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引导式教育对7岁以下的脑瘫患儿综合能力训练的疗效。方法将符合脑瘫标准的67例患儿,根据参加引导式教育与否分成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引导式教育训练。两组治疗前后均采用脑瘫儿童综合功能评定表进行评估。结果经过六个月的康复训练后,观察组中显效10例,有效2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4.3%;对照组中显效6例,有效22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87.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引导式教育能有效的提升脑瘫患儿的综合能力。

  • 标签: 引导式教育 脑瘫患儿 综合能力训练 脑瘫儿童综合功能评定表
  • 简介:[摘要 ] 目的 探讨悬吊疗法对脑瘫患儿运动平衡功能的干预效果。方法 以中国知网( CNKI)、万方( Wan Fang)、维普( VIP)、 PubMed、 Web of Science为数据来源,检索从建库至 2019年 10月 1日内发表的所有随机对照试验。对文献进行筛选、提取数据、质量评价,采用 Review manager 5.3进行 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 12项 RCT研究,共包含 695例患者。 Meta分析显示,两组在 GMFM评分 [均数差( mean difference, MD) = 6.03, 95%可信区间( confidence interval, CI): 3.87-8.19, P< 0.00001]、 Berg评分 (MD = 4.46, 95%CI: 3.51-5.40, P<0.00001) , MAS评分 (MD = -0.78, 95%CI: -1.08-0.48, P< 0.00001) 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悬吊训练可提高患儿运动功能和平衡功能。

  • 标签: [ ] 悬吊训练 悬吊运动疗法 小儿脑瘫 运动功能 平衡功能 Meta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强化心理护理对影响肺炎患儿治疗依从性的临床效果。方法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我院80例肺炎患儿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给予对照组患儿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开展强化心理护理,护理周期均为2月,对两组护理效果进行评估。结果相对于对照组而言,观察组患儿治疗依从性明显较高,同时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肺炎患儿实施强化心理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患儿治疗依从性,促进临床治疗效果。

  • 标签: 强化心理护理 肺炎患儿 治疗依从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牙科恐惧症心理干预的临床疗效。方法:研究对象为100例有恐惧心理的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各50例,两组均给于常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干预措施,比较分析两组患儿儿童畏惧调查量表-牙科分量表(CFSS-DS)结果。结果: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前后CFSS-DS无明显改变,观察组辅以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后CFSS-DS显著降低,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牙科恐惧症患儿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可降低患儿恐惧程度,使其顺利完成治疗,其效果确切,值得牙科治疗中推广应用。

  • 标签: 牙科恐惧症 儿童 心理干预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总结围手术期护理在眼科全麻手术患儿中的应用体会。方法:选取本院一年内收录治疗的100例患儿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随机数字分配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名。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模式,而实验组采取围手术期护理模式,在护理结束后,对比两组患儿之间的护理满意度及抑郁焦虑评分。结果:两组患儿在护理结束后,实验组患儿对护理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采取围手术期护理,能够有效的提高手术成功率,增强手术治疗的效果有助于患儿早日康。复两组数据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治疗儿童先天性眼病及眼外伤时,采取围手术期护理,能够对患儿预后产生重要影响。[1]

  • 标签: 围手术期护理 眼科全麻手术 应用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川崎病患儿予以综合护理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抽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我院收治川崎病患儿,对其实施综合护理。结果:经有效护理干预后,患儿的病情呈明显好转趋势,出现并发症的概率较低,进一步促进了其家属满意度的提高。结论:在小儿川崎病护理中,综合护理的应用价值明显,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小儿川崎病 综合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情境游戏护理模式对住院患儿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92例住院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各4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情境游戏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儿的依从性和家属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依从性(95.65%)高于对照组(78.26%)(P<0.05);观察组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97.83%)高于对照组(82.61%)(P<0.05)。结论:情境游戏护理模式对提高住院患儿的依从性、提升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产生着积极的影响。

  • 标签: 情境游戏护理 住院患儿 依从性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集束化护理实施后对ICU重症肺炎患儿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9年5月1日~2021年12月1日研究期间ICU护理的50例重症肺炎患儿进行研究分析,采用中心数字分层法将患者分为A组(普通护理)与B组(普通护理+集束化护理),各25例,观察时间指标、情绪状况。结果:护理后,B组重症肺炎患儿时间指标均低于A组重症肺炎患儿,P<0.05;护理后,B组重症肺炎患儿情绪评分低于A组重症肺炎患儿,P<0.05。结论:ICU重症肺炎患儿病情重、年龄小,护理难度较大,对其实施集束化护理措施可以改善其情绪状况,缩短其住院时间、通气时间,护理效果十分显著。

