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心脑血管疾病已成为危害当代人身体健康的主要元凶之一,血脂异常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高发的重要原因之一。目前,中国成人血脂异常总体患病率高达 40.4%,过多的脂质在血管内皮下沉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冠心病、脑梗塞等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 (ASCVD)的发生 . 在临床工作中,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仍存在着很多难题,防病大于治病,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是我们诊治工作的重中之重。而降脂治疗可以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对提高全民身体整体健康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旨在探究降脂治疗在心脑血管疾病中的预防作用

  • 标签: 降脂治疗、心脑血管疾病、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 本文旨在观察瑞舒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在冠心病治疗中,降脂作用。方法 随机入选收治于2019年12月10日至2020年12月11日的84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观察对象,将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两组,阿托伐U组(阿托伐他汀治疗)、瑞舒伐N组(瑞舒伐他汀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1个月后血脂水平、不良反应情况、治疗费用。结果 阿托伐U组、瑞舒伐N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对( =0.213),无统计意义(P>0.05)。阿托伐U组、瑞舒伐N组甘油三酯(TG)、血清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比对(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消瘀降脂胶囊对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ApoE-/-)小鼠血脂、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及斑块的影响。方法ApoE-/-小鼠采用高脂饲料饲养,建立颈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将ApoE-/-小鼠按体重分为模型组、阿托伐他汀组及消瘀降脂胶囊低、高剂量组,每组22只。以12只C57BL/6Cnc小鼠为对照组,采用普通饲料喂养。阿托伐他汀组灌胃阿托伐他汀混悬液1.3 mg/kg,消瘀降脂胶囊低、高剂量组灌胃消瘀降脂胶囊混悬液325、975 mg/kg,对照组和模型组灌胃等体积的蒸馏水。按0.1 ml/10 g小鼠体重灌胃,1次/d,每周记录小鼠体重。连续灌胃12周后,检测小鼠血脂水平、肝脏指数。采用油红O染色和Van Gieson胶原纤维染色观察颈动脉病理学改变。结果与模型组比较,消瘀降脂胶囊高剂量组小鼠体重降低(P<0.05),血清TC[(25.92±4.21)mmol/L比(30.39±4.67)mmol/L]、LDL-C[(7.97±2.14)mmol/L比(10.26±1.97)mmol/L]水平降低(P<0.05),消瘀降脂胶囊低、高剂量组HDL-C[(0.31±0.07)mmol/L、(0.34±0.13)mmol/L比(0.26±0.09)mmol/L]水平升高(P<0.05)。病理结果显示,阿托伐他汀组及消瘀降脂胶囊高剂量组颈动脉脂质沉积阻塞比例低于模型组(P<0.05),且尚未形成血管斑块。结论消瘀降脂胶囊可降低ApoE-/-小鼠血清LDL-C、TC水平,升高HDL-C水平,改善高血脂症状,减轻颈动脉狭窄程度,减缓颈动脉斑块生成。

  • 标签: 动脉粥样硬化 颈动脉 高脂血症 消瘀降脂胶囊 小鼠,敲除,载脂蛋白E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旨在对乙肝合并脂肪性肝病患者采用降脂疏肝方治疗,并探究对其患者的临床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间收治的120例乙肝合并脂肪性肝住院患者作为实验对象,并采用随机分配的方式,且在所有患者知情自愿的前提下,平均分为常规治疗对照组和降脂疏肝方治疗组,每组60例。采用不同治疗方法后,就降脂疏肝方对于住院患者是否有效及做出相关研究。结果:采用降脂疏肝方治疗后总有效率为55(91.6%)人,采用基础治疗方法总有效率人数为38(63.3%)人。结论:将降脂疏肝方应用于乙肝合并脂肪性肝病患者治疗中,能提高患者治疗效果,促进患者健康,有利于患者康复,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患者在住院期间的生活质量,改善医患关系。

  • 标签: 降脂疏肝方 乙肝合并脂肪性肝病 临床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比较选择中药(降脂通脉汤)治疗、 应用常规治疗对高脂血症对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高脂血症患者200例(时间范围:

  • 标签:
  • 简介:【摘 要】目的:观察和分析痰浊内阻型胸痹心痛病中医降脂宁片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9月-2019年10月间接收治疗的60例痰浊内阻型胸痹心痛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患者实施传统西医治疗,实验组给予降脂宁片,分析对比实验组及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总有效率、中医症候疗效情况等。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6.7%,对照组为60.0%;观察组中医症候疗效总有效率93.3%,对照组为80.0%,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降脂宁片 痰浊内阻型 胸痹心痛病 中医治疗 临床研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被推荐为冠心病患者降脂治疗的主要治疗目标。然而,即使通过积极的降低LDL-C治疗,患者仍然存在显著残留心血管事件风险。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包含所有致动脉粥样硬化脂蛋白。非HDL-C在预测心血管事件方面优于LDL-C,并且比LDL-C及其他血脂指标具有更多显著优势。该文主要讨论非HDL-C的含义和检验优势、预测价值、目标值及相关指南推荐等。

