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4 个结果
  • 简介:本文通过对道元与日本洞宗的历史性考察,分析阐述了道元传禅的时代背景、道元教团与日本达磨宗的关系、道元之后洞宗的转型、道元教团与洞宗的差异等重要问题,批评了日本洞宗是中国洞宗的简单延续或中日洞宗的差异主要来自道元等常见误解,以此说明了教团的成立和发展与被奉为宗祖的思想大师之间不一定具有必然的密切联系,历史上关于宗祖以及传法谱系的诸多传说往往出自于后来者的有意修饰甚至杜撰.道元禅复制自中国,而日本洞宗则通过本土化的转型成长为日本佛教最主要的宗派.

  • 标签: 道元 日本曹洞宗 达磨宗 兼修禅 教团史
  • 简介:从禅学思想上看,石头希迁进一步发展了六祖惠能直指人心、当下解脱的顿教禅法,更注意从心与物、理与事的关系中去强调人的地位和人的当下解脱,其重要的特点之一是直面现实的人生而又超然世表。洞宗以五位君臣、偏正回互来说理事关系,并归结到无心解脱,进一步阐发了石头希迁的思想,弘扬了石头的宗风。

  • 标签: 石头希迁 曹洞宗 禅法思想特点
  • 简介:禅宗是中国化最为彻底的佛教宗派,学界以往在谈论禅宗中国化特色的时候都是将眼光集中于其对儒家和道家的吸收上,而没有关注作为中国文化“群经之首”的《易经》及其易学在禅宗中国化过程中的作用。实际上,作为禅宗的宗派之一,洞宗在佛学理论上的最大特点就是在禅宗“不立文字”的框架下援引《易经》元素以及易学思想来阐释禅学,其历代祖师前赴后继“依易说禅”,自成一统。洞宗不用印度佛学的概念而用中国本土的易学来言说禅学,这是洞宗对于佛教中国化的一大贡献,而且这对于我们今天在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如何运用周易的道理来进一步发展包括佛教在内的中国文化有着深刻的启迪意义。

  • 标签: 禅宗 易学 曹洞宗 中国化 不立文字
  • 简介:本文针对《中国道教》1988年第4期上刊登的严振非《杜光庭和张伯》一文中关于张伯的一些问题而发,并对张伯的生卒年份、1012年张伯返回天台、1065年授予马处厚以《悟真篇》、张伯师承刘海蟾等四个方面进行了考辨

  • 标签: 张伯端 《悟真篇》 历史问题 杜光庭 白玉蟾 中国道教
  • 简介:金朝洞宗青州辩、大明宝一系,为元、明、清三代洞宗南北二派不祧之祖,在洞宗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然而,由于资料匮乏,历代禅宗史及近人所著禅宗史书对此一系僧人之传承与生平行履涉及甚少,或有舛误。本文以《宝公禅师塔铭》、《体公禅师塔铭》、《才公禅师塔铭》等金朝石刻史料为中心,探讨青州辩、大明宝一系之传承事迹,以补禅史之阙。更多还原

  • 标签: 金朝 曹洞宗 青州辩 大明宝 王山体 惠才
  • 简介:金朝洞宗青州辩、大明宝一系,为元、明、清三代洞宗南北二派不祧之祖,在洞宗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然而,由于资料匮乏,历代禅宗史及近人所著禅宗史书对此一系僧人之传承与生平行履涉及甚少,或有舛误.本文以、、等金朝石刻史料为中心,探讨青州辩、大明宝一系之停承事迹,以补禅史之阙.

  • 标签: 金朝 曹洞宗 青州辩 大明宝 王山体 惠才
  • 简介:敦煌石窟中留存下来的文殊信仰资料极其丰富,这些资料包括文殊类经典、文学作品及绘画、彩塑等多种类型,时间多集中于晚唐五代宋初,即氏归义军时期。通过对氏归义军时期敦煌地区五台山文殊信仰盛行的原因及其特点进行分析,认为镇国与消复是这一时期该地区文殊信仰的基本内容。

  • 标签: 曹氏归义军 敦煌 五台山 文殊信仰
  • 简介:11月23日至24日,浙江省宁波市天童禅寺隆重举行纪念如净禅师示寂780周年会及研讨会.

  • 标签: 净禅师 天童禅寺 宁波举行
  • 简介:当今社会,随着人类共同体理念的不断加强,诚信也已经逐步成为世界性话题。在我国,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发展,诚信也越来越展示其在经济社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基础性甚或核心精神要素。在这一社会背景下,王淑芹、义孙著《德性与制度》的问世,为迈向诚信社会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和实践引导。该著作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围绕诚信制度与诚信社会建设。

  • 标签: 诚信社会建设 诚信制度 德性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力作 经济社会发展
  • 简介:6月18日至27日,由中国佛教协会选派的赴日禅修体验团一行5人,先后在日本临济宗、洞宗的三个专门道场进行了为期10天的禅修生活体验和经验交流。

  • 标签: 中国佛教协会 日本 禅修 文化交流
  • 简介:护士工作是平凡而又普通的,然而正是在这样平凡的工作岗位上,静安区中心医院外科二病区护士长、上海怀恩堂信徒雯姊妹用自己的爱心和双手协助医生挽救了许多病人的生命.

  • 标签: 基督徒 上海怀 静安区 中心医院 曹雯 护士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