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低黏附培养板培养法建立人膀胱癌T24细胞三维培养模型,为膀胱癌治疗药物早期开发提供灵敏度高的体外筛选模型。方法采用1000个/孔-8000个/孔的密度将T24细胞接种至低黏附培养板中培养5天,或5000个/孔接种量培养12天,观察细胞球形态并考察不同细胞接种数量和不同培养时间对细胞球体积的影响。采用Westernblot比较二维培养及三维培养的T24细胞中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的表达变化。采用不同浓度的顺铂及丝裂霉素处理细胞,比较二维及三维培养的T24细胞对药物敏感差异。结果采用低黏附培养法T24细胞能形成形状较为规则的三维细胞球,且细胞球体积随着细胞接密度及培养时间的增加而增大;三维培养的T24细胞中Hif-1α的表达高于二维培养的T24细胞,且随着三维培养时间的增加而增加。三维培养方式下,丝裂霉素及顺铂的IC50值分为1.39μg/mL及18.29μg/mL,远高于二维培养条件下的0.10μg/mL及2.42μg/mL。结论采用低黏附培养板培养法建立的T24细胞三维培养模型具有操作简便、快速,预测准确率高的优点,是理想的膀胱癌治疗药物早期开发体外活性筛选模型。

  • 标签: 低黏附培养法 三维培养 膀胱癌 T24细胞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小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主要病原菌及药敏性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机械通气t>48h,发生VAP的71例患儿气管插管下取痰作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71例VAP患儿取标本l48份检出病原菌86株,革兰氏阴性菌占76.7%。其中肺炎克雷伯杆菌、铜绿假单胞菌、不动产杆菌为主要病原菌,近年金葡菌也成为感染主要病原菌。前三者对泰能及环丙沙星敏感,后者对万古霉素敏感,对泰能较敏感。结论革兰氏阴性菌是小儿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的主要病原菌,近年金葡菌感染有增多趋势,而VAP病原菌耐药性多,应根据药敏试验选择抗生素积极防治。

  • 标签: 儿童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病原菌 药敏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病原菌及药物敏感。方法选取我院于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100例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对其进行病原体检查与药物敏感试验,回顾性分析所选患者病原菌特征及药物敏感的具体情况。结果在所选患者分离出的病原体中,革兰阴性杆菌最为常见,克雷伯杆菌、鲍曼不动杆菌、大肠埃希菌也比较多见。这些细菌对于绝大部分的抗生素药物有较强的耐药性,但是对哌拉西林、环丙沙星等有较好的敏感。结论我院所在地区社区获得性肺炎的致病病菌主要为革兰阴性杆菌,在临床治疗中应合理选择抗生素,保证治疗效果。

  • 标签: 社区获得性肺炎 病原菌 药物 敏感性
  • 简介:目的评价3种棘白菌素类药物(卡泊芬净、米卡芬净、阿尼多芬净)体外对氟康唑耐药念珠菌的药物敏感。方法采用微量液体稀释法和琼脂稀释法测定最小抑制浓度(MIC)。结果微量液体稀释法:59株耐药白念珠菌3种药物MIC50均为0.06μg/mL,米卡芬净、阿尼多芬净的MIC范围均为0.015~0.125μg/mL,卡泊芬净为0.015~0.25μg/mL;8株耐药光滑念珠菌MIC值均为0.063μg/mL。琼脂稀释法:59株耐药白念珠菌和8株耐药光滑念珠菌3种药物MIC值均为0.063μg/mL。结论3种棘白菌素类药物可能具有治疗氟康唑耐药的念珠菌感染的临床价值。

