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创面封闭负压引流技术早在1993年由德国学者兼外科医生提出,并成功设计出专用的负压封闭引流装置。裘华德教授次年将该技术引入我国。经过一系列改造,该技术不断得到完善。目前创面封闭负压引流技术广泛用于临床各个领域,在各种急慢性创面的治疗中发挥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国内已有数十家企业独立生产各自品牌的创面封闭负压引流装置套件,其种类不下百种。本研究收集了常见的创面封闭负压引流套件,实测其各项物理系数,利用Abaqus软件构建其相应的有限元模型,通过计算机运算、分析,提出了行之有效的该装置改良设计方案,为优化创面封闭负压引流技术的临床应用提供新的参考。

  • 标签: 负压封闭引流装置 ABAQUS软件 有限元模型
  • 简介:摘要心脏外科主要负责心脏、大血管各种病变的诊断及治疗。治疗方法以手术为主,术后需要常规放置各种排气、排液或者调压的引流管,目的是有效引流心包、胸膜腔内渗液、血液及气体,重建胸膜腔内负压,维持纵隔的正常位置,促进肺膨胀1。由于胸膜腔内具有特殊的负压结构,若护理不当,极易造成致命的危险。胸心外科作为胸腔闭式引管使用最多科室之一,因此,对其护理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以及应该采取的措施必须更加熟练。我科于2012年1月至2017年1月行行心脏外科手术共1000例,下面对其术后引流管的观察及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 标签: 心脏外科 引流管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创穿刺引流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术后护理体会。方法将2015年12月—2017年12月在我院实施微创穿刺引流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共计68例,通过对患者采取一系列的术后护理措施,得出护理结果,从而探讨微创穿刺引流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术后护理体会。结果痊愈35例;好转27例;无效3例;死亡3例;护理总有效率91.18%。结论对实施微创穿刺引流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护理效果,在临床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 标签: 微创穿刺引流 高血压脑出血 术后护理体会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在胸腔闭式引流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3月行胸腔闭式引流的患者150例为对照组,选取2016年4月-6月经过持续质量改进行胸腔闭式引流患者150例为观察组,比较前后两组患者的规范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经过持续质量改进后的观察组患者规范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持续质量改进在胸腔闭式引流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提高了患者的规范率,提高了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上推广运用。

  • 标签: 持续质量改进 胸腔闭式引流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急性重症胰腺炎术后引流管的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7月住院部收治的60例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将其按照简单随机的方式分为两组,观察组30例,对照组30例。其中观察组患者给予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2组患者的引流管意外事件、生活质量满意度、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引流管意外事件(引流管堵塞1(3.33%)例、引流管脱落0(0.00%)例、引流孔感染0(0.00%)例)、生活质量满意度(92.15±3.11分)、护理满意度96.67%均优于对照组数据(P<0.05)。结论对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术后及时给予护理干预,能够减少引流管意外事的发生,从而提高护理满意度,临床上值得推广。

  • 标签: 急性重症胰腺炎 引流管 护理要点
  • 简介:摘要目的对负压封闭引流治疗慢性骨髓炎临床护理效果的分析与探讨。方法从我院所收治的患有慢性骨髓炎患者中抽选60例患者参与研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采用优质护理,观察护理结果。结果实验组护理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治疗法治疗慢性骨髓炎疾病具有显著疗效,在有效治疗的同时采用优质护理方法,能够提高患者恢复速度,值得推广。

  • 标签: 负压封闭引流 慢性骨髓炎 优质护理 对比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应用双蒂推进皮瓣VSD密闭引流技术治疗跟腱断裂术后伤口感染的临床疗效,探讨治疗跟腱断裂术后伤口感染简单有效的方法。方法对我院收治的17例跟腱断裂术后伤口不愈合患者,应用双蒂推进皮瓣VSD密闭引流技术治疗。观察伤口感染控制机伤口愈合率,随访3个月观察踝关节屈伸活动度及提踵及足跖屈肌力。结果17例患者30天伤口愈合率达100%。其中4例10天撤掉VSD敷料原切口轻度红肿,少许渗出,予以从皮瓣内侧伤口应用雷夫诺尔纱条深层引流,后伤口全部愈合。随访3个月,除外一例69岁高龄患者遗留背伸障碍外,其他14例踝关节均屈伸自如,15例患者术后提踵及足跖屈肌力均达四级强。结论双蒂推进皮瓣VSD密闭引流技术治疗跟腱断裂术后伤口感染的临床疗效满意,值得探讨并推广应用。

