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6
30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估远程监测技术在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以及其对患者血糖控制、生活质量和医疗成本的影响。方法:采用前后对照研究设计,共纳入120名2型糖尿病患者。实验组患者使用远程监测设备进行血糖自我监测,并将数据实时传输给医疗团队,而对照组患者则进行常规血糖监测。两组均接受相同的标准糖尿病教育和护理。研究持续12个月,收集并比较两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指标、生活质量评分和医疗成本。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平均血糖控制指标(HbA1c)较对照组有显著改善(P<0.05),生活质量评分亦显著提高(P<0.05)。此外,远程监测组患者的医疗成本分析显示,长期看护成本较对照组有所降低。结论:远程监测技术在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能够改善患者的血糖控制,提高生活质量,并可能降低长期医疗成本。推荐在糖尿病护理中广泛应用远程监测技术。

  • 标签: 远程监测 糖尿病 血糖控制 生活质量 医疗成本
  • 简介: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消化内科护理中急性病情监测与干预策略。首先介绍了常见急性病情指标及评估方法,包括体温、心率、呼吸频率等。然后重点探讨了消化系统常见急性疾病,如急性胃出血、急性胰腺炎、急性肝功能衰竭等的监测与护理措施。进一步分析了干预的重要性、常见干预措施以及处理危急情况的团队协作。通过案例分析,突出了不同疾病的特点和护理重点。研究结果可为临床护理提供参考,提高急性病情处理的效率与质量。

  • 标签: 消化内科护理 急性病情监测 干预策略
  • 简介: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精神生活的需求。环境美,使人感到愉悦、欣喜、舒适、轻松:同样,在医院的设计与建设,符合自然美的要求,提供舒适、平静、安全、宽松的环境,使住院病人消除了紧张、恐惧心理,也能给人带来一种美的享受,其中色彩的恰当运用显得尤为重要。

  • 标签: 医院环境建设 色彩 生活质量 精神生活 住院病人 恐惧心理
  • 简介:对影响高原环境空气微生物浓度的主要因素、压力蒸汽灭菌器的选择和使用、高原环境消毒灭菌的正规操作流程以及灭菌效果的监测等有关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 标签: 高原 消毒灭菌 压力蒸汽灭菌器 质量监测
  • 简介:摘要:本文围绕重症护理工作环境的重要性、不足和改善措施进行探讨。首先,重症护理工作环境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和护理质量,因此需要高度重视。然而,目前重症护理工作环境存在一些问题,如设施设备不足、医护人员压力大等。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一些改善措施,包括加强医疗机构的投入、提高医护人员的专业水平、增强患者及家属的参与和沟通,以及加强对工作环境的监督和评估等。通过共同努力,可以共同打造一个更加优质、安全、温馨的重症护理工作环境,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护理服务,让患者能够尽快康复、重返家庭和社会,享受健康和幸福的生活。

  • 标签: 重症护理 工作环境 改善措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患有喉癌的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后,医护人员为其进行气道管理过程中关键检测指标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实验在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期间进行,其中在2021年7月-2022年12月期间,医护人员通过调查研究,在患者的气道管理过程中建立并应用关键检测指标,对比分析实施前后差异。结果:实施前气道湿化评估准确率、吸痰合格率、病情观察及时率、气道湿化的合格率及患者舒适度均低于实施后,实施后气道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建立并应用关键检测指标,可以使得医护人员为接受手术治疗的喉癌患者实施气道管理更加规范标准,提升气道管理整体质量水平。

  • 标签: 关键检测指标 喉癌 气道管理 应用效果
  • 简介:目的调查江苏省危重症监护室护士血压监测认知水平现状,分析现状原因。方法采用自行研制的调查表调查江苏省6所三级甲等医院13个危重症监护室165名护士血压监测认知情况并进行分析。结果危重症监护室护士血压监测认知得分为13.3~56.7(33.8±9.2)分。危重症专科护士认知得分(34.4±9.0)高于普通护士(30.0±9.6)(t=2.103,P=0.037)。结论尽管危重症监护室护士经常参与重症患者血压监测,但其认知水平亟需提高,在危重症专科护士培养中应加强相关知识培训。

  • 标签: 重症监护 护士 血压监测 问卷调查
  • 简介:[目的]探讨经肺温度稀释法(PiCCO)与肺动脉热稀释法(Swart—Ganz)的相关性。[方法]对24例危重病人同时行Swart—Ganz、PiCCO连续监测,并记录心排血量(CO)、每搏量(SV)、心排血指数(CI)、外周血管阻力(SVR),PiCCO监护仪还可监测胸腔内血容量(ITBV)和血管外肺水(EVLW)。于同一时间点采集血流动力学参数,比较两种监测技术的相关性。[结果]相关分析显示,心排血指数PiCCO与Swan—Ganz相关系数为0.885(P〈0.05)。应用PiCCO技术可准确测量心排出量,其所测量的全心舒张末期容积与胸腔内血容积较中心静脉压(CVP)更能反映心脏前负荷变化。[结论]PiCCO连续血流动力学监测可作为危重病人可靠的监测手段。

  • 标签: 血流动力学监测 经肺温度稀释法 肺动脉热稀释法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目标监测在预防肝移植术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作用。方法指定经过医院感染管理科培训的ICU人员,专项负责对肝移植术后使用呼吸机患者进行监测,针对监测结果,采取有效干预措施。结果实施目标监测1年来,肝移植术后患者VAP的发生率以千日床位感染率计算,从2006年的54.7‰降至2007年15.1‰。结论目标监测是一种前瞻性的科学的监测方法,改变了过去重终末质量监测,忽视“过程”监测的弊端,将预防工作放在首先,便于及时掌握监测数据变化,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从而达到消除感染危险因素,预防VAP的发生。

