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4
262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系统化健康教育在狂犬病暴露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8年3—4月我院收治的60例狂犬病暴露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等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系统化健康教育。比较两组狂犬病暴露干预前后对预防狂犬病的态度和对狂犬病相关行为的认知度。结果干预前,两组狂犬病暴露对狂犬病预防态度和对狂犬病相关行为认知差异无区别(P>0.05),干预后,研究组狂犬病暴露对狂犬病预防态度和对相关行为的认知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系统化健康教育有助于改善狂犬病暴露对预防狂犬病的态度,提高其对狂犬病相关行为的认知度,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狂犬病暴露者 知信行调查 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血液透析自体动静脉内瘘阻塞原因及预防。方法 样本资料选取我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所管理的血液透析自体动静脉内瘘阻塞患者58例,运用随机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29例。对照组施以常规护理,实验组施以常规护理联合综合干预护理,然后比较2组患者自体动脉内瘘阻塞率、护理满意度及护理后生活质量情况。结果 血液透析患者行综合干预护理之后,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有效改善,满意度明显提升,实验组自体动脉内瘘阻塞率也显著低于对照组,加快了疾病治愈速度。结论 综合干预护理模式在血液透析护理工作中的有效应用,疗效明显,可有效降低自体动脉内瘘阻塞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对促进患者身体康复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综合干预护理 血液透析 自体动静脉内瘘 阻塞
  • 简介:近年来,随着治疗方法的不断完善,恶性肿瘤患儿的生存率得到了显著提高。恶性肿瘤已经成为继意外伤害之后国内儿童死亡的最主要原因[1-2]。在恶性肿瘤长期的治疗过程中,患儿的健康状况依然面临着严峻的威胁[3],这对患儿照顾的生活质量产生了极其消极的影响。照顾是与患者生活在一起并照顾其生活起居,执行大多数照顾活动并对患者负有主要责任的亲属及为患者提供免费生活帮助、信息和精神支持的亲戚、朋友、邻居[4-6]。虽然照顾在支持和维护患儿健康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但这类特殊群体往往被医护人员所忽视。大部分患儿照顾出现了较高的抑郁和焦虑症状,导致其生活质量急剧下降[7-8]。因此,癌症患儿照顾也应该受到护理人员重点关注。本文对癌症患儿照顾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为施加干预、改善癌症患儿照顾的生活质量提供依据。

  • 标签: 癌症患儿 照顾者 生活质量
  • 简介:心力衰竭(心衰)是多种心血管疾病的严重和终末阶段,已累及全球2300万人口[1-2]。近年来,心衰治疗虽取得一定进展,但患者病情控制仍然欠佳,反复入院的情况时有发生[3-4]。遵医嘱服药、症状监测等自我护理行为是减少患者再入院,提高其生活质量的重要策略[5]。但心衰患者多数为老年人,伴有多种合并症甚至出现轻度认知受损,导致自我护理能力处于低水平[6-7]。

  • 标签: 心力衰竭 自我护理 照护者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帕金森病护理中运用综合护理的临床效果以及对患者睡眠质量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帕金森病患者,时间区间段2022年6月至2023年5月,运用计算机随机抽样分组,参照组执行常规护理,纳入40例,实验组执行综合护理,纳入40例,对两组患者睡眠质量评分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护理干预后,在睡眠质量评估方面,实验组睡眠质量评分优于对照组睡眠质量评分;在护理满意度调查方面,实验组护理满意度结果97.50%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80.00%,差异对比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帕金森病护理干预中,综合护理模式的运用,能够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综合护理 帕金森病 临床效果 睡眠质量
  • 简介:【摘 要】目的:分析婚前体检静脉抽血晕针的心理护理干预与效果。方法:经随机抽签方式对我院2019年8月至2021年8月期间收治的婚前体检100人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各组分别有50人。参照组婚前体检人员接受一般护理,研究组婚前护理人员接受心理护理干预,比较护理效果。结果:比较护理后的晕针发生率、精神紧张发生率,研究组明显低于参照组,P<0.05。比较护理后的满意度,研究组(98.00%)显著高于参照组(82.00%),P<0.05。结论:婚前体检发生晕针的主要因素为精神紧张,通过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可将晕针发生率显著降低,从而使其痛苦减轻,具有较高的可行性。

