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3
45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比较米索前列醇与催产预防产后出血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3月~2018年2月收治的(单胎、足月)产妇242例,盲法随机分组,观察组121例,给予米索前列醇用药,对照组121例,给予催产预防性用药,且全部产妇围产期均给予导乐助产护理。对比两组产妇第三产程耗时、出血情况。结果观察组第三产程耗时、产后2h出血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第三产程出血量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米索前列醇预防性用药可有效降低产妇出血量,减少PHH风险,且用药安全性较高。

  • 标签: 米索前列醇 催产素 产后出血
  • 简介:目的探讨甲状腺治疗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将150例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分别给予常规治疗与加用左甲状腺钠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心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心功能指标均有所好转,治疗组心功能改善总有效率84.21%(64/76),显效率为36.84%(28/76),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甲状腺短期应用能有效改善老年患者的充血性心力衰竭。

  • 标签: 心力衰竭 充血性/药物疗法 甲状腺素/治疗应用 人类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剖宫产切口妊娠患者通过采用宫腔镜联合垂体后叶进行治疗的疗效观察。方法随机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我院妇产科收治的剖宫产切口妊娠患者70例作为分析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5例,其中对照组的患者采用B超下清宫术联合甲氨蝶呤进行治疗,实验组的患者采用宫腔镜联合垂体后叶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观察两组患者的相关指标。结果实验组的相关指标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有差异存在,具有临床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7.14%,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为85.71%,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具有临床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腔镜联合垂体后叶对剖宫产的切口妊娠患者的治疗有显著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宫腔镜联合垂体后叶素 B超下清宫术联合甲氨蝶呤 剖宫产切口妊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风险管理在血液透析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5年2月至2017年3月在我院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96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2016年2月之后的所有患者划分为实验组,其余患者划分为常规组。常规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实验组在常规组基础上实行风险管理。对比两组患者的风险事件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各项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常规组,各项数据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风险管理在血液透析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具有安全性、可靠性、全面性的特征,有效的规避护理风险事件,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风险管理 血液透析 护理管理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左旋甲状腺对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以及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的疗效。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4年6月1日~2016年12月30日期间本院所收治的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和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有5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把患者分为两组,其中包括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25例(为治疗组),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25例(为对照组),两组患者都将给予左旋甲状腺钠口服药物,观察两组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统计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后胆固醇的下降相对较为明显,治疗组与对照组的下降程度进行比较,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本院通常会采用左旋甲状腺治疗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进行实际临床治疗,并且其效果相当显著。

  • 标签: 左旋甲状腺素 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 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 胆固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胰岛抵抗(IR)与血清生化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选取胰岛抵抗患者44例作为阳性组,健康体检者7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测定患者各项指标。结果AST、ALT、r-GT、TG、HDL-C、Cr、CK、Ca、P、IgM、C3、ASO、hs-CR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P、BUN、ALB、APOB、GLO、TBIL、DBIL、IBIL、ALP、TBA、ADA、UA、GLU、TCHO、APOA1、LDL-C、LDH、HBDH、CysC、Fe、IgG、Mg、IgA、C4、HCY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生化指标AST、ALT、r-GT、TG、Cr、HDL-C、CK、Ca、P、IgM、C3、ASO、hs-CRP与胰岛抵抗具有相关性。

  • 标签: 胰岛素抵抗 2型糖尿病 糖尿病前期状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牙周炎患者治疗中盐酸米诺环软膏的应用价值。方法择选2017年12月-2018年5月,我院收治的慢性牙周炎患者74例,作为研究主体。以治疗方式差异作为分组依据,划分为观察组(n=37)和对照组(n=37)。将碘甘油应用于对照组,将盐酸米诺环软膏应用于观察组。对两种治疗方式的价值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在菌斑指数(PI)、牙周袋深度(PD)以及龈沟出血指数(SBI)上,与对照组展开比对,改善效果均显著(P<0.05)。结论盐酸米诺环软膏代替碘甘油应用于慢性牙周炎患者治疗环节中,可有效的改善其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因此,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 标签: 慢性牙周炎 盐酸米诺环素软膏 临床效果
  • 简介: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女性~种最常见的内分泌失调疾病,其发病率在育龄妇女中约为6%-10%。自1935年Stein和Leventhal首先报道该病以来。一直没有统一的PCOS诊断标准,目前较被多数人接受的是2003年ESHRE/ASRM建议的诊断标准,即少或无排卵、高雄激素血症、多囊卵巢,符合以上2条并需排除其他代谢异常即可诊断。

