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胡杨林,为目前世界仅存的三大罕见树种之一,生命力极强,能防风固沙,使沙漠变绿洲。据说胡杨林系古地中海遗留物种,已有六千年历史。西北祁连山脉地区,胡杨对抑制该地区的沙化厥功甚伟。甘肃所辖额济纳旗(蒙古原称“弱水”)地区就是一例。额济纳河两岸胡杨遍地,沙漠变成绿洲,史称“居延绿洲”,碧水蓝天,人烟稠密,为丝绸路上一景点。

  • 标签: 《咏叹西北胡杨林》 李屺阳 中国 诗歌 当代
  • 简介:阿勒泰市史称承化。这一地名,就是由清朝皇帝亲自赐名的承化寺演变而来的。承化寺18年的兴衰史,重点记述了棍噶扎勒参率领众僧人开荒垦地、团结御敌的历史功绩。承化寺的建成与发展,不仅对阿勒泰的开发和建设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而且也成为保卫西北边陲安宁的一个重要城堡。承化寺虽早已毁于匪患,但它却给我们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 标签: 承化寺 棍噶扎勒参 阿勒泰
  • 简介:'红军的老底子'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卢沟桥事变,全面抗战爆发。对于人民军队来说,这一天是个分界线,7月7日以前参军的是红军,之后算八路军,尽管红军正式改编为八路军是8月25日。9月,中央军委发布命令,对分散在陕甘宁边区各地由我党领导的游击队、独立营、地方警卫部队进行统一整编,陕甘宁边区

  • 标签: 精神血脉 红军精神 西北红军
  • 简介:1964年,北京大学进行社会主义教育运动试点。根据中央的指示精神,几个主要城市都要派一批教育战线上的部级和处以上干部组成社教工作队,参加社教运动。上海派了由华东师大党委书记兼副校长常溪萍带队的工作队去北京大学参加社会主义教育运动。

  • 标签: 社教 社会主义教育运动 北大 北京大学 教育战线 党委书记
  • 简介:上世纪60年代初,我这个知青中的"小江苏"在《北大荒》内刊打工时,居然结识了丁玲、聂绀弩、吴祖光和丁聪这些蜚声中外的大名家……1960年夏秋之交,我从如皋中学高中毕业。其时,我由于复杂的"海外关系",加之整风反右中有"右倾"言论,因此"政审"时被一棍

  • 标签: 吴祖光 丁玲 聂绀弩 编辑室 海外关系 打工
  • 简介:北大110周年时,我们不能不纪念最早为北大作出杰出贡献的两位校长,这就是蔡元培与蒋梦麟。这两人对北大的作用都具有奠基性的意义,但各自的贡献又是具体的不同。打个比方,犹如科学与技术的关系。有一次,傅斯年在会上说:“蒋梦麟先生学问不如蔡孑民先生,办事却比蔡先生高明。

  • 标签: 蒋梦麟 蔡元培 北大 科学与技术 杰出贡献 奠基性
  • 简介:2000年6月,岳麓书社出版了《西潮·新潮》一书,这大概是半个多世纪以来,大陆第一次出版蒋梦麟的著作,而且属于一套叫做“海外名家名作”的丛书。蒋梦麟何许人也?1949年前,他在教育界、政界是个无人不知的人。自1919年至1945年,他在北京大学工作了20多年,主持校政达17年之久。北大之所以能成为一所现代性的大学,与他的名字也是分不开的。他是教育家,他对高等教育的贡献永远载入了中国教育史。他先后当过国民党政府的教育部长、行政院秘书长等高官,1949年去台湾,受命于危难之际,主持中国农村复兴委员会。这个曾经为中国教育事业尽心尽力的教育家,不幸生活在一个风雨飘摇、“扰攘不安”的年代,因为不同的政治态度和选择,连他的名字都曾被长期湮没、遗忘,连不少毕业于名牌大学教育系的学生都没听说过他。

  • 标签: 蒋梦麟 教育家 国民党政府 北大 年代 名字
  • 简介:北大地上崛起的﹃山庄文学郭秋良从80年代初起,燕赵大地北部古来被称为燕的这片土地上,崛起了一个文学创作的群体。何理、何申、刘芳、武华、周修等中青年作家群的出现,经由他们的不懈努力,有影响的作品接连问世,至1990年底,出版和发表了长篇叙事诗一部:《...

