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作者: 李爱凤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23-09-21
  • 出处:《健康世界》 2023年第11期
  • 机构:   唇腭裂是口腔颌面部常见的先天性畸形,我国每1千人约有2个唇腭裂患者,每年新增3万左右的,也就是说,唇腭裂在我国的发病率是挺高的。唇腭裂宝宝口腔鼻腔相通,进食会从鼻腔反流出不,容易出现呛咳误吸,从而引起上呼吸道感染甚至吸入性肺炎等疾病,孩子经常咳嗽发烧,所以对于唇腭裂患儿在初期,让宝妈们最头痛的问题应该就是:这么小的孩子,嘴巴又裂开,怎么喂养?下面请听我一一道来。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李爱凤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23-09-28
  • 出处:《健康世界》 2023年第11期
  • 机构:   唇腭裂是口腔颌面部常见的先天性畸形,我国每1千人约有2个唇腭裂患者,每年新增3万左右的,也就是说,唇腭裂在我国的发病率是挺高的。唇腭裂宝宝口腔鼻腔相通,进食会从鼻腔反流出不,容易出现呛咳误吸,从而引起上呼吸道感染甚至吸入性肺炎等疾病,孩子经常咳嗽发烧,所以对于唇腭裂患儿在初期,让宝妈们最头痛的问题应该就是:这么小的孩子,嘴巴又裂开,怎么喂养?下面请听我一一道来。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经口喂养不耐受<34孕周新生儿,接受力量支持协同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6月-2022年5月期间收治的<34孕周经口喂养不耐受的新生儿,将其随机均分为2组,分别接受常规护理及力量支持协同护理,对比2组新生儿的吮吸效率及喂养效率。结果:干预1d时,2组新生儿的吮吸效率于喂养效率并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3d及全口喂养后,研究组新生儿各项指标相较于参照组新生儿显著提升,组间差异统计学意义显现(P<0.05)。结论:经口喂养不耐受

  • 标签: 经口喂养 不耐受 新生儿 力量支持协同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乳喂养是世界卫生组织(WHO)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UNT-CEF)全力倡导的科学育儿方法,是保障儿童健康成长的最基础措施,有利于提高人口素质1。母乳是婴儿最理想的天然食品,有利于婴儿的健康成长,保护婴儿少得疾病,为了提高剖宫产术后母乳喂养率。由责任护士针对性的合理指导和心理疏导,采用产前健康教育,指导产妇正确的哺乳技巧,增进母乳喂养,及时疏通乳腺管等,提高纯母乳喂养率。

  • 标签: 母乳喂养好处 剖宫产后母乳喂养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抚触配合早期微量喂养预防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临床效果。方法取100例早产儿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按常规治疗,观察组按抚触配合早期微量喂养治疗。结果观察组早产儿患者总有效率明显比对照组早产儿患者优。结论抚触配合早期微量喂养预防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治疗效果显著。

  • 标签: 早产儿 抚触 微量喂养
  • 简介:摘要目的对新生儿混合喂养和纯母乳喂养的临床对比评价进行探讨。方法选取2012年7月至2014年7月期间600例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有464例为纯母乳喂养,其余136例为混合喂养;分别将其设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新生儿满月后分别观察两组婴儿的体重、身高以及婴幼儿疾病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新生儿男、女婴儿的体重和身高增长值均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观察组婴儿在腹泻、发热、低血糖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显著性。结论采取纯母乳喂养方式喂养新生儿能够有效促进婴儿生长发育,在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上有着明显作用。

  • 标签: 新生儿 混合喂养 纯母乳喂养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系统母乳喂养知识护理宣教母乳喂养的促进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4月-2021年4月接受治疗的160例产妇为此次研究目标,并将160例产妇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研究组,另一组为分析组,两组产妇各80例,对分析组产妇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对研究组产妇采用常规护理模式的基础上再融合系统母乳喂养知识护理宣教,然后对分析组以及研究组产妇产后喂养情况以及物质分泌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研究组产妇乳汁分泌情况明显好于分析组产妇乳汁分泌情况,组间差异明显(P<0.05);研究组产妇产后喂养情况明显好于分析组产妇喂养情况,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在母乳喂养时,采用系统母乳喂养知识护理宣教模式,能够有效促进母乳喂养效果,因此,系统母乳喂养知识护理宣教在临床中值得推广及应用。

  • 标签: 母乳喂养 知识护理宣教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母乳喂养咨询门诊在提高母乳喂养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6年6月—2017年12月本社区管理的初产妇100例,将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成实验和对照两组,每组均有50例。实验组实行母乳喂养咨询门诊,对照组实行常规健康教育。分析两组的母乳喂养情况,并对各组的住院期间纯母乳喂养率以及6个月纯母乳喂养率作出比较。结果实验组的住院期间纯母乳喂养率为58.0%、6个月的纯母乳喂养率为46.0%,明显比对照组的36.0%以及26.0%高,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通过母乳喂养咨询门诊,能够显著提高孕产妇对母乳喂养知识的认知度,增强孕产妇母乳喂养的积极性,从而有助于提高母乳喂养率。

