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6
301 个结果
  • 简介:高士明:说起来,王霖兄对范景中老师的《中华竹韵》这本书是最熟悉的。王霖:是的,但到最后,我发现最想为这部书写一篇书评却觉得最难写的反而是我。实际上对于此书,我最了解的是它诞生的过程,其中包括范老师写作计划和体例上的变化。因为在范老师写这部书的过程中,我是自始至终跟他探讨较多的一个人。

  • 标签: 写作计划 现代汉语 竹韵 中华 实验 对话
  • 简介:中国毛笔书法艺术与硬笔书法是一脉相承的,硬笔书法要想追求艺术的提高和升华必须临习名家法帖,从中获得书法艺术的精髓。《千字文》曾是我历史久远、影响深远的学童启蒙读本,历代书法名家广为书写临摹,有各种书法范帖传世。

  • 标签: 《千字文》 高级研修班 硬笔书法 临写 中华 书法艺术
  • 简介:晋尚韵、唐尚、宋尚意、明尚态、清尚朴……这是人们对每个时代书法风尚的宏观界定.宋书尚意,更多是相对于唐人尚而言.而唐人所尚之法,其实大多指其楷法.因为中唐有狂草创作,开一代新风,如果从狂草这个角度言,则唐人尚似不成立.

  • 标签: 宋书 唐人 尚意 狂草 书法 楷法
  • 简介:人对世界的表述或描绘,是建立在认知基础上的思想或精神的升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对宇宙的观照,强调的是人的主观意识、自我意识,反映了把人作为本体的尊重,意识统领着行为,行为的规范是一定主观思想之后的结果。在艺术表现中,由于传统文化理念的渗透,画家的主观思想被要求特别的凸显,所谓的“心象”,“意象”之说,就是将客观融入于主观

  • 标签: 中国画 绘画理论 绘画技法 画风 艺术思想 程式
  • 简介:汉字间架结构规律即(即“结字”)前人早有所述,但笔者认为还可以在他们阐述的基础上,删其繁,摄其要,就其简。为此重点归纳了汉字结字规律之“十”,并作简要剖析,以方便初学者轻松了解和掌握汉字结字规律之大略,直入书法学习之堂奥。

  • 标签: 汉字 结宇法 举要 剖析
  • 简介:谢赫的《古画品录》所提出的“六”论,是中国画史上最重要的一个理论。在《古画品录》一开始,谢赫就提出了绘画的价值在于为社会政治服务,认为“图绘者,莫不明劝戒,著升沉,千载寂寥,披图可鉴”。这也是汉代之前一贯的观点,但谢赫进一步提出了怎样用艺术更好地为礼教(政治)服务的问题,也就是提出了六。六是一千多年来中国画的基础要求.所以精通中国画也可称为精通六。在某种程度上,六已经成了中国画的代名词。汉代及之前只有政治标准没有艺术标准,从谢赫开始,系统的绘画艺术标准确立了。按顺序排列如下:

  • 标签: “六法” 《古画品录》 本义 政治服务 艺术标准 中国画
  • 简介:实践证明.教学气氛的培养、渲染、烘托和把握是上好美术课的重要环节。良好的教学气氛可以促进学生的思维活动,吸引学生的无意注意.把师生之间的情感调发到高度亢奋的状态.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教学中.我尝试用几种方法来培养课堂的教学气氛.收效较好。

  • 标签: 教学氛围 美术课 六法 教学气氛 思维活动 教学相长
  • 简介:笔、墨具有悠久的历史。从笔、墨的产生到应用,中国书法的文化性和艺术性得以发扬。因此,笔法、墨成为古今书家经营与关注的重点。古人云:"得笔而后得墨",墨的实践依赖于正确的笔法,笔锋的灵活善变使墨色神气迥然,墨的运用有效地提高了书法作品的艺术性,书法作品的气韵生动更多的取决于墨。墨——书法创作之肯綮也。"带燥方润,将浓遂枯"(孙过庭《书谱》)解读:墨有浓、淡、干、湿之

  • 标签: 中的墨法 书论中的
  • 简介:惠洪《冷斋夜话》记载:"东坡《海棠》诗曰:‘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银烛照红妆。’又曰:‘我携此石归,袖中有东海。’山谷曰:‘此皆谓之句中眼,学者不知此妙语,韵终不胜。’"以句中有眼论诗而重意韵,所引东坡诗句的特点是意在言外,即言在此而意在彼,这也是禅门"活句"的机趣。追求"句中眼"是山谷诗的核心,黄庭坚说:"请读老杜诗,精其句法,每作一篇,必使有意为一篇之主,乃能成一家,不徒老笔砚、玩岁月矣。"句法是山谷诗学的入口,也

