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1
22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信平台在公众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的运用效果。方法:将2019年3月~2020年6月在临沂市罗庄区人民医院门诊取药的400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200)和实验组(n=200)。对照组采用传统的窗口发药指导,发放ADR宣传资料的方式对患者进行宣教,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利用微信平台推送ADR相关知识的图文信息,提供安全合理用药指导。结果:实验组1个月后ADR认知及行为的得分为(7.49±3.81)分、(12.85±2.17)分,高于对照组的(5.39±2.93)分、(10.74±1.62)分,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通过微信公众平台实施药学服务,可有效提高公众对ADR的认知度,应在实际中推广应用。

  • 标签: 微信平台 不良反应 认知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护理干预角膜屈光手术后遵医行为及视觉满意度的影响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10月到2021年3月中的96例患者作为护理干预研究对象,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各48人;对照组采用一般护理方法,研究组在一般护理的基础上采用优质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遵医行为和视觉满意度。结果:研究组的患者遵医行为比对照组好,研究组患者视觉满意度比对照组高。所有指标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护理干预 角膜屈光手术 遵医行为 视觉满意度 影响
  • 简介:摘要: 目的:分析IMB的运动康复护理应用于慢阻肺患者中,对其ESCA、遵医行为的影响。 方法:抽取本院64例慢阻肺患者,病例抽取纳入时间自2021年1月~2021年12月。按护理模式作分组,以施行常规护理的32例患者为对照组,以基于IMB运动康复护理的32例患者为研究组,组间比较其ESCA、遵医行为变化情况。 结果:于ESCA、遵医行为项目值方面,护理后,较对照组,研究组患者分值更高,P

  • 标签: IMB 运动康复护理 慢阻肺 ESCA 遵医行为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广泛性焦虑障碍治疗中采取人际心理治疗与认知行为治疗的确切效果。方法:研究时间介于2020年4月-2021年6月,纳入我院84例广泛性焦虑障碍患者为分析样本,以红篮球法分为参照组(行人际心理治疗),研究组(行认知行为治疗),分析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焦虑、抑郁情绪改善评分及日常生活质量评分均优于参照组(P

  • 标签: 广泛性焦虑障碍 人际心理治疗 认知行为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手术用个体化护理的价值。方法:2020年4月-2022年3月本科接诊高血压脑出血病人66名,都予以微创手术治疗。随机均分2组,试验组采取个体化护理,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对比遵医行为等指标。结果:从遵医行为上看,试验组的优良率是96.97%,和对照组的78.79%相比更高(P<0.05)。从满意度上看,试验组100.0%,和对照组的81.82%相比更高(P<0.05)。结论: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手术用个体化护理,遵医行为改善更加明显,满意度也更高。

  • 标签: 高血压脑出血 遵医行为 个体化护理 微创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延续性护理对老年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4月-2021年4月本院收治的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老年患者64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观察组使用延续性护理,对比2组干预前后的遵医行为。结果:观察组的遵医行为(合理饮食,按时用药,适量运动,定期复诊,情绪稳定和坚持自我检测)高于对照组,对比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延续性护理 老年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 遵医行为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失眠认知行为治疗对睡眠质量及持续性注意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月收治的失眠症患者9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采取认知行为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睡眠质量和持续性注意力评分。结果:在治疗前,两组患者各项评分相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在治疗后,观察组睡眠质量(8.73±1.42)分、持续性注意力(3.45±1.37)分,分别低于对照组的(11.35±2.69)分、(5.88±1.64)分,P<0.05。结论:在失眠患者的治疗当中,采取认知行为治疗方法,能够使患者的睡眠质量和持续性注意力得到改善,治疗效果十分理想。

  • 标签: 失眠 认知行为治疗 睡眠质量 持续性注意力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老年糖尿病患者护理中运用中医护理技术的应用价值,并分析其对患者遵医行为和血糖控制的影响。方法:研究项目确立,选择老年糖尿病患者资料100例,研究选择时点2022年02月~2023年05月,对照法:随机红蓝球等量分配,对照组选择50例资料,选择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资料选择50例,选择中医护理干预。对照不同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其对患者遵医行为、血糖控制的影响。结果:比较对照组,观察组统计的遵医行为数值升高,血糖控制数值明显下降,P

  • 标签: 中医护理干预 老年糖尿病 遵医行为 血糖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治疗性沟通对过敏性鼻炎患者心理状态及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以70例过敏性鼻炎患者开展研究,开始时间是2021年6月,结束时间是2022年1月,35例是参照组,35例是研究组,分别应用常规护理、治疗性沟通护理,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护理后的HAMA评分与睡眠质量评分均低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遵医行为有效率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过敏性鼻炎患者治疗过程中采用治疗性沟通护理,可缓解负性情绪,提高遵医行为,具有显著护理效果,可在临床广泛使用。

