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经高流量氧疗治疗ICU机械通气患者脱机过程中改善疗效及住院情况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的呼吸衰竭进行机械通气经脱机但未进行气管插管拔除的患者共88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采用气管插管处接人工鼻给氧,观察组采用呼吸湿化治疗仪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脱机前、脱机后12h和脱机后24h进行呼吸频率、pH、PaO2、PaO2/FiO2、PaCO2的指标观测,并统计气道湿化满意人数、纤支镜吸痰次数,脱机后再上机、拔管后使用无创呼吸机、拔管后72h再插管人数和ICU住院时间。结果在脱机前,两组患者的呼吸频率、pH、PaO2、PaO2/FiO2、PaCO2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脱机后两组患者的pH、PaCO2对比无差异(P>0.05),观察组脱机后呼吸频率、PaO2、PaO2/FiO2均优于对照组(P<0.05),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气道湿化满意人数多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吸痰次数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脱机后再上机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拔管后使用无创呼吸机、拔管后72h再插管和ICU住院时间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流量氧疗系统能有效的降低ICU脱机后的呼吸频率,改善了患者的脱机后再上机率,并改善了气道湿化效果,对患者的住院时间无改善作用。

  • 标签: 高流量氧疗 机械通气 脱机 住院情况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胸外科医院感染影响因素,针对因素实施全程综合护理。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于2017年05月--2018年05月收治的胸外科手术患者664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有43例医院感染(6.48%)。深入分析患者医院感染影响因素,比较常规化护理与全程综合护理的影响。结果并发细菌感染、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病史、长时间持续感染、长期应用呼吸机是胸外科医院感染高危因素。胸外科手术患者664例中,有332例全程综合护理,医院感染率为2.11%(7/332),有332例常规化护理,医院感染率为10.84%(36/332),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细菌感染且存在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胸外科应当高度重视,将其作为医院感染防治重点,临床治疗期间尽量将呼吸机应用时间缩短在72h内、感染时间控制在3d内。全程综合护理能够大大降低患者医院感染率,值得临床借鉴。

  • 标签: 胸外科 医院感染 影响因素 全程综合护理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真核细胞翻译起始因子4E(eIF4E)转录表达与宫颈癌Hela细胞增殖的关系。方法选取人宫颈癌Hela细胞,随机分为阴性对照组,空白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阴性对照组Hela细胞不进行处理,空白对照组Hela细胞转染空白质粒,观察组Hela细胞转染shRNA干扰质粒,采用RT-PCR和Westernblot检测各组细胞eIF4EmRNA和蛋白表达,采用MTT法检测Hela细胞增殖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结果观察组Hela细胞培养48h后eIF4E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351±0.028)和(0.234±0.038),明显低于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p<0.05);观察组Hela细胞培养24h、48h后吸光度值(OD)分别为(0.901±0.067)和(1.201±0.080),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p<0.05);观察组Hela细胞培养48h后G0/G1期细胞比例为(68.01±2.55)%,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而S期细胞比例为(31.43±2.73)%,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p<0.05)。结论下调eIF4E表达,能抑制宫颈癌Hela细胞增殖,值得进一步研究。

  • 标签: 宫颈癌 真核细胞翻译起始因子4E Hela细胞 细胞增殖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会阴无保护分娩与传统会阴保护分娩后盆底肌力情况比较与康复治疗效果。方法选取90例2016年8月-2017年8月在我院行阴道自然分娩的产妇,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为传统会阴保护分娩,观察组产妇为会阴无保护分娩。观察两组产妇分娩后盆底肌力情况比较与康复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产妇盆底肌力情况(96.88%)优于对照组(68.75%),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产妇的康复治疗效果(95.56%)优于对照组(80.00%),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产妇在进行阴道自然分娩时,采用会阴无保护分娩,能够有效降低产妇盆底肌力的损伤程度,还提高了产后康复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会阴无保护分娩 传统会阴保护分娩 盆底肌力 康复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天津市滨海新区塘沽内5岁以下儿童死因变化趋势以及死因顺位和构成情况,为提高天津市儿童儿童保健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辖区内2001-2017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01-2017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从9.28‰下降至3.62‰,整体呈下降趋势,2003年有所反弹,原因可能为SARS流行。其中新生儿死亡占到总死亡例数的65%。进行死因统计分析得出2001-2017年5岁以下儿童主要死因为早产或低体重、先心病、出生窒息、肺炎、其他先天异常,2001-2008年早产或低体重仍是第一位死因,2009-2017年由先心病、先天异常致死的儿童增多。结论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的关键是降低新生儿死亡率,加强宣教及产前筛查,提高窒息的抢救水平是有效的预防措施。

