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高压氧治疗急性一氧化中毒的疗效。方法将2016年1月到2017年11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72例急性一氧化中毒患者作为分析对象,将其按照治疗方式的纳入实验组与参照组(n=36)。为两组患者均实施常规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应用高压氧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症状改善率与患者的后遗症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症状改善率为97.22%,参照组患者症状改善率为83.33%,组间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实验组患者中发生1例后遗症,参照组后遗症发生5例,数据比较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压氧治疗急性一氧化中毒的效果显著,治疗后患者的症状改善率相对较高,后遗症发生率较低,建议广泛推广与应用。

  • 标签: 高压氧治疗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高压氧(HBO)治疗急性一氧化儿童中毒的疗效。方法对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2010-2017年PICU收治的60例重度一氧化病人的治疗效果分析。男36例,1~3岁,6例,4~7岁,15例,8~14岁,15例;女24例,1~3岁,4例,4~7岁8例,8~14岁12例。其中36例在中毒24小时内行高压氧治疗,12例在中毒24~72小时内行高压氧治疗,12例在72小时后行高压氧治疗。结果死亡1人;2周后随访有2人发生迟发性脑病。结论高压氧抢救一氧化中毒能迅速恢复中毒引起的机体损害,减少肺、皮肤、脑病等并发症的发生,具有明显的临床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高压氧 一氧化碳 儿童中毒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纳洛酮在一氧化中毒患者急诊抢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纳入本院2017年3月~2018年3月收治的68例一氧化中毒患者,并按照数字表法将其分为2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前提下加用纳洛酮静脉滴注治疗。并对两组患者临床症状缓解率、苏醒时间以及后遗症发生率进行对比。结果对照组患者临床症状缓解率64.71%,观察组患者临床症状缓解率94.12%,对照组患者临床症状缓解率明显低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苏醒时间(1.14±0.33)小时,对照组患者苏醒时间(2.95±0.92)小时,观察组患者苏醒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后遗症发生率2.94%,对照组患者后遗症发生率20.59%,对照组患者后遗症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纳洛酮在一氧化中毒患者急诊抢救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使患者的临床症状显著改善,缩短苏醒时间,减少后遗症的出现,在临床上有推广价值。

  • 标签: 纳洛酮 一氧化碳中毒 急诊抢救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急诊护理路径对一氧化中毒患者抢救效果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2月-2017年12月份收治的一氧化中毒的患者78例分成两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的急诊护理流程,观察组患者实施急诊护理路径,比较两组患者生命体征,吸氧时间、神经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高氧流面罩吸氧时间较对照组比较有缩短,Barther指数对照组比较有提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护理后,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较护理前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护理路径对一氧化中毒患者抢救效果较好,对患者的神经损伤、生命体征的改善具有积极的意义,降低临床死亡率,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急诊护理路径 一氧化碳中毒 抢救 效果
  • 简介:以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ICP-AES)法测定石灰中硅和磷含量,通过实验对仪器进行优化,确定分析谱线、称样量等分析条件,采用标准溶液绘制校准曲线,通过标准样品验证,加标回收率在101%-113%,相对标准偏差为0.004%-0.006%(n=5)。方法实用,结果满意。

  • 标签: ICP-AES 石灰
  • 简介:采用沉淀和水热合成方法制备还原氧化石墨烯负载氧化钴纳米催化剂.采用XRD、Raman光源、SEM、TEM、氮气吸附、UV-Vis、XPS和H2-TPR等测试手段对所合成的催化剂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颗粒尺寸均一的钴氧化物纳米颗粒均匀地分散在还原氧化石墨烯表面,所合成的材料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均一的孔径分布.采用连续流动固定床微反-色谱装置对所合成的杂化催化剂对一氧化氧化的催化性能进行研究后发现,含还原氧化石墨烯质量分数为30%的催化剂具有最高的催化活性,能实现一氧化在100℃时的完全氧化.

