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可摘式恒久周夹板修复牙周病伴列缺损临床效果。方法32例牙周病伴列缺损患者均接受可摘式恒久周夹板治疗,记录其不同时期(治疗完成后即刻、随访3个月、随访6个月、随访12个月)GI、PLI、PD变化情况。结果32例牙周病伴列缺损患者均成功完成可摘式恒久周夹板治疗,经随访可知仅治疗12个月时其GI、PLI、PD等指标与治疗完成后即刻对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其他时间点GI、PLI、PD等指标检测结果与治疗完成后即刻对比并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牙周病伴列缺损患者给予可摘式恒久周夹板治疗可获得较为理想的临床效果,有利于保障患者预后及生活质量。

  • 标签: 牙周病 牙列缺损 可摘式恒久牙周夹板 修复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着重介绍临床上最常用的临时冠桥修复材料和制作方法,探讨各种临时冠桥制作方法和材料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181例固定冠桥修复病例行临时冠桥修复,评价制作效果。结论制作材料上,自凝塑料价廉、操作方便,但会刺激牙髓及牙周组织;3M临时冠材料刺激性小,效果好;玻璃离子对人体无毒性,操作方便,但脆性大。制作方法上,直接法快捷,但恢复冠外形及边缘密合性不理想;印模法制作效果好,但要求基预备前牙冠较完整;间接法效果满意,但耗时长。

  • 标签: 牙体缺损,牙列缺损,临时冠桥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正畸与修复并用治疗列缺损伴颌畸形患者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患有列缺损伴颌畸形的4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奇偶数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修复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正畸与修复联合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对照组总效率为70.00%,观察组总效率为95.00%,对比分析,观察组的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患有列缺损伴颌畸形的患者,给予正畸与修复进行治疗,可减少治疗的时间,提高治疗的效果,值得临床上广泛应用。

  • 标签: 牙列缺损伴牙颌畸形 正畸 修复
  • 简介:[ 摘要 ] 目的 探讨正畸联合修复列缺损伴颌畸形患者咬合功能的影响。 方法 选择 2017 年 6 月至 2019 年 1 月本院收治的列缺损伴颌畸形患者 84 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 42 例)和观察组( 42 例),对照组采用单纯修复疗法治疗,观察组采用正畸联合修复疗法治疗,对比两组疗效、咬合功能。 结果 观察组治疗优良率 92.86% 高于对照组 76.19%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治疗后,两组咬合功能均改善,观察组最大咬合面积( 218.64 ± 36.38 ) mm 2 、最大咬合力( 25.42 ± 8.35 ) kg 均高于对照组( 176.72 ± 28.56 ) mm 2 、( 17.61 ± 7.13 ) kg ,咬合力不对称指数( 15.27 ± 8.23 )低于对照组( 23.68 ± 10.39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观察组牙齿排列整齐、后牙咬合良好、前牙覆颌与覆盖良好所占比例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 对列缺损伴颌畸形患者采用正畸联合修复疗法有助于矫正患者牙齿,提升咬合功能,改善牙齿美观,效果高于单纯修复治疗。

  • 标签: [ ] 牙列缺损 牙颌畸形 正畸 咬合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口腔正畸联合修复治疗列不齐合并列缺失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我院自2015年1月~2016年2月收治的列不齐合并列缺失患者88例,按数字奇偶法分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方法修复治疗)44例,治疗组(给予口腔正畸联合修复治疗)44例,对比2组临床疗效情况。结果治疗组治疗成功率高达1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73%(P<0.05)。结论针对列不齐合并列缺失患者,给予口腔正畸联合修复治疗能够显著改善牙齿咀嚼功能,提升美观效果,提高患者满意度,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 标签: 口腔正畸 牙列不齐 牙列缺失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列缺损伴颌畸形治疗中使用正畸与修复联合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4月至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66例列缺损伴颌畸形患者为研究对象,使用双盲法平均分组,观察组患者采用正畸与修复联合治疗,对照组患者直接修复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和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经过治疗总有效率达到90.91%,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72.73%;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为96.97%,对照组患者满意度为78.79%。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列缺损伴颌畸形使用正畸与修复联合方法,治疗效果大幅提高,也提高了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上大力推广。

  • 标签: 正畸与修复联合治疗 牙列缺损伴牙颌畸形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列缺损伴颌畸形应用正畸与修复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本研究选取分析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之间收治100例列缺损伴颌畸形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依据不同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实施修复治疗,实验组实施正畸与修复联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列缺损伴颌畸形患者临床治疗优良率为98.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0%,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列缺损伴颌畸形患者接受正畸与修复联合治疗,效果较为理想,具有推广和应用价值。

  • 标签: 牙列缺损 牙颌畸形 正畸 修复治疗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正畸与修复联合治疗列缺损伴颌畸形的临床效果。方法:2018年7月至2021年1月,选取列缺损伴颌畸形共60例,随即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修复治疗,观察组采用正畸与修复联合治疗,对比两组治疗优良效果以及治疗前后牙齿咬合力测试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后优良效果比对照组治疗后优良效果好,且牙齿咬合力测试评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治疗列缺损伴颌畸形,采用正畸与修复联合治疗,临床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症状,增强牙齿功能。