  • 标签: 咨询门诊 母乳喂养 应用价值 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力喂养与常规鼻饲对于早产儿喂养的效果。方法:将我院 2015年 7月 ~2016年 7月出生的 100例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等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给予重力喂养,对照组给予常规鼻饲喂养。对比两组早产儿喂养情况。结果:试验组胃管留置、出生体重恢复、达全胃肠营养和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鼻饲早产儿采用重力喂养,可以促进其奶量增加,更快达到全胃肠营养,使早产儿体重增加,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重力喂养 早产儿 喂养情况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抚触联合早期微量喂养预防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效果。本研究对2010年11月至2011年11月入住我院(黄石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早产儿96例经抚触联合早期微量喂养的早产儿进行对比观察。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三组A组(32例)、B组(32例)、C组(32例)。A组早期给予微量喂养,同时给予抚触;B组早期给予微量喂养,C组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24h以后开始喂养。观察三组早产儿的摄入奶量、体重、达足量肠内喂养时间及喂养不耐受发生情况。结果A组、B组较C组每日摄入更多奶量及热卡(均P0.01),A组较B组每日摄入更多奶量及热卡(均P0.01);A组较B组、C组更快恢复出生体重(均P0.01);A组每日体重增长较B组、C组快(均P0.01),A组、B组胃肠外营养时间与C组相比明显缩短(均P0.01),A组达足量肠内喂养时间较C组更早(P0.01),A组喂养不耐受发生率(21.9%)较B组(56.7%)、C组(75%)低(均P0.01)。结论抚触配合早期微量喂养能促进早产儿胃肠功能更快地发育与成熟,改善胃肠动力,提高早产儿胃肠道喂养的耐受性。

  • 标签: 早产儿 早期喂养 微量喂养 喂养不耐受 抚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系统母乳喂养知识护理宣教母乳喂养的促进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4月-2021年4月接受治疗的160例产妇为此次研究目标,并将160例产妇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研究组,另一组为分析组,两组产妇各80例,对分析组产妇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对研究组产妇采用常规护理模式的基础上再融合系统母乳喂养知识护理宣教,然后对分析组以及研究组产妇产后喂养情况以及物质分泌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研究组产妇乳汁分泌情况明显好于分析组产妇乳汁分泌情况,组间差异明显(P<0.05);研究组产妇产后喂养情况明显好于分析组产妇喂养情况,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在母乳喂养时,采用系统母乳喂养知识护理宣教模式,能够有效促进母乳喂养效果,因此,系统母乳喂养知识护理宣教在临床中值得推广及应用。

  • 标签: 母乳喂养 知识护理宣教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分析新生儿混合喂养与纯母乳喂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保健的300例新生儿,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其中有220例新生儿接受纯母乳喂养,80例新生儿接受混合喂养,围绕两组新生儿的身长增长情况、体质量增长情况、新生儿疾病发病率进行比较。结果:混合喂养组新生儿的身长增长数值、体质量增长数值上低于纯母乳喂养组新生儿,p<0.05;混合喂养组新生儿在发热、鹅口疮、腹泻、低血糖等新生儿常见疾病的发病率高于纯母乳喂养组新生儿,p<0.05。结论:纯母乳喂养方式的优势是非常显著的,特别是在新生儿的身长增长、体质量增长方面具有优势,同时在降低新生儿常见疾病的发生率上具有优势,在临床护理中,应对纯母乳喂养方式进行广泛推广。

  • 标签: 新生儿 纯母乳喂养 混合喂养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剖析行为转变模式下的喂养教育对初产妇母乳喂养的具体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初产妇120例,将其等分为两组,一组为A组(传统母乳教育),一组为B组(行为转变模式下的喂养教育)。比较两组初产妇在不同干预后的自我效能感以及纯母乳喂养率。结果:两组初产妇在实施了不同的护理干预措施后的自我效能感的平均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B组的平均评分高于A组;B组初产妇的纯母乳喂养率也高于A组,P

  • 标签: 行为转变模式 喂养教育 母乳喂养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本文着重分析对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护理工作中采取重力喂养联合舒适护理干预方案的有效性,并列举数据对比,判定护理价值。方法 本次研究按照入院治疗的先后顺序将2022年1月-2023年1月期间的42例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21例),针对不同组别、不同护理干预模式,判定临床效果。结果 经统计数据分析,实验组干预效果突出,患儿喂养状况、体格状况均有明显改善,相比对照组,组间数据差异达到P<0.05标准。结论 将重力喂养联合舒适护理干预方案实施于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护理工作中,其可一定程度改善患儿喂养状况及体格状况,故对此建议大力推广应用。

  • 标签: 重力喂养 舒适护理 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 喂养状况 体格状况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早期微量喂养预防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到2023年1月这一时间段本院产科出生40例早产儿作为观察对象,通过数字双盲法将所有早产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早产儿2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喂养和护理,观察组给予早期微量喂养联合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早产儿的每日平均增加体重、住院时间和胎粪完全排出时间、家长满意度和喂养不耐受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每日平均增加体重、住院时间和胎粪完全排出时间情况均明显好于对照组早产儿,家长满意度更高、喂养不耐受发生率更低,差异显著,P<0.05。结论:早期微量喂养预防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综合护理效果确切,值得推广。

  • 标签: 早期微量喂养 早产儿 喂养不耐受 护理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