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1
211 个结果
  • 简介:相较于一部完整的中国艺术通史而言,《荆楚文库·楚艺术史》(以下简称《楚艺术史》)是一个具有显著自身特质的独立结构。“楚人不沾周文化之利益,亦不受周文化之拘束,故其人多有极新之思想。”地缘上居于江汉流域的“楚”有着极其复杂的构成,它既吸收了北方殷周文化,又容纳了南方蛮夷文化,与周文化相比有着更多的宗教色彩和自然气息。

  • 标签: 艺术史 文库 荆楚 殷周文化 气象 中国艺术
  • 简介:四川美术学院未来的发展,不仅需要创新,更需要回溯悠久的历史传统,在当代现实和丰富历史的交叉轴中,寻求灵感和资源。

  • 标签: 创新 历史传统 当代
  • 简介:四川美术学院具有持续性的全国影响。作者作为1982年、1984年和今天展览的见证者,见证了川美30多年的创作历程。中国当代艺术开场是从川美开始的,"伤痕"与"乡土"之后,四川美院在各个不同的历史时期都有新的艺术家涌现,都有代表性的作品,没有断代,有很好的创作传统,这尤其难得。

  • 标签: 学院艺术 学统
  • 简介:"笔墨当随时代"是清初大画家石涛在《大涤子题画诗跋·跋画》中首先提出的,他的原文是:"笔墨当随时代,犹诗文风气所转。上古之画迹简而意淡,如汉魏六朝之句然;中古之画如晚唐之句,虽清洒而渐渐薄矣;到元则如阮籍、王粲矣,倪黄辈如口诵陶潜之句,悲佳人之屡沐,从白水以枯煎,恐无复佳矣。"石涛所说的"笔墨",当然不是指狭义上的用笔和用墨,而是指大"艺术"的范畴。

  • 标签: 大涤子题画诗跋 石涛 汉魏六朝 法国艺术 用墨 画迹
  • 简介:四川美院艺术创作上的成就,得益于多个因素,是对原有文脉的拓展与延伸,体现了对时代、社会的关注,自由、包容的创作氛围,传承与超越的激情,以及发散与聚合所释放出的能量。

  • 标签: 学院艺术 现实 自由
  • 简介: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的作品范例以最直观的图片形式在教材中呈现.体现着编者的意图.体现着美术新课程每一课时教学目标中的所要达到的具体技能标准。引导学生与作品范例展开对话是学生美术创作的前导环节.是学生积累美术素养的重要环节.

  • 标签: 美术作品 图像时代 对话 小学 组织 美术课堂教学
  • 简介:张继,字续之,号四融斋主,一九六三年生于河南。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政治部文艺创作室主任及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国书法家协会隶书专业委员会秘书长、中国书协培训中心张继书法工作室导师、东方印社社长、中华诗词学会会员等。书法、篆刻作品曾入选全国

  • 标签:
  • 简介:书法大家问题,是当今书法界应当认真思考的问题。二〇〇六年十一月,胡锦涛总书记站在建设先进文化的高度,从满足最广大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出发,《在中国文联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协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要制定规划、完善政策、增加投入、改善条件,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积极扶持和表彰奖励优秀文艺人才和文艺作品,形成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机制,特别是要积极培养德艺双馨

  • 标签: 中国书法 书法思考 书法经典
  • 简介:1997年5月,香港回归前夕,我参观了一个不平常的画展,就是李延声创作的《魂系山河》画卷的展览。当我走近展厅,首先被六十多米的空前巨著的强大气势、张力和沉沉的历史感所震撼。细细观赏后,我又为画面所表现的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所深深感动。这是我参观画展极少有的感觉。为此,我当场表示,要为这样艺术巨构写点什么。我不想就作品好在什么地方,作太具体的分析,这可以留给评论家去做文章,只想作为一个画家,一个同是人物画的同行,来谈几点感想。第一,我为画家的魄力与勇气、不赶时髦不追潮流的精神叫好。中国画在80年代,向西方现代派学习是大潮流,追求前卫、先锋是时髦。90年代以来,进入艺术市场成为一个大潮流,而以笔墨中心论的回归传统,又成为新的时尚。十多年来,种种原因使

  • 标签: 中国画 现实主义精神 人物画 西方现代派 中心论 艺术感染力
  • 简介:中国画作为绘画的一种,是以其独特的笔墨语言来传达思想情感的。任何画家的作品,无不根植于时代和来源于生活。莫淅的作品讲笔墨、重写意、显个性、蕴学养。她的审美倾向,注重强调造型的完整性和中国画的意境。她的作品,在艺术思考和表现形式上,通过传统笔墨语言用笔用墨的浓、淡、干、湿,使画面丰富多彩、厚重。加之她与生俱来的较深厚的音乐修养,让音乐陶冶出她绘画中明快的节奏和诗意的抒情。从她作品的风格上,笔法的力度上,体现出鲜明的音乐感和装饰美。她的画像如跳动的音符,激越着铿锵的韵律--综观她多幅作品,都使人获此不同程度的感受。

  • 标签: 山水画作品 笔墨语言 传统 品读 精华 音乐修养
  • 简介:2011年3月23日,"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现代经典美术作品展"在新落成的国家博物馆中央大厅开幕,虽然这是国博诸多开馆展览中的一个,却具有特殊的意义。从1951年开始,国家博物馆前身之一的中国革命博物馆就开始组织革命历史题材的美术创作,经历1959年、1964年、1972年,四次大规模的历史题材的美术创作,创作了一大批在新中国美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美术作品.