  • 标签: 目标监测 呼吸机相关肺炎 肝移植
  • 简介:我国糖尿病患病形势严峻,20岁以上人群中男性和女性糖尿病的患病率分别达10.6%和8.8%,总体患病率已达9.7%,而糖尿病前期的患病率更是高达15.5%,每年糖尿病新发人数约101万。

  • 标签: 2型糖尿病 肥胖 胃旁路术 体温监测
  • 简介:目的探讨经颅内引流管行颅内压(ICP)监测对颅脑损伤疾病治疗的应用价值与护理。方法对2009年2月至2011年1月入住ICU的因颅脑损伤已行颅内引流术的患者,在常规监护、治疗基础上,在颅内引流管外侧端接三通管,行ICP监测。对ICP〉2.0kPa者予加强脱水,ICP〈0.5kPa者提高引流袋水平,减少脱水剂用量及使用时间。结果共53例患者行ICP监测,死亡6例,死亡率11.32%;较同期未行ICP监测病例死亡率26.53%明显下降。监测结果及表现图谱与病程发展相符。结论颅脑损伤术后患者经颅内引流管行ICP监测操作简便,达到ICP监测技术要求,具有明显的临床意义。

  • 标签: 颅脑损伤 颅内压 监测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敏感指标监测对提高儿童呼吸科患儿痰标本采集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1月—2019年10月于我院儿童呼吸科收治的患儿2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分组的方法将患儿分成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100例患儿采用的是常规方法留取痰标本,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敏感指标监测,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护理后,比较对照组与实验组两组患儿的痰标本送检率和样本合格率。结果:实验组患儿的送检率和样本合格率均显著高于对比组(P

  • 标签: 敏感指标监测 儿童呼吸科 痰标本 采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 对重症监护病房有创动脉压的临床监护及护理方法展开研究。方法 将我院在2021年9月到2022年4月期间收治的100例术后重症监护病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的动脉压监测方式及其护理方法展开研究,对照组常规采用无创动脉压监测患者体征,观察组用有创动脉压监测患者,对比两组病情监测结果。结果 对比发现观察组住院时间更短,患者满意度更高。(P<0.05)结论 同无创血压监测方式相比,使用有创动脉压对重症监护病房患者进行血压监测能够进一步保证血压监测效果,促使患者满意度提高,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这和有创动脉压血压监测持续性以及较少的干扰因素有很大关系。

  • 标签: 临床应用价值 重症监护病房患者 有创动脉压 临床监测 护理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术后延迟关胸的循环监测结果和护理过程。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8年10月至2021年10月收治的22例先天性心脏病术后延迟关胸患儿的临床资料。记录患儿的临床预后,比较不同预后组的中心静脉压、左心房压、收缩压、心率和血乳酸水平等循环监测结果。结果:22例患儿均在血流动力学稳定后入手术室行二期关胸,延迟关胸时间(2.6±1.3)d,住院时间(37±20)d。痊愈出院16例(痊愈组),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6例(死亡组)。死亡组血乳酸水平(7.3±3.1)mmol/L高于痊愈组(1.9±0.8)mmol/L,(P<0.05),两组中心静脉压、左心房压、收缩压、心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心脏手术后延迟关胸有利于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度过术后早期心肌水肿、低心排血量的高危期,但需配合严密、科学、合理的循环系统监护和护理,以维持良好的循环,改善预后。

  • 标签: 先天性心脏病 延迟关胸 循环系统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研究在糖尿病患者中采用动态血糖仪检测的效果。方法 从我院内分泌专科就诊患者中有糖尿病的患者中随机选择88人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对比分析,时间在2021年12月-2022年12月之间,并将这这些患者分为两组,分别为采用常规血糖监测的对照组和采用动态血糖仪监测的观察组,每组均为44人。结果 将两组患者的血糖水平进行对比分析,干预前两组患者没有明显差异,干预后观察的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明显低于对照组,结果具有明显差异(P

  • 标签: 动态血糖仪 糖尿病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创伤性重症急性胰腺炎腹内压监测应用的价值。方法选取30例创伤性重症胰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这30例重症胰腺炎患者基础护理、胃管鼻饲治疗护理、心理护理护理进行分析,观察患者的腹内压测定,进行早发现,早治疗。结果30例患者在密切观察下完成监测治疗后,重症胰腺炎患者中心静脉压、心率、免疫抑制酸性蛋白降低,平均动脉压升高,治疗前后相比差异显著(P

  • 标签: 创伤性重症急性胰腺炎 腹内压监测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呼吸科ICU住院患者的院内感染监测结果,总结护理对策,以期减少院内感染的发生。方法:抽取我院2020年8月~2022年8月期间72例呼吸科ICU收治的72例院内感染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监测结果。结果:呼吸科ICU住院患者的感染发生部位前三位分别为下呼吸道、上呼吸道和泌尿系统,其构成比分别为54.17%、22.22%、12.50%。院内感染的发生与基础疾病、侵袭性操作、住院时间、年龄有关,与性别无关。结论:呼吸科ICU住院患者院内感染主要为呼吸道感染和泌尿系统感染。为了减少院内感染的发生,需要积极治疗原发疾病、强化基础护理工作、维持患者的呼吸道畅通、将病房消毒工作和隔离工作做到位、阻断传染途径,特别注意对高龄患者的护理。

  • 标签: 呼吸科ICU 院内感染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