  • 标签: 还原氧化石墨烯 氧化钴 催化剂 一氧化碳氧化 催化性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一氧化中毒迟发性脑病(DEACMP)发生的影响因素及对策。方法选取在我院治疗的12配对病例对照研究,对确诊的60例DEACMP患者及对照组120例患者进行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表明在年龄、一氧化中毒时间、昏迷时间、贫血病患者、早期高压氧治疗、脑血管病、饮酒、中毒后失眠等8个因素与DEACMP的发生有关;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一氧化中毒时间、昏迷时间、贫血病患者、中毒后失眠是DEACMP的危险影响因素,其OR值依次为1.112、1.46、4.050、7.077,早期高压氧治疗是其保护因素,OR值为0.228。结论预防一氧化中毒的发生,中毒后尽量避免危险因素,积极有效抢救此类患者及早期高压氧治疗对预防DEACMP的发生有意义。

  • 标签: 一氧化碳中毒 迟发性脑病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过氧化酰胺联合硫酸舒喘灵对胎儿窘迫的有效性。方法选取本院(在2017年1月-2018年4月)搜集的200例产程中出现胎儿窘迫的产妇和胎儿一般资料,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分为实验组(100例,应用过氧化酰胺联合硫酸舒喘灵治疗方法)和对照组(100例,应用常规治疗方法)。采用统计学分析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3分以下、4分~7分、7分以上)所占比例、临床症状(变异减速、心跳过缓、晚期减速、心动过速等)缓解率。结果实验组7分以上新生儿Apgar评分所占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3分以下、4分~7分新生儿Apgar评分所占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变异减速、心跳过缓、晚期减速、心动过速等临床症状缓解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过氧化酰胺联合硫酸舒喘灵对胎儿窘迫的有效性较高。

  • 标签: 过氧化碳酰胺 硫酸舒喘灵 胎儿窘迫 有效性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早期护理干预对急性一氧化中毒患者的临床效果研究情况。方法选取我院100例急性一氧化中毒患者(2015年11月12日到2016年11月12日期间),将其依据随机的分组原则,分为对照组(护理工作者对其实施常规的护理措施)、观察组(护理工作者对其实施早期护理干预),各50例,对比2组急性一氧化中毒患者的住院时间及生活质量情况。结果观察组急性一氧化中毒患者的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患者短,观察组急性一氧化中毒患者的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护理工作者对急性一氧化中毒患者实施早期护理干预能够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从而降低患者的医疗费用,促进患者疾病的康复,值得临床进行推广。

  • 标签: 早期护理干预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急诊护理路径对一氧化中毒患者抢救效果的影响。方法将2017年1月份——12月份收治的一氧化中毒的患者78例分成两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的急诊护理流程,观察组患者实施急诊护理路径,比较两组患者生命体征,吸氧时间、神经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高氧流面罩吸氧时间较对照组比较有缩短,Barther指数对照组比较有提高,两组比较有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经治疗护理后,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较护理前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组间比较有持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急诊护理路径对一氧化中毒患者抢救效果较好,对患者的神经损伤、生命体征的改善具有积极的意义,降低临床死亡率,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急诊护理路径 一氧化碳中毒 抢救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高压氧治疗急性一氧化中毒应用临床护理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到12月期间收治的急性一氧化中毒患者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5例。所有患者均采用高压氧治疗,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试验组针对性护理。比较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对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进行比较。结果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比较试验组更高,数据对比P<0.05。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各项评分比较试验组更优,数据对比P<0.05。结论高压氧治疗急性一氧化中毒采用针对性护理的效果较好,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 标签: 高压氧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 临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优化急救护理流程对急性一氧化中毒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1月至2017年12月在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治疗的急性一氧化中毒患者60例,其中2015年11月-2016年11月采取常规急救护理流程设为对照组,2016年12月-2017年12月采取优化急救护理流程设为观察组,每组各30例。比较两组急救时间及护理满意情况。结果观察组用特异性解毒药的时间、抢救室救治时间以及留观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一氧化中毒患者采用优化急救护理流程干预,可有效缩短急救时间,改善医师以及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

