据进行对比。结果:通过实验结果可以得知,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新型生化指标以及一般生化指标等多个方面都存在较大差异(P<0.05)。结论:为病毒性肝病患者使用生化检验技术进行诊断,能够明确了解患者各项临床生化指标的异常地方,也能根据检测结果为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 标签: 病毒性肝病 临床诊断 生化检验技术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动态脑电图与常规脑电图应用于病毒性脑炎诊断的效果。方法选定本院在2017年12月到2018年8月接诊的174例病毒性脑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87例(动态脑电图)与对照组87例(常规脑电图),比较两组重、中及轻度各项检出率指标。结果观察组治疗后在总检出率指标上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动态脑电图方法可有效提高病毒性脑炎患儿的检出率,临床价值较高。

  • 标签: 病毒性脑炎 动态脑电图 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 针对病毒性肝炎患者,研究分析血常规及生化检验的临床效果。方法 以 2019年 5月 ~2020年 5月我院收录的总计 73例患者为对象作为观察组,并将同时间段的 73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皆进行血常规及生化检验,分析两种检验方式的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白细胞、中性粒细胞以及中性粒细胞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淋巴细胞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有统计学差异( P <0.05 )。观察组的 A/G以及 ALB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 ALT以及 TBIL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有统计学差异( P <0.05 )。结论 血常规及生化检验对临床病毒性肝炎的诊断有较好的效果,降低了误诊漏诊的情况出现,从而为该病的诊断提供有效的检验数据依据。

  • 标签: 病毒性肝炎 血常规 生化检验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不同治疗方式对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纤维化的临床效果,探讨针对肝纤维化等病理机制所要采用的护理对策。方法收集我院2013年8月-2015年6月期间诊治的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5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27例。对照组采用除去肝损伤病因治疗,治疗组采用缓解炎症损害治疗,疗程均为4个月。结果两组治疗后各项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有效率为88.89%,对照组有效率为81.48%。结论采用除去肝损伤病因治疗具有较好的抗纤维化作用,针对此种治疗方法进行的护理治疗可改善患者症状。

  • 标签: 乙型病毒肝炎 肝纤维化 治疗与护理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