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华裔美国女作家汤亭亭(MaxineHongKingston,1940-)是美国当代主要的作家之一,她的自传体小说《女勇士》(TheWomanWarrior:MemorisofGirlhoodamongGhosts,1989)一经发表,立刻就获得了巨大的成功,确定了她在美国文学史上的地位。《中国佬))(ChinaMen,1980)是继其成名作《女勇士》之后的又一部力作。

  • 标签: 《女勇士》 《孙行者》 华裔 美国女作家 历史 自传体小说
  • 简介:华裔学学生是一个特殊的教学对象群体。他们对中国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在重大总是上有与祖(籍)国人民相同的感情倾向;对他们开展中国历史文化教育应中国历史为纲。以学生们知之而不甚了了的文化事象为教学目的,具体内容不求全求深,而求简洁,准确和清晰。

  • 标签: 教育方法 华裔学生 中国 历史文化 教学方法
  • 简介:虽然加拿大华裔来加拿大已有130年的历史,但他们只是在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最近几十年才获得了公民权。大战之前,加拿大华人在法律上备受排斥,其他加拿大人想当然可以享受到的权利(包括选举权、自由进出这个国家),华人却被拒之门外。法制化的歧视和社会的敌视,限制了华人就业的机会。战前,许多华人主要由于他们在加拿大所处的不利的社会市场条件,以及受有限的资金和教育程度的限制,不得不在华裔的商业部门中谋生,以避免与白人劳工竞争。于是,手工洗衣业,以后是餐馆业,成了华人谋生的主要手段。与此形成对比的是,专业和技术职业,大战前在华人中几乎无人问津(李,1979年,1982年)。由于1947年废除了1923年的华人移民法案和改变战后的移民政策,华人逐渐获准移民到加拿大来。但是,直到1967年加拿大采用点数计分法衡量准否移民入境以后,华人才得以与其他国籍的人享受同样的准则。战后的这些变化,掀起了华人移民加拿大的新浪潮。在这些移民中,有人数众多的专业和技术人员。与此同时,随着一小部分第二代

  • 标签: 加拿大人 社会市场 计分法 技术人员 华人社区 加拿大政府
  • 简介:美国华裔文学与新移民文学同处于美国的写作背景下,在创作主题、书写侧重、文化认同等方面却各自有其不同的特征;因而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从比较文学角度看,它们包含了比较的多重性;从流散写作角度看,它们体现了流散的典型性。因此对它们进行比较研究,有利于更好地认识海外华人文学及中西文化。

  • 标签: 美国华裔文学 新移民文学 比较 文化认同
  • 简介:全美妇女市政官员协会近日宣布,有5位全美各地的女性城市市长与市政官员入选2011年度全美妇女市政领袖奖。南加州喜瑞都市华裔市长陈金凯莉为入围者之一,是唯一的华裔

  • 标签: 南加州 市政 妇女 市长 华裔 领袖
  • 简介:2016年是美国的大选年,民主、共和两党的参选人为了入主白宫而展开激烈较量。当舆论聚焦川普、希拉里、桑德斯等总统参选人,甚至数算他们未来的胜算如何之际,另外一位参选人也引起了舆论和民意的关注。不过这位参选人并不是要和川普、希拉里等竞争总统大位,而是竞选相当职位——联邦参议员。这位引人瞩目的参选者就是伊利诺伊州现任国会众议员谭美·达克沃

  • 标签: 华裔腿 女性成 成美国
  • 简介:来自马里兰州的梁洁莹娇小恬静,说起话来轻声细语,一交谈才知她除了获得“总统学者奖”之外,还是多项其他全国性学业和社会服务奖的得主,即将进入哈佛大学就读。陪同她到华盛顿领奖的姐姐梁洁莲少言寡语,不事张扬,记者“不问不知道,一问吓一跳”:梁洁莲今夏从哈佛毕业,4年内获得了电脑学学士和硕士学位,秋天将进入微软公司工作。

  • 标签: 华裔家庭 哈佛大学 女孩 教育方式 东方教育 西方教育
  • 简介:异质文化的碰撞体现在生活的各个方面,它既体现了人类文明的多元化格局,又隐藏着不同文化之间的冲突与对立。本文以异质文化为切入点,通过对两部著名的华裔美国文学作品中母女间的心理隔膜、感情冲突到相互沟通理解的分析,展示了中西两种异质文化从冲突走向融合的必然趋势。

