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作者: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免疫学
  • 创建时间:2015-12-22
  • 出处:《医药前沿》 2015年第13期
  • 机构:帕金森症是目前老年人群中十分常见的一类神经退行性疾病,而目前的医疗水平并不能有效治疗这类疾病。神经炎症被认为是神经退行性疾病中的关键因素。中枢神经系统中的小神经胶质细胞对神经系统中多巴胺能神经元(DN)的退化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然而,神经细胞的炎症反应是如何影响其存活以及引发神经退行性疾病仍不清楚。
  • 简介:

  • 标签:
  • 简介:胆汁淤积即胆汁的生成和排泌障碍导致肠道内胆汁缺乏及毒性胆汁成分在肝脏、体循环中聚集的病理生理过程[1-3]。主要临床表现有黄疸、瘙痒和乏力等。实验室检查可出现血清胆红素、碱性磷酸酶(alkalinephosphatase,ALP)和γ-谷氨酰转肽酶(gamma-glutamyltransferase,GGT)升高,发生肝细胞损伤时可有丙氨酸转氨酶(alaninetransaminase,ALT)和天冬氨酸转氨酶(aspartatetransaminase,AST)升高[2]。生理情况下,胆汁的正常代谢受相关核受体和转录后调控机制调节。胆汁酸的转运有赖于分布于肝肠循环各个部位的细胞膜转运系统协同配合。引起胆汁淤积的病因有肝细胞膜转运蛋白基因突变、药物、激索、炎症、胆道梗阻、自身免疫性疾病等,这些疾病因素通过影响胆汁酸转运蛋白的表达或使其功能受损导致胆汁淤积的发生。此外细胞极性改变,细胞间紧密连接的破坏和细胞骨架改变也可能是胆汁淤积发生的分子机制之一[1]。结介近期该领域的文献报道,本文将对胆汁淤积相关的主要分子机制及治疗点进行综述。

  • 标签: 胆汁淤积 胆汁酸 分子机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自体干细胞脑移植治疗脑出血后神经功能障碍的具体手术方法。方法选取脑出血手术治疗后有神经功能障碍同时需要行颅骨修补的患者3例,在颅骨修补的同时打开硬脑膜,将患者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经体外诱导培养生成的神经干细胞移植到原手术区脑软化灶与正常脑组织交界处靠近皮层动脉处和脑软化灶的中央部位并行颅骨修补,术后对患者进行肌力、肌张力测定和头颅MRI检查。结果接受治疗的3例患者语言功能和偏瘫侧肢体运动功能障碍都得到好转,尤其是偏瘫肢体肌张力增高症状改善明显,行干细胞脑移植患者颅脑MRI图像也提示脑软化灶有缩小,未见干细胞移植区有细胞“成瘤”样征象。结论自体干细胞脑移植是安全、有效的。但是,本组病例还存在标本数较小、术后神经功能障碍的改善不能排除由于颅骨修补后颅腔物理环境稳定对恢复的有益作用和移植入脑损伤区的自体神经干细胞存活后与周围脑组织形成的关系无法提供组织学依据等问题,有待进一步探讨。

  • 标签: 自体干细胞 脑移植 靶点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胰腺导管腺癌的发病机制与多条关键致癌信号通路包括Ras/MAPK、PI3K/AKT、PLCγ/PKC以及JAK/STATs等密切相关,而细胞外基质及微生物等对肿瘤发病的作用也逐渐被认识。越来越多新的潜在治疗点被发现,临床上对多种特异性治疗点抑制剂的应用取得了一定效果。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和基质靶向药物等联合治疗策略是胰腺导管腺癌未来的研究方向。

  • 标签: 胰腺导管腺癌 特异性治疗靶点 分子通路 抑癌基因 DNA修复因子 细胞外基质 微生物
  • 简介:将灰方法引入电能质量评价,结合相关指标,提出了电能质量综合评判方法。采用改进灰理论对电能等级进行划分,使用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求出各指标线性加杈组合权重,并计算各待评样本与标准样本之间的靶心度距离,建立了电能质量综合评价模型。实际算例表明:应用本文提出方法得出的评价结果客观、合理,同时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有效性。

  • 标签: 灰靶理论 电能质量 组合权重 综合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浓度控制输注法临床应用体会。方法查阅文献资料并结合个人经验进行归纳总结。结论控输注是以血浆或效应室的药物浓度为依据参数,通过计算机控制给药速度,目的在于临床能够获得比较满意的麻醉、镇静和镇痛深度。

