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音乐的民族性是音乐存在的自然性、自在性、自我性,是形式特色也是内容特色,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的诸多社会生活因素、文化因素、艺术因素的综合表现。音乐的民族性不是观念所产生而是客观存在形成观念。对民族性的认识是一种普通的、也是重要的艺术鉴别,这种鉴别是在民...

  • 标签: 西方音乐 中国音乐 音乐的民族性 西方化 民族音乐 题新
  • 简介:民国七年,我到江苏吴县东南的(?)直镇去游玩,住在保圣寺里的高等小学校。友人告我,这寺是梁天监中造的,大殿两壁的罗汉像是唐开元中名手杨惠之塑的。他们把《甫里志》((?)直名甫里)与我看。明天早晨进殿,一见这罗汉,就使我发生了惊诧的感情。原来我在各处看见的罗汉像,尽是直顿顿,呆僵僵地立着坐着,而这里的竟是栩栩于活的各人做着

  • 标签: 苏州 罗汉 衣服 拜金主义 民国 家畜
  • 简介:回过一趟老家,去我居住了近二十年的旧宅看了看。父母去世后,旧宅易主,但房舍的格局没有变,那几间盖了至少有五六十年的南屋仍在,种过多少年蔬菜和果树的园子也在,只是没有了父亲栽的果树和那泥垒的墙头,四周被邻居的房围着。正是夏日的中午,太阳把旧宅晒得没了精神,到处都泛着白的光,跟我以前见到过的许多个中午差不多。我好像看见一位个子高高的

  • 标签: 近二十年 太阳 榆树 父亲 生蛆 旧宅
  • 简介:南京,那低压在平津和华北一带比铅还沉重的战争风云仿佛丝毫未波及这繁华之都.玄武湖上菡萏初放,轻舟荡漾,一切都浸沉在风花雪月、歌舞昇平之中.刘骥拜望了一些旧识新知,从言谈中坦露了自己的报国之心,愿意重返军界,率兵北上,镇守华北疆土.大家也耳闻他在天津的作为,深为敬佩,但都有难言的苦衷,不便过于直露地将真情相告,只好婉转地宽慰道:“眼下最好还是去上海、武汉等地走走.蒋委员长处,我们慢慢进言,他会器重刘公的.老朋友了,一切要从长计议啊!”

  • 标签: 《金锁记》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四大名旦 汉剧 表演艺术 京剧
  • 简介:同桌一皇甫木林与我同岁,生得方头大耳,浓眉圆目,比瘦弱的我,少说也高出半个脑壳,看起来至少大我两岁。他性情腼腆,说话出奇的少。他家离我家只隔两座门楼和一条通往后坑的曲曲弯弯的小巷,算是近邻。这后坑本是包府坑的一角,不知哪个年代连接包府坑的小湾被人填死,上面竖了两个白木篮球架,把一角死水孤零零地撂在偌大个包府

  • 标签: 皇甫 母亲 老师 相国寺 自行车 童子军
  • 简介:离别故乡整整五十年了,其中也曾多次回过绍兴,只是住不长久。家中亲友多,每次都忙于应酬,连故乡美丽的山水也来不及留恋,便带着儿时的憧憬,就匆匆踏上了回程。小妹怜我少小离家,她迁入新居后,把绍钢宿舍的一套住房留着,连油盐酱米全买齐了,要我安心多住几天,来弥补父母去世后失去的家庭温暖。还说现在算命的瞎子、要饭的乞丐都备了手机,为方便联系,又帮我买了台手机。她还开车送我到四周的环城河畔去漫步,景色太美丽了:多姿的石拱桥,雄伟的楼阁,油绿的草地,无际的荷塘,婆娑的街树,满眼的鲜花……我非常自傲,我的故乡真美呀!比之人间天堂的杭州,也毫不逊色呀!这确是我从小生长的故乡,但瞬间,我又迷惘了,我的故乡仿佛没有这样美,它显然已不是我记忆中的故乡了,我总感到有几分生疏,但这不是梦,这确实是我渴望中的故乡啊!细细寻觅起来,那长长的石板纤道还在;河里驶过的航船,虽然没了摇橹的船夫,但掀起的层

