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5 个结果
  • 简介:幼忱,你是一个强者──读孙幼忱自传小说《山连着山》苗欣这是一极有现实意义,值得郑重地向青少年们推荐的书。幼忱笔下的世界,不只是有欢乐、有花朵、有歌声……相反,他在自己的书里,展现了一个残疾人所经受的种种困难以及他所遭遇的种种挫折,同时,更以热情的...

  • 标签: 自传体小说 儿童文学作家 少年儿童 青少年读者 文学事业 儿童文学创作
  • 简介:在1994年的最后一天,在邕的广西部分学者、文艺评论家、作家和出版家28人,济济一堂,怀着特殊的心情,出席了由广西出版家协会主办的《八桂俊杰丛书》研讨会。《八桂俊杰丛书》是近年广西出版界和文学界一个令人瞩目的重点工程。它由接力出版社策划并出版,我区29位作家撰写,是一套以我国历史上30个广西籍的重要的历史人物为传主的大型传记文学丛书,全套书30卷,共三百多万字。到目前为止,面世的已经有19本书。为了出好这套丛书,接力出版社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从选题策划、传主的选定、组织撰写、审读、评论研

  • 标签: 研讨会综述 传记文学 广西新闻出版局 出版家 文艺评论家 历史人物
  • 简介:儿童文学研究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逐渐成为一个兴盛的学术领地,呈现出多样化的态势;与此同时翻译研究也进行了诸如文化、伦理、认知、后殖民、社会学等转向,一时蔚为大观。不过儿童文学的翻译研究则由于其身份的双重边缘性,研究尚显不足。进入21世纪以来,这种局面有了较大改观,如2003年国际译界著名刊物Meta出了一期儿童文学翻译研究的专刊。而GillianLathey教授由劳特里奇出版社于2010出版的专著《译者在儿童文学翻译中的角色:隐身的讲故事人》(TheRoleofTranslatorsinChildren’sLiterature:InvisibleStorytellers),无疑为儿童文学翻译研究从边缘走向中心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本书作者Lathey现为英国儿童文学翻译研究中心主任,同时还担任两年一度的儿童文学翻译大奖MarshAward的评委。本书是一从公元8世纪一直谈到到现当代的英国儿童文学翻译通史,基本按时间顺序叙述翻译史实,叙述的重点放在19和20世纪。全书共12章,1~7章为第一分,8~12章为第二分。

  • 标签: 儿童文学翻译 译者的角色 讲故事 英国 隐身 通史
  • 简介:作为“70后”乡土文学创作的代表人物之一,作家叶炜的“乡土中国三曲”——《富矿》《后土》《福地》细致真实地展现了“70后”一代复杂而又独具个性的乡村记忆和经验。“三曲”既是作者有意识的依托乡村记忆对乡土风物的呈现和乡土精神的反思,又是作者承续千百年来的乡村集体记忆在作品中的无意识表达,还原展现作家自我内化的生命体验对乡土中国古老文明深层的关怀、投射和凝思。这极大地丰富了当下乡土文学表达的现代经验,拓展了乡土文学创作的多维空间。

  • 标签: 乡土文学 叶炜 乡土中国 集体无意识
  • 简介:17世纪中期的朝鲜,政治上党争激化,思想上出现了向朱子学一边倒的倾向。在当时的思想持续僵化的大环境中,霞谷郑齐斗(1649~1736)决然地选择阳明学,并继续将其发展,最终成为这一学说的集大成者。他选择阳明学并一直试图从中找到新的'活力'。郑霞谷并不是单纯地吸收阳明思想,而是把阳明学的主要核心思想要素与当时朝鲜学术的潮流加以整合,进而建立了自己独特的学说。霞谷对阳明思想的理解不仅具有一定的深度,还在某些特定的点上进行了'独辟蹊径'式的探索。本论文的主要目的是以郑霞谷之生平及对四句教的解释为中心,探究阳明思想的形成背景及其思想特征。

  • 标签: 郑霞谷 四句教 无善无恶 善恶无定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