  • 标签: 跟腱断裂 伤口感染 皮瓣 VSD敷料
  • 简介:摘要目的对深Ⅱ度烧伤创面植皮术后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的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随机选择2016年12月—2017年12月,在我市医院诊治的深Ⅱ度烧伤患者42例,依据对患者进行的治疗方法不同,可分为实验组和常规组患者各21例,其中实验组深Ⅱ度烧伤患者在植皮术后采用负压封闭引流,常规组深Ⅱ度烧伤患者采用基本的常规换药法对其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深Ⅱ度烧伤患者在不同的治疗方式下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深Ⅱ度烧伤患者在不同的治疗方式下的临床效果比较,实验组深Ⅱ度烧伤患者的临床效果较优于常规组深Ⅱ度烧伤患者的临床效果,两组患者临床效果数据比较具有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深Ⅱ度烧伤患者的治疗,使用负压封闭引流更有利于患者的身体恢复,对患者伤口的愈合有良好的帮助,可减少并发症以及不良反应的出现,值得大力推广使用。

  • 标签: 深Ⅱ度烧伤 负压封闭引流术 植皮术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深度烧伤创面护理中使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7月—2018年7月收治的30例深度烧伤患者,使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对创面进行护理,分析护理效果。结果深度烧伤创面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护理后,创面均愈合良好,患者均以治愈出院,无感染等并发症发生。护理后患者VAS评分较护理前明显降低,护理前后差异显著符合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深度烧伤患者创面护理中使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能够促进创面愈合,减轻患者痛苦。

  • 标签: 深度烧伤 创面护理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脑科引流结合鞘内注射治疗颅内感染的疗效。方法主要的研究对象为在2013年12月到2015年12月期间内,我院一共的收治的颅内感染患者42例。按照随机的方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21例。分别给予连续硬膜外穿刺引流管结合鞘内注射治疗以及改良型脑科引流管结合鞘内注射治疗,分析对比两组的临床治疗疗效、住院时间及脑脊液白细胞下降趋势。结果患者接受两种不同的治疗方法后(1)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0.4%,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0.0%,组间数据对比发现研究组的治疗总体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研究组的住院时间为(12.3±3.1)天,对照组的住院时间为(8.6±1.7)天,两组之间数据对比可以发现研究组的住院时间比对照组短(P<0.05);(3)两组患者在确诊颅内感染接受治疗前,在白细胞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不存在统计学意义。在接受两种不同的治疗方法后,对照组和实验组白细胞均发生显著下降,研究组在白细胞下降范围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颅内感染患者采用腰大池持续引流结合鞘内注射治疗方法方法,能够缩短治疗颅内感染周期,治疗颅内感染比连续硬膜外穿刺引流管疗效更明显,减少住院费用,降低感染机率。

  • 标签: 持续腰大池引流 鞘内注射 颅内感染 疗效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对负压封闭引流治疗开放性胫腓骨骨折的护理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方法收集我院2016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110例开放性胫腓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全部接受负压封闭引流治疗,然后随机分为A组(进行常规护理干预)和B组(进行综合护理干预),每组55例。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的并发症发生状况以及对护理的满意程度。结果B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0.00%明显低于A组患者的9.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对护理的总满意96.36%明显大于A组患者的85.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经过负压封闭引流治疗的开放性胫腓骨骨折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有十分良好的临床效果,能够有效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有利于加速患者恢复,因此可进行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开放性胫腓骨骨折 负压封闭引流 综合护理干预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体位引流与机械排痰结合运用对长期卧床病人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我科接收的88例长期卧床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给予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实施体位引流与机械排痰结合护理。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在经过护理后,排痰和感染控制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在经过护理后,其呼吸、心率以及收缩压等各项指数的对比,差异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在经过护理后,其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的对比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经过护理后,其总满意率上的对比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长期卧床患者实施体位引流与机械排痰结合的护理方式,能够有效协助卧床患者的排痰和控制感染的发生,改善患者呼吸、心率、氧合指数等临床指标,有效降低患者护理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生活质量,具有显著的临床应用价值,可以加大对该护理方法的应用。

