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测康复护理对自发性气胸行胸腔手术患者早期康复的影响。方法2015年到2016年期间进行自发性气胸行胸腔手术的患者中选取70例,随机分组进行不同的护理疗法,康复组35例在基础护理上进行康复护理,对照组35例在术后进行常规基础护理,进行观测术后并发症和康复效果评定。结果康复组术后并发症少于对照组(5.7%<28.6%),术后生存恢复效果康复组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发性气胸行胸腔手术后患者进行康复护理的效果好于常规基础护理,恢复能力快,并发症少,值得广泛推广。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探讨胸腔与传统开胸手术对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70例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5)和观察组(n=35),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开胸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胸腔手术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引流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更低(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治疗中,胸腔手术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势,值得推广。

  • 标签: 早期非小细胞肺癌 胸腔镜 传统开胸手术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十字交叉改良侧卧位在胸腔肺癌根治手术中的体位安置方法。方法选择符合标准的56例行胸腔下肺癌根治手术的患者,按手术安置体位方法分为传统组和改良组,每组28例。通过患者体位改变,评价手术视野暴露情况、术后病人舒适度、手术医生满意度。结果2组手术均能够顺利完成手术,改良组侧卧位能够保证手术视野和患者舒适度,操作方便,医生满意度明显提高。结论胸腔下肺癌根治手术采用十字交叉改良侧卧位,既能保证手术视野的良好暴露,又能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和手术医生的满意度。

  • 标签: 胸腔镜肺癌 改良侧卧位 应用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优质护理在自发性气胸胸腔手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8年11月在我院治疗自发性气胸患者60例,随机划分为两组,30例作为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30例作为观察组,对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实验结束后根据两组患者的满意度及手术成功率进行评分1。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且手术成功率也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对自发性气胸患者有着较佳的护理效果,不仅提高病患的满意度,还能增加手术成功的几率,是值得应用的护理方式。

  • 标签: 自发性气胸胸腔镜手术 优质护理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术中护理配合胸腔胸外科手术后对患者SAS的评分影响。方法从2017年4月—2018年4月我院胸外科患者中随机抽选64例需要进行胸外科手术的患者,其中32例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其余32例患者实施术中护理。前者为对照组,后者为研究组。以SAS焦虑评分测定表进行评价,观察两组护理方法对患者SAS情绪评分的影响。结果两组患者采取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的SAS评分较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后的评分低,两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术中护理配合胸腔胸外科手术后对患者SAS的评分具有较大影响,相比于常规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焦虑评分和焦虑情绪。

  • 标签: 焦虑评分(SAS) 胸外科手术 胸腔镜 术中护理 常规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早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应用胸腔(A方案)以及开胸手术(B方案)的疗效。方法本次选取时间在2016年和2017年中在我院积极治疗的100例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病患为本次应用对象,按照在我院入院治疗先后次序分为两组即胸腔组(n=50)和开胸手术组(n=50)。对胸腔组病患给予A方案治疗,而开胸手术组给予B方案治疗,对应用不同治疗方案的效果进行阐述。结果胸腔组并发症发生率、手术各项指标远远低于开胸手术组(P<0.05)。结论胸腔对病患的尽早恢复健康意义重大,故值得临床借鉴和应用。

  • 标签: 早期非小细胞肺癌 胸腔镜 开胸手术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胸腔下纵隔肿瘤的手术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胸腔下纵隔肿瘤切除术病人的临床资料及治疗方法。结果改组病例中胸腺瘤4例,神经源性肿瘤4例,支气管囊肿2例,纵隔畸胎瘤3例,脂肪瘤1例,心包囊肿1例;17例手术过程顺利,无并发症,住院日数6-9天。结论胸腔对于纵隔肿瘤的手术治疗有明显的微创优势。

  • 标签: 胸腔镜 纵隔肿瘤
  • 简介:摘要目的胸腔肺癌淋巴结清扫术中速即纱的止血效果的观察分析。方法将72例采取胸腔肺癌根治术的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6例,研究组选取速即纱填塞淋巴结清扫创面,对照组未使用止血材料。对比分析术后的引流量、拔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结果研究组术后的引流量、拔管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速即纱能有效地减少淋巴结清扫创面渗血,在胸腔肺癌根治术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 标签: 速即纱 胸腔镜 非小细胞肺癌 淋巴结清扫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胸腔下单肺通气对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择期手术40例,分别在单肺通气前、单肺通气后15、30、60min和单肺通气毕做血气分析,同时监测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等生命体征的变化。结果与单肺通气前比,单肺通气后60min至单肺通气毕,PaCO2、PETCO2明显升高(P<0.05),pH、BE也逐渐下降,而PaO2和SaO2及血流动力学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胸腔下单肺通气可明显提高PaCO2、PETCO2,造成高碳酸血症,从而加剧血液生理紊乱。提示胸腔下单肺通气手术中应增加分钟通气量,增大呼吸比,以使PaCO2、PETCO2、pH控制在正常范围。

  • 标签: 胸腔镜 单肺通气 患者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胸腔漏斗胸微创矫治术(Nuss手术)治疗小儿漏斗胸效果,介绍临床经验。方法2005年7月~2012年9月胸腔Nuss漏斗胸微创矫治术治疗漏斗胸满2年以上并取出支撑架患者83例,年龄3~21岁,平均12.7岁。其中对称性凹陷畸形58例,非对称性25例。结果83例均顺利完成两次手术,没有严重的并发症和死亡率。早期并发症包括3例气胸,1例经穿刺抽气治愈,2例没有特殊处理而自行吸引。术后疗效评价优71例(85.5%),良10例(12.0%),一般2例(2.4%)。结论胸腔Nuss漏斗胸微创矫治术手术时间短,出血少,创伤小,并发症少,效果满意,是一种操作简便、安全、可靠的治疗方法,值的推广。

