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随着CT在临床上的普遍应用,造影用量也大大增加。目前较常使用的离子型造影——60%泛影葡胺,由于浓度高,剂量大,注射速度快,即使过敏试验阴性者,仍可发生轻重不同的反应。这不仅影响CT扫描工作的顺利进行,而且也威胁病人的生命。我院自1996年始对做CT增强的病人应用造影前口服扑尔敏,并做好病人思想工作,消除恐惧心理等。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 标签: 碘造影剂 病人 CT增强扫描 副反应 护理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T增强扫描中造影反应的预防和护理。方法收集我院460例过敏试验阴性病例行螺旋CT与高压注射器联合使用增强扫描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460例使用非离子型造影5例出现反应,使用离子型造影35例出现副反应。经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护理,副反应明显降低,造影效果明显提高。结论熟悉造影要领,了解造影的毒副作用的产生机制,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措施,对保障扫描安全,减少毒副作用的发生,取得良好的造影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 标签: 造影剂 CT增强扫描 副反应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行CT增强扫描检查患者采取预防性护理在降低造影不良反应中的作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到2022年7月为研究起止时间点,选择期间211例采取CT增强扫描检查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检查时间先后顺序将前100例患者纳入对照组,对该组采取常规护理;将后111例患者纳入观察组,对该组采取预防性护理。对比不同护理模式的应用价值。结果:观察组检查完成率更高且因造影导致不良反应更少,P<0.05。结论:在CT增强扫描检查时对患者采取预防性护理较常规护理更有利于降低因造影导致不良反应,提高检查完成率,值得全面推广。

  • 标签: CT增强扫描检查 预防性护理 碘造影剂 不良反应
  • 简介:本文对碘化造影引起的肾损害及其发生率、临床表现、发病机理、危险因素、预防措施以及治疗作了简要介绍.造影肾损害在有糖尿病或肾功能不全等高危因素的患者中发生率较高,而普通人群发生率低.只要注意患者的选择、合理使用造影、适当采取预防措施,可以防止肾损害的发生或减轻其危害性.

  • 标签: 造影剂 肾损害 预防 治疗 危险因素
  • 简介:本文就造影相关性肾病的概念、发病与影响因素、病理改变、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及其防治方法予以介绍。

  • 标签: 造影剂 肾病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科技在不断的发展,社会在不断的进步,随着人口的老龄化、心血管疾病的流行以及造影相关诊疗技术的普及,罹患造影肾病的高危人群不断扩大,而造影肾病是肾功能急剧恶化和预后不良的标志事件。过去十年,虽然人们对造影诱导的急性肾损伤的早期诊断、风险分层和防治进行了大量研究,并取得一些进展,但在现实世界的临床获益仍不尽人意。现对当前造影肾病防治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拟为进一步深入研究新的干预措施奠定基础。

  • 标签: 造影剂肾病 造影剂 急性肾损伤 研究
  • 简介:摘要本文就五种应对造影静脉注射渗漏方法进行分类比较分析,评价其优缺点,提出50%硫酸镁联合2%利多卡因湿热敷治疗造影渗漏是一种更简便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 标签: 50%硫酸镁 2%利多卡因 湿热敷 碘造影剂 渗漏
  • 作者: 欧连声
  • 学科: 医药卫生 > 儿科
  • 创建时间:2023-06-20
  • 出处:《中国医学人文》2023年第13期
  • 机构:重庆市黔江中心医院,重庆黔江409000
  • 简介:严重性过敏,即IgE介导、由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等释放化学介质引起的速发、危及生命的超敏反应是一种危害生命的反应,通常会在短时间内出现,并且会影响到人体的许多器官,包括但不限于皮肤、呼吸、心脏、胃肠道。这种反应的特点在于,它会迅速的影响人体的器官功能,甚至会危害到生命。年龄越小,越容易患上严重的过敏性疾病,而食物过敏是儿童严重过敏反应的最主要触发因素。在婴幼儿中,鸡蛋、牛奶、小麦或花生都是常见的过敏原。近年来,严重性过敏疾病的患儿人数也在增加,特别是在低龄儿童中。

  • 标签: 儿童;严重过敏反应
  • 简介:患者男,28岁.因口服鲁南贝特3d,面部、四肢水肿1天,于2002年10月15日就诊.询问病史,患者在外院诊断为"坐骨神经痛",给予鲁南贝特2片,tid,po.服药期间未合用其它药物.既往无药物过敏史.于服药第3天,患者出现颜面部、手臂、腿部水肿,伴皮肤潮红,皮温较正常皮肤高,同时自感口唇麻木,遂来我队就诊.查体:T37.2℃,P88次·min-1,BP105/85mmHg(1mmHg=0.133kPa).患者一般情况尚可,颜面部及眼睑、耳廓、口唇中度水肿,全身皮肤可见不规则红色皮疹,不突出皮肤表面,皮肤划痕试验阳性,心、肺、腹未见异常.尿常规正常.