  • 标签: 书法诗 诗法 黄书法
  • 简介:本文以《中國書史繹》的寫作模式爲切入點,從書史研究的歷史背景、研究方法、觀念演變等方面闡述書史的寫作模式應該突破以史料考據爲中心的學術路徑,突出追求史料背後所凸顯的觀念史意義,從而形成藝術史寫作的新模式,進而對藝術史的視覺含義和風格形態做出闡釋與歸類,使書史成爲一門開放多元的現代人文學科。

  • 标签: 書法史 寫作模式 反思 構建
  • 简介:[热点述评]走过2008年"经济危机"的冲击和2009年的逐渐回暖,此时反思中国艺术市场走过的十年之路,更具有实际的警示作用。因为新世纪以来的这十年是中国艺术市场快速转型且驳杂混乱的一段时期,对于未来的整体建设和逐级完善而言,近十年也就具有了"以史为鉴"的重要意义。本期的作者有艺术市场的研究人员、媒体中艺术市场的关注者,也有画廊从业者及艺术品收藏者,他们的观点扩展了我们对该选题的认知。

  • 标签: 艺术市场 艺术品 中国 媒体
  • 简介:本文從元初書棄顔而改學魏晋入手,分五部分闡述:入元後文人'名節'的困境;書凋敝的元代社會;提倡復古與自我救贖;學顔怪傑楊維楨;趙孟頫與楊維楨的身後是非。作者以發掘新史料爲依據,以新的視角來重新看待元代的書史,對趙孟頫、楊維楨爲代表的書家進行評説,盡可能全面、真實地反映出元代書法文化生態狀况。

  • 标签: 名節困境 趙孟頫 復古與自贖 楊維楨 守節與創新
  • 简介:改革开放的春风,使中华大地再次焕发了活力,中华民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之下,踏上了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三十年的征程,中华民族终于以崭新的姿态重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国,开始向腾飞之路大步迈进。三十年的沧桑巨变,三十年的光辉历程,铸就了一个民族近百年的梦想,谱写了许多可歌可泣的历史画卷。为纪念祖国改革开放30年,由中国香港人民艺术出版社、当代艺术杂志社联合内地多家单位举办"中华复兴奖"美术作品评选活动,并将优秀作品结集出版大型画册。希望广大美术作者踊跃参与投稿。

  • 标签: 美术作品 改革开放 民族复兴 三十年 优秀作品 香港人民
  • 简介:寿山石是叶蜡石、地开石中的精华,是我国独有的名贵彩石,资源稀少,矿脉散藏,开采艰难。因产于福州市北郊的寿山乡而得名。了解石头种类的特点.以及出产的年代对鉴定寿山石雕刻年代有重要关系。人们对寿山石投资的认识随着艺术收藏品的兴起而备受关注。

  • 标签: 寿山石 国石 中国 品鉴 艺术收藏品 叶蜡石
  • 简介:“中国人归中国人,中国人归基督”,是20世纪初比利时籍天主教传教士雷鸣远所言。这段话在中国天主教会内被广泛应用,用以描绘20世纪20年代以后天主教会内的本土化趋势。陈缘督为民初北京画界传统派大家金城弟子,在秉承其师画学精神同时,后又深受天主教驻华宗座代表刚恒毅影响,受洗入教,以陈路加之名,以辅仁大学为平台,开始了其以福音故事为题材的中国画创作历程。传教士试图通过鼓励宗教图像的本土化创作来获取社会认同,进而达到传教的目。陈缘督拥有中国画家与中国教徒的双重身份,在针对福音故事的图像化诠释之中,他的创作雄心,绝非仅仅创造一种能够被中国教民所能接受的符号模式,实际更期望这批公教美术作品,以及他所创立的宗教图像表达模式与意涵,彰显民族精神,获得民族美术的身份认同,并最终能够进入中国画史的谱系之中。陈缘督颇富理想化的绘画策略与价值建构,在努力实践的过程中,却遭遇到本土观看者的疏离与漠视。

  • 标签: 公教美术 民族精神 认同危机 家国关怀
  • 简介:油画从西方传来,经过几代艺术家的研究与创造,成为表述中国文化主题和表达中国思想观念的视觉载体,更成为表现中国画家文化情怀的语言,油画在中国的传播与广泛的社会接受也使油画拥有中国自身文化环境的支持。在全球文化交汇和交融的情境中,中国油画需要寻找自己发展的路向。近些年来,一大批油画家重视在文化精神层面弘扬传统、驻足本土、探索创造,体现了一种新的文化自觉。"写意油画"就是当代中国油画的一种新的学术现象,也体现了中国油画家新的文化选择。

  • 标签: 油画学 写意精神 当代中国油画 油画家 中国画家 学术现象
  • 简介:比利时皇家科学院院士魏查理教授[ProfessorCharlesWillemen]于2001年10月11日在中国美术学院美术史论系就绘画“六”问题发表演讲,在师生中引起强烈反响。其内容曾以TheStanzaoftheSixRulesofPainting为题发表于StudiinonorediLionelloLanciottiVol.III.

  • 标签: “六法” 绘画 中国美术学院 科学院 比利时 T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