  • 标签: 多囊卵巢综合征 胰岛素抵抗 高雄激素血症 内分泌失调 育龄妇女 PCOS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门冬胰岛30和精蛋白生物合成人胰岛30R的治疗效果。方法将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一年间我院收治的68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应用门冬胰岛30进行治疗)与对照组(应用精蛋白生物合成人胰岛30R治疗)各34例,采用每日早晚皮下注射门冬胰岛30与人胰岛30R,进行为期12周的观察。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在早餐后2h、晚餐后2h、睡前2200血糖均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2次/d注射门冬胰岛30较人胰岛30R对餐后2h血糖控制更有效,减少低血糖风险,为患者提供更灵活的用餐时间。

  • 标签: 门冬胰岛素30 精蛋白生物合成人胰岛素30R 2型糖尿病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小儿维生D缺乏性佝偻病的护理方法,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后遗症的发生。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4年11月——2016年3月期间114例维生D缺乏性佝偻病患儿,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采取补充维生D制剂和钙剂,合理饮食和休息、适当的户外活动,以及后遗症期的训练等措施。结果114例患儿经有效的对症治疗和护理后,均痊愈。结论对维生D缺乏性佝偻病小儿进行综合有效的护理,可明显改善患儿症状,减少后遗症的发生。

  • 标签: 维生素D缺乏,佝偻病,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甲状腺钠治疗小儿甲状腺功能减低症的效果和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6年8月间我院接收的小儿甲状腺功能减低症患儿64例,按照随机数字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优甲乐片治疗,观察组采用甲状腺钠治疗,对比两种治疗方法的实施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88%,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FT3、FT4、TSH水平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小儿甲状腺功能减低症患儿采用甲状腺钠治疗,所得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小儿甲状腺功能减低症 甲状腺素钠 优甲乐片 效果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小儿腹泻患儿采取维生AD+锌制剂进行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我院于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收治的196例小儿腹泻患儿进行随机分组研究,按照临床上所采取的治疗方式不同将其分为单一组和联合组,各组患儿分别为98例。单一组仅采取维生AD滴剂进行治疗,联合组则采取维生AD+锌制剂进行联合治疗。观察并对比单一组和联合组的治疗效果以及感染性疾病的发生几率。结果联合组的治疗有效率95例(96.94%)显著高于单一组88例(89.80%)联合组感染性疾病发生几率20例(20.41%)显著低于单一组48例(48.98%),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小儿腹泻病患儿采取维生AD+锌制剂进行联合治疗,不仅能够减少感染性疾病的发生,还能够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 标签: 维生素AD 锌制剂 小儿 腹泻病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胰岛泵在糖尿病治疗中的疗效。方法从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来我院就诊的糖尿病患者中选取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应用胰岛泵进行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低血糖发生率明显比对照组低,胰岛用量以及血糖恢复时间等指标明显比对照组优,组间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胰岛泵在糖尿病病症治疗中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缩短患者血糖恢复时间,降低胰岛用量,提高患者康复进度,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胰岛素 糖尿病 治疗 疗效 对比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左旋甲状腺治疗亚临床甲减患者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亚临床甲减患者8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采用数字随机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再采用左旋甲状腺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转化为甲减的比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FT3、FT4、TSH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患者FT4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但TSH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2例(5.0%)转化为甲减,对照组3例(7.5%)转化为甲减,观察组甲减转化率比对照组低,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甲状腺肿大35例消失,消失率87.5%,对照组10例消失,消失率25.0%,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亚临床甲减患者早期采用左旋甲状腺进行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的TSH和FT4水平,改善患者甲状腺肿大症状,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 标签: 左旋甲状腺素 亚临床甲减 甲减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总结1例高胰岛血症患儿的护理。护理重点是低血糖观察、血糖监测、低血糖发作时应急处理、饮食护理、特殊用药护理、药物不良反应观察。

