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5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究对前庭大腺囊肿术后应用追踪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满意度的影响。 方法 纳入实验研究的46例患者均为小前庭大腺囊肿病症,入组时间:2017年8月-2021年12月,分组方式以随机数字表形式开展,分别采用追踪护理干预(实验组,n=23)及常规护理干预(对照组,n=23)开展护理干预,分析护理效果。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临床干预效果更优,且实验组患者满意度水平更高,差异显著,P<0.05。结论 应用追踪护理对前庭大腺囊肿术后患者开展护理干预,可优化干预效果,提升满意度。

  • 标签: 前庭大腺囊肿 追踪护理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谷丙转氨酶(ALT)轨迹与新发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MAFLD)的相关性,为MAFLD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河南体检人群队列研究中符合入选标准的3 553例观察对象组成研究队列,依据观察对象2017-2019年健康体检的ALT水平,采用R LCTMtools程序确定3个不同的ALT轨迹组,分别为低稳定组、中稳定组、高稳定组,随访各组人群2020年健康体检时MAFLD的发病情况,用乘积极限法计算各组累积发病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不同ALT轨迹与新发MAFLD的相关性。结果MAFLD的发病率随着ALT轨迹的升高而不断增加,低稳定组、中稳定组、高稳定组分别为6.93%、15.42%、19.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调整性别、腰围、血压、BMI、血糖、血脂等多种混杂因素后,ALT中稳定组、高稳定组MAFLD发病风险仍为ALT低稳定组的1.422倍(95%CI:1.115~1.813)与1.483倍(95%CI:1.040~2.114)(P<0.05)。结论发生MAFLD的风险随着长期正常范围内ALT水平的升高而增加,应对长期持续正常高值的MAFLD及时干预,延缓MAFLD疾病的进展,以实现早期预防MAFLD的目的。

  • 标签: 谷丙转氨酶轨迹 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 队列研究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慢性疾病轨迹模式的护理干预在妇科恶性肿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0年4月—2021年3月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妇科收治的90例妇科恶性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基于慢性疾病轨迹模式的护理干预。采用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疾病认知调查问卷、肿瘤患者自我管理能力量表、癌症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比较干预的效果。结果干预后,干预组患者的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疾病认知调查问卷、肿瘤患者自我管理能力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中的躯体功能、情绪功能、认知功能、总体健康状况领域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疲倦、气促、失眠、食欲丧失领域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慢性疾病轨迹模式的护理干预有利于提高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的疾病认知,自我管理能力及生命质量。

  • 标签: 肿瘤 妇科 慢性疾病轨迹模式 疾病认知 自我管理 生命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腰椎CT扫描及三维重建图像模拟置入皮质骨轨迹螺钉并进行形态学测量,探讨经皮皮质骨轨迹螺钉置入的可行性。方法收集100例成人腰椎病变患者的CT数据,利用Mimics 17.0软件进行CT三维重建,以腰椎椎弓根最小冠状断面的内缘与下缘交界处在椎板上的投影点为进钉点,测量头倾角、外倾角、最大螺钉长度、最大螺钉直径、轨迹与棘突的距离、上终板比率等参数,同时利用三维重建图像观察该轨迹与棘突的关系。结果L1~L5的外倾角分别为9.3°(8.9°,9.8°)、9.6°(8.9°,9.8°)、10.4°(9.5°,11.3°)、11.81°±1.24°和13.6°(12.5°,14.5°),头倾角分别为26.6°(26.0°,27.0°)、26.2°(25.7°,26.5°)、26.9°(26.5°,27.4°)、25.94°±0.92°和24.3°(22.7°,25.4°),头倾角、外倾角各节段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L1~L5的最大螺钉直径分别为(5.65±0.49) mm、(6.38±0.60) mm、(6.91±0.67) mm、(7.42±0.76) mm和8.33(7.59,9.01) mm,除L1和L5外各节段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最大螺钉长度分别为36.4(35.4,37.0) mm、36.7(35.8,37.3) mm、37.6(37.1,38.1) mm、37.8 (37.3,38.1) mm和36.2(35.2,36.9) mm,各节段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1~L5上终板比率分别为41.08%(34.36%,45.60%)、37.94%(32.97%,43.63%)、40.18%(34.56%,44.49%)、38.61%(34.80%,46.24%)和40.9%(35.32%,46.02%),L1与L2、L2与L5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1~L5的轨迹与棘突间的距离分别为(7.27±1.23) mm、7.19(5.97,8.28) mm、7.32(6.01,8.28) mm、(7.31±1.36) mm和7.45(6.32,8.23) mm。CT矢状位重建图像中轨迹尖端位于上终板的后2/5附近,轨迹延长线位于棘突下缘。CT三维重建图像中模拟螺钉与棘突不冲突。结论腰椎皮质骨轨迹螺钉可经皮置入且棘突不会妨碍其置入过程,棘突和上终板可作为指导经皮置入皮质骨轨迹螺钉的标志,数字化模拟置钉为经皮皮质骨轨迹螺钉的临床应用提供了参考依据。