  • 标签: 体位引流 机械排痰 护理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负压封闭引流治疗开放性胫腓骨骨折的护理方法和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5月—2015年5月接收的开放性胫腓骨骨折患者54例,使用随机的方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患者27例,对照组患者27例,对两组患者均使用负压封闭引流的方法进行治疗,对观察组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次数、创面愈合时间等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经过负压封闭引流治疗和优质护理后其手术次数在1~2次,而对照组患者经过负压封闭引流治疗和常规护理后其手术次数1~4次,对照组患者的手术次数多于观察组的手术次数(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创面愈合的时间为(7.33±0.98)月,对照组患者创面愈合的时间为(9.54±1.46)月,观察组患者的愈合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负压封闭引流治疗开放性胫腓骨骨折的临床效果较好,在治疗期间给予患者优质的护理干预可以减少手术次数,对患者的恢复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 标签: 负压封闭引流 开放性胫腓骨骨折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对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骨创伤创面治疗中的护理要点进行研究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于2016年3月—2017年3月手指的骨创伤患者97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给予治疗,按照随机表法将其分为参照组(n=48)和实验组(n=49),其中参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而实验组患者则采用针对性护理模式,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创面愈合时间。结果护理后,实验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为(7.7±1.3)d,平均住院时间为(15.1±1.6)d,与参照组相比明显优于;同时实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2.04%低于参照组14.58%,P<0.05。结论在骨创伤患者在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的治疗过程中采用针对性护理方式,其临床效果良好,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对骨创伤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具有一定的效果,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患者创面愈合时间缩短,有利于促进患者创面得到更好的恢复。

  • 标签: 负压封闭引流 骨创伤创面 护理要点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封闭持续负压吸引技术(VSD)在治疗创伤骨科中骨折伴有严重软组织缺损患者中的疗效观察及护理体会。方法自2016年4月—10月,我科采用封闭负压引流技术治疗皮肤软组织缺损的四肢创伤的患者。结果9例患者持续负压引流5~7天后,创面经植皮或直接缝合愈合。1例创腔变浅改为普通换药,10天后愈合佳。结论封闭负压吸引作为治疗难愈性创口时间明显缩短,减轻病人痛苦,有效地避免了交叉感染。减少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

  • 标签: 负压封闭持续引流 创伤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评估引流管护理在普外科护理中的重要性。方法随机选取在我院采用普外科手术治疗方式且需要引流的病例100例,将入选病例平均分为观察组50例,对照组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引流管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其基础上增加全面舒适化护理措施,对其临床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取具有针对性的全面舒适化引流管护理更加有利于患者的术后康复,值得在临床护理中大力推广。

  • 标签: 引流管 普外科护理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负压封闭引流应用在慢性骨髓炎中的临床效果,并探讨其护理措施。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9月—2016年10月期间收治的36例病例,均接受负压封闭引流治疗,并对其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分析其护理过程与治疗效果。结果36例患者经VSD治疗后,患者创口有明显缩小,新生肉芽生长状况良好;1年随访结果显示2例患者复发,其余34例患者恢复良好。结论慢性骨髓炎患者接受负压封闭引流治疗时采取合理有效的临床护理干预措施,效果显著,减少了感染和复发的情况。

  • 标签: 负压封闭引流 慢性骨髓炎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上对胸腔积液患者实施系统护理干预措施的临床疗效。方法采取随机实验法,以我院收治的110胸腔积液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讨论,将患者随机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实验组患者实施系统护理干预措施,对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一段时间后两组患者的临床恢复情况。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护理后发现,实验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和留置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同时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果差异明显,在临床上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临床上对胸腔积液患者实施系统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有效地缩短患者的留置时间和住院时间,降低了患者的并发症的发病率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在临床上具有广泛的推广意义。

  • 标签: 系统护理 胸腔积液 并发症 住院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对肝脏肿瘤射频消融中应用围期护理的效果进行观察研究。方法选取于2013年4月~2016年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肝脏肿瘤射频消融治疗的肝脏肿瘤患者114例,并随机分为参照组(56例)和实验组(58例),对分别应用常规护理和围期护理的效果进行对照研究。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参照组8.62%VS28.57%,AFP、CEA两项生化指标均明显低于参照组,组间差异经t检验,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脏肿瘤射频消融中应用围期护理的效果十分理想,值得大力推广。

  • 标签: 肝脏肿瘤射频消融术 围术期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