  • 标签: 靶浓度控制输注法 应用
  • 简介:摘要探讨县级医院检验科临床细茵检验结果的正确分析方法,为临床提供可靠的检验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于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间我院检验科收集到的1000例细菌检验临床材料检验结果。结果这3年间收集到的临床细菌检验材料1000例中,其阳性总检出286例,占总28.6%。结论近年来,随着检验技术的不断提高及检验材料数量的增加,病原菌的检出率在不断的提高,据所收集材料检验结果显示,检验分析的正确性在逐年提高,临床检验科的相关工作者应不断总结检验方法,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 标签: 细菌检验 临床检验 基层医院 检验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对7500例,正常乳腺钼X线片进行综合分析归类,探讨正常乳腺X线分型。方法7500例乳腺患者,双侧乳腺均摄轴斜位片,采用低MA,高仟伏摄片技术,以X线影像为基础,进行分析、归纳。结果1238例为致密型占16.5%(1238/7500),3637例为中间型,占48.5%(3637/7500),930例为导管型,占12.4%(930/7500),1027例为脂肪型占13.6%(1027/7500),660例为混合型,占8.8%(660/7500)。结论以不同生理期乳腺结构成分为基础,钼X线片影像为依据,将正常乳腺钼X线片分析归类为五型,致密型,中间型,导管型,脂肪型,混合型,简便,易掌握,切合实际。

  • 标签: 乳腺钼靶X线摄影 X线乳腺体分型
  • 简介:摘要本文基于心力衰竭病理生理特点,结合相关文献报道及实验研究成果,对心衰新点及干预治疗情况进行综述,为临床治疗和新药开发提供思路。

  • 标签: 心力衰竭 靶点 心肌肥厚 干预
  • 简介:在过去的几十年中,随着现代生物学的发展,药物发现的研究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完成使得科学家能够用基因组和蛋白质组的信息去鉴定和确认新药的点。最近几年,我们实验室结合几种新发展的技术,特别是蛋白质组学技术去研究可能的蛋白

  • 标签: 蛋白靶 葡萄糖调节蛋白 A-激酶锚定蛋白 血清淀粉样蛋白 灵芝多糖
  • 简介:摘要靶向药物作为当代分子生物学与细胞生物学深入发展的高科技产物,已在临床抗肿瘤治疗中崭露头角。而关于抗肿瘤靶向药物的新药开发和新点也一直是最近的研究热点。

  • 标签: 肿瘤治疗 靶向药物 靶点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黄瓜属于绿色蔬菜的重要品种之一,近些年,随着人类对黄瓜需求量的增加,黄瓜大棚种植也日益崛起。而在黄瓜种植过程中,其斑病是抑制黄瓜生产质量的重要因素,并且成为困扰黄瓜生产的首要难题。基于此,本文对温室大棚黄瓜斑病进行有效分析,从而为其制定综合性的防治措施,在促进自然环境平衡发展的基础上,使黄瓜产业趋向绿色、健康的发展模式。

  • 标签: 温室大棚 黄瓜靶斑病 综合防治
  • 简介: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乳腺癌的发病率及死亡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在乳腺的诸多检查方法中,钼X线检查被公认为最主要和最有效的检查方法[1].为进一步提高乳腺癌的影像诊断水平,作者回顾性分析12例经手术并病理证实的乳腺癌X线误诊的原因,现报告如下.

  • 标签: 乳腺癌 钼靶X线摄影 误诊
  • 简介:200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揭晓:共有三名获奖者,分别是:卡罗尔·w.格雷德(CarolW.Greider)、伊丽莎白H.布莱克本(ElizabethH.Blackburn)和杰克W.绍斯塔克(JackW.Szostak),他们的功绩是发现了染色体端粒(Tetomeres)及端粒酶对染色体的保护机制。端粒是位于染色体末端的“小帽子”。端粒包含一个独特的DNA序列,保护染色体不会面临被解体和破裂的灾难。

  • 标签: 药物研发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心脏病 染色体端粒 靶点 保护机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乳腺癌的钼X线表现,提高乳腺癌的早期X线诊断率。方法回顾性分析76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乳腺癌钼X线征像。结果76例中,肿块和结节影57例;12例乳腺结构紊乱,不除外有恶变可能;同时伴有恶性钙化39例。7例提示乳腺增生,经B超行病灶细针抽吸活检或手术活检后证实为乳腺癌。术前钼检查淋巴结肿大19例,占本组术后阳性淋巴结53%(14/36例)。结论肿块和钙化是乳腺癌的主要钼X线征象,结合多个直接和间接征象可减少误诊率。非肿块型、与周围组织密度差小的乳腺癌的钼X线具有一定的不典型性和隐蔽性,容易漏诊、误诊,应结合B超等检查相互补充。

  • 标签: 乳腺癌 钼靶摄影 误诊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乳腺超声与钼摄影的诊断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2021年收治的120例乳腺疾病患者,按照随机分组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行乳腺钼摄影检查,对照组行乳腺超声检查,对比两组检测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结果:经诊断,观察组患者的灵敏度,特异度均好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具有显著差异,观察组的准确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均好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具有显著差异。结论:乳腺钼摄影相对于乳腺超声诊断,能够更加灵敏的诊断患者的乳腺疾病情况,探测患者的乳腺肿块边界诊断,早期癌变情况,提供更加有效的诊断,可推广。

  • 标签: 乳腺超声 乳腺钼靶 阳性率
  • 简介:摘要:黄瓜斑病的发病给黄瓜造成的损失是非常严重的,需要全面了解其发生特点从而完善综合防治措施,本文主要从上述两个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

  • 标签: 黄瓜 靶斑病 综合防治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