  • 标签: 漏斗胸 Nuss手术 胸腔镜
  • 简介:摘要目的对胸腔肺叶切除术治疗肺癌的效果进行探讨和评价。方法选取自2010年1月至2015年7月间来我院接受治疗的52例肺癌患者为主要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与肺癌的临床诊断标准相符,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6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开放肺叶切除手术进行治疗,观察组实施胸腔肺叶切除术。对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以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等方面均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2.31%,远高于对照组的69.23%。表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要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存在明显差异,研究结果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胸腔肺叶切除术对肺癌患者进行治疗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在临床医学中进行大范围推广和应用。

  • 标签: 胸腔镜 肺叶切除术 肺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胸腔纵隔纵隔肿瘤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162例纵隔肿瘤患者,并随机分为对照组(n=81)和观察组(n=81)。其中,对照组行开胸切除术,观察组行胸腔切除术。结果经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等方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经组间比较,两组患者在手术情况指标方面,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18.5%,明显大于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2.2%。经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胸腔纵隔肿瘤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更加显著,并发症发生率小,患者术后恢复快,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胸腔镜纵隔肿瘤 切除术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对胸腔检查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月—2019年1月期间收治的胸腔检查患者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检查期间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观察两组护理前后心理状况,比较两组焦虑、抑郁评分。统计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护理后,应用优质护理的观察组在护理后焦虑、抑郁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行胸腔检查患者的护理中,应用优质护理可缓解患者不良情绪,改善患者焦虑、抑郁的情况,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符合护理事业的发展趋势。

  • 标签: 护理 胸腔镜 检查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电视胸腔腹腔联合下食管癌手术的可行性和疗效,并总结相关临床经验。方法术前准备同常规开胸手术。分3步操作,第1步胸腔内食管游离和淋巴结清扫;第2步腹腔下胃游离及淋巴结清扫;第3步颈部食管游离及食管胃吻合。结果本例未中转开胸。手术时间6小时50分,术中出血300ml,术后顺利恢复,无明显并发症发生。结论此手术安全可行,可逐步推广。

  • 标签: 食管肿瘤 胸腔镜检查 腹腔镜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完全胸腔下与常规开胸手术根治非小细胞肺癌的可行性、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4年1月我院全胸腔肺叶切除34例患者,随机选取34例开胸肺叶切除患者作对照,观察并比较两组各方面指标。结果全胸腔组的术中失血量、术后引流量、引流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常规开胸组(P<0.05)。结论完全胸腔下与传统开胸相比在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时,该手术方法安全、有效、创伤小、术后恢复时间短,对淋巴组织的清扫更加彻底可以作为一种常规的治疗手段,在临床上推广。

  • 标签: 完全胸腔镜 传统开胸术 肺叶切除 非小细胞肺癌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胸腔在肺孤立性小结节疾病中的诊断及临床治疗的意义。方法比较临床针刺细胞学活检处理病人组及胸腔辅助小切口手术处理病人组的肿瘤病人的检出率及良性病变病人随访出现恶性肿瘤表现率。并结果分析。结果针刺细胞学共有20例鳞癌3例,腺癌5例,慢性炎症6例,结核干酪性病灶3例,炎性细胞浸润3例术后,对于恶性肿瘤病人进行胸腔下的肺叶切除术,术后随访2年2例复发并有远处转移。良性病变病人继续随访2年后出现恶性肿瘤表现及远处转移者4例。胸腔辅助手术组共有16例腺癌6例,鳞癌2例,细支气管肺泡癌2例,慢性化脓性炎症4例,结核灶2例,良性病人继续随访2年后出现未有恶性肿瘤表现及远处转移者。统计学分析x2检验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胸腔辅助小切口手术可以提高恶性肿瘤的检出率,减少恶性肿瘤的误诊及漏诊,在肺孤立性小结节的临床诊断及治疗中有重要的意义及独特的优点。

  • 标签: 电视胸腔镜 肺孤立性小结节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电视胸腔下房间隔缺损心脏手术22例的治疗经验,探讨电视胸腔在先天性心脏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经右侧胸壁3孔,股动脉、股静脉插管建立周围体外循环,用特制的长阻闭钳阻闭升主动脉,冷晶体心脏停跳液顺行灌注保护心肌,或心脏不停跳下,全胸腔下完成手术。结果围手术期无死亡,无围手术期并发症。手术后4-6h拔除气管插管,术后2d拔除胸腔闭式引流管,5~7d出院。结论全胸腔下心脏手术创伤小,恢复快,疗效安全可靠。

  • 标签: 胸腔镜 房间隔缺损 心脏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肺癌患者在市级医院经单孔胸腔肺癌根治术安全性、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总结分析我科42例完全单孔法行肺癌根治术的病例资料。结果全组均顺利完成及康复出院,手术切口在第4肋间(中上叶)或第5肋间(下叶),腋中线与腋前线之间,长约3~4cm。全部手术切口无改变。术后出现肺部感染2例(第三天白细胞高及胸片提示),经积极对症治疗完全康复出院。以下为各项指标手术时间(182±35min),术中失血量(102±26ml),术后引流量(150±64ml),术后胸引管留置时间(3.2±1.1d),疼痛评分(3.2+0.7),术后住院时间(7.5±2.4d)。结论完全单孔法行肺癌根治术在地市级医院是安全可行的,值得临床胸外科医生推广学习。

  • 标签: 胸腔镜 肺癌根治术 完全单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