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对比分析射频消融(RFA)与再次手术切除(SRR)对符合米兰标准的原发性肝癌手术切除后复发癌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择自2014年至2017年到我院就诊治疗原发性肝癌手术切除后复发癌120名患者,采取患者随机抽签分组的方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治疗组,每组6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接受手术再切除方法治疗,治疗组患者接受射频消融方法治疗;经过治疗后对比两组患者的肿瘤清除率,对比两组患者输血情况,对比两组患者出院后1至5年内患者的复发率。结果 经过治疗后治疗组患者术后第3~5年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射频消融 手术切除 复发率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腹腔镜手术患者接受手术室护理路径对患者应激反应和总体护理效果的影响。方法 现共选取 2019年 2月至 2020年 2月于我院接受腹腔镜手术的 50例患者,用数字随机表法分组, 25例 /组。 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实施常规护理、手术室护理路径,比较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血氧饱和度、体温、心率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结论 将手术室护理路径应用在腹腔镜手术患者的护理中有积极意义,不仅可以减轻应激反应,同时也获得了患者的认可,可见此种护理模式更具备应用与推广的价值。

  • 标签: 手术室护理路径 腹腔镜手术 护理效果 应激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效果安全性。方法:将在我院接受腹腔镜手术手术的 70例患者纳入腹腔镜组;并将接受传统开腹手术的 60例患者纳入开腹组。对比两组临床效果手术期指标。结果:腹腔镜组的切口长度更短,且出血量、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开腹组,腹腔镜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VAS评分均低于开腹组, P< 0.05。腹腔镜组患者治疗优良率稍高于开腹组,但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 P> 0.05。结论:急性阑尾炎实施腹腔镜开腹手术均能够获得满意临床疗效,而腹腔镜手术安全性更高,且有创伤低、恢复快等优势,值得应用。

  • 标签: 腹腔镜 开腹手术 急性阑尾炎
  • 简介:摘要:本文主要是针对骨科手术患者探讨体温监测管理方法的价值。方法:随机选择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骨科患者 90 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奇偶法把其分成两组,观察组对照组的患者人数均为 45 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干预方法,观察组患者则是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增加体温监测管理方法。然后,对比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体温、心率、血压情况,患者的低体温和寒战出现率,患者术后的疼痛程度以及手术切口感染发生率等。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和术后体温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手术过程中的心率血压没有较大差别。观察组患者的低体温和寒战出现率明显比对照组患者低,术后疼痛程度切口感染发生率也低于对照组患者。最终得出结论:针对骨科手术患者采用体温监测管理方法,有利于患者术中和术后的体温控制,还能降低患者伤口感染的发生率。

  • 标签: 体温监测 管理 心率 血压 体温 感染 骨科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在胆道手术患者中使用胆汁回输护理效果。 方法 : 选取 2019 年 8 月 -2020 年 3 月 期间来我院就诊的胆道手术患者 50 例,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各 25 例。 对参照组予以胆汁回输常规营养液回输 常规 护理,对实验组予以胆汁回输针对性护理 。计算 2 组胆道手术患者的白蛋白、总蛋白、视黄醇结合蛋白、排气时间、 胃肠功能 恢复时间等。 结果: 实验组胆道手术患者的白蛋白、总蛋白、视黄醇结合蛋白高于参照组, 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组间差异性显著( p < 0.05 );实验组胆道手术患者的排气时间、恢复时间短于参照组 , 2 组数据有显著差异( p < 0.05 ) 。 结 论 : 在胆道手术患者中使用胆汁回输护理,可缩短患者的恢复时间。

  • 标签: 胆道手术 胆汁回输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对口腔黏膜常见疾病白斑扁平苔藓采用手术治疗药物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与探讨。 方法 选取帮扶医院甘肃礼县人民医院 自 2015 年 1 月— 2018 年 12 月收治的口腔疾病患者 90 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分别采用手术治疗与常规药物治疗两种方法,并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治疗满意度进行对比。 结果 从临床治疗效果及治疗有效率看, 观察组痊愈、 好转的患者数量及治疗有效率分别为 43 例 95.6% ,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32 例 71.1% ,观察组无效的患者数量及治疗无效率分别为 2 例 4.4% ,明显低对于对照组的 13 例 28.9% ,两组患者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 2 =13.827 , P< 0.05 )。 从治疗后患者满意度看,观察组非常满意、基本满意、满意患者数量及满意度分别为 44 例 97.8%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38 例 84.4% ,观察组不满意的患者数量及占比分别为 1 例 2.2% ,明显低于对照组的 7 例 15.6% ,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 2 =9.271 , P< 0.05 )。 结论 与药物治疗相比,手术治疗白斑扁平苔藓,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在减少了并发症的同时,也提升了患者满意度。