  • 标签: 腰椎 骨螺丝 体层摄影术,螺旋计算机
  • 简介:摘要:浅析瑞安市历史文化名城面临的基本矛盾,结合“十四五”规划重点任务,提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城市更新协调发展的新思路,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提供一些参考与借鉴。

  • 标签: 历史文化名城 保护 有机更新 模式
  • 简介:摘要:本文介绍了YZG3.7矿用钻孔轨迹测量仪的组成、测量范围、误差及使用步骤,结合在地质类型复杂矿井(昭通市广丰煤矿)实测钻孔轨迹分析巷道掘进前方煤层赋存情况的案列,对矿井编制地质预测预报和指导安全生产提供有益经验。

  • 标签: 钻孔轨迹测量仪 煤层赋存 地质预测预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射波刀立体定向放疗中以膈肌为跟踪目标实施呼吸同步追踪与金标呼吸同步追踪的一致性和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4月至2019年11月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住院治疗的11例患者,包括肺癌8例、肝癌肺转移2例、结肠癌肺转移1例。所有入组患者均有采用金标追踪的计划(RT)和采用膈肌轮廓追踪的计划(DT)。对所有患者实施肿瘤可视化模拟测试。采用Bland-Altman法对两种跟踪方法在每个呼吸时相点进行可视化测试过程的偏移量进行一致性分析,采用t检验比较两种追踪计划的最小公差距离、不确定性和最优模型状态下的平均标准偏差、最大标准偏差。结果与RT比较,DT追踪的头脚方向平移的标准偏差为(0.4±2.9)mm,左右方向为(0.3±4.4)mm,腹背方向为(-1.8±6.8)mm。经Bland-Altman法分析,RT和DT追踪之间在头脚方向和左右方向上一致性较好,在腹背方向上一致性较差;而同步性仅在头脚方向较好,在左右方向和腹背方向上均较差。模型质量比较结果示,RT追踪不确定性较DT追踪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3±6)%比(9±4)%,t=-5.24,P=0.001],而二者最小公差距离、平均标准偏差及最大标准偏差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以膈肌为跟踪目标实施呼吸同步射波刀立体定向放疗的患者,在头脚方向上一致性和同步性较好,而在左右方向和腹背方向上较差。在保证靶区在左右方向相应的边界余量下,对于膈肌附近的可视化测试不可见肿瘤采用膈肌作为跟踪目标实施呼吸同步立体定向放疗有潜在可行性,但对于左右方向和腹背方向运动幅度较大者需谨慎。

