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消瘀降脂胶囊对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ApoE-/-)小鼠血脂、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及斑块的影响。方法ApoE-/-小鼠采用高脂饲料饲养,建立颈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将ApoE-/-小鼠按体重分为模型组、阿托伐他汀组及消瘀降脂胶囊低、高剂量组,每组22只。以12只C57BL/6Cnc小鼠为对照组,采用普通饲料喂养。阿托伐他汀组灌胃阿托伐他汀混悬液1.3 mg/kg,消瘀降脂胶囊低、高剂量组灌胃消瘀降脂胶囊混悬液325、975 mg/kg,对照组和模型组灌胃等体积的蒸馏水。按0.1 ml/10 g小鼠体重灌胃,1次/d,每周记录小鼠体重。连续灌胃12周后,检测小鼠血脂水平、肝脏指数。采用油红O染色和Van Gieson胶原纤维染色观察颈动脉病理学改变。结果与模型组比较,消瘀降脂胶囊高剂量组小鼠体重降低(P<0.05),血清TC[(25.92±4.21)mmol/L比(30.39±4.67)mmol/L]、LDL-C[(7.97±2.14)mmol/L比(10.26±1.97)mmol/L]水平降低(P<0.05),消瘀降脂胶囊低、高剂量组HDL-C[(0.31±0.07)mmol/L、(0.34±0.13)mmol/L比(0.26±0.09)mmol/L]水平升高(P<0.05)。病理结果显示,阿托伐他汀组及消瘀降脂胶囊高剂量组颈动脉脂质沉积阻塞比例低于模型组(P<0.05),且尚未形成血管斑块。结论消瘀降脂胶囊可降低ApoE-/-小鼠血清LDL-C、TC水平,升高HDL-C水平,改善高血脂症状,减轻颈动脉狭窄程度,减缓颈动脉斑块生成。

  • 标签: 动脉粥样硬化 颈动脉 高脂血症 消瘀降脂胶囊 小鼠,敲除,载脂蛋白E
  • 简介:目的分析降脂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脂指标及斑块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90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5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其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降脂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脂指标、斑块数目、冠状动脉钙化积分。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总有效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及低密度脂蛋白(lowdensitylipoprotein,LDL-C)水平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血清总胆固醇(serumtotalcholesterol,TC)降低、高密度脂蛋白(highdensitylipoprotein,HDL-C)升高,观察组治疗后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上述指标改善更加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斑块总数、软化斑块、中间型斑块数目与冠状动脉钙化(coronaryarterycalcium,CAC)积分较低,观察组治疗后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上述指标改善更加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降脂治疗可提高疗效,降低血脂水平。

  • 标签: 降脂 阿托伐他汀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斑块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我科高脂血症患者降脂达标的情况。探讨良好的门诊随诊随访在治疗及防治高血脂以及冠心病等慢性心血管疾病方面值得思考和探讨的经验。方法58例高脂血症患者,了解其经半年以上规范治疗及随诊监督各项血脂参数的变化。结果58例高脂血症患者半年以上的规范治疗后,四项血脂水平分别达到TC(4.16±0.54)mmol/L,TG(2.07±0.63)mmol/L,HDL-C(1.63±0.32)mmol/L,LDL-C(2.04±0.31)mmol/L,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患者血脂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下降率与国内相关报道相比明显升高,对高血脂症、冠心病等慢性心血管疾病来说,推广门诊随访监控与治疗是一条行之有效的路径。

  • 标签: 高脂血脂 降脂 随诊 随访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高血脂症治疗经验。方法通过内服水蛭山楂降脂汤,取得满意疗效。结论临床治疗318例,显效63例(20%),有效198例(62%),缓解51例(16%),无效6例(2%),总有效率98%。