  • 标签: 牙列缺损伴牙颌畸形 正畸与修复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了人工种植牙牙科技术修复列缺损或列缺失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在口腔内列缺损或列缺失区的骨内,通过植入CDIC钛种植体、BLBL种植体来达到修复的目的,本组实验共计收录观察128例患者共计157颗种植体,并且在手术后的6个月均做了种植义齿修复。结果经追踪观察3~5年,157颗种植体成功了136颗,失败了21颗,总体成功率为86.6%。结论在修复列缺损或列缺失方面,人工种植牙牙科技术相对于传统的牙科修复技术有着更好的临床应用效果。

  • 标签: 人工种植牙 牙列缺损或缺失 修复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人工种植牙牙科技术修复列缺损或列缺失的临床应用。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列缺损的128例患者共计157颗种植体,并且在手术后的6个月均做了种植义齿修复,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追踪观察3~5年,157颗种植体成功了136颗,失败了21颗,总体成功率为86.6%。结论在修复列缺损或列缺失方面,人工种植牙牙科技术相对于传统的牙科修复技术有着更好的临床应用效果。

  • 标签: 人工种植牙 牙列缺损或缺失 修复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列缺损伴颌畸形应用口腔正畸与修复联合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月本院收治的80例列缺损伴颌畸形患者为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口腔正畸联合修复治疗)与对照组(修复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牙齿整齐、后牙咬合功能标准、前牙覆盖与覆颌状况完成率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牙列缺损 牙颌畸形 口腔正畸 修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列缺失运用口腔种植修复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 2017年 3月 -2019年 5月时间段收治列缺失患者 72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均分为两组,对照组运用常规修复方案,观察组运用口腔种植修复方案,比较两组修复效果。结果:观察组在研究中所得固化程度、咀嚼功能、美观程度、言语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研究中所得数值,统计学有意义( P< 0.05)。结论:列缺失运用口腔种植修复治疗效果显著,值得应用。

  • 标签: 牙列缺失 口腔种植修复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ITIStraumann等常用口腔种植系统治疗列缺损的疗效和美学效果。方法23例列缺损患者植入ITIStraumann等常用种植体41件,2~6个月后行上部结构修复,观察术后1~3年种植体骨结合状况、周围软组织与修复体情况、牙龈美学效果和患者的满意度。结果23例列缺损患者41件种植体,术后随访1~3年,种植成功率100%,种植体无松动,牙龈无充血,种植体骨结合良好,周围无X线透视区,外形美观,患者满意。结论口腔种植义齿修复列缺损疗效好,外形美观,是一种较好的修复方法。

  • 标签: 口腔种植 牙列缺损义齿修复术 疗效 美学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口腔修复在列缺损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2月-2021年4月本院收治的78例列缺损患者,以随机抽签法分组,各39例。对照组采取常规修复治疗,观察组采取口腔种植修复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显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牙列缺损 口腔种植修复 常规修复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36例牙周炎伴列缺损的基础治疗,观察其周夹板修复治疗后的临床效果。方法36例患者,经口腔检查,周基础治疗、手术治疗后,行周夹板修复治疗,从2008年到2012年追踪观察,根据患者主观感觉和临床客观检查结果评价综合治疗效果。结果36例患者经综合治疗后,35例患者牙周炎症得到控制,咀嚼功能和发音较好的恢复,1例患者因全身因素——糖尿病,在2010年8月两颗基松动拔除,重新进行治疗、修复。结论牙周炎伴列缺损经系统的基础、手术治疗后,周夹板的修复治疗是一种行之有效的修复方式,掌握好适应症,制定切实治疗方案,才能保护基健康,恢复咀嚼功能。

  • 标签: 牙周炎伴牙列缺损 综合治疗 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列缺失治疗中应用口腔种植修复与常规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 54例列缺失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2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修复治疗, 观察组采用口腔种植修复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显效14例、好转11例、无效2例, 总有效率为92.59%;对照组患者显效10例、好转9例、无效8例, 总有效率为70.37%。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4182, P

  • 标签:   口腔种植修复 常规修复 牙列缺失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正畸与修复联合治疗列缺损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列缺损需要进行口腔修复的100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选取时间为2015年1月至8月,采用随机分配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正畸组和对照组,每组均为50例患者。正畸组患者经过正畸治疗后进行口腔修复,对照组患者常规进行修复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分析正畸和修复联合治疗列缺损的临床价值。结果正畸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4.0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72.00%),P<0.05。患者满意度对比正畸组患者(96.0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78.00%),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正畸组为4.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6.00%,P<0.05。结论在口腔修复治疗中联合采用正畸治疗,临床治疗有效率显著提高,经正畸治疗后再进行口腔修复,修复效果好,设计更合理,不论是从美学角度还是修复体设计方面,均提高修复效果。临床应用价值极高,建议在日常修复中广泛推广。

  • 标签: 正畸治疗 口腔修复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套筒冠义齿修复牙周病伴列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08年12月至2009年12月收治的牙周病伴列缺损的3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15例80颗)和对照组(15例65颗),对照组采用传统用传统可摘局部义齿修复方法治疗,观察组采用套筒冠义齿修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2个月的口腔菌斑指数(PLI)、牙齿松动度及治疗效果的比较。结果术后12个月观察组的PLI、牙齿松动度及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套筒冠义齿修复牙周病伴列缺损临床疗效较好。

  • 标签: 套筒冠义齿 牙周病 牙列缺损 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