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老年股骨颈骨折髋关节置换术后的病患进行早期康复护理的效果。方法从2016年2月到2017年8月到我院进行就诊的病患中随机选取50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护理方式进行分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案,观察组采用早期康复护理方案,对比两组病患髋关节功能。结果观察组髋关节功能优良率(96%)明显高于对照组(80%),数据差异明显(p<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能够有效提升老年股骨颈骨折髋关节置换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老年股骨颈骨折 全髋关节置换术 早期康复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与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就诊的骨质疏松性股骨颈骨折患者68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观察组予髋关节置换术,比较两组临床相关指标及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及下床时间均长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可减少骨质疏松性股骨颈骨折患者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及下床时间,而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关节功能恢复效果较好。

  • 标签: 骨质疏松性 股骨颈骨折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全髋关节置换术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直接前方入路与后外侧入路髋关节置换术在初次髋关节置换术中的疗效。方法我院2016年9月-2018年1月收治的66例初次行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按照是否给予手术入路不同将所有患者均分为前方入路组(33例)与后外侧入路组(33例),后外侧入路组患者行后外侧入路髋关节置换术,前方入路组患者行直接前方入路髋关节置换术,观察两组患者相关手术数据。结果前方入路组患者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失血量、术后2小时VAS量表得分、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各项手术数值均优于后外侧入路组,数据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O5)。结论对于初次行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前方入路可有效缩短手术切口,减少患者术中出血量,促进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的恢复,从而缩短患者住院时间。

  • 标签: 直接前方入路 后外侧入路 髋关节置换术
  • 简介:背景:在膝关节置换术(totalkneearthroplasty,TKA)中,假体的选择始终是争论的热点。在众多类型假体中内轴假体(medialpivot,MP)有着接近于正常膝关节力学特点的设计,但是仅有少数的研究进行了MP假体与其他设计理念假体的对比。本研究选择后稳定型假体(posteriorstabilized,PS)与MP假体进行对比。目的:研究MP假体与PS假体的近中期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9月至2014年9月于我院关节外科接受双侧TKA患者142例,分为MP组和PS组,对两组术前、术后膝关节协会评分(kneesocietyscore,KSS),膝关节活动度(rangeofmotion,ROM)、西安大略大学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评分(WesternOntarioandMcMasterUniversitiesOsteoarthritisIndex,WOMAC)、人工关节被遗忘指数(forgottenjointscore,FJS)、影像学资料和术后并发症等进行了对比。结果:两组临床评分、影像学及术后并发症比较,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平均随访53个月(34~67个月)在疼痛缓解、功能恢复、尤其主观感受方面,MP假体与PS假体近中期疗效大致相同。

  • 标签: 全膝关节置换术 内轴膝假体 后稳定型假体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微信随访在膝关节置换术后健康育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于我院骨科住院行膝关节置换术的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配按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接受常规出院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微信随访。结果出院后3个月,观察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评分、功能独立性测评结果健康教育知识知晓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行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实施术后微信随访,可显著改善患者的关节功能,提升健康知识知晓率,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 标签: 全膝关节置换术 健康教育 微信随访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术前疼痛认知干预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12月我院120例膝关节置换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抽签原则将入选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60例,对照组及研究组患者分别行常规的围术期护理及术前疼痛认知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疼痛程度及疼痛认知评分。结果出院时两组患者的VAS评分较术后当天均显著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术前1d两组患者的疼痛认知评分较入院时显著提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术前疼痛认知干预可有效提高患者疼痛认知水平,减少术后疼痛程度,值得临床进行应用推广。

  • 标签: 术前疼痛认知干预 全膝关节置换术 VAS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分析自制冰芒袋外敷在膝关节置换术后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研究对象为甘肃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关节外科2016年1月1日—2017年12月31日符合纳入标准的50例膝关节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25例,自制冰芒袋外敷)与对照组(25例,传统冰袋冷敷),外敷48h,对比两组患者术后24h、48h的引流量、患肢肿胀程度以及疼痛程度。结果观察组较对照组在术后24h、48h的引流量、患肢肿胀程度以及疼痛程度方面更具有优势(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自制冰芒袋外敷在膝关节置换术后护理中能够减少患者疼痛、降低肢体肿胀,减低患者炎症反应,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自制冰芒袋外敷 全膝关节置换术 术后护理 应用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膝关节肿胀的观察及临床护理。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7月—2018年7月收治的行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患者40例,观察术后膝关节肿胀程度并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结果与术后3d比较,术后7d患者膝关节屈曲度数明显恢复,肿胀、疼痛程度降低,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加强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膝关节肿胀的观察,并行针对性护理,可显著改善预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 术后膝关节肿胀 观察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改良皮内缝合法在膝关节置换术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强生3-0可吸收线行皮内缝合,在切口愈合情况及患者满意度等方面进行分析。结论可吸收线皮内缝合法具有切口美观,愈合良好,无丝线压痕,无需拆线,患者满意度高等优点。

