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在肝癌急性期止血方面,肝动脉栓塞被作为首选方法,但在自发性肝癌破裂出血处理方面,急症手术以及择期手术依然具有较高的地位。就急症止血术来说,能够有效应用于TAE止血失败以及再出血患者。经过应用急症肝肿瘤切除术,能够实现标本兼治的目标。如果患者血流动力学比较稳定,肝储备功能许可并且能够进行肝肿瘤切除这种手术方法是最佳选择。就择期手术来说,主要是经过前期治疗以及出血停止之后进行临床手术,在适应症以及治疗原则方面和肝癌根治术是一样的。本文针对肝癌破裂出血手术进行了综述。

  • 标签: 肝癌 破裂出血 手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输卵管妊娠破裂和卵巢黄体囊肿破裂的CT特征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7月南宁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4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输卵管妊娠破裂和卵巢黄体囊肿破裂患者的临床及CT资料,分析两者的CT表现特征及鉴别诊断要点。结果41例均表现为腹盆腔积血,以子宫及附件周围明显,而输卵管妊娠破裂的出血量通常较多。输卵管妊娠破裂特征性表现为一侧宫旁或附件区混杂密度包块,周围积血包绕,包块中见圆形或卵圆形低密度孕囊;黄体囊肿破裂特征性表现为一侧宫旁或附件区不规整的囊状低密度影,周围积血或伴血肿;黄体囊肿的径线大多较孕囊的径线大,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输卵管妊娠破裂和卵巢黄体囊肿破裂的CT表现均具有一定的特征,术前CT扫描可为临床提供较准确的诊断信息。

  • 标签: 输卵管妊娠 黄体囊肿 破裂 计算机体层成像
  • 简介:1病历简介患者,女,岁.因突发腹痛伴呕吐3h,于2004年4月27日凌晨2h30min急诊入院.患者近2年月经周期缩短至20d,经量增多,诊断为子宫腺肌病,未治疗.末次月经:2004年4月21日.患者入院前3h房事后出现上腹部剧痛并渐波及全腹,伴频繁呕吐,为胃内容物及胆汗.查体:T37℃,6次/min,0次/min,130/90mmHg.急性痛苦病容.腹平软,剑突下及麦氏点压痛,移动性浊音阴性.B超示:肝脾正常,子宫切面10.3×8.3×6.6cm,前壁厚4.7cm,后壁厚2.1cm,左侧附件区见5.3×4.0cm的无回声区,边界清,右侧附件见两个无回声区,大小各为:1.4×1.5cm,1×3.2cm.陶氏腔见前后经2.2cm的液性暗区,阑尾区无异常.查血Hb120G/L,C10G/L,T222G/L.行腹腔穿刺阴性.在内科疑为阑尾炎,予抗炎、支持治疗后,病情无缓解,腹痛加重,不能平卧,腹部出现移动性浊音,后再次B超检查示腹腔积液增多,复查血色素明显下降,考虑腹腔内出血,急请妇产科会诊.妇检:后穹窿饱满,触痛,宫颈举痛,子宫、附件触及不清,均有压痛,行后穹窿穿刺抽出暗红色不凝固血液5ml,初步诊断:卵巢巧克力囊肿破裂,于当日中午12时在全麻下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腹腔内有鲜红色血液1500ml,凝血块300g位于上腹部,子宫11×8.5×7.0大小,表面欠光滑、充血、质硬、活动.左侧卵巢鸭蛋大小,囊性,表面光滑,无破口,右侧卵巢正常,双侧输卵管充血,积水,与盆腔粘连.盆腔内未见出血点,右侧探查上腹,见肚脾包膜完整,肝胃韧带处有-0.5×1.5cm的小结节.脾区不断有小凝血块及血液溢出,疑为脾破裂,行左肋下切口探查:脾正常,肝胃韧带温氏孔有-4.0×3.0cm的血块附着,清除血块,见肝胃韧带近胃小弯处有一小结节,呈暗红色,表面有0.3×0.1cm的破裂口.诊断为:肝胃韧带血管瘤破裂,行病灶切除,同时行全子宫+左侧附件+右侧输卵管切除术.术后病理诊断:肝胃韧带毛细血管瘤破裂,子宫腺肌症;子宫内膜呈增生�

