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1
20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新序贯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的有效性。方法选取我院接诊的92例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三联疗法进行治疗,研究组采用新序贯疗法进行治疗,两组均连续用药10天,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和幽门螺杆菌根除率。结果研究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1.3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幽门螺杆菌根除率89.1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3.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新序贯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能显著提高总有效率及幽门螺杆菌根除率,治疗有效性高,可在临床应用推广。

  • 标签: 新序贯疗法 消化性溃疡 幽门螺杆菌 有效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阿莫西林与奥美拉唑治疗慢性幽门螺杆菌感染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期间收治的80例慢性幽门螺杆菌感染性胃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入院日期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联合克拉霉素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阿莫西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莫西林与奥美拉唑治疗慢性幽门螺杆菌感染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值得进一步推广与应用。

  • 标签: 阿莫西林 奥美拉唑 慢性幽门螺杆菌感染性胃炎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自我行为与饮食护理在幽门螺杆菌感染病人护理中的应用研究。方法选取我科66例幽门螺杆菌感染病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双盲法,分为研究组和常规组各33例。常规组采用传统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健康教育以及饮食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用药依从率、饮食依从率、生活依从率、护理满意度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通过自我行为与饮食护理,能有效提高患者的自我效能,主动配合临床治疗,提高机体免疫力,改善患者预后,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自我行为 饮食护理 幽门螺杆菌感染 应用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神经外科鲍曼不动杆菌(ABA)的临床分布、耐药变迁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到2017年12月120株ABA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变迁。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采用西门子MicroScanWalkAway40系统进行,采用K-B纸片扩散法测定头孢哌酮/舒巴坦(CSL)、多粘菌素B(PB)、米诺环素(MNO)3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采用WHONET5.6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药敏情况。结果120株ABA主要分离于痰液71.67%,120株ABA对PB、CSL、MNO、复方新诺明(SXT)的平均耐药率分别为0.00%、65.00%、3.33%和63.33%,对亚胺培南(IPM)、美罗培南(MEM)的平均耐药率分别为49.16%、60.00%,对其他12种临床常用的抗菌药物的平均耐药率均>80%,尤其对CRO、CAZ、GM、LEV、CIP的平均耐药率超过>85%。4年间IPM、MEM的耐药率变化大,其中IPM的耐药率从6.67%升为49.16%,MEN的耐药率从6.67%升为60.00%。4年来,18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逐年增加。结论神经外科病房医院感染ABA耐药情况严重,耐药率和多重耐药逐年增加,应引起重视。

  • 标签: 神经外科 鲍曼不动杆菌 感染现状 耐药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高压氧治疗的护理效果。方法将我院于2015年11月至2016年11月收治的60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高压氧对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进行治疗护理,对治疗护理的效果及护理满意度进行统计分析,总结护理体会。结果本次护理过程结束后,60例患者中,治愈54例,显效5例,无效1例,有效率98.33%。结论早期高压氧治疗一氧化碳中毒,可以提高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的治愈率,减少或减轻迟发性脑病的发生,同时在整个高压氧治疗过程中做好每个环节的护理,是一氧化碳中毒患者救治成功的关键。

  • 标签: 高压氧治疗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氢氧化钙碘仿糊剂作为根管充填剂治疗根尖周病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我院2014年2月~2016年2月共收治的48例根尖周病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参照组。试验组采用氢氧化钙碘仿糊剂作为根管填剂进行治疗,参照组采用氧化锌糊剂作为根管填剂进行治疗。根充1、3、6个月后,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不同时期的成功率均显著优于参照组,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氢氧化钙碘仿糊剂治疗根尖周病,能够较快消除炎症,是一种好的根充材料。

  • 标签: 氢氧化钙 碘仿糊剂 根尖周病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呼出气一氧化氮测定在慢性咳嗽临床治疗中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4月~2016年2月,70例患有慢性咳嗽的患者进行研究,对以上患者分别进行FeNO测定和支气管激发试验。结果对比以上患者的一氧化氮值以及FEV1水平,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的一氧化氮值明显高于酸粒细胞支气管炎以及其他类型的患者,其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一氧化氮更能有效的反映患者气道炎症的水平,且该检测具有无创性,可重复操作,当FeNO水平超过40ppb时,对诊断CVA有较高的特异性,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慢性咳嗽 呼出气一氧化氮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将喹平联合舍曲林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抑郁症状的临床效果。方法将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45例分为对照组(n=22)和实验组(n=23)。对照组采用喹平治疗,实验组患者将喹平联合舍曲林治疗。结果经过治疗后,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5.65%,77.27%,实验组明显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抑郁症状借助施喹平和舍曲林联合治疗的办法,使得患者临床症状得到了显著的改善,治疗效果也比较显著,临床推广价值比较大。

