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本文从四个方面叙述从印度传来的佛教如何适应中国的社会政治与固有文化传统。佛教作为外来异质文化,如何适应东土的社会政治制度;其次,印度佛教哲学的思维,对中国人的思维如何形成挑战;第三,佛教的人生思考如何深化中国人关于生存意义的玄想。第四,中国的社会现实如何接纳印度佛教制度与习俗,逐步形成中国人的民间生活风俗及精神习惯。由此中国文化宗教模式形成的同时,原产于印度的佛教也部分改变她的模式与风格。佛教在中国经历的文化转型,保存了中国固有的文化精神实质、气派与风格,保留了她之作为宗教而扣问生死,充实人生意义的使命。中国佛教的形成,最终完成了印度佛教圆融地化入中国文化传统的过程。

  • 标签: 印度佛教 中国文化 哲学思维 精神生活 文化调适
  • 简介:公元前二年,佛教开始传入中国。唐代是中国佛教鼎盛的时期,当时先后创立了大乘八大宗,分别是天台宗、三论宗、唯识宗、华严宗、净土宗、禅宗、律宗、密宗。无论哪一宗,都修行六波罗密。虽然各宗理论各有侧重,修禅入手方便法门不同,但到了最高层次的真如境界,则是万法归一,即心即佛。

  • 标签: 禅宗 中国佛教 公元前 天台宗 三论宗 唯识宗
  • 简介:据沙特官方数据,2015年全世界朝觐人员为1952817人,其中沙特境内50余万人,境外1384941人,来自164个国家和地区。境外朝觐人员中男性750564人,女性634377人。我国朝觐人员14528人,来自除福建(及港、澳、台)以外的30个省(区、市)。从8月22日开始,我国首批朝觐穆斯林踏上朝觐旅程,10月15日,最后一批朝觐者完成朝觐功课后平安回到祖国怀抱,今年朝觐活动圆满结束。

  • 标签: 官方数据 中国穆斯林 哈吉 沙方 教务人员 伊玛目
  • 简介:洪修平著,宗教文化出版社2004年出版。《宝庆丛书》之一,朗宇主编。本书包含了以下几方面的内容,一是魏晋般若学及其与玄学的关系;二是玄佛合流与僧肇思想;三是禅学与禅宗;四是佛教的中国化问题;五是中国佛教的特点与精神;六是儒佛道三教关系中国佛教的发展。这几个方面的内容实际上贯穿着一条主线,即从印度佛教与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关系中来研究中国佛教的传播发展及其特点的理解。

  • 标签: 中国佛教 佛教儒道 儒道思想
  • 简介:道教是中国唯一由本土生长孕育起来的宗教。道教从哲学、文化艺术、炼养功法、医学美学等方面都为中华宝贵精神文明的保护与传承做出不朽贡献,也极大地影响了音乐、美术、戏曲等艺术形式,难怪鲁迅先生称“中国的根柢全在道教”。

  • 标签: 中国传统音乐 道教 保护与传承 文化艺术 精神文明 医学美学
  • 简介:新兴宗教是指独立于传统宗教以外的教派(Sect)、膜拜团体(Cult)等“另类”宗教,在世界范围内,新兴宗教的大量涌现是在20世纪50年代以后,这一社会现象引起学术界关注,对它们的研究也于20世纪60年代开始进行。近半个世纪来,国外学者对新兴宗教的研究已取得丰硕成果,尤以美国的研究处于领先地位。

  • 标签: 中国 新兴宗教 综述 宗教活动 宗教理论 传统宗教
  • 简介:笔者是一名五台山旅游专线的兼职导游,十余年来,去过数十次了.那雄浑连绵的高山,古老辉煌的庙宇,博大精深的文化,每一次都使人新的发现、新的震憾、新的领悟.