  • 标签: 大避暑山庄文化 文学现象 清代前期 现实题材 木兰围场 金山岭长城
  • 简介:1949年5月初到5月底,闽北全境获得解放,从此翻开闽北历史新的一页。解放闽北的解放军,是二野四兵团十五军四十四师一三一团和四十五师一三二团、一三四团:五兵团十七军五十一师一五一团、一五二团、一五三团。闽北率先解放,

  • 标签: 闽北 北大 福建 解放军 兵团
  • 简介:宋代的西北蕃市是民族民间贸易的一种重要形式。本文从北宋政府对蕃市采取既较为自由和明智,又有所控制和干预的政策,分析了西北蕃市的特点,以及蕃市的分布、蕃市的贸易状况和蕃商在西北边区民族贸易中的中介作用

  • 标签: 西北蕃市 民族民间贸易 蕃商
  • 简介:<正>王国维在一篇为沈曾植祝七十寿的序文中说:“我朝三百年间,学术三变。国初,一变也;乾(隆)嘉(庆),一变也;道(光)咸(丰)以降,一变也。“顺(治)康(熙)之世,天造草昧,学者多胜国遗老,丧乱之后,志在经世,故多为致用之学。求之经史,得其本源,而实学以兴。雍(正)乾(隆)以后,天下大定,士大夫得肆意稽古,不复视为经世之具,而经、史、小学专门之业兴焉。道(光)咸(丰)以降,途辙稍变,言经者及今文,考史者兼辽、金、元,治地理者逮四裔,为前人所不为。虽承乾嘉专门之学,然亦逆睹世变,有国初诸老经世之志。

  • 标签: 《书目答问》 王国维 何绍基 张之洞 学术三变 年谱
  • 简介:客家文化研究丛书本丛书包括《客家历史与传统文化》(刘佐泉)、《客家迁移万里寻踪》(大河报社)、《飘洋过海的客家人》(罗英祥)、《太平天国与客家》(刘佐泉)等四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大陆学者和海外学者联袂研究客家问题的力作。丛书除对客家起源、形成、发展及其在历史上的贡献进行系统研究外,对客家传统的内涵和特征也作了详尽介绍。丛书把客家历史与国史有机结合起来加以论述,新见迭出,具有较强的学术性、资料性和可读性,是了解客家、认识客家的实用教材,也是海外客家人寻根溯源的得力向导。

  • 标签: 河南大学出版社 学术精品 图书介绍 教育事业 客家文化研究 中华人民共和国
  • 简介:砖茶是我国西北数百万平方公里的少数民族地区普遍使用的民族茶。砖茶不仅仅具有普通茶的生物性功能,在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它还具有政治、宗教、社会交往等多方面的社会功能;砖茶也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商品,自古及今,它在内地与西北少数民族以及西北少数民族之间的民族关系上,一直扮演着重要的工具性角色,承担着文化使者的职能;西北少数民族对砖茶的厚爱和依赖,也创造了内涵丰富、独具特色的砖茶文化。

  • 标签: 砖茶 西北少数民族地区 民族茶 社会功能
  • 简介:我是襄阳县东津湾人,青少年时期曾在二师(即当时的湖北省第二师范学校)求学,1925年在武昌加入中国共产党后,由武汉地委派回襄阳,次年2月,担任襄阳第二任特支书记。在以后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都在这里从事革命活动。作为一名经历无数艰险斗争而幸存下来的老人,深感有责任将自己所知道及亲历的相关事情回忆出来,以帮助后人对有关历史的了解。

  • 标签: 革命经历 鄂西北 青少年时期 中国共产党 1925年 襄阳县
  • 简介:本文从西北回日常洗涤用具--汤瓶的概念及口碑来历入手,解读了汤瓶文化的内涵,即它是伊斯兰教法的产物,又是一种文化符号,它蕴涵了回族的美学观念、洁净观念,道德观念,以及汤瓶的其它功用,同时分析了汤瓶对回族生活文化的影响.

  • 标签: 解读 回族 汤瓶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