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分析超声超声、双源CT(DSCT)2种影像检查技术诊断结肠肿瘤肠梗阻的价值。方法采集分析2014年8月~2015年9月因腹痛至我院急诊科就诊,最后经手术证实为结肠肿瘤肠梗阻,且在手术前均行腹部B超、及DSCT2种检查的5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诊断结果进行研究对比。结果与超声相比,DSCT对肠梗阻的诊断符合率及对梗阻部位的判断正确率明显更高(P<0.01)。结论与超声相比,DSCT虽然价格相对较昂贵,但分辨率较高,可获得更全面的信息,因而对诊断肠梗阻更为有效,值得临床医生推广使用。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需综合运用以上2种检查手段,不仅能快速、准确解决肠梗阻的诊断问题,还能能减轻患者的经济压力。

  • 标签: 超声 双源CT 结肠肿瘤性肠梗阻 三维重建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腹部术后炎肠梗阻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对我院收治的150例腹部术后炎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总结其临床表现及相关治疗方法。结果150例患者中,腹胀者142例,占总人数94.67%;呕吐者141例,占总人数94.00%;腹痛者31例,占总人数20.67%;停止排气排便者150例,占总人数100.00%;腹部有固定压痛者47例,占总人数31.33%;腹部压痛包块者9例,占总人数6.00%;腹部立位平片示有肠管积气者11例,占总人数7.33%;腹部立位平片示少量气液平者7例,占总人数4.67%;经常规治疗及对症治疗后均全部治愈,总住院时间在14~58天之间,平均住院时间在(29.32±5.67)天,所有病例随访半年无复发患者。结论腹部术后炎肠梗阻临床表现特殊,治疗原则异于普通肠梗阻,在临床工作中需重视其诊断,早期治疗。

  • 标签: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就早期炎肠梗阻的诊治进行分析,了解其临床特点和诊疗方法。方法选定27例患者,观察其诊疗情况。结果经鼻肠管减压、应用泛影葡胺、营养支持、生长抑素、地塞米松等非手术治疗,患者情况得以改善,均得以诊治痊愈。结论对于术后患有炎肠梗阻的患者,应在早期进行诊治,其诊治效果较好,并能够达到预期的临床效果,可以免除二次手术的再次治疗。

  • 标签: 术后早期 炎性肠梗阻 鼻肠减压管
  • 简介:摘要报道3例放射肠炎并发不全肠梗阻患者的护理,护理要点集中在减轻疼痛和腹胀的护理,以及提供安全和心理支持方面。针对患者的情况给予针对的护理,保证患者顺利完成治疗。

  • 标签: 放射性肠炎 不全性肠梗阻 腹胀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泛影葡胺治疗粘连小肠不完全梗阻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最近收治的80例粘连小肠不完全梗阻患者,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40例,观察组患者实施泛影葡胺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保守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实施泛影葡胺治疗的观察组患者没有死亡情况,其平均住院时间、胃管拔出时间以及第一次排便时间都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其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没有发生肠梗阻加重、肠穿孔和电解质紊乱等并发症。讨论泛影葡胺治疗粘连小肠不完全梗阻,不仅操作简单,有效安全且并发症较少,而且缓解粘连肠梗阻,有效缩短住院的时间,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 标签: 泛影葡胺 粘连性 小肠不完全梗阻 疗效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一种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机械肠梗阻的方法,大承气汤在急性机械肠梗阻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选自2009年1月~2013年11月我院外科收治的急性机械肠梗阻病人。按简单随机抽样法分为对照组(80例)和研究组(100例),对照组单纯给予西医胃肠减压、抗炎、解痉、输液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营养支持及对症支持等常规治疗。研究组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大承气汤,胃管注入及保留灌肠,观察72小时。结果研究组治愈91例,有效5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6%。对照组治愈30例,有效31例,无效19例,症状加重手术6人,总有效率76.25%。两组对比具有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应用大承气汤联合治疗急性机械肠梗阻疗效显著,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且这种方法简单、方便、有效,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 标签: 中西医结合 大承气汤 急性机械性肠梗阻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营养支持在术后早期炎肠梗阻治疗中的应用价值进行探讨。方法将我院2014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82例术后早期炎肠梗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41例患者行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营养支持,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5.1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61%(P<0.05)。结论对术后早期炎肠梗阻患者开展营养支持治疗能够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营养支持 炎性肠梗阻 术后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中医特色护理在单纯肠梗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到2015年3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41例单纯肠梗阻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应用中医特色护理,观察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经护理,所选患者中未见并发症发生,显效19例,a有效20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5.1%。结论单纯肠梗阻患者临床护理中应用中医特色护理能够有效的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为患者的疗效奠定良好的基础。