  • 标签: 集束化护理 ICU重症肺炎患儿 时间指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药浴治疗痉挛型脑瘫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月-2020年3月期间收治的90例痉挛型脑瘫患儿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并予以随机分组(随机数字表法),研究组(n=45)行常规康复训练联合中药浴治疗,对照组(n=45)行常规康复训练治疗,记录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粗大运动功能、步行能力、痉挛程度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前FAC量表评级情况对比P>0.05,治疗后研究组FAC量表评级情况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P0.05,研究组治疗后GMFM量表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临床痉挛指数评分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痉挛型脑瘫 中药浴 运动功能 康复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综合护理干预在腹泻患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价。方法以2020年1-12月间接收的78例腹泻患儿为研究对象,并将其以随机分组形式均分为两组,各39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综合护理;对比观察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症状改善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患儿家属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94.87%>79.49%,其症状缓解时间及住院时间也明显短于对照组;且患儿家属满意度也优于对照组97.44%>82.05%(P<0.05)。结论在腹泻患儿护理中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促进患儿病症的改善,应用效果显著。

  • 标签: 综合护理 腹泻患儿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通过临床观察先心病合并肺炎患儿术后俯卧位通气的护理效果。给予血流动力学稳定的患儿进行俯卧位通气及相关护理措施。 经俯卧位通气后的患儿顺利治愈出院。结论:俯卧位通气能有效帮助和改善先天性心脏病术前伴不同程度肺炎的患儿恢复或改善症状,加之有效的治疗和护理措施,促进肺部分泌物的排出,减少术后呼吸道的并发症,促进或加速患儿康复。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小儿消化不良患儿的有效护理方法以及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4月--2019年11月期间来到我院接受治疗的78例消化不良患儿为研究对象,由家长抽签决定分组,抽中红色为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抽中蓝色为研究组,采取有效护理,比较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结果 研究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临床指标优于对照组,各项指标之间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小儿消化不良 护理方法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儿科急诊危急重症患儿的无间隙护理模式应用效果。方法:研究资料收集于2020年9月~2022年1月,选择在我院儿科就诊的76例急诊危急重症患儿为调查对象,以随机双盲法分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分别行常规护理和无间隙护理,评价对比两组抢救效果。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儿转运、交接和住院时间均明显更短,差异有统计意义(P

  • 标签: 儿科危急重症 无间隙护理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麻醉复苏后患儿的院内安全转运。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1年9月在本院术后进入麻醉复苏室患儿96例, 采用回顾性的分析方法,对麻醉复苏后患儿院内转运进行总结分析。结果:96例麻醉复苏后患儿均安全返回病房。结论:麻醉恢复后患儿转运风险较大,苏醒室护士应应加强安全意识,充分做好转运前准备、转运中护理及转运后交接,落实环节护理,确保患儿安全。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脓毒性休克患儿应用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2月于我院接受脓毒性休克治疗的患儿60例,按照1:1随机分组法分为参照组30例应用常规护理干预,试验组30例应用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儿临床各项指标和病死率情况。结果:参照组患儿机械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均较试验组患儿所需时间更长,p<0.05;参照组患儿干预后各项指标均有改善,试验组患儿的心率和动脉压在干预后改善效果较参照组更明显,p<0.05;试验组患儿的病死率明显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对脓毒性休克患儿应用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加快患儿恢复,减少疾病导致的死亡率,对提高患者治疗和恢复进程有积极意义。

  • 标签: 脓毒性休克 综合护理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儿科临床中,对住院患儿采用护患沟通技巧,观察其作用情况。方法:2022年1月1日--2022年1月31日为本组研究的观察时间,采用数字表方的分组方式,将370例患儿分为ROU组和COM组,ROU组采用临床常规干预,COM组采用护患沟通技巧,观察两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ROU组和COM组不良事件发生率对照中,ROU组不满意数例占比为17.29%、COM组为1.62%,ROU组投诉数例占比为1.62%、COM组为0.00%,(x2=16.031,p=0.018),两组结果有差异。结论:对儿科临床中,对住院患儿采用护患沟通技巧效果优越,值得推荐。

  • 标签: 儿科 住院患儿 护患发沟通技巧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预警护理在急性肺炎患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我院2018年1月——2018年9月收治的48例急性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n=24)和观察组(n=24)。给予观察组患儿常规护理干预,对照组患儿接受预警护理,对比干预后两组患儿的并发症发生率及各种症状的缓解时间。结果:进行干预后,观察组患儿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2.50%,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的退热时间、咳嗽缓解时间及气促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预警护理手段应用于急性肺炎患者的治疗中,能够有效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缩短患儿的恢复时间,获得了较为显著的临床效果。

  • 标签: 预警护理 急性肺炎 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以家庭为中心”干预模式对烫伤患儿护理的影响。方法 2021年6月至2022年4月收入我院的烫伤儿童42例,依据干预手段的不同将患儿分为常规组和干预组各21例,常规组采取传统的护理干预手段,干预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以家庭为中心”干预手段,研究干预后患儿家属的满意情况。结果 应用相关干预手段后干预组的家属护理满意情况95.24%高于常规组61.90%(P<0.05)。结论 “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干预手段在烫伤患儿中临床疗效明显,能优化患儿预后恢复速度还可以提升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情况,在维护良好的护患关系方面意义重大。

  • 标签: 家庭为中心 烫伤患儿 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