  • 标签: 放射外科手术 呼吸 立体定向放射疗法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眼动追踪技术对两种不同组织方式的医学在线教学视频的学习体验进行分析,为医学在线课程视频的设计提供参考。方法2021年12月,以某医学院校2019级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34名本科生为研究对象,通过抽签法将其均分为课堂实录组和教师融合组。课堂实录组教学采用课堂实景组织方式设计的视频;教师融合组教学采用虚拟场景组织方式设计的视频。通过眼动指标、测验成绩、认知负荷测验比较两组学生的在线学习体验。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相关数据。结果课堂实录组学生和教师融合组学生的注视类眼动指标比较,兴趣区注视时间[(57.65±43.74)分比(81.39±43.49)分,P=0.047]、兴趣区注视次数[(159.00±38.10)分比(90.89±44.48)分,P=0.006]、兴趣区平均注视时间[(17.26±4.18)分比(28.65±8.95)分,P<0.001]等均小于教师融合组学生。课堂实录组学生的理论知识测验成绩[(5.92±1.16)分比(6.92±1.04)分,P=0.012]及认知负荷测验结果[(13.47±0.94)分比(15.76±0.97)分,P<0.001]均低于教师融合组学生,但实操测验成绩高于教师融合组[(7.06±1.56)分比(5.85±1.56)分,P=0.031]。结论学生对不同组织方式在线视频的学习体验不同,在线教学视频的组织方式应切合课程类型并与教学内容特征相适应。

  • 标签: 医学在线教学视频 眼动追踪技术 在线学习体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T特征追踪(CT-FT)技术评估左心室心肌应变的技术可行性及冠心病患者心肌应变的变化规律。方法回顾性收集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于2019年4月至2020年10月收治的81例冠心病患者(病变组)和同时间段年龄、性别等相匹配的33名冠状动脉正常者作为对照组。病变组首先按冠状动脉狭窄支数分为单支狭窄组(42例)和多支狭窄组(39例),进行组间左心室整体心肌应变分析;再分别根据左前降支(LAD)、右冠状动脉(RCA)和左回旋支(LCX)血管的狭窄程度将病变分为正常组、轻度狭窄组、中度狭窄组和重度狭窄组,进行相应冠状动脉主要分支节段心肌应变峰值的组间分析。使用后处理软件CVI 42对图像进行分析,获得整体纵向应变峰值(GPLS)、整体环向应变峰值(GPCS)、整体径向应变峰值(GPRS)以及各冠状动脉分支节段的纵向应变峰值(PLS)、环向应变峰值(PCS)、径向应变峰值(PRS)。多组间分析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或Kruskal-Wallis H检验。结果随着冠状动脉狭窄支数增多,GPLS绝对值逐渐减低,对照组、单支狭窄组及多支狭窄组的GPLS分别为-14.1%±2.7%、-11.5%±2.3%和-8.8%±2.0%,3组间或任意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多支狭窄组的GPRS及GPCS绝对值较对照组和单支狭窄组低(P<0.001),单支狭窄组和对照组间GPRS、GPCS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83、0.118)。LAD、LCX、RCA分支节段的各向应变峰值多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重度狭窄组各分支节段的PRS、PCS、PLS绝对值均显著低于中度狭窄组、轻度狭窄组和正常组(P<0.05),中度狭窄组各分支节段的PLS绝对值均低于轻度狭窄和正常组(P<0.05),余各分支节段的各指标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CT-FT技术在评估左心室心肌功能方面具有可行性;且随着冠状动脉狭窄支数及狭窄程度的增加,左心室整体及节段心肌应变参数绝对值呈减低趋势,其中纵向应变较为敏感。

  • 标签: 冠心病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特征追踪 心肌应变
  • 简介:摘要:玉北地区断裂、缝洞体精细成像效果差,中小尺度断裂在奥陶系目的层同相轴错动小且断点不清晰,无法准确刻画奥陶系断裂,因此本文开展了基于匹配追踪的强反射分离技术研究和测试,这种解释性处理方法的应用在玉北地区效果明显,对于后期精细解释和属性提取都非常有利。

  • 标签: 匹配追踪 强反射分离 玉北地区 解释性处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全程追踪整体护理对肺癌免疫治疗患者心理弹性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用随机数字分组法将肺癌免疫治疗的患者(6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采取全程追踪整体护理,之后对比分析两组肺癌免疫治疗患者的心理弹性及其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的心理弹性量表(CD-RISC)和肺癌病人生活质量量表(QLQ-LC13)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全程追踪整体护理治疗有助于提高肺癌免疫治疗患者的心理弹性水平和生活质量,从而提高患者满意度,可在临床中积极推广应用。