  • 标签: 五台山 佛教文化 寺庙 旅游线路 旅游资源
  • 简介:宗教是意识形态之一,是人类整体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一部文明史,在很大程度上、在很长时间内,实际上是一部宗教文化史。众所周知,假如不谈基督教(天主教)美术和音乐的话,19世纪之前的欧洲美术史和音乐史,将是一片空白。但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人们却不做如是观。

  • 标签: 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音乐 禅宗 意识形态 整体文化 19世纪
  • 简介:8月6日,迎奥运大型画册《中国穆斯林新貌》首发式在中国伊斯兰教协会举行。国家宗教事务局蒋坚永副局长出席首发式并发表重要讲话,对中国伊协为迎奥运所做的具体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并希望中国伊协在对外宣传伊斯兰教方面取得新的突破,充分运用媒体和宣传工具,把真实的中国伊斯兰教发展情况和穆斯林生活巨大变化,向世人予以展示,让世界更加了解和谐的中国,更加了解开放的中国

  • 标签: 中国伊斯兰教协会 首发式 穆斯林 奥运 画册 宗教事务
  • 简介:史书对唐代北宗禅高僧普寂晚年居住地和籍贯,不同记载。本文据李邕《大照禅师塔铭》和《资治通鉴》、《旧唐书》、《元和姓纂》等史料考证:1.普寂晚年居住洛阳,并卒于此;2.长乐信都是普寂俗家郡望,蒲州河东是其旧居地。在对普寂晚年驻锡之所的考证中,本文发现,唐代洛阳兴唐寺。

  • 标签: 普寂 洛阳 兴唐寺
  • 简介:2008年5月12日发生的中国四川汶川大地震,震动了整个亚洲,震惊了整个世界。山崩地裂,巨灾突降!千里繁华顿成废墟,百万生灵惨遭涂炭,国家号召,抗震救灾,众志成城!

  • 标签: 地震灾区 穆斯林 真情 支援 大爱 抗震救灾
  • 简介:北朝佛教,是包括从北魏明元帝泰常年(420年)到北周静帝大定元年(581年)中国南北分裂时期,中国北部的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诸代的佛教。

  • 标签: 佛教 北朝 北魏 隋代 唐代 佛经
  • 简介:讲宋代佛教,先要说一下五代的佛教,五代佛教是叙述从西元907至959五十余年间,经历了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朝代的佛教。这时中国又南北分裂,北方是五代更迭,南方则先有前蜀、吴、吴越、闽、南汉,继荆南(又称南平)、楚、后蜀、南唐诸国(通常连同北方在后周时割据独立的北汉,合称十国)。

  • 标签: 中国 佛教 宋朝 辽金时期 明清时期
  • 简介:在近代中国外交史以及基督教传教史上,以法国为首的西方列强在华的保教权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近代中国的历次教案与保教权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中国天主教和基督教内部本地化进程的迟缓与保教权也有一定的关联。由于保教权将教会置于近代西方殖民主义政治的构架之内,因此,中国社会各阶层以及教会内部各类人士对保教权也有过不同的理解和看法。

  • 标签: 基督教 中国 保教权 法国 意大利
  • 简介:唯识学在中国的传播、发展,可以分为两个时期。第一个时期为南北朝、隋及唐初,主要是北方的地论学和南方的摄论学;第二个时期为唐贞观十九年以后,玄奘从印度回来,系统地翻译了唯识学的经典以及唯识宗的形成。这两个时期的唯识学,既有前后的继承性,又存在着诸多的不同之处,要系统地了解唯识学在中国的发展历史,那么对于地论学、摄论学的历史考察,就显得非常必要。

  • 标签: 唯识学 地论学 摄论学
  • 简介:时隔24年,72岁的比尔·波特又回来了,又一次回到湖州西南的霞幕山。这里不远处,长眠着陆羽和皎然。他们都是比尔非常崇拜的人。

  • 标签: 比尔 波特 行者 中国 皎然
  • 简介:这个题目范围很大,因为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涉及到很多领域,如经济体制、社会结构、思维方法、文化、宗教、自然科学、艺术等等。"教会与现代化"这个题目可能指教会与现代化有关的任何方面的问题。我当然无力讨论那么多的问题。在本文中。我只能就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教会所处的境地以及它所面临的某些问题作一个简单的分析并谈一点自己的浅见。1993年,我在北京参加了一个主题为"基

  • 标签: 国教会 现代化进程 人文主义 神学家 基督徒 上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