  • 标签: 喹硫平 舍曲林 精神分裂症 抑郁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采用标准三联疗法对老年幽门螺旋杆菌(Hp)胃炎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法纳入我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的Hp胃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标准三联疗法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腹部疼痛消失时间、消化道症状缓解时间。结果经Ridit分析结果表明,对照组R=0.586,95%CI=(0.508,0.664);观察组对照组R=0.414,95%CI=(0.353,0.475),两组患者无可重复区间,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无差异(P>0.05),观察组腹痛消失时间及消化道症状缓解时间较对照组短,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标准三联疗法治疗老年的Hp胃炎患者能有效的改善临床疗效,减少不良反应,缓解患者的临床疗效,安全性较高,具有较高的临床运用价值。

  • 标签: 标准三联疗法 幽门螺旋杆菌 慢性胃炎 疗效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消化性溃疡运用康复新联合三联抗幽门螺杆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5年12月收治的幽门螺旋杆菌相关性的消化性溃疡患者103例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三联法进行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康复新液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接受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8.04%,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8.46%,观察组治疗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为3.92%,较比对照组的5.77%的发生率基本相同,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消化性溃疡运用康复新联合三联抗幽门螺杆菌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患者的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消化性溃疡 康复新 三联抗幽门螺杆菌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三联疗法用于幽门螺杆菌(Hp)相关性胃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6年1月间我院接治的Hp感染胃溃疡患者作为试验对象,对个体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筛选出符合试验要求的80例纳入试验序列,对照组40例施用兰索拉唑胶囊治疗,联合组40例行联合用药疗法(兰索拉唑胶囊+克拉霉素片+阿莫西林分散片)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Hp根除率、Hp阴性复燃率、不良反应及复发情况。结果在溃疡愈合总有效率、Hp根除率、复发率(治疗6个月)及不良反应方面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个月后联合组患者复发率和治疗6、12个月后联合组患者Hp复燃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联疗法用于Hp相关性胃溃疡的疗效显著,可有效降低复发率和复燃率,且不良反应风险无增加,可于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 标签: 三联疗法 幽门螺杆菌 胃溃疡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替加环素在治疗多重或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所导致的重症肺炎中的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因多重或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引起的重症肺炎患者6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应用双盲法则分为对照组(头孢哌酮-舒巴坦)与实验组(头孢哌酮-舒巴坦+替加环素),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与C反应蛋白水平、白细胞计数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0.91%,对照组为60.61%,临床疗效实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C反应蛋白水平与白细胞计数方面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替加环素对多种或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引发的重症肺炎进行治疗,能提升临床疗效,应用价值显著。

  • 标签: 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 重症肺炎 替加环素 头孢哌酮 舒巴坦 临床疗效
  • 简介:目的:了解革兰阴性杆菌高产I型β-内酰胺酶(AmpCs)与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发生率。方法:应用三维试验提取法,以头孢西丁为底物测定细菌高产AmpCs;应用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推荐的纸片扩散法表型确证试验测定ESBL。结果:381株革兰阴性杆菌AmpCs和ESBLs的发生率分别为:大肠埃希菌2.0%(2/102)、31.4%(32/102),肺炎克雷伯菌1.4%(2/142)、38.0%(54/142),阴沟肠杆菌57.4%(31/54)、66.7%(36/54),粘质沙雷菌53.8%(7/13)、61.5%(8/13),枸橼酸杆菌属37.5%(6/16)、50%(8/16),变形杆菌属7.1%(1/14)、28.6%(4/14),铜绿假单胞菌16.7%(5/30)、33.3%(10/30),不动杆菌属11.1%(1/9)、66.7%(6/9)。结论,革兰阴性杆菌均有不同程度产高产I型β-内酰胺酶(AmpCs)及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对其进行监测,有助于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