  • 标签: 棘白菌素 念珠菌 最小抑制浓度
  • 简介:目的:探讨法尼醇处理对不同生长状态白念珠菌的氟康唑药物敏感的影响。方法:体外构建浮游状态白念珠菌和成熟生物膜状态白念珠菌;法尼醇处理后,用甲基四氮盐(XTT)法检测浮游状态和生物膜状态白念珠菌细胞活性的改变。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法尼醇处理后的浮游状态白念珠菌对氟康唑的敏感无明显改变(P〉0.05),而生物膜状态白念珠菌对氟康唑的敏感增高(P〈0.05)。结论:法尼醇可以增加白念珠菌生物膜对药物敏感

  • 标签: 白念珠菌 浮游 生物膜 法尼醇 药物敏感性
  • 简介:目的:分析脊柱手术术后切口感染的致病菌分布特点及药物敏感,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指导。方法收集2004年6月—2014年6月在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骨科行脊柱手术后发生切口感染的16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其切口分泌物或脓液的细菌培养药物敏感实验结果。结果共培养分离出致病菌173株。其中革兰阴性菌(G^-)114株(65.9%),前3位分别是铜绿假单胞菌32株(18.5%)、鲍曼不动杆菌28株(16.2%)、肺炎克雷伯杆菌21株(12.1%);革兰阳性菌(G^+)54株(31.2%),前3位分别是金黄色葡萄球菌22株(12.7%)、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10株(5.8%)及表皮葡萄球菌8株(4.6%);真菌感染5株(2.9%)。革兰阴性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敏感最高,对青霉素敏感最低,对氨苄西林、哌拉西林敏感也较低。革兰阳性菌对万古霉素敏感最高,对青霉素敏感最低。结论革兰阴性菌及革兰阳性菌在脊柱手术后切口感染中均较常见,且革兰阴性菌较革兰阳性菌所占比例更高,临床应根据细菌培养和药敏实验结果合理选用抗生素。

  • 标签: 脊柱疾病 外科伤口感染 细菌 微生物敏感性试验
  • 简介:目的:分析引起真菌性尿路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和药敏特点。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4年5月北京友谊医院各临床科室送检的无菌留取清洁中段尿行普通细菌培养或真菌培养,定量接种10μL进行培养,≥104cfu/mL判断为真菌性尿路感染;阳性标本纯菌落接种至科玛嘉显色培养基进行菌种鉴定,同时ATB‐FUNGUS3试剂进行药敏测定。结果引起真菌性尿路感染的507株均为念珠菌,其中白色念珠菌为主要病原菌,占52.7%,其次为光滑念珠菌(29.6%)、热带念珠菌(10.8%)、其他念珠菌(6.9%)。所有菌株对两性霉素B敏感,白色念珠菌对常用抗真菌药物敏感最高,均在90%以上,而光滑念珠菌和热带念珠菌对唑类耐药百分比较高。结论在临床实际工作中应加强病原学监测,早期诊断,及时合理抗真菌治疗以提高疗效。

  • 标签: 念珠菌 尿路感染 药物敏感性试验
  • 简介:背景与目的:以往细胞株的研究提示,核苷酸切除修复系统中的重要因子ERCC2表达与BCNU耐药相关,然而在人脑胶质瘤是否同样如此,还没有明确资料。本研究将对人脑胶质瘤临床标本进行体外药敏试验,并分析其与ERCC2表达的关系。方法:在人脑胶质瘤手术时收集新诊断的原发性胶质瘤新鲜标本61例,采用MTT法进行体外药敏试验,测定脑瘤常用化疗药DDP、BCNU、VCR和VM26的敏感。并对收集的肿瘤标本采用实时定量RT-PCR方法检测ERCC2mRNA的表达,然后对二者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体外药物敏感检测中,49例样本获得成功检测,成功率达到80%。体外药敏结果在49例样本中差别较大。四种化疗药物DDP、BCNU、VCR和VM26在血浆峰浓度下的肿瘤生长抑制率(IR)分别为(37.8±2.6)%、(29.7±3.1)%、(31.3±2.7)%和(40.7±2.7)%。49例肿瘤标本的ERCC2mRNA相对表达范围较广,为0.01-10.50。相关性分析显示ERCC2表达同BCNU敏感负相关(Spearman相关系数为-0.373,P=0.004),而与DDP、VCR以及VM26的敏感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人脑胶质瘤组织中ERCC2mRNA表达与BCNU敏感相关,但与DDP、VCR和VM26的体外敏感无关。