  • 标签: 治疗性沟通护理 过敏性鼻炎 遵医行为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分析盐酸帕罗西汀联合团体认知行为治疗强迫症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时间: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对象:强迫症患者102例,分组:随机分为对照组(盐酸帕罗西汀治疗)与观察组(盐酸帕罗西汀联合团体认知行为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盐酸帕罗西汀联合团体认知行为治疗可显著提升强迫症患者的治疗效果,值得推广与应用。

  • 标签: 盐酸帕罗西汀 团体认知行为治疗 强迫症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个体化健康管理及其随访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健康行为的影响,以期为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和血压控制效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一定数量的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接受为期数月的个体化健康管理,包括定期血压监测、个体化饮食运动指导、药物调整建议及心理支持等,并进行定期随访。对照组则接受常规治疗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健康行为变化及血压控制情况。结果:干预后,干预组患者在饮食控制、规律运动、遵医嘱服药等方面的健康行为明显改善,血压控制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此外,干预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对疾病管理的满意度也有显著提升。结论:个体化健康管理及其随访能够显著改善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健康行为,提高血压控制效果和生活质量。这表明,针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个体化健康管理是一种有效的疾病管理方式,值得在临床和社区护理中推广应用。未来研究可进一步探讨如何优化个体化健康管理策略,以更好地满足老年高血压患者的需求。

  • 标签: 个体化健康管理 随访 老年原发性高血压
  • 简介:应用流式细胞术和细胞免疫荧光染色技术,对42例膀胱移行细胞癌基因rasP21表达进行了定量分析,并结合患者随访结果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表明,rasP21表达与肿瘤细胞分化程度及浸润情况密切相关。rasP21表达与肿瘤复发也具有相关性,在复发的膀胱肿瘤中,P21阳性表达(87.5%),显著高于P21阴性表达(12.5%)。

  • 标签: 膀胱 移行细胞癌 ras癌基因蛋旦P21 预后 流式细胞术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进行认知行为干预后,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对于钠水控制的依从性。方法:选取研究对象为本院的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为2021年1月-2023年1月内的32例病人,然后进行两个组的随机平分,对照组选用常规护理方法,实验组人员在其基础上使用认知行为干预手段,对比两组病人在不同干预方案下病人对于钠水控制依从程度改变水平。结果: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在医院治疗的时候,探究对于医院采取治疗方案认可依从性发现,在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之前,两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记录相关数据之间计算发现之间并没有差异,在实施干预后,表现更高依从性的是实验组,液体摄入依从性(22.61±2.13)分、用药依从性为(23.02±1.85)分、饮食依从性为(22.63±2.22)分、透析治疗(21.62±2.36)分,对照组液体摄入依从性(18.51±3.62)分、用药依从性为(19.42±2.03)分、饮食依从性为(19.62±3.62)分、透析治疗依从性为(17.46±3.62)分,通过对干预手段的利用,相较于护理后对照组的依从性,实验组显著较好,P<0.05。结论:认知行为干预措施的应用,对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治疗来看,能够更加全面的提升钠水控制依从性。

  • 标签: 维持性血液透析 认知行为干预 钠水控制 依从性影响
  • 简介:目的:考察苯扎贝特分散片和苯扎贝特普通片的溶出行为,为分散片的质量控制提供新方法。方法:选择测定光程1mm,转速50r/min,采用光纤药物溶出度过程监测仪在228nm处测定苯扎贝特的溶出曲线。结果:苯扎贝特在35.58~234.85μg/m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日内、日间精密度RSD分别为1.02%、1.24%(n=6),加样回收率符合规定。由实时溶出曲线可见,两种剂型前15min累积溶出百分率有明显差异。结论:光纤药物溶出度过程监测仪能全面、真实地描绘溶出曲线,为分散片的质量控制提供真实、有效的数据及新的实验方法。

