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干预对缺氧缺血性病患儿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诊治的32例缺氧缺血性病患儿,根据住院顺序纳入干预组和非干预组;并将同期出生的15例正常新生儿纳入对照组。对干预组患儿在动作、认知、语言和交往4个领域进行训练。随访采用贝利婴幼儿发展量表中国城市版进行评估,比较各组幼儿的智能发育水平。结果干预组的轻度缺氧缺血性病患儿1岁时的智力发展指数显著高于非干预组,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的中度缺氧缺血性病患儿在1岁时的智力发展指数显著高于非干预组,但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干预对轻、中度缺氧缺血性病患儿的智力发育有促进作用。

  • 标签: 脑病 早期干预
  • 简介:摘要本文探讨新生儿缺血缺氧(HIE)的有效护理方法。得出结论控制惊厥、降低颅压、减轻脑水肿;维持体温在正常范围,纠正缺氧,维持正常的血糖,加强基础护理,防止并发症;注意保暖和喂养可提高HIE患儿的治愈率。HIE患儿重在预防,早期治疗可减少神经元的死亡,同时疗程要足够。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肺心病病人预防肺的护理。方法本文对48例肺心病病人的临床护理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治愈好转45例,(占93.7%),死亡三例,(占6.3%),入院后的肺心病病人无一例再继发肺。结论加强抗感染,正确氧疗,保持呼吸道通畅,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加强夜间护理以及慎用镇静安眠药物,有利于肺心病病人预防肺的发生。

  • 标签: 预防 肺心病 肺性脑病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引起肺的主要诱因是呼吸道感染和气道阻塞。护理人员必须加强对肺心病患者的临床观察,在临床护理工作中严格控制感染,保持呼吸道通畅,合理安排输液,补充电解质,对出现肺早期症状患者应及早认识,对出现一系列的行为错乱、情绪反常,在做好监护的同时,配合医生做适当的处理。对肺心病病人的家属进行有关医学知识的宣教。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HIE临床出现的一系列的表现,对其有针对的护理。方法对我院收治的患儿250例进行了护理。结果250例患儿治愈220例,治愈率达88%。结论HIE是造成新生儿早期死亡或新生儿期以后小儿神经系统永久损害及智能发育缺陷的主要原因之一,但对患儿进行有效护理,可明显降低对新生儿的伤害。

  • 标签: 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HIE) 护理体会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护理是综合治疗新生儿缺血缺氧(HIE)的重要环节,它对提高HIE患儿的存活率和治愈率,减少并发症和后遗症发生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从基础护理、病情监护两方面综述了临床上对HIE患儿的护理,并对护理内容的更新、护理技术的新发展一并进行介绍。

  • 标签: 新生儿 缺血缺氧性脑病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中医综合疗法治疗小儿瘫痪强脾弱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在2011年1月-2013年6月入住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脑瘫强脾弱证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80例患儿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脑瘫常规治疗方案(运动治疗、作业治疗、引导式教育、物理因子及心理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中医综合疗法(针刺、中药药浴),3个月为1个疗程,共治疗4个疗程。每6个月进行中医临床症状评分,每3个月采用改良Ashworth量表(MAS)、粗大运动功能测量量表(GMFM)、改良Barthel指数(MBI)分别对肌张力、粗大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进行评估。结果与治疗前比较,2组不同治疗时点中医临床症状总积分、MAS评分、GMFM评分、MBI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治疗时点治疗组中医临床症状总积分、MAS评分、GMFM评分、MBI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西医综合康复的基础上联合针刺、中药药浴等中医综合治疗可更有效改善脑瘫患儿功能状况,提高患儿生活质量。

  • 标签: 中医综合疗法 脑性瘫痪 肝强脾弱证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对病患者进行护理时,舒适护理及常规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7年5月—2019年5月收治的病患者70例,依照随机的方式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采用舒适护理的措施进行护理,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的方式进行护理。结果从不舒适反应状况及心理舒适度两方面看,实验组患者的整体恢复效果明显比对照组好,两组之间存在明显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适护理能够从多个角度对患者的身心进行科学护理,在帮助其身体尽快恢复痊愈的同时亦能促进其心理的健康发展。

  • 标签: 舒适护理 常规护理 肝性脑病 护理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中医综合疗法治疗小儿瘫痪强脾弱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在2011年1月-2013年6月入住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符合脑瘫强脾弱证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脑瘫常规治疗方案(运动治疗、作业治疗、引导式教育、物理因子及心理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中医综合疗法(针刺、中药药浴),3个月为1个疗程,共治疗4个疗程。每6个月进行中医临床症状评分,每3个月采用改良Ashworth量表(MAS)、粗大运动功能测量量表(GMFM)、改良Barthel指数(MBI)分别对肌张力、粗大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进行评估。结果与治疗前比较,2组不同治疗时点中医临床症状总积分、MAS评分、GMFM评分、MBI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治疗时点治疗组中医临床症状总积分、MAS评分、GMFM评分、MBI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西医综合康复的基础上联合针刺、中药药浴等中医综合治疗可更有效改善脑瘫患儿功能状况,提高患儿生活质量。

  • 标签: 中医综合疗法 脑性瘫痪 肝强脾弱证 儿童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延续护理在肝硬化合并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62例肝硬化合并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于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入院接受治疗,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划分为两组,常规组31例,观察组31例。予以常规组患者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常规组患者的基础上给予延续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依从以及疾病健康知识掌握评分明显高于常规组(

  • 标签:
  • 简介:摘要新生儿缺血缺氧(HIE)是由于围产期各种因素引起缺氧和血流减少或暂停而导致胎儿或新生儿脑损伤并严重威胁着新生儿的生命,是我国伤残儿童的重要原因之一。本科2012年1月-2014年11月共收治HIE患儿120例,现分析如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缺血缺氧临床上有效地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来我医院住院的诊断为新生儿缺血缺氧病患儿54例,给予精心全面的临床护理,主要护理措施有基础护理、保暖、合理喂养、氧疗的护理、颅内高压护理等几方面。结果54例患儿治愈47例,治愈率达87.04%,效果满意。结论有效地临床护理措施对新生儿缺血缺氧的康复具有积极意义。

  • 标签: 新生儿 缺血缺氧脑病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肺心病并发肺的有效观察及其护理特点。方法针对12例肺病患者进行严密的病情观察,加强夜间巡视,合理用氧,保持呼吸道通畅等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结果12例患者中病情好转10例。结论肺是慢性肺心病严重的并发症,应引起重视。细致的病情观察可及时协助医师确诊,对疾病的转机、预后至关重要。另外,通过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加强病房管理护理措施,减少肺诱发因素,及时发现肺先兆症状、及时处理是提高疗效的关键。

  • 标签: 老年肺性脑病 观察护理
  • 简介:慢性呼吸衰竭并发肺可由各种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发展而来,伴有不同程度的意识状态的改变,是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危急情况,常需进行紧急抢救及密切的生命体征的观察。而对意识状态的观察是很重要的指标。意识状态的好坏可以判断体内二氧化碳潴留情况,治疗效果及疾病转归。护士通过意识状态的观察即可以发现肺的早期征兆,又可以及时为医生的治疗提供依据。

  • 标签: 性脑病 意识状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肺结核并发低渗的诱因。方法回顾分析2006年12月至2011年12月,我院确诊的13例肺结核并发低渗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抗痨药物引起损害及胃肠道反应是发生低渗的诱因。结论诊断明确后早期积极治疗预后较好。

  • 标签: 肺结核 低渗性脑病 诱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