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子宫腺肌症患者的介入治疗观察及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2010年8月至2012年9月收治的56例子宫腺肌症患者,进行介入治疗的临床资料及随访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6例患者全部行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成功率为100%。术后随访1~2年,术后40例病人3个月痛经消失,4例6个月消失。结论子宫动脉介入栓塞治疗子宫腺肌症是目前临床安全有效的一种治疗方法。

  • 标签: 子宫腺肌症 介入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四种不同的翼状胬肉手术方法的临床效果,寻找一种能减少翼状胬肉术后复发的最优术式。方法将所选病例随机分成4组,分别采用4种手术方式,即A单纯肉切除术,B翼状胬肉切除联合应用丝裂霉素(MMC)术,C肉切除+羊膜移植术,D组肉切除+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手术均在显微镜下进行,术后随访观察3个月至3年。结果A组复发率为36%,B组复发率为30%,C组复发率为26%。D组复发率为10%。四组间两两比较,统计学处理,P<0.1,四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是一种较好的手术方式,能有效降低翼状胬肉的术后复发率。

  • 标签: 翼状胬肉 手术 丝裂霉素 角膜缘干细胞 羊膜 移植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探究不同手术方式对上消化道穿孔患者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 本次将2016年4月至2019年4月我院收治的32例上消化道穿孔患者视为研究的主体对象,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组平均为16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实行开腹修补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实行腹腔镜修补术治疗,对比2组患者的临床指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1)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观察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及手术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2组数据具备统计学研究意义(P<0.05)。(2)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的6.2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1.25%,2组数据具备统计学研究意义(P<0.05)。结论 上消化道穿孔患者实行腹腔修补术治疗的效果显著,能明显缩短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快速恢复胃肠功能,大大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因此,值得在临床治疗领域中使用及推广。

  • 标签: 不同手术方式 上消化道穿孔 胃肠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比对不同手术方式下自发性气胸患者围术期内的护理效果。方法:将90例自发性气胸患者根据手术方式的差异,等分为开胸组、腹腔镜组、小切口组,护理方式大致相当。两两比对三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以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开胸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为33.33%,低于腹腔镜组的6.67%和小切口组的13.33%,P<0.05;腹腔镜组发生率与小切口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开胸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63.33%,低于腹腔镜组的96.67%和小切口组的90.00%,P<0.05;腹腔镜组和小切口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护理方式大致相同的情况下,开胸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患者时,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更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更低。应推荐自发性气胸患者接受腹腔镜或小切口手术

  • 标签: 开胸手术 腹腔镜手术 小切口手术 自发性气胸
  • 简介:摘 要:目的:对比分析脊髓型颈椎病采用不同手术方式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研究年限区间为2020年1月-2020年12月,择取病例样本为本院收治76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均分为研究组(n=38)、对照组(n=38)。对照组为颈椎后路保留棘突韧带联合椎板成形术治疗,研究组患者颈椎后路单开门椎板成形联合ARCH钛板内固定术治疗,对比两组各项指标。结果:对比两组术后ADL评分、JOA评分,研究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脊髓型颈椎病患者采用颈椎后路单开门椎板成形联合ARCH钛板内固定术治疗可改善颈椎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疗效优于颈椎后路保留棘突韧带联合椎板成形术。

  • 标签: 手术 脊髓型颈椎病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术年龄与手术方式对大年龄腭裂患者一期整复术后腭咽闭合的影响,以提高腭裂的术后腭咽闭合率。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142例非综合征型大年龄腭裂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卡方检验分析不同手术年龄与手术方式下术后腭咽闭合率差异;对影响腭裂术后腭咽闭合功能的相关研究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142例大年龄腭裂患者一期整复术后的总体腭咽闭合率为50.70%。卡方检验结果显示6-14岁年龄段腭裂患者术后腭咽闭合率高于14-41岁年龄段患者;Furlow腭成形术联合腭咽肌瓣咽成形术的术后腭咽闭合率要高于单纯Furlow术式和两瓣法。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手术年龄、手术方式是影响大年龄腭裂患者一期整复术后腭咽闭合功能的重要因素,当手术年龄超过14岁时,腭裂患者术后腭咽闭合不全的风险度增加(OR=0.012,P<0.05);采用联合术式可降低术后腭咽闭合不全率(OR=13.346,P<0.05)。结论手术年龄、手术方式是影响大年龄腭裂患者一期整复术后腭咽闭合功能的相关因素。当手术年龄超过14岁时,应优先采用联合术式进行整复;6-14岁的小龄段患者应优先考虑使用Furlow腭成形术。