  • 标签: 三维试验提取法 测定 革兰阴性杆菌 I型β-内酰胺酶 超广谱Β-内酰胺酶 抗生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康复新液、雷贝拉唑联合治疗对幽门螺杆菌阴性胃溃疡的疗效观察及对机体炎症水平的影响。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进行2016年4月-2018年1月135例幽门螺杆菌阴性胃溃疡患者分成不同组。对照组A给予雷贝拉唑治疗,对照组B给予康复新液治疗,观察组则给予雷贝拉唑联合康复新液治疗。比较三组幽门螺杆菌阴性胃溃疡治疗效果;溃疡完全愈合时间、伴发症状消失时间;采取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患者治疗前后TNF-α、IL-1β、HSCRP的水平;治疗副作用率。结果观察组幽门螺杆菌阴性胃溃疡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A和对照组B,P<0.05;观察组溃疡完全愈合时间、伴发症状消失时间优于对照组A和对照组B,P<0.05;治疗前三组各种机体炎症水平相近,P>0.05;治疗后观察组各种机体炎症水平优于对照组A和对照组B,P<0.05。观察组治疗副作用率和对照组A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雷贝拉唑联合康复新液治疗幽门螺杆菌阴性胃溃疡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有效降低机体炎症水平,缩短病程,促使溃疡愈合,安全有效,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康复新液 雷贝拉唑 联合 幽门螺杆菌阴性胃溃疡 疗效 机体炎症水平 影响
  • 简介:我院2001-01/2007-12共收治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脑病(DEACMP)54例,分析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33例,女21例,年龄47~83岁,平均65.5岁。既往有高血压病史者21例,有糖尿病史者8例,高脂血症者11例,有脑血管病史者10例。本组均有昏迷,6~49(平均昏迷13.4)h。其中31例为中度一氧化碳中毒,23例为重度一氧化碳中毒。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均有不同程度的痴呆,表现为反应迟钝,表情幼稚,沉默少语,智能低下,记忆力及计算力差,大小便失控,严重患者呈去皮层状态。出现精神错乱者9例,表现为行为紊乱,语无伦次,人格丧失,随地大小便等。出现运动障碍者21例,表现为肢体僵硬,四肢僵直等锥体外系症状,其中2例表现为帕金森氏综合征,1例出现偏瘫。1.2方法1.2.1头颅CT检查本组均做了两次或两次以上头颅CT检查,苍白球低密度24例,皮质下白质低密度18例,无异常6例,9例有陈旧性脑梗死病灶,26例有不同程度的脑萎缩。1.2.2实验室检查本组均做血脂,血糖等检查,血甘油三脂增高15例,胆固醇增高14例,血糖高16例。1.2.3治疗入院后均行高压氧治疗,1~2次/d,配合以鼻导管...

  • 标签: 一氧化碳中毒/并发症 脑疾病/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临床麻醉中呼末二氧化碳监测的临床应用及意义。方法在2016年11月到2017年11月选取我院中实行全身麻醉手术的患者101例,检测患者的动脉二氧化碳的分压差以及呼吸末二氧化碳分压的情况。结果在手术中,经过全身麻醉后,动脉二氧化碳分压差一直呈上升的趋势,当麻醉达到120分钟后,动脉二氧化碳分压差大于麻醉前,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手术中检测发现,动脉二氧化碳分压差与呼吸末二氧化碳分压具有较好的相关性。结论对全身麻醉的患者检测呼吸末的二氧化碳分压的情况,可以了解患者的手术进行情况,从而有利于诊断患者的病情,针对危重症患者,可以通过检测的结果进行血气的分析,防止出现不良的事件,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标签: 临床麻醉 呼末二氧化碳 监测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及探索针对儿童牙病患儿分别以樟脑酚、氢氧化钙糊剂治疗的效果。方法收集本院牙科门诊2015年6月~2017年6月间接收的患儿童牙病的80例患儿,参考随机双盲分组法对本组患儿开展随机分组,共两组参考组共40例,确诊后以樟脑酚用药治疗;治疗组共40例,确诊后以氢氧化钙糊剂用药治疗。治疗完毕后评估及比较2组患儿的临床疗效,且观察患儿用药后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参考组患儿开展对照分析发现,治疗组患儿治疗后的总有效率显著更高,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更低(P<0.05)。结论针对儿童牙病患儿以氢氧化钙糊剂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较樟脑酚更为优秀,值得借鉴。

  • 标签: 儿童 牙病 氢氧化钙糊剂 樟脑酚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根管治疗术中应用氢氧化钙糊剂封洞治疗牙髓炎的效果。方法用电脑随机编码法将2016年2月1日-2018年2月1日期间在本院接受根管治疗术治疗的50例牙髓炎病人分成25例/组。分别应用氧化锌碘仿丁香油粘固粉(对照组)和氢氧化钙糊剂(观察组)封洞。对比两组病人各项血清炎性因子的变化以及疼痛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病人TNF-α(57.54±7.56ng/L)、IL-1β(613.56±74.51ng/L)、IL-8(441.56±49.65ng/L)、IL-6(2.32±0.28ng/L)以及治疗后三天、五天的疼痛得分(2.12±0.26分、1.01±0.14分)都低于对照组数据(p值<0.05)。结论根管治疗术中应用氢氧化钙糊剂治疗牙髓炎效果十分理想。

  • 标签: 牙髓炎 根管治疗术 氢氧化钙糊剂
  • 简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是一氧化碳中毒的神系统后发症,属一种迟发性缺氧性脑病,临床上表现为神经精神异常,症状多样,现将我院自1990-02/1998-12收治的32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进行分析,以进一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 标签: 一氧化碳中毒 并发症 脑疾病 病因学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樟脑酚与氢氧化钙治疗慢性牙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最近3年收治的600例慢性牙髓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将应用樟脑酚治疗的30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应用氢氧化钙治疗的300例患者设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VAS评分、活动度评分以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6.67%,对照组总有效率70%,P<0.05;组间VAS评分、活动度评分对比,P<0.05。结论氢氧化钙治疗慢性牙髓炎,疗效显著,并改善患者的疼痛及患牙活动度,值得临床深入分析。

  • 标签: 樟脑酚 氢氧化钙 慢性牙髓炎 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