  • 标签: 肝胃韧带毛细血管瘤破裂 巧克力囊肿破裂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老年人宫内取环子宫破裂破裂的抢救护理办法。方法选取60例老年人宫内取环患者为观察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以心理护理、健康教育、饮食护理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治疗,观察患者术后康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有效率为96.7%、对照组为90.0%,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人宫内取环子宫破裂破裂患者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治疗,能起到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在临床推广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老年人宫内取环 子宫破裂 肠破裂 抢救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宫外孕破裂、卵巢黄体破裂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将我院影像科2020年3月至2020年9月接诊的73例宫外孕破裂患者与73例卵巢黄体破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记为A、B两组,均进行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鉴别检查。结果:以手术病理确诊结果为金标准,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宫外孕破裂的准确率为95.89%,诊断卵巢黄体破裂的准确率为93.15%%,均低于手术病理结果,宫外孕破裂确诊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卵巢黄体破裂确诊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外孕破裂的超声声像特征以点状、条状血流信号及高阻力型血流频谱表现为主,卵巢黄体破裂的超声声像特征以环状或半环状血流信号及低阻力型血流频谱表现为主(P<0.05);宫外孕破裂患者的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均高于卵巢黄体破裂患者(P<0.05)。结论: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宫外孕破裂、卵巢黄体破裂鉴别诊断中有良好的应用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 宫外孕破裂 卵巢黄体破裂 鉴别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对宫外孕破裂、卵巢黄体破裂患者应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分析其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8月-2021年8月,在我院治疗的58例卵巢黄体破裂患者(卵巢黄体破裂组),同时选取同期58例宫外孕破裂患者(宫外孕破裂组)。所有患者均接受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分析两组患者声像图特征以及血流参数。结果: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卵巢黄体破裂患者多为(半)环状血流,(超)低阻力血流频谱;宫外孕破裂患者多为点状或条状血流,高阻力或(超)低阻力、无张力期血流频谱,差异明显(P<0.05);与宫外孕破裂患者相比,卵巢黄体破裂患者PI、RI更低,PSV更高,差异明显(P<0.05)。结论:宫外孕破裂、卵巢黄体破裂的声像图特征及血流参数存在显著差异,可作为诊断鉴别的参考依据。

  • 标签: 卵巢黄体破裂 宫外孕破裂 阴道 彩色多普勒超声
  • 简介:【摘要】目的:给予宫外孕破裂与卵巢黄体破裂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并对该诊断方法的实际效果与价值进行分析。方法:对研究时间内(2021年~2022年1月)在我院接受常规诊治的宫外孕破裂与卵巢黄体破裂患者进行资料分析与比较,并从中任选80人作为研究的参考对象,将其依照所患疾病类型进行分组,且对比组(卵巢黄体破裂)与解析组(宫外孕破裂)人数相同,予以2组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并对诊断所得结果、血流参数、生活质量与患者满意度进行比较与评判。结果:2组研究患者在诊断所得结果与血流参数上存在着一定差异,组间数据差异明显(P<0.05),而患者的生活质量与满意度则无较大差别,组间并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由于宫外孕破裂与卵巢黄体破裂间差距较为明显,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后,可有效对以上疾病进行鉴别,临床应用价值较为突出。

  • 标签: 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 宫外孕破裂 卵巢黄体破裂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预防性护理对先兆子宫破裂和子宫破裂的应用价值。方法:纳入对象为本院在2021年11月-2022年11月期间诊治的在我院待产的产妇10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产妇入院顺序分为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预防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质量评分情况以及先兆子宫破裂和子宫破裂发生率,明确预防性护理临床应用价值。结果:经不同护理,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先兆子宫破裂发生率和子宫破裂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预防性护理 先兆子宫破裂 子宫破裂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颅内破裂动脉瘤夹闭术中不同时期再破裂的原因及处理要点。方法选择自2015年5月至2021年10月于河南大学淮河医院神经外科行显微开颅夹闭术治疗的21例颅内破裂动脉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均于术中不同时期发生再破裂。回顾性收集患者的临床特征、动脉瘤参数、预后及并发症情况等资料,并结合相关文献分别总结术中不同时期再破裂的原因及处理要点。结果21例患者的平均年龄为65岁,入院时均伴有意识障碍;Hunt-Hess分级Ⅲ级16例、Ⅳ级5例;前交通动脉瘤12例,后交通动脉瘤6例,大脑中动脉瘤3例;多子囊动脉瘤17例,不规则型动脉瘤4例;大型动脉瘤18例,巨大型动脉瘤3例。3例再破裂发生于夹闭前期(分离动脉瘤前),最终死亡2例、重残1例;14例发生于夹闭中期(分离载瘤动脉和动脉瘤时),术后发生脑梗死3例、重残3例;4例发生于夹闭后期(动脉瘤颈夹闭后),术后发生脑梗死2例、重残2例。结论患者年龄大、病情严重及动脉瘤位置、形状、体积等参数特殊以及术者经验不足、操作不当等均会导致颅内破裂动脉瘤夹闭术中发生再破裂,术中任何时期的分离夹闭均应精细轻柔,避免过度牵拉。