  • 标签: 手术治疗 口腔黏膜疾病 白斑 扁平苔藓 药物治疗
  • 简介:【摘要】 分析手术室护理职业危害因素,探讨手术室护士护理工作中职业危害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 减少对病人及护理人员健康的危害 , 加强在护理工作中的自我防护,使得增强了手术室护士的自我防护意识 ,提高了自身的健康水平 ,减少了职业病的发生。因此 ,减少或者消除造成手术室护士职业危害的各种因素是防护措施的关键。

  • 标签: 手术室护理 危害因素 防护措施
  • 作者: 许轲 金晶 刘正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01-10
  • 出处:《中华结直肠疾病电子杂志》 2020年第06期
  • 机构:100021 北京,国家癌症中心/国家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医务处,100021 北京,国家癌症中心/国家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结直肠外科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结直肠肿瘤患者发生非计划再次手术的原因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经手术治疗的结直肠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结直肠肿瘤手术共10 761例,其中非计划再次手术132例,发生率为1.23%。非计划再次手术主要发生在术后3 d后(81.82%),吻合口漏(50.00%)、肠梗阻(17.42%)、造口并发症(12.12%)、出血(9.85%)是主要原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男性患者(OR=2.32;95% CI:1.53~3.52;P<0.001)、直肠癌患者(OR=2.87;95% CI:1.86~4.45;P<0.001)、有既往手术史的患者(OR=2.98;95% CI:1.99~4.48;P<0.001)是非计划再次手术的独立影响因素。非计划再次手术会导致患者转入ICU死亡风险增高,导致患者住院时间平均延长10.78 d,住院费用平均增长42 428.69元。结论非计划再次手术增加医院运营成本患者负担。有既往手术史的男性直肠癌患者发生非计划再次手术的风险较高,要充分做好围手术期管理工作,重点防范吻合口漏、肠梗阻、造口并发症出血的发生。

  • 标签: 结直肠肿瘤 非计划再次手术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子宫肌瘤手术患者的心理护理疼痛信念之间的关系 。方法:本研究中的观察对象均选自于在本院接受治疗的子宫肌瘤手术患者当中, 40 例患者经数字随机分组法被分为两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开展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理状况与疼痛信念情况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 SAS 评分、 SDS 评分、疼痛信念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P < 0.05 。结论:心理护理应用于子宫肌瘤手术患者中有利于负性情绪以及疼痛信念的改善 。

  • 标签: 心理护理 子宫肌瘤 手术 疼痛信念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术前访视术后随访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方法:从我院 2019年 2月至 2019年 12月期间收治的行手术治疗患者 中,随机抽取 160例作为实验的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划分为研究组 80例,参照组 80例。研究组进行术前访视术后随访护理 ,参照组实施常规手术室护理 ,两组在护理前 后进行 SAS 量表 的及时评价 ,对比不同护理服务的护理 效果。结果:参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高于研究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术前访视术后随访护理 对行手术治疗患者 的不良反应防治 有积极的作用,有着更好的推广价值。

  • 标签: 术前访视 术后随访 手术室护理 应用
  • 简介:摘要目前在世界范围内,超重肥胖的育龄女性逐年增加。除了合并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疾病外,他们还可出现性激素的代谢紊乱,表现为月经不规律、不孕症以及产科并发症等。减重手术是减轻体重纠正肥胖相关并发症的有效方法。肥胖育龄女性在接受减重手术后,生育能力显著改善,妊娠几率提升。另一方面,肥胖女性在减重术后受孕的时机,对减重手术效果、妊娠并发症、分娩结局及母子近远期结局的影响值得探讨。本文就育龄肥胖女性施行减重手术后受孕时机减重效果及妊娠风险与结局的临床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 标签: 肥胖症 外科手术 减重手术 妊娠 结局 手术到受孕间隔
  • 简介:[ 摘要 ] 目的: 分析手术室锐器致伤的原因分析预防措施。 方法: 选取我院 2017 年 3 月 ~2019 年 9 月期间由于手术室锐器损伤的医护人员 45 人进行研究,分析锐器致伤情况,锐器种类、致伤部位、致伤原因及伤口处理方式等。 结果: 根据调查可发现,致伤锐器包括手术缝针、手术刀片、注射针头等,致伤过程为在器械清洗过程中损伤、手术整理或传递器械以及术后器械整理时引发的损伤,造成损伤的原因包括在紧急情况下的忙乱、医护配合不佳、使用后器械整理不当等都是引发锐器损伤的原因。同时根据上述研究内容制定对应的手术室锐器损伤防护措施,可有效降低手术室锐器损伤的发生率,起到基本的防护作用。 结论: 通过分析手术室锐器损伤的原因,制定相应的预防护理对策,能够有效降低手术室锐器损伤的发生率,改善致伤环节,保证医护人员手术治疗时的安全性。