  • 标签: 婚前体检者 静脉抽血晕针 心理护理干预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家庭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家庭护理护理能力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为了将当前脑卒中患者的护理水平改善,首先需要将脑卒中家庭护理干预方式进行转变,研究开展对比实验,实验对象为本院的60例脑卒中家庭护理,将患者进行双盲分组后,分别采取不同护理方式,即常规护理以及家庭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结果。结果:经比较后发现,观察组和对照组在护理后取得的护理效果明显存在较大差异(P<0.05)。结论:在脑卒中患者护理期间,采取家庭康复护理可以取得良好护理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家庭康复护理 脑卒中 家庭护理者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和分析恶性肿瘤化疗后骨髓抑制阶段预防感染的护理方法和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7月-2022年7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300例恶性肿瘤化疗后骨髓抑制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把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5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观察组行预防感染护理。 对两组的感染发生率、住院时间、骨髓抑制缓解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感染发生率为1.3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5.55%,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0);观察组住院时间、骨髓抑制缓解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恶性肿瘤化疗后骨髓抑制阶段行预防感染护理,有利于减少感染,减少住院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及骨髓抑制缓解时间,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恶性肿瘤 化疗 骨髓抑制 预防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 了解肾移植术后受定期随访期间的身心状态并探讨调节方法,为临床干预和居家休养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自行设计问卷在我院对本院2020.3-2020.7月在肾移植门诊就诊受的一般特征、身体状态、心理状态、睡眠质量、注意力等进行调查。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肾移植受316例,其中心理异常占27.85%,身体异常占10.44%,睡眠质量变差占60.44%,注意力无法集中占36.08%。不同性别受身体状态和睡眠质量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肾移植 身心状态 定期随访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宫颈癌晚期临终安宁疗护的实施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8月-2021年12月在我院收治的100例宫颈癌晚期临终,随机数字法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取安宁疗护,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癌痛评分、心理痛苦以及生存质量。结果:两组患者的癌痛评分均得到降低,但是观察组降低得更明显,心理痛苦也得到更大的改善,在经过疗护后获得更好的生存质量,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宫颈癌晚期 临终者 安宁疗护 癌痛 HAMD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参与式护理模式在水痘患儿主要照顾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我科2021年4月~2022年4月期间接诊的40例水痘患儿及其主要照顾开展研究,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20例,常规护理)、观察组(20例,参与式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包括主要照顾焦虑情绪、对水痘相关知识知晓,以及患儿病情恢复情况。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主要照顾焦虑情绪较对照组低,对水痘相关知识知晓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 丘疹消退时间、疱疹结痂干瘪时间较对照组减短(P<0.05)。结论  参与式护理可减轻水痘患儿主要照顾焦虑情绪,提高疾病认知水平,促进患儿病情恢复,值得优选。

  • 标签: 参与式护理模式 小儿水痘 主要照顾者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对结直肠癌患者及照顾造口护理的预警教育措施及效果。方法:将72例结直肠癌造口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时间顺序分组为对照组、观察组,每一组内36例患者,并在对照组内实施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则实施预警教育,对比两组的护理配合度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首先评估比较了两组患者及照顾的护理配合度,结果显示观察组更优(P<0.05);其次,也统计比较了两组的并发症情况,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结直肠癌患者及照顾在造口护理中实施预警教育有助于提高其护理配合度,并可降低并发症风险。

  • 标签: 结直肠癌 造口护理 预警教育 配合度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延续护理对出院后肾移植受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2月~2023年2月我院收治的接受延续性护理的肾移植患者39例作为研究组,选择同期接受院内护理的肾移植患者41例作为对照组,观察比较两组生活质量。结果: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的WHOQOL-BREF量表各维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延续护理能够提高出院后肾移植受的生活质量,可推广。

  • 标签: 延续护理 出院后 肾移植受者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全程护理干预对体检健康体检后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 在 2018年 6月 -2019年 7月间,在我院健康体检科中应用全程护理干预,将应用全程护理干预的 60例体检作为干预组对象,与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的 60例常规组进行对比,分析其对体检健康体检后遵医行为的影响。结果 在护理后,干预组体检的遵医行为评分显著高于常规组体检,对健康体检护理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常规组体检,数据对比差异显著( P< 0.05)。结论 对在我院开展健康体检的人员进行全程护理干预,在健康体检后其遵医行为依从性显著提高,且护理满意度较高,值得推广。

  • 标签: 全程护理干预 体检者健康体检 遵医行为
  • 简介:艾滋病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引起的一种传染病,HIV主要存在于血液、精液、乳汁、羊水、阴道分泌物中,HIV传染性最强的是临床上无症状而血清抗体呈阳性的病毒携带。中国艾滋病流行已进入快速增长期,发病率明显增加。随着本市外来进城务工人员增加,育龄艾滋病患者和病毒携带数量随之增加,需要终止妊娠的受术也逐年增加,多数HIV阳性携带希望在无痛的状态下行人工流产术。

  • 标签: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人工流产 手术配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全程护理干预对体检健康体检后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在2018年6月-2019年7月间,在我院健康体检科中应用全程护理干预,将应用全程护理干预的60例体检作为干预组对象,与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的60例常规组进行对比,分析其对体检健康体检后遵医行为的影响。结果在护理后,干预组体检的遵医行为评分显著高于常规组体检,对健康体检护理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常规组体检,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在我院开展健康体检的人员进行全程护理干预,在健康体检后其遵医行为依从性显著提高,且护理满意度较高,值得推广。

  • 标签: 全程护理干预 体检者健康体检 遵医行为
  • 简介:阐述护理中的舒适概念和内涵以及舒适护理理论,并应用该理论指导器官移植受的护理,以利于在生理、精神心理、社会、环境等领域全方位提高移植病人的舒适感受和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 标签: 舒适理论 器官移植 舒适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健康教育对儿童糖尿病(简称 CDM)家庭照护护理能力的影响。方法:本研究对象为 2017年 1月 -2019年 1月来院治疗的 310例 CDM家庭照护,分 A组和 B组,各 155例,分别行健康教育和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A组的护理能力评分均高于 B组,并发症率为 5.16%, B组为 11.61%,差异对比均显著( P< 0.05)。结论:为 CDM家庭照护行健康教育可提高其护理能力,确保护理安全,临床可实际推广应用。

  • 标签: 健康教育 儿童糖尿病 家庭照护者 护理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模式镇痛对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 PFD)患者术后疼痛及疼痛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 2019年 1月至 2019年 12月在本院行手术治疗的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 10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 5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疼痛护理,观察组实施多模式镇痛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 12h、 24h、 48h疼痛程度、疼痛知识评分及疼痛护理满意度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术后 12h、 24h、 48hNRS评分 明显低于对照组,疼痛评分及疼痛护理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多模式镇痛能有效减轻 PFD患者术后疼痛程度,提升患者的疼痛知识水平及护理满意度。

  • 标签: 多模式镇痛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 术后疼痛 护理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