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ICU机械通气肺部感染护理措施。方法选取68例ICU机械通气并发肺部感染,随机分为对照组(34)与护理组(34),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护理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预防性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满意度与肺部感染发生率。结果护理组护理满意度为97.06%,对照组为70.59%,护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ICU机械通气并发肺部感染采取预防性护理,能提升满意度,降低肺部感染发生率。

  • 标签: 重症监护室 机械通气 肺部感染 护理分析
  • 简介:摘要: 目的 :总结 ICU 机械通气患者镇静的系统护理体会。 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 84 例 ICU 机械通气患者并随机分为人数相同的两组( n=42 ),一组进行常规护理(对照组),另一组实施系统护理(研究组),观察两组护理效果。 结果 :研究组护理指标优于对照组, P<0.05 。 结论 :系统护理在 ICU 机械通气患镇静过程中有着良好的应用效果,可以降低镇静剂用量,确保患者顺利完成治疗,有效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值得大力推广和引用。

  • 标签: ICU 机械通气 镇静 系统护理
  • 简介:摘要近年来,入住ICU机械通气患者的数量明显增多,本文从ICU环境的特殊性及患者给予机械通气后影响其舒适的相关因素及提高患者舒适度的护理对策进行综述,阐述将舒适护理应用于机械通气患者,使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在生理,心理,情感上获得舒适感和安全感,从而改变ICU机械通气患者的舒适度,减少并发症,降低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

  • 标签: ICU 机械通气 舒适改变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对我院38例重症手足口病人机械通气的护理进行总结,通过对机械通气的患儿实施正确的护理方法,减低死亡及感染的发生率,提高疾病的治愈率。方法采用德国产DragerEvita4呼吸机,对38例重症手足口患儿进行机械通气治疗。结果38例采用机械通气的重症手足口病的患儿,35例痊愈,1例死亡,1例自动出院。35例拔管后病情稳定,无一痰痂形成,及堵管现象,肺部感染发生率大大降低。结论及时的给予重症手足口病人机械通气,可有效的阻断病人病情进展。保证呼吸机各管道密闭通畅,不漏气,不扭曲,不脱落或阻塞,应遵守“有痰必吸,吸必彻底”的原则,清除呼吸道分泌物,采取相应的正确细致规范的护理措施,严格无菌操作,加强基础护理,特别是口腔护理。正确细致规范的护理措施,大大的降低了手足口患儿的并发症及感染的发生,同时对促进手足口病人的恢复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 标签: 手足口病 机械通气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的护理。方法应用呼吸机经口气管插管进行机械通气,以改善病人的通气和氧合,支持呼吸和循环功能。结果应用呼吸机经口气管插管进行机械通气在临床上广泛成为对危重症患者进行生命支持、抢救和治疗呼吸衰竭的重要治疗手段。结论近几年机械通气技术迅速发展,国内外同行对机械通气进行了大量研究,建立人工气道首选经口气管插管,现就医护配合、气道护理、呼吸机参数调节、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预防叙述如下。

  • 标签: 经口气管插管 机械通气 护理
  • 简介:摘要镇痛镇静治疗是重症监护室的常规治疗之一,随着镇痛镇静观念在ICU的普及,相关并发症也随之增加。本文综述了镇痛镇静治疗的定义、目的、指征、评估与监测方法及相关药物的选择,同时介绍了以循证医学为基础组织起来的镇痛镇静集束干预策略及相关措施,即ABCDEBundle,包括每日镇静中的唤醒(Awakening)、呼吸同步(Breathing)、镇静和镇痛药物的选择或应用(Choice)、谵妄(Delirium)的监测和处理、早期(Early)运动(Exercise)和锻炼。

  • 标签: 集束干预策略 镇静 镇痛 机械通气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使用机械通气的方法治疗小儿重症哮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5-2017年间在本院进行治疗的39例小儿重症哮喘症患者,对所有患者均采取机械通气治疗的治疗方法,并记录治疗前后患者PH值、氧分压及二氧化碳分压的各方面指标在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在治疗过后仅出现一例无效患者,出现并发症,治疗的成功率为97.44%。且经过治疗患者的动脉PH值、氧分压等有显著的上升,二氧化碳分压等有显著的下降。结论使用机械通气的治疗方法来治疗小儿重症哮喘的治疗效果良好。

  • 标签: 机械通气治疗 小儿重症哮喘 临床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机械通气相关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对39例应用机械通气的新生儿的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通过机械通气全过程多项积极的综合护理措施,39例患儿38例好转达到拔管指征,1例死亡,死亡率2.56%,出现并发症3例,发生率7.69%,经对应治疗均好转。结论新生儿机械通气过程中积极的综合护理措施可降低患儿死亡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抢救疗效。

  • 标签: 新生儿 机械通气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机械通气患者气管插管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重点将我院在2016年1月到2017年2月间接收的机械通气患者共有62例作为调查主体,实施合理的护理干预,营造良好的护患沟通环境,落实预后措施。结果通过对接受机械通气患者气管插管落实护理干预,患者的治疗及护理依从性优良者共57例(91.94%),出现了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患者共7例(11.29%),未发生非计划性拔管,60例患者病情相对稳定,顺利脱机并拔出气管插管,1例病情危重死亡,1例患者因经济条件的限制主动放弃治疗并自动出院。患者及其家属对此次护理干预满意者共62例(100%)。结论对接受了机械通气患者气管插管实施护理干预后,可稳步的提升治疗及护理依从性,降低呼吸机肺炎发生的可能性,及时预防计划性拔管,提高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