  • 标签: 手术室 锐器损伤 原因分析 预防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 手术室整体护理 在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 中应用的临床价值,及其对 手术时间并发症的影响 。 方法: 纳入时间取本院 2018 年 6 月 ~2019 年 12 月收治,病例数为 130 例,随机分组,实验组( n=65 )实施 手术室整体护理 ,参照组 ( n=65 )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对比病患并发症发生情况、手术时间、住院时间。 结果: 实验组 病患并发症发生情况与参照组比对, P < 0.05 ;实验组 病患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与参照组比对, P < 0.05 。 结论: 手术室整体护理 在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 中应用的价值较高,可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及手术时间,减少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促进预后。

  • 标签: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 手术室整体护理 手术时间并发症的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经颅磁刺激(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TMS)研究颈7神经交叉移位术后健侧半球与偏瘫肢体神经通路建立的情况,从而阐明该治疗方案的解剖学基础。方法自2016年1月至2016年8月,我们采用健侧颈7神经移位术重建7例偏瘫患者的肢体功能,术后进行随访。分别于术前及术后3、6、12、24个月,通过TMS刺激健侧半球,记录偏瘫肢体肱三头肌、桡侧腕伸肌动作诱发电位的波幅。记录检查结果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术前及术后3个月刺激健侧大脑半球,偏瘫侧肱三头肌、桡侧腕伸肌均未记录到电生理反应。术后6、12、24个月均记录到偏瘫肢体肱三头肌动作诱发电位;术后12、24个月动作诱发电位的波幅大于术后6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24个月动作诱发电位波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24个月记录到偏瘫肢体桡侧腕伸肌动作诱发电位,波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侧颈7神经移位术后12个月,神经生长达到稳定状态,健侧中枢与偏瘫肢体的神经通路形成。

  • 标签: 卒中 经颅磁刺激 脑损伤后遗症 偏瘫 颈7神经移位术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呼吸训练对不随意运动型脑瘫患儿上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 在2018年6月—2020年6月之间进行本研究不随意运动型脑瘫患儿研究样本选择,共选择70例,用随机数字表法的方式分为观察组(n=35)与对照组(n=35),对照组以传统的训练干预方案为主,观察组则以呼吸训练干预的方案为主。分析两组患儿训练前后对上肢运动功能的影响的应用效果。结果 观察组训练前上肢运动功能恢复情况与对照组之间数据相当,(p>0.05),而训练后对对照组之间数据相比数据较高,因此(p<0.05)。结论 在临床上对不随意运动型脑瘫患儿给予呼吸训练干预方案的效果非常好,有效改善了患儿上肢运动功能,值得临床的借鉴与利用。

  • 标签: 呼吸训练 不随意运动型脑瘫患儿 上肢运动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采取穴位按摩联合手法引流的治疗效果。 方法 囊括本院 2018 年 1 月 ~2019 年 11 月收治的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患者 62 例,依据双盲法分为参照组与实验组,各 31 例,参照组施以手法引流,实验组在此基础上进行穴位按摩联,就两组患者临床效果进行组间比对。 结果 实验组患者治疗效果显著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 穴位按摩联合手法引流可有效消除患者水肿症状,临床效果确切,有推广价值。

  • 标签: 穴位按摩 手法引流 乳腺癌 淋巴水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镜像神经元康复训练结合矫形按摩对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本院收治的15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A组、B组、C组,各50例。A组行常规康复训练+MNST+OM治疗,B组行常规康复训练+MNST,C组行常规康复训练+OM,三组均持续治疗8周。比较三组患者上肢康复情况、体感诱发电位N20变化情况以及满意度。结果三组患者治疗后FMA-UE评分、WMFT评分、MBI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前,三组患者FMA-UE评分、WMFT评分、MBI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A组FMA-UE评分、WMFT评分、MBI评分分别为(45.67±6.84)分、(49.67±72.26)分、(80.62±8.37)分,均明显高于B组(38.13±3.52)分、(43.67±6.83)分、(72.59±7.26)分,C组(38.45±3.85)分、(45.10±6.95)分、(73.46±7.65)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三组患者N20潜伏期、波幅在不同时点上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前,三组患者N20潜伏期、波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中期、治疗后,A组患者N20潜伏期明显短于B组与C组,波幅明显高于B组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A组生活质量总满意率为96.00%,明显高于B组、C组82.00%、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NST+OM可有效改善脑卒中患者的上肢与手功能状况,从而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更加符合患者的满意度,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脑卒中 镜像神经元康复训练 矫形按摩 上肢功能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乳腺癌相关上肢淋巴水肿是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乳腺癌相关淋巴水肿的发病机制主要是淋巴回流系统破坏。目前,其治疗主要包括综合消肿治疗、手术治疗及抗炎治疗,其中淋巴静脉吻合术(LVA)、淋巴血管搭桥术(LVB)、血管化淋巴结移植术(VLNT)及淋巴管移植术等手术方式的安全性有效性已得到业界认可,但缺乏高级别循证医学证据以制定专家共识或指南。笔者就乳腺癌相关上肢淋巴水肿发病机制以及近年来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的应用进展进行简要综述,以供同行参考。

  • 标签: 乳腺癌淋巴水肿 显微外科手术 组织移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