  • 标签: 异质文化 华裔美国文学 《女勇士》 《喜福会》
  • 简介:自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的美国华裔文学批评研究已经走过了30余年的历程。在这30余年的研究过程中,该研究逐渐由单一走向多元化、多方位,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随着科技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全球处于一个信息互动的时代,在这个过程中,其对文学批评的主题和框架的构建都在向开放的比较文学发展。同时,随着对美国华裔文学批评研究的逐渐成熟和深入,文学批评开始从初期文学作品体现出来的族裔性逐渐转向对文学性的诉求。本文主要就通过对美国华裔文学批评的透视与思考,从而更加客观公正地看待对该领域的批评。

  • 标签: 美国华裔文学 文学批评 透视与思考 族裔性 比较文学
  • 简介:据加拿大《世界日报》报道,2010加拿大温哥华秋冬服装周(VancouverFashionWeek,VFW)于4月7日至11日分别在温哥华4个展场陆续展出服装秀。4月3日中午于温哥华服装周位于市区的办公室进行秀前试装(Fitting),当地7位设计师和百名模特儿——试穿服装秀将展示的服装。

  • 标签: 温哥华 设计师 模特儿 服装 华裔 《世界日报》
  • 简介:近日蜗居在美国纽约曼哈顿大桥桥架上的华裔游民引起了各大媒体的关注,自称乔的华裔男子在大桥钢梁上用木板搭起了棺材大小的小屋。如此高危与落魄的生活不禁让游民收留与华人在美生活等话题再次进入民众丰啤。对于居住在曼哈顿大侨上的游民,有附近的华裔移民表示,“那个男的并不是唯——个,还有—个女的,我也经常看到她进进出出的。

  • 标签: 华裔移民 流浪汉 状态 曼哈顿 游民 大桥
  • 简介:在北美,华人多聚集于纽约、加利福尼亚州等地区。在美国南端佛罗里达州的迈阿密,一个以拉关裔族群及加勒比海岛国住民文化为主的城市,华裔人口仅占这一地区总人数的0.3%。文章通过实地调研与考察,探析迈阿密地区华裔群体音乐活动与创作现状,并探究这种音乐文化对华裔离散群体的意义。阐释华裔文化在与美国主流文化的碰撞、融合所带来的文化上的杂和、异质与多样中,美籍华裔群体如何通过音乐活动在这一独特历史背景环境下所展示出的文化复杂性,揭示迈阿密当今华裔群体在其离散经历中的文化身份认同。

  • 标签: 迈阿密 美籍华裔 离散群体 华人音乐 身份认同
  • 简介:1月4日至6日,国务院侨办委托青岛大学华文学院承办的海外华裔青少年寻根之旅冬令营来到青岛市老年大学参观学习。共有来自缅甸、印尼、美国、西班牙、新西兰、德国、澳大利亚、巴西等8个国家的300多名青少年怀着喜悦与新奇的心情走进这座老年学府。

  • 标签: 华裔青少年 老年大学 青岛市 参观学习 青岛大学 澳大利亚
  • 简介:文化塑造青年青年创造文化。近年来,共青团无锡市委牢牢把握青年文化需求日益多样、文化创造日趋活跃的新形势,密切联系青年实际,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方向,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团结带领全市广大青年为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添砖加瓦,在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进程中共享知识、共同进步。

  • 标签: 青年文化 青年发展 繁荣 社会主义文化 服务 文化发展
  • 简介:中共十六大以来,党和国家的决策和部署鲜明地凸显出“以人为本、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的执政理念和追求,完全符合包括青年在内的广大人民群众的心愿和切身利益。青少年工作和青少年工作的研究在当前具有突出的现实意义。本文就中国青年研究的形势任务、青年工作的情况和青年生存与发展的需求等方面提出青年研究要关注民生、以青年为本的问题意识和服务青年的意义,并提出了青年研究工作新突破的若干思路。

  • 标签: 青年 青年研究 青年工作 以青年为本
  • 简介:青年文化是以青年为主体和载体的特殊群文化,它植根于一般社会文化,在青年人群中酝酿、发育、发展及传播,形成区别于一般社会文化的独特文化形式,具体表现为在一定社会意识形态条件下,和一定历史发展阶段相适应的青年思想意识、思潮、生活方式、思维和行为习惯等。青年文化是青年作为社会成员对社会物质形态和精神品质的认知与回应,是青年参与社会生活的基本方式,也是其对一般社会文化建设施以的现实影响及贡献。青年在文化的熏陶中成长并受到教育,通过知识的学习和实践过程获得观念意识,形成一定的思维定势和行为习性,从而适应客观现实和文化发展的要求;同时,又反过来促进一般社会文化的丰富和发展。

  • 标签: 青年教育 文化构建 社会文化 社会意识形态 青年文化 行为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