  • 标签: 5岁以下儿童死亡 死因分析 预防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营养护理对终末期肾病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及营养改善情况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期间在我院接受血液透析的终末期肾病患者60例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字法分组,就常规护理(对照组,n=30)与营养护理(观察组,n=30)对营养状态以及生活质量评分展开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营养状态以及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终末期肾病血液透析患者实行营养护理可有效改善其营养状况,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营养护理 终末期肾病 血液透析 生活质量
  • 简介:护患关系是护理过程中涉及范围最广泛、影响最复杂的一种人际关系。护理工作有一大部分是通过与患者沟通来实现的,良好的护患关系是有效治病的前提和患者早日康复的关键。加强护患沟通是建立良好护患关系的基础,作为护士应充分认识到沟通的重要性,并将沟通落实到实际工作的一言一行中。由于医院环境特殊,影响护患沟通的要素很多,现分别从护士和患者的角度来讨论每个要素。

  • 标签: 护士病人关系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究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2型糖尿病(T2DM)患者治疗后的胰岛β细胞功能与血糖、血脂情况。方法依据便利抽样法将94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7例患者采取常规降糖药口服治疗,观察组47例患者进行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结果经过不同的治疗后,两组患者C-P和Homaβ均得到显著改善,观察组患者C-P和Homaβ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HomaIR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及血脂(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和低密度脂蛋白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能够有效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及胰岛素抵抗,迅速控制患者血糖水平,改善患者血脂,具有临床使用价值。

  • 标签: 短期胰岛素 2型糖尿病 胰岛&beta 细胞功能 血糖 血脂情况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天津市和平区中医医院(以下简称“本院”)2015-2017年中药饮片使用情况及今后用量趋势,为合理制定采购计划及保障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利用本院使用的药房管理系统(天津银海环球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对2015-2017年中每一年中药饮片的门诊和住院处方的数量、销售额,以及中药饮片的年用量和销售额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院中药饮片年处方数、饮片用量及销售额逐年递增,2015-2017年中药饮片年用量排列在前十位的有。结论本院中药饮片使用基本合理,用药结构基本稳定。

  • 标签: 中药饮片,医院,使用情况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一次性肛周脓肿根治术治疗肛周脓肿的临床疗效及术后肛门功能恢复情况。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80例肛周脓肿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接受传统分期手术治疗,观察组接受一次性根治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效果、复发率、肛门功能恢复情况及患者满意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一次性肛周脓肿根治术在治疗肛周脓肿中疗效显著,能够明显减少患者痛苦,提升肛门恢复情况,减少复发率,值得推广。

  • 标签: 一次性根治术 肛门功能 肛周脓肿 传统分期手术 术后恢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中医辨证护理在慢性消化性溃疡患者中发挥的作用。方法取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本院66例慢性消化性溃疡患者,分为对照组33例,中医组33例,对照组行常规内科护理,中医组给予中医辨证护理,观察其心理状态变化及生活质量变化。结果护理后,中医组抑郁评分及焦虑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中医组总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辩证护理能够明显缓解慢性消化性溃疡护理患者焦虑及抑郁症状,改善其心理状态,同时可明显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应用效果显著。

  • 标签: 中医辨证护理 慢性消化性溃疡 心理状态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中医辨证施治联合三联疗法治疗慢性胃炎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疗效及复发情况。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慢性胃炎患者80例,按治疗方式不同,分为两组,40例/组。对照组采用三联疗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半夏泻心汤加减方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幽门螺杆菌根除率、幽门螺杆菌复发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及幽门螺杆菌根除率较对照组明显提高,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幽门螺杆菌复发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显著(P<0.05)。结论中医辨证施治联合三联疗法治疗慢性胃炎患者,对提高幽门螺杆菌根除率及降低幽门螺杆菌复发率均有良好效果,且安全有效。