  • 标签: 苯扎贝特 分散片 溶出曲线 光纤药物溶出度过程监测仪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暴力行为风险评估及护理干预在流浪精神病人中的应用。方法:选择我院 2019年 4月至 2019年 5月收治的流浪精神病患者中 70例有暴力行为的患者 , 随机均分两组各35例,对照组 入组前后均采用 GQOI-74 暴力行为风险评估表进行评估, 采用常规护理; 研究组采用暴力行为风险评估及护理干预,对比两组均住院 4 个月 的护理效果。结果:干预前两组暴力风险评估分值无差异,干预后两组暴力风险评估分值均降低,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护理效果 94.29%优于对照组 74.29%。 结论:暴力行为风险评估及护理干预在流浪精神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明显,通过结合风险评估结果进行针对性的干预处理可以有效改善病人的症状,减少暴力行为的出现,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暴力行为 风险评估 护理干预 流浪精神病人
  • 简介:目的:探讨哌罗匹隆治疗老年痴呆患者精神行为症状(BPSD)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06例老年痴呆患者随机分成哌罗匹隆组和喹硫平组,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2周采用阿尔茨海默病病理行为评分表(BEHAVE-AD)、Cohen-Mansfied激越问卷(CMAI)、简易智力状态检查(MMSE)、日常生活能力评分(ADL)、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价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12周后哌罗匹隆组有效率为82.0%,喹硫平组有效率为85.7%,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哌罗匹隆治疗12周后BEHAVE-AD总分及各因子分均下降,其中在幻觉、行为紊乱、攻击行为3个因子的得分明显下降(P〈0.01)。两组患者治疗12周后的MMSE及ADL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所增加,但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哌罗匹隆的不良反应较喹硫平轻,但差异无显著性。结论:与喹硫平相比,哌罗匹隆治疗老年期痴呆精神行为障碍的疗效与安全性相当,不良反应较少。

  • 标签: 哌罗匹隆 喹硫平 老年痴呆 精神行为症状
  • 简介:目的探讨婴幼儿发育和行为的预见性保健指导在儿童保健上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在本院儿科门诊进行常规健康体检的100例42d足月儿,随机分成观察组、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给予婴幼儿发育和行为的预见性保健指导,对照组仅进行常规保健,比较两组婴幼儿的保健效果。结果对照组婴幼儿在9个月、12个月、18个月智力发育指数评价分剐为(95.12±4.32)、(100.32±4.89)、(106.32±4.72);观察组婴幼儿在9个月、12个月、18个月智力发育指数评价为(99.02±5.76)、(107.12±5.76)、(114.35±6.43)。对照组婴幼儿在9个月、12个月、18个月心理运动发育指数评价为(92.76±3.87)、(98.78±4.61)、(102.12±4.12);观察组婴幼儿在9个月、12个月、18个月心理运动发育指数评价为(97.43±4.56)、(104.89±4.12)、(110.65±5.12)。结论对婴幼儿进行发育和行为进行早期预见性保健指导,可以显著提高婴幼儿的行为、发育偏差,促进其智力、体格正常发育,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 标签: 婴幼儿发育 婴幼儿行为 预见性保健指导 儿童保健
  • 简介:目的:比较美欧药品违法行为与侵权行为的法律界定、法律责任,以期为构建我国药品责任法律制度提供参考和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文献研究和比较研究方法,探讨药品违法和侵权行为的在不同法律中设定的方式与联系,以及法律责任设定。结果药品违法与侵权行为分属行政规制与产品责任、民事侵权,目前,我国《药品管理法》关注药品质量约束机制和行政合规性,而《产品质量法》和《侵权责任法》缺乏有效衔接的侵权责任制度。同时,缺陷界定存在瑕疵,假劣药划分交叉混乱,赔偿责任设定未将行为人主观恶意程度和造成的损害后果作为特殊考量因素,致使司法实践和执法操作存在诸多适用难题。结论以药品管理法修订为契机,对药品违法与产品责任、侵权行为进行关联性条款设定,维护公众用药合法权益。

  • 标签: 药品违法行为 假劣药 药品侵权行为 法律修订
  • 简介:目的探讨助产士参与产前门诊干预对初产妇分娩认知行为及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在该院定期产检的80例初产妇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仅行常规产前检查和孕期指导,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由助产士进行产前干预,针对产妇孕周进行围生期指导及相关健康教育.比较两组初产妇分娩认知行为、体重指数,分娩结局以及母乳喂养的差异,分析助产士参与产前门诊干预的意义.结果观察组初产妇正常阴道分娩比例高于对照组,而自愿剖宫产、阴道助产,非自愿剖宫产比例均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分娩知识问卷得分为(18.2±1.0)分,对照组为(14.5±2.1)分,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t=4.42,P〈0.05).产前观察组超重比例低于对照组(χ2=6.37,P〈0.05),而母乳喂养比例高于对照组(χ2=5.29,P〈0.05).结论助产士参与产前门诊干预有利于改善初产妇产前认知行为,降低剖宫产比例以及超重产妇比例,并提高产后母乳喂养率.

  • 标签: 助产士 产前门诊 分娩 认知 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