  • 标签: 全程追踪整体护理 免疫治疗 肺癌 心理弹性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透明帽辅助内镜要硬化术治疗痔疮过程中实行全程追踪护理干预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8月~2022年8月收治的94例透明帽辅助内镜要硬化术治疗痔疮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简单随机化分组方法分为对照组(47例)与观察组(4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全程追踪护理方法。观察指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舒适度。结果:对比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观察组较低,(P

  • 标签: 全程追踪护理 透明帽辅助内镜要硬化术 痔疮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追踪管理法用于消化内镜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方法:本研究的受试者共有126名前来本院接受消化内镜手术的病人,从2019年11月至2021年10月,按住院时间先后分为63名。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采用追踪管理方法进行护理。结果:两组病人的护理质量比较,观察组总评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不良情况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P

  • 标签: 追踪管理法 消化内镜 护理质量 患者满意度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追踪方法学与PDCA循环管理在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20年1月-12月以常规方法管理的血透科感染管理质量控制数据为对照组,选择2021年1月-12月以追踪方法学与PDCA循环管理的数据为观察组。结果:观察组医院感染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追踪方法学与PDCA循环管理对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水平的提高有着积极作用。

  • 标签: 医院感染管理 质量控制 追踪方法学 PDCA循环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初诊2型糖尿病者予院外追踪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择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常规护理对照组(n=40)与院外追踪护理干预观察组(n=40),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血糖水平及依从性。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空腹血糖(5.84±0.85)mmol/L、餐后2h血糖(7.30±1.05)mmol/L,小于对照组(P

  • 标签: 院外追踪护理 初诊2型糖尿病 血糖 依从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疾病轨迹护理对2型糖尿病肾病(T2ND)患者生命质量的影响。方法:2021年1月~2022年8月,选取于我院就诊的74例T2ND患者,随机分为参照组与轨迹组,各37例。参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轨迹组实施慢性疾病轨迹护理,均干预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血糖水平、肾功能指标及生命质量。结果:干预3个月,轨迹组与参照组比较,GLU、HbA1c、2hPG、UAER、ACR水平明显更低,QLQ-30量表中症状分量表各维度评分明显更低,功能分量表各维度评分明显更高(P

  • 标签: 2型糖尿病肾病 慢性疾病轨迹护理 血糖 肾功能 生命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疾病轨迹护理对2型糖尿病肾病(T2ND)患者生命质量的影响。方法:2021年1月~2022年8月,选取于我院就诊的74例T2ND患者,随机分为参照组与轨迹组,各37例。参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轨迹组实施慢性疾病轨迹护理,均干预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血糖水平、肾功能指标及生命质量。结果:干预3个月,轨迹组与参照组比较,GLU、HbA1c、2hPG、UAER、ACR水平明显更低,QLQ-30量表中症状分量表各维度评分明显更低,功能分量表各维度评分明显更高(P

  • 标签: 2型糖尿病肾病 慢性疾病轨迹护理 血糖 肾功能 生命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责任制优质护理全程追踪模式在鼻咽癌放疗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2月于我院进行治疗鼻咽癌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责任制优质护理全程追踪模式进行干预,对比两组护理质量以及生活质量的差异。结果:在护理质量,干预后研究组专科护理、心理支持、并发症管理以及健康促进指导等方面的评分均较对照组高(P<0.05);研究组在干预后其社会功能、情绪功能、角色功能以及躯体功能等生活质量各方面评分均较对照组评分(P<0.05)。结论:采用责任制优质护理全程追踪模式对鼻咽癌放疗患者进行干预整体效果良好,可有效提升护理质量和生存质量。

  • 标签: 责任制 全程追踪 鼻咽癌放疗 护理质量 生存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