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7
328 个结果
  • 简介:一百多年前,美国的两位法学家萨缪尔D·沃伦和路易斯D·布兰戴斯在《哈佛法律评论》上发表了著名的《隐私权》一文,自此,对公民隐私的保护开始成为一个重要的理论和司法实践问题。如果说,这两位美国法律学者敏锐地观察到了传统的大众传媒对人们私生活的业已存在的和潜在的巨大威胁并试图将公民的私生活纳入侵权行为法保护的话,那么在当今科技高速发展的社会条件下,公民私生活所面临的威胁与侵害则变得更为严重,我们更有必要关注公民隐私权的保护:以计算机为基础的信息技术使得对个人资料(PersonalData)的收集、贮存、传输、处理和利用变得易如反掌。这里的个人资料指直接或间接与个人相关的信息,如姓名、年龄、联系电话、收入、健康状况等。传统隐私权保护的重心在于保证个人不受他人干涉的权利(lettobealone),这是一种消极的权利。而如今,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隐私权还应包括个人对自己个人资料的主动控制权。

  • 标签: 电子商务 隐私权 个人资料保护 网络安全 立法
  • 简介:我国的刑事法律援助在实践中华而不实,已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乃至严厉的批评.国务院近期出台了,试图提高法律援助的质量,但经过分析发现,其制度夙愿也许并不能转化为现实.笔者以我国当代刑事诉讼制度对律师的依赖、法律援助对诉讼制度的影响为切入点,通过揭示刑事法律援助在整个司法改革中的重要地位,进而探讨完善法律援助的思路.同时还说明,如果整个刑事辩护执业环境不改变,即使法律援助本身完善到极致,保护被告人与被害人诉讼权利的目的也无法实现.

  • 标签: 法律援助制度 中国 刑事诉讼 法律援助条例 被告人 被害人
  • 简介: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我国设计21世纪经济与社会发展两项重要战略之一。本文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探讨我国成人高校的改革和发展问题,并对成人高校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一些对策。

  • 标签: 可持续发展 成人高校 终身教育体系
  • 简介:<正>一、前言二、台湾地区组织犯罪的发展轨迹三、台湾地区组织犯罪的类型与特征四、台湾地区组织犯罪的防治对策五、台湾学者完善防治对策之见解一、前言台湾地区组织犯罪历经四个发展阶段,即1945年至1954年的流氓崛起及混乱阶段,1955年至1984年的帮派发展阶段,1985年至1990年的帮派重组及转型阶段,以及1991年至今的组织化阶段。台湾地区犯罪组织不仅渗入经济、影视、社会等领域,还通过暴力、威胁或贿赂等手段,进入政界,其犯罪形式已从过去对某些县市议会的依附关系发展至目前的对其支

  • 标签: 组织犯罪 台湾光复 暴力团 犯罪形式 竹联帮 四海帮
  • 简介:<正>保障措施是WTO允许成员采用的一种贸易救济措施。它是指当不可预见的发展导致一产品的进口数量增加,以致于对生产同类或直接竞争产品的国内产业造成严重损害或严重损害威胁时,进口成员方可以在歧视原则的基础上对该产品的进口实施限制。GATT1994第19条第1款(a)项规定:"如因不可预见的发展和一缔约方在本协定下负担包括关税减让在内义务的影响,进口至该缔约方领土的产品数量增加如此之大且情况如此严重,以致对该领土内同类产品或直接竞争产品的国内生产者造成严重损害或严重损害威胁,则该缔约方有权在防止或补救此种损害所必需的限度和时间内,对该产品全部或部分终止义务或撤销或修改减让。"《保障措施协定》第2.1条规定:"一成员只有在根据下

  • 标签: 保障措施协定 上诉机构 缔约方 关税减让 贸易救济措施 WTO
  • 简介:<正>我国经济诉讼是在无独立的诉讼法规作依据的情况下,沿用民事诉讼法的规定进行的。随着经济立法的日益发展,纷繁复杂的经济纠纷的日益增多,民事诉讼法律制度已暴露出越来越多的不能适应经济诉讼的缺陷。这就不能不影响到经济法规在经济建设中应有作用的发挥。故从理论上探讨经济诉讼法律制度应具有的特点,从实践上进一步改革我国的经济诉讼法律制度,是当前加强经济法制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本文拟就这方面的问题略述己见。

  • 标签: 经济诉讼 法律制度 经济立法 民事诉讼法 经济纠纷 经济法规
  • 简介:  一、古代合同法的产生和发展  合同法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是商品交换关系在法律上的表现.在漫长的原始社会中,人们只是为自己的生活消费而劳动,无社会分工,也无所谓商品交换,也自然无所谓合同乃至合同法.由于人类社会出现了社会分工,随之也发生了商品交换.随着社会的发展,日益广泛的商品交换行为也逐渐成为一种习惯.但是,当习惯和当事人的誓言不足以保障交换时,便需要有法律规范,使商品交换获得法律的形式即合同.人类社会最早的合同法是由习惯演变而来的,称为习惯法.习惯法时期的合同法,一个重要特点在于人身责任制度的实行.当合同被一方当事人违反时,对方可以直接对其采取人身措施,将其设为家庭奴隶,或出卖和杀死.[1]但是,习惯法具有不稳定、不统一和不公开的特点,且多种习惯前后矛盾,因时因地各不相同,适用时也易发生争执.随着社会经济生活的不断变化和发展,习惯亦随之更新,彼时彼地的习惯与此时此地的习惯往往相互抵触,无疑更增加了习惯法适用的困难.[2]正是在此过程中,渐渐出现了成文法.……