  • 标签: 机械通气 气管插管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重症监护室(PICU)儿童呼吸衰竭机械通气的有效护理方法。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12月期间在本院PICU收治的76例儿童呼吸衰竭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两组患儿均在控制原发病基础上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治疗,期间对照组按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个体化机械通气护理,统计两组患儿机械通气和PICU治疗时间,并观察两组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机械通气和PICU治疗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儿均无死亡者。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21.05%)显著低于对照组(7.89%),组间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PICU儿童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治疗中积极采取个体化、针对性干预措施,可有效缩短治疗时间,并降低并发症风险,有助于改善患儿预后。

  • 标签: 儿童重症监护室 呼吸衰竭 机械通气 临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ICU机械通气患者镇静的系统护理体会。方法:选择我院2019年1月至2020年3月入院的74例ICU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基于随机数表法将74例研究对象随机对照组与观察组,针对机械通气分别予以基础护理与镇静系统护理,对比护理后两组患者镇静护理效果与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统计分析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接受镇静系统护理后,HR、RR、SpO2、气促缓解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哮鸣音消失时间等护理效果指标改善结果均优于对照组;且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项对比结果均为P<0.05。结论:镇静系统护理在ICU机械通气患者护理中应用安全、效果理想,可发挥稳定患者生命体征作用,减少不良事件,具备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ICU 系统护理 镇静 机械通气
  • 简介:目的:探讨应用机械通气的并发症及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57例机械通气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感染、气胸、低血压、消化道出血等均为机械通气应用的并发症。其中以肺部感染为主要并发症。结论:加强呼吸道的管理,保持呼吸机管路的清洁,采用正确的呼吸模式,及时调整呼吸机参数,缩短上机时间等措施可以降低机械通气并发症的发生率。

  • 标签: 机械通气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PICU机械通气患儿气道护理措施,探讨其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1月至2018年12月本院的138例PICU机械通气患儿作为此次的研究对象,分为常规组69例,气道护理组69例,常规组中实施常规的护理措施,气道护理组中实施气道护理措施,观察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气道护理组护理效果优于常规组。结论对PICU机械通气患儿实施气道护理措施,能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缩短PICU停留时间,提升护理满意度,改善护患关系,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患儿 PICU机械通气 护理效果
  • 简介:机械通气是治疗目前在全球范围流行的非典型肺炎(SARS)的主要方法之一。SARS导致难治性ARDS后,需要采用包括允许性高碳酸血症和开放肺在内的肺保护性通气策略。而尽可能地采用无创或微创的方法,在重症监护病人身上连续、同步、实时、准确地监测心肺功能可以直接指导机械通气策略的实施和综合评估实施效果。

  • 标签: 机械通气 治疗 SARS 心肺功能 监测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应用无创机械通气救治AECOPD的疗效。方法选取AECOPD患者36例随机平均分成两组,对照组采取抗感染、平喘、氧疗、维持酸碱平衡等常规急救治疗措施,治疗组在此基础上早期应用无创机械通气,通过血气分析、患者住院天数和气管插管率等指标来分析疗效。结果治疗组PaO2、PaCO2和pH显著改善,住院天数和气管插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应用无创机械通气在治疗AECOPD能快速改善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减少气管插管风险,缩短住院时间,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病 急性发作 呼吸衰竭 无创通气
  • 简介:

  • 标签:
  • 简介:镇静和镇痛是机械通气患者治疗的一部分,运用得当,可以改善患者的预后,缩短机械通气时间,降低危重病人的死亡率。本文综述了机械通气患者镇静镇痛治疗的目的、方式的选择以及最新研究成果等。

  • 标签: 机械通气 镇静药物 镇痛药物 RAMSAY评分 Riker镇静-躁动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早期活动护理在重症监护室患者机械通气诊疗中的重要性。方法:选择我院在2019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ICU患者50例,随机划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研究组使用早期康复护理形式,研究两组患者在护理阶段的病情康复水平、临床症状消失时间等。结果:研究组患者接受护理之后临床症状消失时间较短,并且康复水平较好,吞咽困难情况明显好转。与此同时,研究阻患者的护理满意程度较对照组患者相比优势明显。结论:在ICU患者早期护理阶段使用活动护理形式能够有效提升康复速度,具有较好的临床实施效果,值得在临床诊疗中广泛应用。

  • 标签: 重症监护室 机械通气 早期活动
  • 简介: 【摘要】目的:探究重症加强护理病房机械通气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影响因素。方法:2022年1月到2023年7月,选择医院重症加强护理病房收治的160例机械通气患者为对象,结合患者是否发生肺部感染分为感染组、未感染组,分析患者的肺部感染影响因素。结果:160例患者中有58例确诊肺部感染,发生率是36.25%。血清白蛋白水平≤30g/L、机械通气时间>5d、抗生素应用种类>2种是机械通气发生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重症加强护理病房机械通气具有较高的肺部感染发生风险,其中血清白蛋白、机械通气时间和抗生素应用种类是导致肺部感染发生的主要影响因素。

  • 标签: 重症加强护理病房 机械通气 肺部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