  • 标签: 鲁南贝特 过敏反应 药物不良反应 坐骨神经痛
  • 简介:

  • 标签:
  • 简介:药物的过敏反应对人体危害大,且发病率高,轻则产生药疹,重则发生过敏性休克,稍有不慎,会给患者造成很大的痛苦,甚至危及生命。近几年来,随着新药的不断出现,过敏反应的发生率有所上升[1]。因此,本文试从药物本身的化学活性及其质量、个人差异等方面进行粗浅分析。1 药物方面的原因1.1 药物代谢物本身的性质 过敏反应是抗原抗体反应,由于大多数药物是小分子,系不完全抗原(半抗原)。当这些小分子药物被引入体后,药物和它的代谢物与体内大分子载体如蛋白质、多肽及多糖等发生不可逆结合,形成共价结合的全抗原或内源性的自身分子,在生产或存储过程中,通过聚合反应生成多价半抗原(高价分子过敏物质)而产生特异的抗体,有致敏作用。一般而言,药物本身多不易形成上述的不可逆结合,只有那些有化学活性的药物(例如青霉素、磺胺类和解热镇痛药等)的代谢产物才可与体内大分子载体形成这种结合。1.2 药物本身的质量 药物质量高,几无杂质越不易发生过敏反应,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过敏反应的发生率,这就造成同一种类不同批号的药物、同一种类不同厂家生产出的药品,有的易发生过敏,有的则不易发生。药物在分装过程中,生产条件(如温度、湿度、包装的密封度等)控制不严格都会影响药物的质量,造成不同批号的产品杂质含量不同。例如,青霉素易发生过敏反应的决定簇青霉唑基是在青霉素发酵过程中产生,如使成品中该杂质减少,过敏反应的发生率就会降低。当然随着医药企业严格按照《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的认证,生产药品质量定会大力提高和保障有法。1.3 中药致敏 中药致敏引发的过敏反应报道较多,有金梅感冒片、金嗓子、双黄连、西黄丸、银黄口服液

  • 标签: 药物过敏 分析对策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过敏反应在临床上是一种常见病状,因而抗过敏药物在临床上也比较常用。然而,有些抗过敏药物使用以后,不仅起不到抗过敏作用,反而加重过敏反应,故此要引起大家的高度重视。

  • 标签: 抗过敏药物 过敏反应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急诊护理中药物过敏过敏反应是一项关键的医疗挑战。本文从过敏发生的机制、常见过敏药物、过敏症状和紧急处理策略等方面进行探讨。深入分析药物过敏对患者的危害,并提出在急诊护理中应如何有效预防和处理药物过敏过敏反应,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医疗效果。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综合研究,全面探讨了药物过敏的多样性和临床处理的实际问题,为急诊护理中的药物过敏问题提供了深入而全面的参考。

  • 标签: 急诊护理 药物过敏 过敏反应 紧急处理 患者安全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离子型造影副作用的药理特点分析及临床表现分类研究,达到减少副作用的发生和得到及时对症治疗的最佳方案。方法回顾分析2005-2015年1481例各种造影进行分类。结论副反应的发生与造影的剂量有一定的关系,但不是发生的必然条件,而大剂量注射造影则会大大提高副作用的发生率。

  • 标签: 离子型造影剂 副反应 临床分类 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T增强扫描中造影反应的预防和护理。方法收集我院460例过敏试验阴性病例行螺旋CT与高压注射器联合使用增强扫描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460例使用非离子型造影5例出现反应,使用离子型造影35例出现副反应。经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护理,副反应明显降低,造影效果明显提高。结论熟悉造影要领,了解造影的毒副作用的产生机制,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措施,对保障扫描安全,减少毒副作用的发生,取得良好的造影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 标签: 造影剂 CT增强扫描 副反应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造影的药物不良反应,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4年~2015年期间我院CT室和DSA室的93例不良反应病例,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造影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消化系统反应过敏性休克、严重过敏反应等。结论医护人员应熟悉造影的不良反应表现,及时处理,避免严重事故的发生。

  • 标签: 造影剂 不良反应 统计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