  • 标签: 中国国家博物馆 价值观 多元化 革命历史题材 中国革命博物馆 美术创作
  • 简介:本文首先围绕中晚唐(9世纪)美术史家张彦远的个人家世、郡望、家宅旧第、他的生平仕履等等问题做了一次较全面的梳理。然后,透过他的家世,结合中晚唐历史政治背景,广泛检索史料,发见其父祖辈交从联系和政治结交圈子的线索,从而得出他的家族与李德裕等属同一政治集团的论断,并对其家世盛衰、所历历史事件略微作了探讨,为更深入解析张彦远的个人世界及历史环境对他的影响提供了新的切入点。

  • 标签: 张彦远 历代名画记 郡望 李德裕
  • 简介:由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美术家协会、浙江省文化厅联合主办的“时代心象——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画院院展”于6月2日在浙江美术馆隆重开幕。中国艺术研究院党委书记张庆善,浙江省文化厅副厅长田宇原,中国美术学院副院长王赞,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画院院长田黎明,中国美术馆副馆长梁江,浙江文化厅艺术处处长尤炳秋,

  • 标签: 中国艺术研究院 画院 心象 中国美术家协会 中国美术馆 中国美术学院
  • 简介:在深入学习党的十九大报告,迎接鲁艺成立八十周年和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的日子里,鲁迅美术学院喜获"国家艺术基金"专项资助,举办全国连环画青年创作人才培养班的殊荣。为弘扬鲁艺精神,我院邀请了赵怀力教授做了《走向大鲁艺——新时代我们的使命》讲座,受到学员们的高度赞誉。

  • 标签: 艺术工作者 连环画 鲁迅美术学院 改革开放 专项资助 人才培养
  • 简介:1我们生活在突出多样性、创造性的艺术新时代,作为这个时代的山水画家,以怎样的视觉和认识去观察生活,感悟当代人身边的山山水水、反映当代人对自然造化的真切情感,进而创造时代性的崭新的审美样式,我想这是当代山水画家无不共同关注的重要课题。在实现这一从精神领悟感知到实际的理性表现的心理历程中,技法功用无疑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技法因素是个独立的体系,能否巧妙地连结“自然

  • 标签: 山水画创作 技法因素 创造性 中国山水画 表现技法 审美样式
  • 简介:△我们看古画,首先看这幅画的时代气息。北宋不同于元代,南宋不同于明初。即使是优孟衣冠,刻意模仿,终逃不出作者所处的时代气息。△自来大家,往往能在粗中带细,细中带粗,大中见小,小中见大。写意用工笔打底,看似粗服乱头,其势似急风骤雨,而在关键之处,交代清楚,一丝不苟。工笔间写意,看似精工细琢,而下笔挥洒自如,毫不经意,方见功夫。△杂采诸家,或自心造,要当绝去匠习,与古无悖。

  • 标签: 时代气息 陆俨少 画论 工笔 写意
  • 简介:郭:据我了解,在我国美术院校您是最早从事比较美术教学的,您能谈谈最初的构想吗?袁:我是从1987年在系领导的支持下于我所在的中央美院美术史系开办了"中外美术交流与比较"专题讲座,对我来说,这就是"比较美术"的雏型。在此基础上,高教出版社出版了我的《比较美术教程》(1998年6月;1999年6月第二次印刷)。当然,这个《教程》

  • 标签: 美术院校 中国美术史 林风眠 美术交流 吴冠中 中西绘画
  • 简介:中国书协主席张海先生近期发表宏文《时代呼唤中国书法经典大家》(《光明日报》二〇〇八年七月十一日第十一版),认为“打造经典,推出大家,努力推动中国当代书法艺术大发展大繁荣,是新时代的课题。”这是一个富有学术前瞻性和现实指导性的重要论题,对中国书法的深入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经典和大家密不可分,经典成就大家,大家造就经典。经典之作的产生和书法大家的出现始终是书法艺术繁荣发展最为重要的标志。王羲之与《兰亭序》,颜

  • 标签: 中国书法 书法经典 创造经典
  • 简介:这是一个“视觉智能”的时代。也是一个“世界图像”的时代。亦即约翰·伯格所言:“今天的我们总是以一种前人没用过的方式去观看艺术品。”(JohnBerger,WayofSeeing,NewYork:Penguin,1972.)我们又何尝不是以一种前人没用过的方式来观看与记录发生着的时代。随着数码影像的普及,视觉观看变成一种快餐消费,也造成一种虚浮、空洞和幻觉的影像堆砌。那么我们如何留下这个时代与我们在这个时代的痕迹呢?“小影像,大时代”正尝试给我们提供这样的启示。

  • 标签: 小影像 大时代 记录 发生 世界图像 视觉智能
  • 简介:四川美院的创作总是能够把握时代的脉搏,站在时代的前列,体现时代的精神。应该梳理历史,弘扬川美艺术的精神。20世纪80年代的启蒙思潮,20世纪80年代后期的先锋思潮,20世纪90年代的国际文化语境和文化思潮中,以及在后现代思潮的影响下,四川美院都积极地把握和探险艺术的发展方向,取得了突出的成绩。川美发挥个体的创造性以应对当代艺术史的终结,未来还会有巨大的潜力。

  • 标签: 艺术精神 时代精神 先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