  • 标签: 冠状动脉疾病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 简介:摘要我国高甘油三酯血症性胰腺炎(HTGP)的发病率有逐年增高趋势,且HTGP患者病情有易重症化和易复发的临床特点。HTGP患者在发病早期需紧急降脂治疗以阻止病情进展,在出院后需长期控制血清甘油三酯(TG)水平以防止病情复发。本文根据当前国内外的最新研究证据并结合笔者临床实践,介绍HTGP早期降脂药物选择、血液净化(包括血浆置换和血液滤过)的指征、饮食和营养治疗的要求以及患者出院后血脂的控制策略,为临床医生管理HTGP患者提供参考。

  • 标签: 高甘油三酯血症 急性胰腺炎 胰岛素 低分子肝素 降脂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他汀类降脂药物在冠心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抽选本院接收的64例冠心病患者,选取时间为2019年1月-2020年5月接收,分组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对照组(32例)采取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32例)实施他汀类降脂药物治疗,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总有效率方面,对照组是75.00%,观察组是93.75%,观察组更高,与对照组存在明显差异(P

  • 标签: 他汀类降脂药物 冠心病 阿司匹林肠溶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患者进行早期治疗的应用效果,为该病的治疗提供借鉴。方法:选择从2018年10月到2020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200名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按照就诊时间的不同将患者分成两组,对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对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之上采取二次膜分离血浆置换,治疗周期均为1mo,对两组患者血液中的各项指标、特殊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进行治疗之前,两组患者的各项评分以及各项指标均无较大的差异,p>0.05,在治疗之后,观察组患者的各项指标的改善情况均要强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取二次膜分离血浆置换的治疗方式,能够提高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应用。

  • 标签: 高脂血症性 急性胰腺炎 早期降脂治疗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健脾降脂饮联合针灸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中医主要症状积分、中医症候疗效、肝功能、血脂及腹部B超的影响。方法 将符合纳入标准的 60 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 30例和对照组 30 例,两组均给予基础饮食、生活和运动指导,并给予保肝、降脂等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上中药健脾降脂饮口服,并配合针灸治疗,疗程3个月。观察治疗前后两组中医主要症状积分、中医症候疗效、肝功能、血脂、腹部彩超的变化。结果 较治疗前比较,两组均较治疗前有好转(P

  • 标签: 健脾降脂饮 针灸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应用阿托伐他汀强化降脂的效果分析。方法:抽取本院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间接收的100例缺血性脑卒中并高脂血症患者为实验对象,再应用掷币法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各有50例患者。对照组给以10mg/d阿托伐他汀实行医治,实验组给以20mg/d阿托伐他汀强化降脂实行医治。对比两组患者医治前后血脂指标水平以及医治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对比,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优于治疗前,实验组改观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缺血性脑卒中 高脂血症 阿托伐他汀强化降脂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阿托伐他汀强化降脂治疗对心肌缺血患者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心肌缺血患者共63例,依照计算机乱序分组的方法将其分为实验A组和实验B组,实验A组31例患者,实验B组32例患者。每日给予实验A组患者10mg立普妥(即阿托伐他汀)进行治疗,实验B组患者则每日使用50mg立普妥进行治疗。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心肌缺血症状均得到改善,C反应蛋白、白介素-6等炎性因子水平得到有效降低,且实验B组患者疗效优于实验A组,炎性因子降幅大于实验A组,P<0.05,两组患者用药副作用不存在过大差异,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能够行之有效的改善患者心肌缺血的病症情况,适当的增加用药剂量能够在不加剧副作用的基础上大幅降低C反应蛋白以及白介素-6等炎性因子的表达,安全性更高,值得推广。

  • 标签: 阿托伐他汀 心肌缺血 炎性因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高血压采用长效降压药与他汀类降脂药治疗的疗效。方法:以高血压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研究时间为2019年5月-2020年5月,30例患者实施长效降压药治疗,视为参照组,30例实施长效降压药联合他汀类降脂药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均优于参照组,P

  • 标签:   长效降压药 他汀类降脂药 高血压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不稳定心绞痛(uAp)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早期强化降脂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2019年2月至2020年5月在我院心内科诊治的不稳定心绞痛(uAp)、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80例,按照住院号码尾数奇偶分为观察组(奇数)和对照组(偶数),各4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口服阿托伐他汀80mg/d,对照组给以予口服阿托伐他汀20mg/d,两组患者均连续服药1年,服药1个月、6个月,12个月空腹采血检测治疗前后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C反应蛋白(CRP)和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TC、LDL-C和cRP检测结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P﹤0.01);两组患者在治疗1个月、6个月、12个月的TC和LDL-C检测结果和1个月的cRP检测结果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6个月和12个月的cRP检测结果之间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随访期间心律失常、心绞痛、心肌梗死、心衰等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血管死亡略低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随访期间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不稳定心绞痛(uAp)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早期强化降脂治疗能降低患者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C反应蛋白水平和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 标签: 不稳定心绞痛(uAp)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 强化降脂 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摘 要:为发挥少先队思政工作,推动为党育人工作发展,作者从中队辅导员角度出发,从少先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入手,对其进行了全方位、深层次地剖析,并在此基础上全面而深入地探究了优化少先队思政工作,推动为党育人工作发展的策略,给出了作者具有代表性的个人建议。

  • 标签: 中队辅导员 发挥 少先队 思政 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