  • 标签: 中医特色护理 单纯性 肠梗阻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普外科腹部手术后患者出现早期炎肠梗阻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随机抽选2013年5月~2015年5月在本院接受普外科腹部手术后患上早期炎肠梗阻的56例患者,运用平均分配法将56例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的28例患者采用禁食、胃肠减压和供给营养方法进行治疗,而观察组的28例患者采用保守的非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诊疗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经过一个月后查看诊疗效果,对照组的28例患者的总治愈率为64%;而观察组的28例患者的总治愈率为96%,观察组患者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治愈率P<0.05。结论说明接受普外科腹部手术后患者出现早期炎肠梗阻,采用保守的非手术治疗能够获得理想的效果,适合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普外科腹部手术 早期炎性肠梗阻 临床探析
  • 简介:摘要绞窄肠梗阻是外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该类疾病手术指征的判别,一直是困扰急诊医师的难题。现对1例绞窄肠梗阻患者术后死亡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针对绞窄征象不明显的病人,要动态观察病情变化,及时手术救治。

  • 标签: 绞窄性肠梗阻 手术指征 死亡原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大肠术后早期炎肠梗阻非手术治疗的临床护理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12月至2012年12月29例大肠术后早期炎肠梗阻病人,29例均采用非手术治疗综合治疗措施有效的心理护理;腹痛腹胀的观察,胃肠减压;营养支持;补充水、电解质等措施;全组病例于8—25d治愈出院。结论非手术治疗和有的护理措施提高了大肠术后早期炎肠梗阻的治愈率。

  • 标签: 大肠术后 炎性肠梗阻 非手术治疗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应用手术治疗的52例肠梗阻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从2012年3月到2014年8月,选取通过手术治疗的肠梗阻患者的治疗资料为研究对象,观察肠梗阻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肠梗阻患者均在全麻下行根治手术治疗。结果52例肠梗阻患者中,显效人数为45例,病情完全治愈,所占百分率为86.53%(45/52),有效例数为6例,患者病情有所好转,所占百分率为11.54%(6/52),无效人数为1例,治疗无效,患者死亡,总有效率为98.08%(51/52),结果表明手术治疗肠梗阻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较好。结论手术方法对临床肠梗阻患者的治疗效果很好,患者及患者家属对治疗的满意度非常高,可以被广泛应用到临床肠梗阻的治疗中。

  • 标签: 肠梗阻 手术治疗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性肠梗阻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研究年度2014年1月~2016年1月,纳入急性肠梗阻31例,给予手术,设研究组;取同期31例,给予非手术疗法,设对照组。组间比较。结果两组中研究组治疗有效率高,并发症率低,有显著差异(P<0.05),且具统计学意义。结论急性肠梗阻手术效果佳,并发症少,需掌握好手术时机与方法,保证疗效。

  • 标签: 急性肠梗阻 手术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肠梗阻保守治疗及手术时机选择。方法对本院外科收治的32例肠梗阻病人进行回顾分析。结果32例中,采用保守治愈26例,无死亡病例;中转手术治愈6例,并发术后早期炎肠梗阻2例。结论单纯及病因不明的肠梗阻首选保守治疗,治疗无缓解或不能排除肠绞窄者,应在肠绞窄发生前立即手术探查。

  • 标签: 肠梗阻 保守治疗 手术时机 选择
  • 简介:摘要探讨急性肠梗阻的病因、发病机制及中西医治疗方面的进展。肠梗阻治疗方法主要有手术和非手术疗法(中西医结合治疗),通过多学科合作及介入技术的应用,肠梗阻的治疗不断改进,疗效肯定,改善了患者预后,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及减轻了心理及机体的痛苦。

  • 标签: 肠梗阻 中西医结合 治疗
  • 简介:摘要肠梗阻是外科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发生在妇科术后相对要少些,而对于妇科护士来讲观察和护理本病的经验也相对不足。如不及时发现和治疗,会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严重者甚至会危及生命。本文就患者在妇科手术后发生的肠梗阻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 标签: 妇科手术 肠梗阻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