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省水利厅在贯彻落实《条例》和各项法规中,以提高公务整体素质为中心,全面加强公务队伍建设,有力地促进了全省水利改革与发展。1993年以来先后五次被水利部评为全国水利系统先进单位,连续两次被省政府评为全省行政机关先进单位,并先后荣获省级文明机关和水利部文明单位荣誉称

  • 标签: 公务员素质 干部人事制度 业务培训 业务素质 交流轮岗制度 工作作风
  • 简介:优秀公务评定中的问题及对策徐以林,曾德龙公务年度考核,按比例评定优秀人员,连续三年被评定为优秀等次的,可晋升一级职务工资的规定,起到了激励先进,鞭策后进的作用。然而,在实际考核过程中,由于与之配套的措施不力等问题的影响,在评定优秀等次工作中出现了...

  • 标签: 公务员 年度考核 问题及对策 单位领导 考核程序 班子成员
  • 简介:随着国家各级行政机关精减和人员的分流,公务人员的数量减少了近一半,但其所担负的工作任务却有增无减,要求也越来越高。要在新的形势、新的环境和新的条件下,更好地履行好各级机关宏观调控指导、行政执法及服务等职能,广大公务人员必须坚持和做到“四心”。安心。当前,国家行政机关的重要地位、作用和较高的权威性,对社会仍然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和诱惑力,仍不失为年轻大学生择业之首选。但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和政企的分开,机关的宏观调控指导及服务等职能不断加强,而行政命令和行政干预的职能逐渐减少,也就是权力有所收缩;同时与外资企业和社会上效益好的单位相比,国家公务人员在工资、福利等方面均有较大差距,这些客观现实都对国家

  • 标签: 机关公务员 国家公务人员 人民群众 行政执法 “四心” 国家行政机关
  • 简介:《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法》(以下简称公务法)已经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于2005年4月27日审议通过,从2006年1月1日生效施行。公务法是我国干部人事管理方面第一部总章程性质的法律,它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管干部原则,依据宪法,结合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实践,以法律的形式明确了公务管理的基本制度公务法的颁布实施,是干部人事工作的一件大事,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中的一件大事。

  • 标签: 公务员法 十届全全国人大常委会 干部人事制度改革 中华人民共和国 民主与法制建设 干部人事管理
  • 简介:1999年3月16日,海南大特区诞生了一支以"陶冶情操、塑造形象、充实生活、活跃机关"为宗旨的公务合唱团。短短三年间,合唱团队伍日臻成熟,水平逐渐提高,影响不断扩大,现已成为省市大型文化活动中一支活跃的队伍;成为省直机关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力量,成为先进文化和高雅艺术在大特区的传播者和示

  • 标签: 机关公务员 大特区 合唱团 先进文化 精神文明建设 重要力量
  • 简介:《中国人事报》2007年4月27日报道,4月21日上午,湖北省从优秀村主职干部中考录乡镇公务笔试在各市州同时举行。2143名符合报考条件的村干部分别在17个考点77个考场角逐172个公务岗位。笔试成绩合格者,还将经过面试、组织考核、体检,以及在县(市、区)范围对拟录用人员名单予以7天以上的公示。据悉,湖北省是中央组织部确定的从优秀村干部中考录乡镇公务的五个试点省份之一,

  • 标签: 公务员 村干部 湖北省 考录 中央组织部 报考条件
  • 简介:千禧年的“7.12”,三秦大地首脑机关机构改革方案揭晓。省政府工作机构减少16.7%,部门内设机构减少25%左右,人员编制减少50%;省委工作机构在保持整体结构稳定的前提下个别调整,部门内设机构精简10%左右,人员编制减少20%。这意味着数千名国家公务既得的位置、权力、利益要调整变化,他们面临着一个现实而又紧迫的问题:自己的“饭碗”能不能保住?自己去干什么或自己能干什么?

  • 标签: 机构改革方案 工作机构 人员编制 国家公务员 内设机构 整体结构
  • 简介:环境领域公务监督过失是监督过失理论在特定主体和特定领域中的进一步延伸,具有责任的问接性、依附性,主体的特殊性与环境领域认定的特别复杂性等特征。环境领域中公务的范围特定,义务来源比较广泛。被监督的对象包括下级公务及行政相对人。犯罪形式只能是不作为,包括不干预违法的环境破坏行为和对于违法的核准或许可不加以撤销两大类。监督者责任的确定应参考相关法律并尊重实质的监督管理权限。信赖原则在该领域的适用也应当受到严格的限制。

  • 标签: 公务员 监督过失 环境犯罪 信赖原则
  • 简介:公务在职考核中的问题及对策李友鸿,王建平近两年,公务在职考核工作已在国家行政机关全面推开。这项工作的开展,对了解国家工作人员在职工作实际状况,并对其工作效率进行科学的评估,以期发挥国家工作人员的潜力,提高工作效能,有着十分积极的、重要的意义。由于...