  • 标签: 腭裂 腭咽闭合 多元逻辑回归分析 Furlow腭成形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胃肠手术后肠瘘治疗时机及方式的选择效果。方法本研究选取2008年1月至2015年2月60例胃肠手术后肠瘘患者为对象,将其随机分组。对照组患者接受早期手术治疗,实验组患者接受损伤控制性手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治疗费用和治疗效果的差异。结果采用t检验分析进行数据统计,实验组患者住院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治疗费用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卡方检验分析进行数据统计,实验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肠手术后肠瘘的治疗应在损伤控制理念的指导下待病情稳定、条件许可后再择期进行手术治疗,虽然会延长住院时间、增加治疗费用,但对患者的预后有益。

  • 标签: 胃肠手术 肠瘘 治疗时机 手术方式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抚触护理干预模式对女性甲状腺手术病人术前应对方式和术后疼痛程度的影响。方法选择100例在我院进行甲状腺手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抚触护理。结果干预组面对因子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回避和屈服因子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术后6h疼痛程度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1d、2d的疼痛程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抚触护理可以缓解甲状腺手术患者的

  • 标签: 抚触护理 女性患者 甲状腺手术 疼痛程度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青光眼合并白内障运用不同手术方式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86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A组39例,采取超声乳化术结合撕囊前行房角分离治疗;B组47例,采取超声乳化术结合皮质吸除后行房角分离治疗;综合评价患者的临床疗效,并作对比分析。结果A组患者矫正视力、眼压、中央前房深度、房角开放程度改善程度大于B组,经T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乳化术结合不同手术方式的房角粘连分离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疗效相当,可明显缓解症状及改善预后,但撕囊前行房角分离的整体效果略优于皮质吸除后行房角分离。

  • 标签: 青光眼 白内障 手术方式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在老年髋关节骨折手术患者麻醉中采用三种麻醉方式的预后。方法研究样本选自本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120例老年髋关节骨折手术患者,采用无特异性随机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实验组,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全身麻醉方案,观察组患者采用椎管内麻醉,实验组患者给予神经阻滞麻醉,对比三组患者麻醉满意率等指标。结果根据临床数据得出,观察组患者麻醉很好患者为35例,麻醉良好患者为4例、麻醉较差1例,麻醉满意率97.5%;对照组麻醉很好患者为20例,麻醉良好患者为10例、麻醉较差10例,麻醉满意率75.0%,实验组麻醉很好患者为39例,麻醉良好患者为1例、麻醉较差0例,麻醉满意率100.0%,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老年髋关节骨折手术患者麻醉中采用椎管内麻醉与神经阻滞麻醉效果显著,但是神经阻滞麻醉更为适合,可以让患者在术后较快活动,有效提高患者麻醉满意率。

  • 标签: 髋关节骨折手术 麻醉方法 全身麻醉 椎管内麻醉 神经阻滞麻醉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早期宫颈癌患者实施不同手术方式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特定时段内我院治疗的早期宫颈癌患者56例分为2组,对照组采纳传统开腹手术,观察组实施腹腔镜手术,对比治疗效果。结果除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数指标两组对比无差异外(p>0.05),其余各指标观察组明显好于对照组,组间对比,P<0.05。结论在早期宫颈癌患者临床治疗中给予腹腔镜手术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值得推广。

  • 标签: 传统开腹手术 腹腔镜手术 早期宫颈癌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甲状腺肿瘤手术患者护理中应用改良健康教育方式的效果。方法选取33例甲状腺肿瘤手术患者,并分为2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实施传统的健康教育方式、个体化健康教育结合纸质健康教育材料的方式。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3天与7天SAS评分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患者对健康知识教育护理明确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健康知识教育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甲状腺肿瘤手术患者护理中应用改良健康教育方式,可使患者对疾病知识的认知度与护理工作满意度明显提高,改善其焦虑程度,对其术后身心康复具有促进作用。