  • 标签: 水蛭山楂汤 降脂治疗 高血脂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降脂治疗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68例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35例)与对照组(33例),实验组患者给予阿托伐他汀调脂治疗、对照组未给予降脂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过程中出现恶性心律失常、心力衰竭以及心肌梗死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有4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对照组有10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两组患者数据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患者给予阿托伐他汀调脂治疗,能有效降低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心律失常、心力衰竭以及心肌梗死等不良反应的发生,对提高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 标签: 降脂治疗 症状性颈动脉狭窄 阿托伐他汀
  • 简介:摘要Inclisiran是一种小干扰RNA(siRNA),以干扰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杆菌蛋白酶Kexin-9(PCSK9)信使RNA表达为主要作用,从而持续降低PCSK9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具有良好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现对inclisiran的适应证、作用机制、药代动力学、临床疗效、不良反应、特殊人群进行综述。

  • 标签: Inclisiran 小干扰RNA 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杆菌蛋白酶Kexin-9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自拟荷叶降脂煎治疗脂肪肝的疗效。方法将130例脂肪肝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5例)采用血脂康胶囊等综合治疗;治疗组(65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荷叶降脂煎。3个月为1个疗程,连用2个疗程。结果对照组65例中,临床痊愈7例,显效18例,有效12例,无效28例,总有效率为56.92%;治疗组65例中,临床痊愈11例,显效32例,有效18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3.85%。两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荷叶降脂煎对脂肪肝的疗效满意。

  • 标签: 荷叶降脂煎 脂肪肝 血脂康胶囊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我院120例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患者降压联合降脂药物治疗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门诊患者120例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经降压联合降脂治疗降压有效率为81.67%,降脂有效率为85.83%。没有病例发生冠心病及脑中风等心血管事件。结论联合治疗应在基层医院推广。

  • 标签: 高脂血症 高血压 降脂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降脂类中药组方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2月至2015年2月30例高脂血症患者进行研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15例)和观察组(15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取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降脂类中药组方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甘油三酯、胆固醇、低密度脂肪酸数据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前两组高脂血症患者的甘油三酯、胆固醇以及低密度脂肪酸数据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以上数据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且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在对高脂血症患者的治疗中,采取降脂类中药组方治疗可取得较为显著的临床疗效,且可降低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 标签: 降脂类中药组方 高脂血症 西药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我院20例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患者降压联合降脂药物治疗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门诊患者20例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经降压联合降脂治疗降压有效率为65%,降脂有效率为85%。没有病例发生冠心病及脑中风等心血管事件。结论联合治疗应在基层医院推广。

  • 标签: 高脂血症 高血压 降脂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运用健脾化湿法自拟黄芪降脂汤,观察其治疗脾虚痰湿型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口服黄芪降脂汤,对照组口服辛伐他汀。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0.9%、7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黄芪降脂汤有明显改善临床症状和降低血脂的作用

  • 标签: 高脂蛋白血症 脾虚痰湿证 健脾化湿法 黄芪降脂汤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阿托伐他汀与鱼油治疗国家免费抗病毒治疗药物中含克力芝治疗方案相关的高脂血症的疗效情况,探讨降脂治疗的有效方法。方法将24例使用含克力芝抗病毒治疗方案相关高脂血症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2例。观察组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对照组给予鱼油治疗。观察治疗24周后两组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的水平。结果24周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均有所下降,但观察组疗效更显著。结论阿托伐他汀和鱼油均可有效降低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但阿托伐他汀疗效更显著。

  • 标签: 高脂血症 克力芝 阿托伐他汀 鱼油
  • 简介:目的对目前已发表的,研究依折麦布联合辛伐他汀降脂疗效和安全性的随机对照试验进行荟萃分析。设计综述及随机对照试验的荟萃分析。方法系统检索三个电子数据库,并通过阅读相关综述及文章的参考文献进一步获取信息,两个作者独立阅读所有文献,按入选标准纳入试验。结果最终7个干预试验被纳入荟萃分析,研究对象共计4563人。荟萃分析显示,依折麦布联合辛伐他汀与单独口服辛伐他汀相比,血浆LDL-C水平下降-15.12%,(95%CI:-19.50,-10.73,P〈0.0001)具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相似的统计学差异也见于血浆HDL-C(1.89%,95%CI:1.21,2.57,P〈0.0001)、TC(-13.5%,95%CI:-17.32,-9.68,P〈0.0001)、TG(-3.09%,95%CI:-4.40,-1.78,P〈0.0001)。结论经短期随机对照试验荟萃分析,依折麦布联合辛伐他汀相较于辛伐他汀单独应用能更有效的降低血脂水平,但是否能够降低临床终点事件发生率,尚需要更多的长期干预试验提供证据。