  • 标签: 公务员 国家工作人员 考核制度 平时考核 在职 被考核者
  • 简介:<正>立法是推行公务制度的重要一步.培训作为整个公务制度重要一环,又贯穿于公务制度各环节之中,而且是一项基础性工作.建立培训的法规体系既是建立中国公务培训制度的目标,又是实施中国公务培训的保障.一、建立培训法规体系的指导原则公务培训立法作为我国整个社会主义立法工作的一部分,必须坚持一些基本原则,如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的原则、民主原则、从实际出发的原则,法制统一的原则等等.此外,依

  • 标签: 国家公务员培训 法规体系 培训法规 公务员制度 行政学院 宪法
  • 简介:为了深入了解我市今年机关新进公务的总体思想状况,进一步提高机关党组织凝聚青年、服务青年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市级机关工委研究室在公务初任培训现场,组织了一次新进公务思想状况调查活动。9月20日,在全市800名党政机关、社会团体新录用公务中,发放无记名问卷200份,收回有效问卷181份,收回率达95%。调查还采取了个别访谈的方式,与一些新进公务进行了交流。调查结

  • 标签: 公务员 上海 国家机关 思想政治工作 中国共产党 党组织
  • 简介:如果不是存在着这形同虚设的“组织把关”和“群众监督”,“史上最牛公务”又怎么可能产生呢?

  • 标签: 公务员 讽刺 群众监督
  • 简介:公务激励机制是政府引导公务的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以实现行政目标的过程,对激发和鼓舞公务工作热情与士气、提高政府行政效率有重要影响。当前我国公务激励机制存在着诸多问题,如物质激励手段单一、精神激励流于形式,行政文化不健全、内激励作用被忽略,竞争激励不足凸显、道德激励作用弱化,负激励操作不规范、监督约束机制不完善,激励不及时不适度、激励方法僵化形式化,等等。解决这些问题,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重人理念,建设机关部门的行政文化,制定科学合理的工资薪酬制度,完善制度管理的奖惩措施,健全岗位职务的晋升制度,完善工作绩效的考核制度

  • 标签: 公务员 激励机制 理性思考
  • 简介:南郑县公务考核成效显著南郑县扎实细致地进行了九五年度公务考核工作,全县应参加考核3252人,实参加考核3215人,参考率达99%,其中考核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531人。考核中,确定为优秀等次的417人,称职2725人,不称职4人,未确定等次的69人...

  • 标签: 公务员考核 南郑县 领导干部 考核工作 国家公务员 政绩考核
  • 简介:强化基层公务的法治观念,塑造其法治精神显得尤为重要,这将直接决定法治中国建设的进程和高度。基层公务法治精神的塑造,就是以法治思维、法治方式和法律途径解决问题的素质养成。

  • 标签: 基层 公务员 法治 精神
  • 简介:近几年,机关民主政治建设中注重并加强了选人用人方式的改革和创新。为了建立充满活力、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选人用人方式,组织人事部门大胆探索,努力实践,积累了一些新鲜经验,成功地探索并建立了竞争上岗制度。随着人事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尤其在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的形势下,采用竞争上岗方式为机关选人用人必将成为人员精简分流和优化公务队伍结构的有效手段。

  • 标签: 选人用人 机关 竞争上岗 公务员队伍 人员精简 民主政治建设
  • 简介:县级政府公务在整个公务序列里具有特殊性。县级政府在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形态中的地位和作用,与上级政府同级建制部门相比,具有不可比拟性。作为一个处级建制的政府及其科级建制的组成部门,承担着纷繁的涉及经济建设、社会事业综合管理与服务的职能。其显著特点:一是直接面向经济、面向农村、面向基层.是承上启下并融入大社会的“小政府”,而中央政府、省政府及省辖市政

  • 标签: 县级政府机构 公务员 能力素质 能力结构 能力标准 考评机制
  • 简介:我国公务培训制度是在总结、继承我国干部培训工作经验,借鉴各国公务培训的普遍做法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自1996年6月5日人事部根据《国家公务暂行条例》(以下简称《暂行条例》)发布《国家公务培训暂行规定》(以下简称《暂行规定》)以来,我国的公务培训工作正朝着有序化、系统化、法制化的轨道积极发展。

  • 标签: 公务员培训 中国 人事制度 《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 有序化 系统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