  • 标签: 中医辨证施治 三联疗法,慢性胃炎 幽门螺杆菌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观察消化性溃疡患者给予奥美拉唑联合丽珠胃三联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3月~2017年4月我院收治的消化性溃疡患者167例进行对比实验,给予对照组患者阿莫西林、奥美拉唑、甲硝唑联合治疗,实验组患者则采用奥美拉唑联合丽珠胃三联。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总体疗效、幽门螺旋杆菌清除率及复发率。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和幽门螺旋杆菌清除率优于对照组且前者复发率低于后者,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奥美拉唑及丽珠胃三联于消化性溃疡治疗,可有效提高其临床疗效,根除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减少复发概率,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消化性溃疡 奥美拉唑 丽珠胃三联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儿科护理安全的影响因素,探讨其对策.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到2016年12月收治的60例儿科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记录其中存在的护理问题。结果本组的60例患儿中,共8例发生护理安全事件,发生率为13.3%,其中2例为患者因素,占25%,3例为医院管理因素,占37.5%,3例为护理人员因素,占37.5%。结论影响儿科护理安全的主要因素包括护理人力资源的配置、护理人员技术因素、护理人员较差的法律意识以及护患沟通问题,因此医院应该进一步加强管理,认真的培训护理人员业务水平,使护理质量和水平提高,从而实现儿科护理的安全性。

  • 标签: 儿科 护理安全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呼吸护理在哮喘患者治疗过程中的重要影响。方法本文将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期间在我院接受哮喘治疗的患者84例按照其入院时间和顺序的不同的分为两组,给予常规护理服务的42例患者作为常规组,在常规护理服务基础上加用呼吸护理的42例患者作为观察组。结果与常规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在护理效果以及护理后肺功能改善情况上均存在显著优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为哮喘患者提供护理服务的过程中呼吸护理在常规护理服务基础上的运用有效的改善了患者的肺功能,提高了护理和治疗的效果,为患者的更好治疗和康复提供了基础,值得予以的临床推广。

  • 标签: 哮喘 呼吸护理 常规护理 肺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肝癌患者的心理状况及护理对策。方法对66名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3对照组仅给予临床治疗,观察组在临床治疗的基础上进行心理问题分析,并给予心理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给予心理护理后对治疗的依从性及其心理状态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给予心理护理可以使肝癌患者在最好的心理状态下提高治疗依从性,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 标签: 肝癌 心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营养保健对孕妇健康的影响。方法抽选我中心2015年4月~2017年4月收入的30例孕妇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0例孕妇营养状况良好,胎儿发育正常。结论加强营养保健,能够充分供给孕妇身体所需的营养成分,保证孕妇的身体健康,从而确保胎儿从母体吸收足够的营养成分以供其生长发育所需,具有重要的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营养 孕妇 胎儿 健康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阿司匹林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脑血栓的临床效果及其对颈动脉斑块的影响。方法将2015年9月~2016年9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76例脑血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按照治疗方案的不同随机分成观察组(n=38)与对照组(n=38),观察组患者给予阿司匹林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对照组患者仅给予单一的阿司匹林治疗,分别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神经功能缺损及颈动脉斑块改善情况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及颈动脉斑块面积差异不明显,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及颈动脉斑块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结论阿司匹林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脑血栓比单一阿司匹林治疗的疗效更高、神经功能缺损及颈动脉斑块改善效果更明显,值得临床的推广及应用。

  • 标签: 阿司匹林 他汀类药物 脑血栓 颈动脉斑块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肺心病并呼吸衰竭患者经无创呼吸机治疗后心功能、血气指标的改善情况。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8月~2017年8月期间内接收的64例肺心病并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2例,分别接受无创呼吸机治疗、有创机械通气方式治疗。对比治疗后血气指标及心功能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PaO2水平以及LVEF、6min步行距离较对照组来说更高,且PaCO2、pH以及BNP、NT-proBNP值较对照组来说更低,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肺心病并呼吸衰竭患者,采用无创呼吸机治疗能够改善患者的血气指标,并促进心功能的恢复,临床实用价值较高,值得加以推广。

  • 标签: 肺心病 呼吸衰竭 无创呼吸机 心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