  • 标签: 关节置换 皮内缝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手术期应用循证护理模式的临床效果和影响。方法本研究纳入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于我院接受膝关节置换的患者7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每组均为39例。其中,参照组采用围手术期常规护理模式,实验组予以围手术期循证护理模式,对比两组膝关节评分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膝关节置换治疗后膝关节疼痛感、功能、肌力、畸形及稳定性评分明显高于参照组,与参照组相比,实验组膝关节置换临床治疗总有效率较高,组间差异性较高(P<0.05)。结论循证护理在膝关节置换术中应用效果较好,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膝关节功能,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全膝关节置换术 围手术期 循证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伤口愈合不良有效的护理措施,为临床膝关节术后伤口的护理提供一种行之有效的护理方案。方法对2015年1月—2018年1月在我院行人工膝关节置换术的10例术后伤口愈合不良实施精细化专科护理的患者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其中有4例行关节腔内清创术,更换胫骨垫片,VSD负压引流,6例单纯行伤口局部清创术,所有病例按常规应用抗生素预防性治疗,伤口常规换药,无一例继发感染,所有患者伤口均愈合出院。结论精细化专科护理对伤口的愈合具有不可替代的功效,在一定程度上为伤口的愈合剔除一些不利因素创造一个有利环境。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在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中采取延续护理干预对机体康复的效果。方法选取的研究对象均为在本院接受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病例数为104例,选取时间段为2016年5月至2017年8月。利用随机数字表格法分组,平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2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的护理干预,观察组接受延续护理干预。分析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生活质量情况。结果观察组中患者的生活质量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上在接受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群体中采用延续护理干预效果良好,有利于加宽患者机体康复,提升生活质量。

  • 标签: 全髋关节置换术 机体康复 延续护理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早期护理干预应用于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康复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髋关节置换术患者6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随机方法进行分组,各33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早期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和护理后2个月、3个月两组患者髋关节Harris评分。结果护理后观察组并发症发生例数为0,略低于对照组(6.1%)(P>0.05);护理后2个月、3个月,观察组髋关节Harri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临床康复治疗中应用早期护理干预有助于促进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早期护理干预 全髋关节置换术 康复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与分析延迟引流与持续引流法在膝关节置换术后的引流量情况。方法52例患者均进行单侧膝关节置换术,所有患者在手术后均放置引流管进行引流处理,随后采取统计学科学分组法将这52例患者为对照组(26例)与实验组(26例)。其中我院医师对对照组患者采取传统持续引流法,而医师对实验组患者采取延迟引流法;结果两组患者术后各个时间段及术后总引流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后髌上周径差值、术后关节活动度以及吸收热之间等数据差异不显著,数据对比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患者接受单侧膝关节置换术后采取延迟引流法进行引流处理,可以有效地减少术后引流量,值得进一步推广与使用。

  • 标签: 全膝关节 术后医护 引流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骨水泥联合螺钉在人工膝关节置换术中应用的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采用骨水泥联合螺钉进行人工膝关节置换术的52例患者,手术后对所有患者进行定期随访,比较术前、术后膝关节活动度、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HSS)评分、美国膝关节协会(AKS)评分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本组52例患者均获随访,术后随访6个月时,膝关节活动度为(101.44±4.15)°显著高于术前(62.31±6.02)°;HSS评分为(93.05±4.63)分显著高于术前(42.18±5.56)分;AKS评分为(91.05±5.63)分显著高于术前(43.36±4.96)分(P<0.05)。结论人工膝关节置换术中采用骨水泥联合螺钉,具有减轻患者膝关节疼痛,改善膝关节活动能力的优点,且并发症少。

  • 标签: 骨水泥 螺钉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
  • 简介:目的编制中老年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延续护理需求的评价工具,并检验其信效度。方法以马斯洛需求层次论为框架。经文献回顾和2轮专家函询形成初始量表。经预调查、项目分析、探索性因子分析对量表条目进行修订和筛选,并评价其信效度。结果2轮专家函询的积极系数均在0.90以上。专家函询的权威系数均为0.89,肯德尔协调系数分别为0.32、0.38。形成的最终量表包括生理、安全、爱与归属、尊重、自我实现的需求5个维度共28个条目,累计方差贡献率为72.826%,量表Cronbaeh’s仅系数为0.942;量表内容效度指数为0.85。结论编制的中老年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延续护理需求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可用于评价该类患者对延续护理的需求情况。

  • 标签: 关节成形术 置换 病人医护连续性 量表 信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膝关节置换患者手术期间予以综合性的护理干预及其临床特点,进一步探究通过手术室护理干预对于患者术后感染的预防效果。方法本次临床实践,专门回顾性统计比较了我院2015年7月—2017年6月期间收治的膝关节置换术患者78例,该78例患者均为随机定量选取。依照患者临床治疗实施方案的差异,分为观察组和参照组。观察组40例患者给予优质护理干预,而参照组38例患者则给予常规护理干预。手术后综合评估比较2组患者切口的愈合与感染情况。结果全过程优质护理干预下的观察组40例患者,切口愈合/康复程度高达95.0%,而参照组仅有65.8%,差异显著(P﹤0.01);手术后切口感染控制方面,观察组40例患者未发现1例,而参照组38例中发现7例,差异显著(P﹤0.01)。结论对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前和术中予以全过程的优质护理干预控制,可大幅减少控制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显著提升了患者康复率。

  • 标签: 手术室护理 全膝关节置换术 切口感染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膝关节置换术的围手术期护理及康复训练方法。方法对应用人工膝关节治疗骨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等患者采用术前急性期护理,术后早期功能锻炼及康复指导,出院后坚持康复训练等措施。结果26例(100%)患者均对疾病恢复充满信心,无1例发生术后并发症,随访6个月后参照美国组约特种外科医院人工膝关节置换术评分,26例患者评分均为优。结论对人工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进行围手术期护理及康复训练,对其顺利手术和加速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患者的功能恢复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全膝关节置换术 围手术期护理 康复训练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应用于髋关节置换术后老年股骨颈骨折治疗中的效果。方法将74例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37例)与对照组(37例),对照组术后采用常规康复护理方法,观察组术后采用早期康复护理方法,观察组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后1个月、3个月髋关节功能评分均提高,但观察组提高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生理机能、健康状况、社会功能、心理健康各方面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行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后,给予患者早期康复护理可以促进患者髋关节功能康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老年股骨颈骨折 全髋关节置换术 早期康复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