  • 标签: BCNU ERCC2 核苷酸切除修复 胶质瘤 耐药
  • 简介:目的:分析婴幼儿泪囊炎患者的主要致病菌和药物敏感,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采集83例86眼婴幼儿泪囊炎患者的泪囊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分析。结果:患者86眼中,84眼细菌培养阳性,阳性率为97.7%,共分离出细菌94株,其中革兰氏阳性菌67株,占71.3%,革兰氏阳性菌的前三位敏感药物为利福平、左氧氟沙星、氯霉素;革兰氏阴性菌27株,占28.7%,革兰氏阴性菌前三位敏感药物为左氧氟沙星、氯霉素、夫西地酸、头孢他啶。结论:G+菌为婴幼儿泪囊炎的优势致病菌,其中以草绿色链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最常见。G+菌较G-菌耐药性高,左氧氟沙星、氯霉素等治疗婴幼儿泪囊炎有效。

  • 标签: 婴幼儿泪囊炎 细菌培养 药物敏感性
  • 简介:目的通过了解阑尾炎患者阑尾腔内菌群分类及药物敏感(药敏)情况,指导临床用药。方法采集71例阑尾炎患者阑尾腔内分泌物,行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测定7种常用抗生素的敏感。结果(1)检出9种共63株细菌,细菌检出率为88.7%,其中大肠杆菌49株。(2)各型阑尾炎细菌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年龄、体重指数(BMI)与培养结果有关,性别、体温、中性粒细胞、粪石与培养结果无关。(3)第3、4代头孢菌素类和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敏感高,第1代头孢菌素类、喹诺酮类和青霉素类抗生素敏感低。结论(1)大肠杆菌为阑尾炎的主要致病菌。各型阑尾炎菌群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第3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可作为一线药物,第4代头孢菌素类和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可作为二线药物。喹诺酮类抗生素不适合首选应用。

  • 标签: 阑尾炎 细菌培养 检出率 药物敏感性
  • 简介:光滑念珠菌是引起侵袭性念珠菌病的重要病原体,其对唑类药物敏感低,棘白菌素常常作为高危人群光滑念珠菌侵袭性感染的首选药物。但目前已有对唑类和棘白菌素类药物均耐药的菌株报道,这是临床治疗的难点。光滑念珠菌的分子分型可为院内感染监测、菌株变异情况等提供信息。现就光滑念珠菌病原学、分子流行病学以及药物敏感做一综述。

  • 标签: 光滑念珠菌 流行病学 耐药机制
  • 简介:摘要目的胶体金试纸条法潜血实验进行灵敏度阳性范围的验证及质量控制。方法通过人工配置相应浓度的血红蛋白溶液,找到隐血阳性的检测范围。结果胶体金试纸条的阳性结果范围为625μg/ml左右至1μg/ml左右。结论验证阳性范围后对日常检测工作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有效控制假阴性的出现。

  • 标签: 胶体金法 隐血 敏感性 假阴性 阳性范围
  • 简介:摘要:近年来,平流层系留气球作为一种新型空间科学探测技术备受关注。为了研究平流层系留气球的性能和优化设计,需要建立数学模型并进行参数敏感分析。在此背景下,研究人员推导出了平流层系留气球的三维数字模型,并提出了从系统优化设计和驻空试验特性研究两个角度进行参数敏感分析的意义。在系统优化设计角度,参数敏感分析能够帮助确定关键参数,从而提高平流层系留气球的性能。在驻空试验特性研究角度,参数敏感分析能够评估系统的抗风能力和系缆安全性。基于此,本文在驻空试验特性研究角度下,采用了基于蒙特卡罗模拟的参数敏感分析方法,对气球气动阻力系数和气球气动升力系数进行了敏感分析。结果表明,这两个参数对设计阶段提高系缆最大安全系数没有影响,但参数变化会显著影响驻空试验的系缆安全和系统抗风能力。

  • 标签: 平流层 系流层气球 敏感性分析
  • 简介:摘要microRNA是一类内源性非编码单链RNA分子,其参与调控部分基因表达。某些microRNA不仅作为“癌基因”、“抑癌基因”参与胃癌的发生发展,还可调控胃癌的化疗敏感。研究microRNA与胃癌化疗敏感,为临床化疗开辟了新思路。本文就近年来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和分析。

  • 标签: 胃癌 microRNA 化疗敏感性
  • 简介:利润预测是现代会计的主要职责之一,是会计人员感到难度较大的一项工作。要求既准确,又及时,但由于动态变化因素多,计算过程繁琐,不易达到要求。笔者根据几年来实践经验,对此进行分析。

  • 标签: 企业 利润预测 因素 敏感性
  • 简介:摘要护理质量评价是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敏感指标的选择是护理质量评价的关键。国外对护理质量敏感指标的研究开展较早,但各国因文化背景、医疗体制的不同所选择的敏感指标也有所不同。如何从护理管理实际出发,构建科学、敏感、实用的护理质量评价指标是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本研究对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发生率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3项护理质量敏感指标进行探讨,以期为ICU护理管理人员提供参考。

  • 标签: 重症监护病房 非计划性拔管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护理质量
  • 简介:预适应(preconditioning,PC)现象是1986年由Murry等首先报道的狗的一种心肌自我保护机制。是指预先给予短暂的几次非致死性缺血,可以提高心肌对后续的长时间的缺血及再灌注损伤的耐受性,这种现象称为缺血预适应(ischemiapreconditioning,IPC)。随后这种现象在猫、鼠、猪、羊等不同的动物中观察到,在人冠心病患者中同样也得到证实。由于这种现象具有明显的临床价值,遂成为了近年来的研究热点。

  • 标签: 线粒体ATP敏感性钾通道 心肌预适应 缺血预适应 自我保护机制 再灌注损伤 冠心病患者
  • 简介:火山岩气藏已成为中国石油重要的天然气勘探和开发的主要领域之一。根据火山岩气藏特征,用小岩心和全直径岩心对火山岩气藏岩石进行了大量的应力敏感实验,分析了不同因素对火山岩岩样应力敏感的影响。研究表明:不同渗透率的小岩心和全直径岩心,其渗透率都随有效压力的升高而下降;与小岩心相比,全直径岩心渗透率随有效压力的升高而下降幅度要大。裂缝或孔洞的发育程度和含水饱和度对火山岩岩心的应力敏感有较大的影响:裂缝越发育,应力敏感越强;含水岩样的渗透率随有效压力增大而降低的幅度要大于干燥的岩样。图6表2参6

  • 标签: 火山岩气藏 应力敏感性 含水饱和度 裂缝 实验
  • 简介:摘要:目的;构建规范、科学、有针对性的适合神经外科的护理质量敏感指标,为医院神经外科护理质量评价与监测提供依据。方法;根据多纳伯迪安结构-过程-结果理论模型,研究小组采用文献分析法对初步筛选指标进行了讨论。采用德尔菲法进行两轮专家函询,确定神经外科护理质量的敏感指标。结果;专家在两轮函询中的正系数分别为91.43%和100.00%,权威系数分别为0.8157和0.8331,变异系数在0.00 ~ 0.20之间。建立的神经外科护理质量敏感指标包括三级指标3项,二级指标29项。结论;基于Donabedian结构-过程-结果理论模型的护理质量敏感特征,符合科学性原则和可操作性原则,具有较好的临床指导意义。

  • 标签: 神经外科护理 安全质量 敏感性指标体系 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