  • 标签: 颅内动脉瘤 破裂动脉瘤 再破裂 开颅夹闭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在盾构掘进过程中,衬砌管片经常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破裂现象而造成隧道质量问题,影响隧道性能与使用寿命。本文针对大连地铁2号线工程西安路站~交通大学站盾构区间工程,结合其他盾构隧道施工经验,对隧道管片破裂的类型及原因进行了分析、探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合理有效的预防和处理措施,从而有效地减少了管片破裂情况的发生,提高了隧道质量。

  • 标签: 盾构隧道管片破裂处理措施隧道质量
  • 简介:摘要肿瘤破裂是胃肠间质瘤(GIST)发生、发展和诊疗过程中常见的临床事件,与肿瘤复发、转移及预后不良密切相关。其诱因包括腹腔压力升高、挤压、碰撞、不适当手术操作等;肿瘤巨大、小肠GIST、核分裂象高和KIT 11外显子557/558缺失突变等不良生物学行为以及伊马替尼新辅助治疗反应良好、迅速使肿瘤液化、坏死等为其高危因素。当前指南认为,肿瘤破裂是GIST完整切除后复发的一个重要风险因素,是确定服用伊马替尼时间、甚至终身辅助治疗的指征。然而,肿瘤破裂的界定尚未达成共识或缺乏公认的定义,因此,肿瘤破裂发生率的报道差异很大,缺少相应流行病学资料,也很难评估肿瘤破裂的临床意义。根据相关文献和国际指南,将肿瘤破裂分为自发性及医源性破裂,并根据Oslo criteria标准,将肿瘤破裂分为6类:(1)肿瘤破裂或破碎;(2)血性腹水;(3)肿瘤部位胃肠道穿孔;(4)邻近器官镜下肿瘤浸润;(5)经病灶切除或分块切除病灶;(6)切取活检。如下的肿瘤完整性轻微缺损不视为破裂,即(1)肿瘤引起的胃肠道黏膜缺损或肿瘤破溃到胃肠道;(2)镜下肿瘤穿透腹膜或肿瘤腹膜医源性损伤;(3)无并发症经腹腔穿刺活检;(4)R1切除。此外,我们进一步强调识别GIST破裂的高危因素、预防和积极干预肿瘤破裂的重要性。

  • 标签: 胃肠间质瘤 肿瘤破裂 定义 镜下切缘阳性 临床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延迟性脾破裂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问题。方法对我院2002-2008年23例延迟性脾破裂的临床表现及诊断治疗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脾切除手术21例,保守治疗2例,死亡1例。结论延迟性脾破裂早期诊断、早期手术治疗为主。

  • 标签: 延迟性脾破裂 诊断及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外伤性小肠破裂的诊断技巧和相关经验。方法对48例外伤性小肠破裂患者的诊断和治疗体会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8例外伤性小肠破裂患者中,临床治愈的患者有46例,占比95.8%,死亡2例,占比4.2%。结论及早明确诊断后,采取有效的措施可以提高外伤性小肠破裂的治愈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 标签: 外伤性小肠破裂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脾破裂是常见的外科急症,当脾脏受损破裂时,则可因并发严重的腹腔感染而威胁生命;早期、正确的诊断和及时、合理的处理是降低腹部损伤病人死亡的关键。脾脏是一个血供丰富而质脆的实质性器官,脾脏是腹部脏器中最容易受损伤的器官,发生率几乎占各种腹部损伤的40%左右。它被与其包膜相连的诸韧带固定在左上腹的后方,尽管有下胸壁、腹壁和膈肌的保护,但外伤暴力很容易使其破裂引起内出血。以真性破裂多见,约占85%。根据不同的病因,脾破裂分成两大类(1)外伤性破裂,占绝大多数,都有明确的外伤史,裂伤部位以脾脏的外侧凸面为多,也可在内侧脾门处,主要取决于暴力作用的方向和部位;(2)自发性破裂,极少见,且主要发生在病理性肿大(门静脉高压症、血吸虫病、淋巴瘤等)的脾脏;如仔细追询病史,多数仍有一定的诱因,如剧烈咳嗽、打喷嚏或突然改变体位等。

  • 标签: 脾破裂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