  • 标签: 高胰岛素血症 低血糖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维生AD预防小儿呼吸道感染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100例江西省儿童医院儿科自2016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住院患儿作为研究目标,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50)、实验组(n=50)。对照组实施常规小儿呼吸道感染预防治疗,实验组在常规预防基础上增加维生AD预防治疗,分析两组小儿呼吸道感染发病情况、免疫功能、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小儿呼吸道感染发病情况、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效果对比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免疫功能对比实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住院患儿维生AD预防小儿呼吸道感染治疗,效果显著,既可辅助提高治疗效果,又可改善免疫功能且不良反应较低,值得儿科推广应用。

  • 标签: 维生素AD 预防 小儿呼吸道感染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小儿维生D缺乏性佝偻病的护理方法。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4年11月——2016年3月期间114例维生D缺乏性佝偻病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采取补充维生D制剂和钙剂,合理饮食和休息、适当的户外活动,以及后遗症期的训练等措施。结果114例患儿经有效的对症治疗和护理后,均痊愈。结论对维生D缺乏性佝偻病小儿进行综合有效的护理,可明显改善患儿症状,减少后遗症的发生。

  • 标签: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小儿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肺结核咯血运用垂体后叶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资料筛选2017年1月份-2018年4月份收治的肺结核咯血的患者94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案的不同分成两组,常规组采用常规临床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垂体后叶治疗,统计两组治疗效果以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常规组治疗有效率为85.11%,研究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垂体后叶治疗有效率为95.74%,结果差异比较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26%,咯血缓解时间(1.02±0.73)d;VS常规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9.15%,咯血缓解时间(2.75±0.39)d;结果比较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肺结核咯血运用垂体后叶治疗的临床效果较好,不良反应少,大大缩短咯血缓解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肺结核咯血 垂体后叶素 临床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原发性高血压病例二十四小时UNa、RA、Aldosterone水平及血压昼夜节律间的关联性。方法对各组RA、Aldosterone与二十四小时动态血压予以分析。结果较之低UNa组,中UNa组与高UNa组的立位RA显著降低,高UNa组的立位Aldosterone水平显著降低,且P<0.05,而中UNa组Aldosterone水平和低UNa组对比,无显著的统计学差异,且P<0.05;低UNa组反杓型、非杓型、杓型与超杓型的比例分别为13.1%、38.2%、43.9%与5.3%;中UNa组为10.2%、45.2%、40.9%与4.8%;高UNa组为11.1%、48.2%、38.0%与3.1%。高UNa组非杓型的比例显著超过低UNa组,两组对比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且P<0.05。结论摄入大量食盐病例的RA与Aldosterone水平较低,血压水平较高,大多为非杓型血压亦或夜间高血压。

  • 标签: 原发性高血压 醛固酮 肾素 夜间血压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川芎片联合尼莫地平治疗成人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成人偏头痛患者随机均分为三组。尼莫地平组给予尼莫地平20mg/次,2次/d;川芎片组给予川芎片20mg/次,2次/d;联合治疗组给予川芎片10mg/次,尼莫地平10mg/次,均2次/d。观察三组临床疗效。结果川芎片组总有效率为60.00%;尼莫地平组总有效率为73.33%;联合治疗组总有效率达9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均无药物不良反应。结论尼莫地平联合川芎片治疗成人偏头痛疗效良好,安全稳定,值得推广。

  • 标签: 偏头痛 尼莫地平 川芎素片 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