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作者: 陈建平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19-04-14
  • 出处:《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第4期
  • 机构:(新津县人民医院四川成都611400)【中图分类号】R7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9)04-0063-01乳腺癌是发生在乳腺腺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全球乳腺癌发病率自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一直呈上升趋势,我国每年新发现的乳腺癌患者大约27.3万,近年来发病年龄出现年轻化趋势,发病率也在不断提高。由于乳腺癌早期并没有典型的临床症状与体征,所以极易被忽略,但它对我国女性健康和生命的威胁是不容忽视的,已成为当前社会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我国《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2017年版)》指出,二级预防乳腺癌,早期发现和早期干预对乳腺癌发生和发展控制有着积极作用。1乳腺自我检查国家对乳腺癌的预防已颁布诸多指南和规范,也加强了乳腺癌早期筛查的力度,但该症的发病率仍然逐渐升高。许多经济不发达和设备不完善的地方,仍然不能深入贯彻乳腺癌筛查工作,加之多数妇女对乳腺癌相关知识的认知度较低,导致很多筛查工作无法彻底开展。乳腺自我检查尤为重要,虽然乳腺自我检查对乳腺癌的早期诊断检出率并没有太大作用,也不能降低乳腺癌患者的死亡率,但是通过乳腺自我检查能够加强妇女自身的乳腺癌防范意识,适用于基层乳腺癌筛查。基层工作人员应展开乳腺癌知识宣教活动,将关于乳腺自我检查的方法详细给妇女讲解,同时建议围绝经期妇女在月经后7-14天实施自我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尽早实施针对性干预。2社区乳腺癌筛查社区应和医院联合进行乳腺癌筛查,动员社区中的女性参加社区组织的乳腺癌筛查活动,尽量扩大筛查范围,给适龄妇女进行乳腺视诊、手诊以及B超扫查。乳腺视诊主要是对妇女的乳房外形轮廓、皮肤、乳晕以及乳头等部位进行详细观察,外形轮廓主要是观察双乳大小以及是否对称,皮肤观察主要是观察有无炎症和水肿、橘皮征以及静脉怒张情况,乳晕是观察其色泽深浅和均匀、外形圆整等情况,乳头主要是观察回缩和皲裂、溃烂或者溢液等情况。触诊主要是观察女性的乳晕区、腺尾、内上、内下和外下以及外上象限,按照逆时针的顺序,注意在触诊时手掌给一定的压力,在触摸乳房的过程中观察其活动度,询问其有无压痛,明确有无肿块等情况。发现肿块时,要密切观察肿块的位置和大小、形态与质地、表面状态、活动度和其周围组织有没有粘连的情况,注意分析肿块的边界是否清晰,明确肿块有无波动感,判断肿块是否为囊性。乳腺癌触诊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改良乳腺根治术在乳腺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我院2013年8月~2015年10月乳腺患者共78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乳腺根治术治疗,观察组采用改良乳腺根治术治疗。观察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术后3年生存率为82.1%,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差异(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7.7%,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改良乳腺根治术能够提升乳腺患者的远期生存率,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 标签: 改良乳腺癌根治术 乳腺癌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改良乳腺根治术在乳腺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我院2013年8月~2015年10月乳腺患者共78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乳腺根治术治疗,观察组采用改良乳腺根治术治疗。观察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术后3年生存率为82.1%,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差异(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7.7%,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改良乳腺根治术能够提升乳腺患者的远期生存率,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 标签: 改良乳腺癌根治术 乳腺癌 应用效果
  • 简介:目的比较三阴乳腺与非三阴乳腺预后的不同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12月至2007年6月收治的684例临床可手术乳腺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07例为三阴乳腺患者(蔓阴组),577例为非二阴乳腺患者(非三阴组)。应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组间比较用Log—rank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结果三阴组与非三阴组总的7年生存率分别为51.4%(55/107)及74.2%(428/5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er-2表达阳性患者总的7年生存率为53.1%(43/81),与三阴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患者的年龄、月经状态、肿瘤大小、腋窝淋巴结状态及受体状况均为预后影响因素。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肿瘤大小、腋窝淋巴结状态及受体状况为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二阴乳腺和Her-2表达阳性的乳腺患者治疗效果均较差,三阴乳腺是一个独立的预后影响因素。

  • 标签: 乳腺肿瘤 受体 雌激素 受体 孕激素 受体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青年乳腺和绝经后乳腺患者的病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86例青年乳腺及同期收治的124例绝经后乳腺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作为青年组和中老年组;对比两组患者的病理类型、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情况及免疫组化特点。结果两组患者的病理类型、临床分期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的病理类型均以浸润性导管癌为主,其次为导管内癌;临床分期均以II期为主,其次为I期;青年组淋巴结转移率为67.44%,显著大于中老年组的37.90%(P<0.05);两组患者P53阳性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青年组ER及PR阳性率显著小于中老年组,HER-2及Ki-67阳性率显著大于中老年组,两组数据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青年乳腺和绝经后乳腺的病理类型、临床分期均无显著性差异,与绝经后乳腺对比,青年乳腺易发生淋巴结转移,预后较差,恶性程度高及侵袭性强。

  • 标签: 青年乳腺癌 绝经后乳腺癌 病理特点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改良乳腺手术与传统乳腺手术的临床利弊。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50例乳腺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根据手术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接受传统乳腺手术,观察组接受改良乳腺手术。比较两组手术效果。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长、住院时长分别为(110.4±14.3)ml、(102.1±16.2)min、(10.2±2.1)d,均优于对照组(153.8±21.4)ml、(137.7±32.5)min、(14.7±3.5)d(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8.0%、复发率4.0%、乳房外观良好率92.0%优于对照组32.0%、24.0%、0(P<0.05)。结论改良乳腺手术与传统切除手术相比,临床治疗效果良好,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乳腺癌 改良手术 传统手术 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