  • 标签: 依折麦布 辛伐他汀 药物联合 荟萃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应用疏肝降脂颗粒抗脂肪肝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例脂肪肝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00例采用疏肝降脂颗粒治疗,对照组100例采用当飞利肝宁胶囊治疗,6个月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血脂、肝脏B超改变。结果治疗组治疗脂肪肝100例,总有效率85%,与对照组总有效率64%相比,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在消除症状、体征,改善肝功能、血脂和B超检查结果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疏肝降脂颗粒治疗脂肪肝疗效显著,作用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脂肪肝 疏肝降脂颗粒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他汀类降脂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原因,为血脂异常患者用药安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20年3月—2021年3月6应用他汀类降脂药品发生ADR患者186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186例ADR患者中,50~75岁中老年153例(82.26%);合并基础疾病67例(36.02%);阿托伐他汀、辛伐他汀引起ADR的比例最高,分别占28.49%、22.58%,国产药品ADR发生率高于进口药品。ADR类型中肝胆系统(20.43%)、胃肠系统(44.62%)占比最高。结论 患者年龄、性别、使用他汀类药物种类会产生不同的ADR发生率,故临床进行降脂治疗时,应综合考量患者情况,病严格规范他汀类降脂药品的使用,可减少ADR发生率,提升治疗效果。

  • 标签: 他汀类降脂药品 不良反应 原因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他汀类降脂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原因,为血脂异常患者用药安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20年3月—2021年3月6应用他汀类降脂药品发生ADR患者186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186例ADR患者中,50~75岁中老年153例(82.26%);合并基础疾病67例(36.02%);阿托伐他汀、辛伐他汀引起ADR的比例最高,分别占28.49%、22.58%,国产药品ADR发生率高于进口药品。ADR类型中肝胆系统(20.43%)、胃肠系统(44.62%)占比最高。结论 患者年龄、性别、使用他汀类药物种类会产生不同的ADR发生率,故临床进行降脂治疗时,应综合考量患者情况,病严格规范他汀类降脂药品的使用,可减少ADR发生率,提升治疗效果。

  • 标签: 他汀类降脂药品 不良反应 原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福建汉族人群急性脑卒中患者ABCB1、SLCO1B1基因多态性与阿托伐他汀调脂效果的相关性。 方法:回顾性收集2021.1-2022.11之间就诊于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福州市第一医院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合并高血脂的患者126例,所有患者均接受了阿托伐他汀20mg qd降脂治疗4周,通过测序法检测其ABCB1 3435C>T、SLCO1B1 388A>G基因,分析ABCB1、SLCO1B1基因多态性与阿托伐他汀调脂效果的关联性。结果: 126例患者中 ABCB1 3435C>T基因频率分别为 CC(52 例) 41.27%、CT(56 例)44.44%、TT(18例)14.28%,基因突变频率为36.50%;SLCO1B1 388A>G基因频率分别为AA(5 例) 3.97%、AG(44 例)34.92%、GG(77例)61.11%,基因突变频率为78.57%; ABCB1 3435C>T 各个基因型患者降低TG、TC、LDL-C、HDL-C 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携带 SLCO1B1 388A>G不同基因型患者降低TC、TG、LDL-C、HDL-C 疗效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BCB1 3435C>T 和SLCO1B1 388A>G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合并高脂血症患者降脂疗效无明显相关。

  • 标签: 他汀 基因多态性 疗效 个体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