  • 标签: 家庭温暖 人间天堂 十年 那就是我 十块钱 七八
  • 简介:《小演奏家》的编辑部老师们,你们好!我是一名外地琴童家长,我是本刊的忠实读者,已经有两年时间了。首先感谢你们的杂志,给我提供了很多音乐方面的资讯,拓宽了我们的眼界。还丰富了我们音乐知识,尤其是《音乐知识问答》几乎我和孩子每一期都要从头做到尾,慢慢地

  • 标签: 音乐知识 演奏家 编辑部 音乐素养 老师 琴童
  • 简介:不为无聊之事.何遣有涯之生?既然您无论烈日炎炎还是阴雨绵绵,一身装备深入那荒无人烟为的是一顿野炊。那么,我起早贪黑往家里搬运破纸片也应得到您的谅解。虽然这看起来比自虐更无聊,但这是一个自由的世界,个体之间的不同应该得到尊重。

  • 标签: 《觅旧闲话》 中国 当代 杂文 逸飞
  • 简介:一逢新×——如年,学期,季节等,往往能听到"新×新打算",对此本人不大以为然。幡然觉悟,新意泉涌,并不非要憋上一阵子到新×去应景,傍晚、月底甚至即时也可实行。敝刊去年略作调整,今年除了封面有点变化,新岁如旧,"吾道一以贯之"。要说更的是,今年是刊物创办20周年。遥想20年前创刊伊始,奔走于杭、沪之间,所聘顾问茹志鹃、高光、谢泉铭、左泥尚生而且健,名誉主编柯灵亦矍铄硬朗,得知鲁迅故乡要办文

  • 标签: 名誉主编 茹志鹃 道一 柯灵 《野草》 文学期刊
  • 简介:在新教学楼上了三年的课,第一第二年都在5楼,第三年转战到3楼。新教学楼的楼顶在6楼,上面很空旷,可能是为了防止有意外发生,所以那里很少开门。我只逮到了一次难得的机会去过一次,不到一分钟.就被保安叔叔给轰下去了。在那顶阁,有类似小仓库的地方,每次大考完后,都会有学长学姐们遗弃的书籍。被我发现后,很放肆的拿了回去。当然,只是一两本比较有吸引力的杂志。

  • 标签: 风景 母校 教学楼 吸引力
  • 简介:父亲时常念叨一句老话,叫“石、斗、升、合(ge3),斤、两、钱、分”。这是旧制,我们虽有耳闻,却似懂非懂,若深究起来,更说不出其准确含义。乡村保有旧制,尽管并不常用,但总能见到它们的影子,犹如隐藏的精灵,不肯让人们的记忆老去。

  • 标签: 杂文 文学 文学作品 现代文学
  • 简介:一叶庆子晚上睡觉总觉得眼前有一团火,开始很小,后来越滚越大,有一种被烧的感觉,皮肤发烫。让他激灵灵爬起来,看见妻子秀贤在电暖器前裸身站着。还未到供热之前,屋子里冷冰冰的,秀贤就买了一台电暖器放在卧室里。卧室不大,除了放一张硕大的双人床以外走路都很逼仄。叶庆子揉揉眼,

  • 标签: 小说 文学 文学作品 现代文学
  • 简介:一位年轻的牧师应召到镇上的教堂服务。此地日趋没落,教堂也已经破败不堪。尽管如此,牧师和他的妻子依然热心地修缮教堂。那是1948年。

  • 标签: 桌布 蕾丝 教堂 牧师 修缮
  • 简介:常常一个人躲在书房,看作家们的旧年书信,钩沉往事,可以想到很多的人,很多的事。那一时刻,对我很重要,故去的作家站起来了,我分明看见了他们的身影,健在的作家似乎就在我的身旁,像老师,像朋友,真诚讲述着自己的事和文坛的事。

  • 标签: 《旧信记》 中国 当代文学 杂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