  • 标签: 发展演变 合同法发展 浅析现代
  • 简介: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普通高校成人教育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办学条件差,学习与应用脱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办学模式缺乏成人高教特色等问题,面对新世纪,普通高校成人教育必须加大改革力度,不断完善现有的管理制度和教育模式.

  • 标签: 普通高校 成人教育 改革 教学方法 办学模式 教学内容
  • 简介:国家在继续贯彻适度从紧财政金融政策的基础上,证券市场的法规体系不断完善。这有利于推动证券市场的发展,为扩大直接融资比例提供了较好的环境。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直接促进了资本市场的发展,对促进经济发展,加快国有企业经营机制转换和股份制改造,促进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吸引外资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可见证券市场不仅仅是一个筹资场所,对产权制度的引进也起着重要的作用。我国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关键在于国有企业与金融体制的根本改革,这一改革能否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证券市

  • 标签: 证券市场发展 中国证券市场 证券立法 证券经营机构 法规体系 健康发展
  • 简介:传统的公司制度是一种容许和要求公司管理者倾其所能为股东谋取经济利益的制度。而公司社会责任理论则要求公司管理者在为股东谋取经济利益的同时兼顾社会公众利益。表面看公司社会责任理论似乎是对原有公司制度的一种违背和颠覆,其实质是对传统公司理念的一种继承和发展。它为公司制度的存在提供了新的合理性基础。我们主张公司的社会责任并不是从根本上否定公司的营利性,而是认为公司在经营过程中应当顾及利益相关者的合法权益,使这种营利性能够更好地为整个社会服务。

  • 标签: 公司社会责任 传统公司理论 共同治理模式
  • 简介:一、引言二、贸仲规则概览(一)1956年版仲裁规则(二)1988年版仲裁规则(三)1994年版仲裁规则(四)1995年版仲裁规则(五)1998年版仲裁规则(六)2000年版仲裁规则

  • 标签: 仲裁规则 演进 1994年版 1998年版
  • 简介:<正>西方的国有企业是指资产完全为国家所有或者国家控股经营的企业。西方的国有企业制度是适应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要求而产生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有企业及其制度日益成为西方各国组织经济运行、谋求经济发展、缓和社会矛盾的重要手段。这也充分证明了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分析的科学性。“二战”后,西方国有企业的发展,一方面明显地增强了国家对社会经济的调控能

  • 标签: 西方国家 西方各国 西方国有企业 社会经济 国家所有 营利性
  • 简介:仲裁协议的契约性决定了其效力的相对性。随着合同相对性突破理论的提出,仲裁协议的范围也随之发生了改变。实践中主要有以下情形:代理、第三受益人和合同的担保、权利义务的全部或部分转让、约定上禁反言、揭开公司面纱等。这些实践中的运用,实际上是对仲裁协议相对性理论的突破。

  • 标签: 仲裁协议 非签约方 契约性 第三受益人 合同担保 仲裁机构
  • 简介:我国律师制度恢复以来,律师事业有了很大的发展,律师工作在国家政治、社会生活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随着国家“十五”计划的实施,社会与经济的协调发展和实施依法治国方略进程的加快,对律师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世贸组织框架下的法律服务对我国律师事业也是崭新的课题和严峻的挑战。为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民主法制建设的发展需要,促进律师事业进一步改革发展,司法部制定了《中国律师事业五年(2002—2006)发展纲要》。

  • 标签: 律师事业 律师工作 律师制度 司法部 依法治国方略 民主法制建设
  • 简介:西部地区农业退耕,是国家关于"西部大开发"战略中一项尤为重要的政策.无论是退耕的方式、计划,还是其重要性和必要性,都与可持续发展战略密切相关,都力求人类、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协调发展.只有从这个理念上去思考,并用自然规律这一不变的法则去指导这项工作,才能取得最佳效果.因此,本文以研究西部生态环境的现状为切入点,对退耕还林与改善生态环境及可持续发展之间的有机联系作进一步地探讨.

  • 标签: 生态环境 农业退耕还林(草) 可持续发展
  • 简介:<正>目次一、新经济的新特点二、新经济的冲击与反垄断法存在价值的论争三、新经济时代反垄断法的发展一、新经济的新特点20世纪末,美国等发达国家依靠其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科技的发展,进入了新经济时代,这个时代的特点和影响就如格林斯潘1999年所说:"我们称之为信息技术的新技术革命,已经开始改

  • 标签: 经济自由 新经济时代 市场支配地位 掠夺性定价 反托拉斯法 竞争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