  • 标签: 改良健康教育方式 甲状腺肿瘤手术患者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白内障合并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本院近两年来收治的白内障合并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50例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全部患者接受颞侧隧道式角膜透明切口手术治疗,之后接受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在手术完成之后全部患者接受为期6个月的随访,研究分析全部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手术之后,经过随访得到,患者的最佳矫正远视力相比于手术之前明显提升;患者的月平均眼压相比于手术之前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手术之前的前房深度明显低于手术之后的前房深度,两者具有明显差异(P<0.05)。讨论对于白内障合并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治疗采取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房角分离术可以取得非常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 标签: 白内障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 房角分离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护理方式及心得体会。方法:选取 2017年 10月 -2019年 10月收治的 82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 4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以综合护理为主,对比患者护理满意度及患者护理指标评价。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好于对照组( P< 0.05),且实验组患者护理指标评价显著好于对照组( P< 0.05)。结论: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围术期护理工作实施中,通过综合护理模式实施,能够满足患者护理需求,对患者护理质量提升和改善具有显著优势,应予以推广。

  • 标签: 人工全髋关节 置换术 围术期 护理方式 心得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对四种不同手术方式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进行探索方法选取我院从2009年3月到2014年3月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60例,男37例,女23例;年龄40~65岁,平均54岁。临床症状表现有眩晕、旋颈试验阳性或猝倒、恶心、呕吐患者40例;视力、记忆力减退患者10列,伴有脊髓症状患者10例。所有患者术前均行核磁共振成像(MRI)、核磁共振血管成像(MRA)和CT检查椎动脉受累的影像学表现。根据不同病因、临床表现及椎动脉受累的影像横突孔切开椎动学特点选用了不同的手术方式进行治疗,其中钩椎关节切除减压术21例,脉减压术9例,钩椎关节切除及横突孔切开椎动脉减压术12例,钩椎关节切除及椎间孔扩大术18例。结果58例手术均顺利完成,临床效果满意,无复发术中2例误伤椎动脉,分别进行缝扎压迫止血,术后未出现明显的脑缺血症状。结论椎动脉型颈椎病手术治疗具有一定的难度与风险,技能要求较高,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的手术方式

  • 标签: 椎动脉 颈椎病 外科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方式对早期乳腺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来我院进行治疗的早期乳腺癌患者126名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方式的不同,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保留乳房组、乳房全切组和改良根治术组,比较三种手术方式的治疗效果及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情况。结果保留乳房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其他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患者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对早期乳腺癌患者实施保留乳房术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手术方式 乳腺癌 生活质量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方式探讨。方法我院选取90例实行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手术的患者,根据使用的护理方法分为两组,将实行常规护理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将实行围手术期护理的患者作为实验组。结果对照组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高于实验组,比较差别较大(P<0.05)。实验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引流管放置时间,胸腔引流量小于对照组,比较差别较大(P<0.05)。实验组的肺不张,肺部感染,肺泡漏气等发生率小于对照组,比较差别较大(P<0.05)。结论在实行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手术的患者使用围手术期护理,可以缓解患者不良情绪,缩短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引流管放置时间,胸腔引流量,减少肺不张,肺部感染,肺泡漏气等发生率,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 标签: 胸腔镜 肺叶切除术 围手术期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干预方式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来我院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的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对照组(n=30)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n=30)接受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身体康复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6.67%,对照组为83.33%,P<0.05。结论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可有效提高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术后身体恢复效果,对于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均具有积极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腹腔镜 胆囊切除术 快速康复 围手术期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舒适护理措施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方法和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30日至2017年7月30日于本院实施手术治疗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40例,一组实施常规护理措施,为常规组,另一组实施舒适护理措施,为研究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焦虑程度和护理质量。结果采取舒适护理措施的研究组患者对护理的总满意率为97.5%,高于常规组的75%,同时该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常规组,焦虑度评分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在手术室护理中采取舒适护理措施可以帮助患者减轻心理压力,降低心理焦虑程度,同时提升手术治疗的舒适度,可在手术室护理中进行推广应用。

  • 标签: 舒适护理措施 手术室护理 应用措施 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