  • 标签: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 优化急救护理流程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依达拉奉治疗中重度一氧化中毒后心肌损伤的效果。方法将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中重度一氧化中毒后心肌损伤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观察组30例给予依达拉奉治疗,对照组30例予以常规对症治疗,实验结束后,分析患者的相关指标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CK、cTnI、LDH以及hs-CRP相对于对照组较低,P<0.05。结论依达拉奉治疗中重度一氧化中毒后心肌损伤效果显著,安全可靠,可有效保护患者的心肌功能,还可抑制心肌细胞凋亡,有助于恢复心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依达拉奉 中重度一氧化碳中毒 心肌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依达拉奉联合高压氧治疗急性一氧化(CO)中毒后迟发型脑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3月-2017年12月收治的急性CO中毒后迟发型脑病患者76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联合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综合治疗措施,对照组患者加用高压氧,联合组患者加用依达拉奉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联合组患者治疗前后谷丙转氨酶、肌酐以及血尿素氮等肝肾功能指标的变化。结果联合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2.1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21%(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MMSE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联合组患者治疗后MMSE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患者治疗后谷丙转氨酶、肌酐以及血尿素氮等肝肾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达拉奉联合高压氧治疗急性CO中毒后迟发型脑病患者可以取得显著的临床疗效,患者的认知功能得到显著改善。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进行广泛的推广并应用。

  • 标签: 一氧化碳中毒 迟发型脑病 依达拉奉 高压氧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在院前急救急性一氧化中毒(ACPO)患者时,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所能取得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式,选择64例急性一氧化中毒病患,并按照每组32人的方式,分为研究与对比两组。对比组只使用传统的西医疗法,研究组使用新的中西医结合疗法,通过对比两组病患的具体症状,分析两种不同疗法的功效。结果研究组有31人院前急救有效,有效比率为96.88%,而对比组的有效人数只有26人,有效比率为81.25%,两组的结果差异很明显(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疗法在院前急救一氧化中毒患者方面具有比西医疗法更好的功效,其治疗有效率非常高,可以在临床上广泛使用。

  • 标签: 中西医结合 一氧化碳中毒(ACPO) 院前急救 应用
  • 简介:为了促进学生科学精神和社会责任的培养,采用主题式教学模式和“认知—评估—决策”整体推进的教学策略重新建构了一氧化科学风险相关内容的教学,尝试了用价值判断的观点重新审视一氧化的用途。

  • 标签: 科学精神 社会责任 科学风险 主题式教学 一氧化碳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磷酸肌酸钠联合高压氧治疗一氧化中毒迟发性脑部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200例医院收治的一氧化中毒迟发性脑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高压氧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入磷酸肌酸钠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以及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的变化。结论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各血清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患者各血清指标均明显下降(P<0.05),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各血清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磷酸肌酸钠联合高压氧治疗一氧化中毒迟发性脑病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够有效降低血清CK-MB以及NT-proBNP水平,从而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 标签: 磷酸肌酸钠 高压氧 一氧化碳中毒 迟发性脑病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神经节苷脂联合高压氧治疗急性中重度一氧化(CO)中毒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8月-2017年12月收治的急性中重度CO中毒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联合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综合治疗措施,对照组患者加用高压氧,联合组患者加用高压氧以及神经节苷脂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迟发型脑病发生率、意识恢复时间以及治疗前后C-反应蛋白(CRP)的水平变化。结果联合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2.8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联合组患者迟发型脑病发生率以及意识恢复时间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清CRP水平均明显降低,且联合组患者降低较对照组更加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节苷脂联合高压氧治疗急性中重度CO中毒患者可以取得显著的临床疗效,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较快,明显的改善患者的机体炎症反应,值得在临床进行广泛的推广。

  • 标签: 一氧化碳中毒 神经节苷脂 高压氧 临床疗效
  • 简介:目的研究一氧化中毒在急诊护理中的效果及治愈率和患者满意度。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9月到2016年9月期间就诊的60例一氧化中毒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的形式将60例患者平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均为30例。其中,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性护理模式,实验组行急诊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愈效果与患者满意度。结果经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比较分析证实,实验组临床治愈效果与患者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存在显著差异性(p

  • 标签: 一氧化碳中毒 急诊护理 效果 治愈率 满意度
  • 简介:

  • 标签: